釋心道

釋心道1948年10月11日),俗家名楊小生楊進生,生於緬甸臺灣靈鷲山無生道場住持,也是世界宗教博物館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之創辦人。

心道法師
出生 (1948-10-11) 1948年10月11日
 緬甸聯邦
居住地 臺灣
国籍 中華民國
獲獎
  • 2005年6月 斯里蘭卡頒贈最高佛教榮譽「弘揚佛法貢獻卓越獎」
  • 2005年8月 印度伊斯蘭組織「宗教交流和諧基金會」(Inter Faith Harmony Foundation )頒贈「穆提拉尼赫魯和平包容和諧獎」(Pt. Motilal Nehru National Award for Peace, Tolerance and Harmony)
  • 2006年3月 緬甸頒發國家榮譽一級獎章「弘揚佛法卓越貢獻獎」
  • 2010年4月 緬甸頒發國家一級榮譽「傳授禪修卓越優秀獎」
  • 2010年10月 美國理解寺評選為全球「跨信仰遠見者」
  • 2013年9月 獲頒泰國僧王寺第二屆「佛教卓越貢獻獎」
  • 2014年3月 榮獲「緬甸全國佛教上座部-最高成就禪修獎榮譽」

生平

心道法師,1948年生於緬甸臘戍賴島珊區的賴坎村,祖籍雲南。生長在戰亂的滇緬邊境,四歲父親楊小才離奇遇害,母親攜妹離散不知去向,由姑母楊小四撫養,後姑母歿,便隨姑丈尹湖南開始長年流浪。

1957年,偶遇一軍官魯定洲,以讀書為誘因鼓勵他離家參加游擊隊,長官改其名為楊進生。

1961年,1月,參與滇緬山區的游擊戰,受命攜帶彈藥,在槍林彈雨中感到生死無常與戰爭之殘酷,立誓救世救民、尋找和平的途徑。3月,隨孤軍撤退來台,進入成功嶺整編的「幼年兵中隊」。

1963年,從軍隊醫官張啟富口中初聞觀音菩薩聖號,感動不已,開始奉觀音為上師,於軍中開始茹素,堅持己見從不間斷。並且決心以修道為畢生志業,自己在手臂上刺青「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等字,表達志向。

1965年,吃素之事在學校裡傳開,獲「齋公」之名,因此認識一貫道點傳師謝鳳英女士,並認謝女士為乾媽,得其接濟,開始接觸一貫道等信仰。

1968年退伍,經歷多種行業,深刻體驗社會基層生活實況。

1973年,農曆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正式於佛光山星雲法師剃度出家,入佛光山叢林大學就讀。

1974年,因傾心祖德苦行操履,遂離開佛光山僧團,獨自專志禪修。於外雙溪開始獨修,面對孤寂,修習十二頭陀行。次年,轉往宜蘭圓明寺古廟,修持塚間頭陀苦行,主修禪定攝持。

1976年,因圓明寺年久失修,展開全面性翻修,故轉往附近位於亂葬崗中的靈山塔,進行第二階段的塚間修,以禪定攝持功夫為主。

1977年,從靈山塔搬到附近龍潭湖畔的一處山坡地,建造如幻山房,夜就墓地禪坐,每日禪修十八小時以上,進行第三階段的塚間修。之後,為了因應日益增加的信眾和來訪者,於旁增設瓦屋,作為研經修法、度眾弘法的殿堂,將新寺命名為「寂光寺」。

1982年12月,夢見胃被割去,醒後尋思,決定開始長期斷食。之後,獲授「辟穀法」之法本和心要,其中包含了斷食修法的過程,以及煉製百花丸的方法。

1983年4月,在如幻山房後山巖壁底下另建關房,開始斷食閉關。兩週後,再轉往距此不遠的員山鄉周振東武舉人古堡廢墟,繼續閉關。6月,遷至台北縣(今新北市)福隆荖蘭山普陀巖山洞,繼續斷食閉關,每日僅食九粒百花丸及少許山泉水;9月,時年中秋,始遷至自闢的法華洞閉關,靈鷲山正式開山。

1984年,農曆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不到五十坪的大殿落成開光,供奉台灣第一尊左臥佛,並邀請修學法師、首愚法師等為大殿開光,將道場命名為靈鷲山無生道場。以禪門心法為體,秉持「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的現代生活禪理念,教育日漸增多的僧俗弟子。

1985年4月,因為要到尼泊爾、印度朝聖而出關,結束長達兩年的斷食閉關。

1989年,宣布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以華嚴法界為志,推展世界和平理念。同年6月創設「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推廣社會文教工作;9月,成立「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籌組基金委員會」為靈鷲山護法會的前身。並於11月時,在宜蘭羅東舉辦第一場說明會,闡述靈鷲山未來的發展藍圖。

1990年9月,正式成立「靈鷲山護法會」,以「遍撒成佛的種子」、護持及實踐佛法教育為宗旨,開始展開全省弘化教育活動。另外,在10月時,為奠定宗教文化研究的深化基礎,創設「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1991年,首辦「兩岸宗教與文化交流」研討會,促進兩岸文教的互動交流。同年10月,「靈鷲山世界宗教博物館資訊籌備中心」正式成立,開啟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籌備之路。

1992年9月,舉辦全台「舍利心海華嚴大法會」,創新將音樂與舞蹈融入法會文化教育中。菩薩道形而上的慈悲願力,結合了形而下的佛教藝術之美,創造出日後靈鷲山水陸法會的原型。同年10月,於國家音樂廳舉辦「弘一大師紀念音樂會」,這也是靈鷲山教團首次對外舉辦的大型活動。

1993年8月,於台北市安和路舉辦「世界宗教博物館籌備處」成立大會,各界貴賓與善信三千多人與會。

1994年2月,至緬甸會晤國師烏郭達刺,參加三藏比丘授證大典;之後再於10月赴緬甸受阿羅漢戒,被國師授予法名「烏古達剌」,並引介參訪各大禪修院及大成就者,包含最受全緬尊崇的達馬樣尊者。為此,受戒行前剃去鬍鬚,自此改變日常穿著,以南傳袈裟為主,以紀念緬甸因緣。6月,至突尼西亞與各宗教代表研討「宇宙間不可知的神性」,並發表演講「佛教是如何達到神聖的境界」。8月,在台中舉辦首場「水陸空大法會」,隔年轉往桃園體育館舉辦,自此以後每年定期舉辦。

1995年6月,首座海外道場印尼雅加達中心成立。

1996年5月,率領「宗教聖地訪問團」赴中東地區,參訪土耳其與以色列之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聖地遺蹟,並受邀演講。同年9月,土耳其回教總會秘書長來山。

1997年4月,應邀參加英國聖地計畫朝聖之旅,並為當地聖地祈福,會見坎特布里大主教。同年9月土耳其Samanyolu電視台來山採訪,並與宗博館合辦「宗教對人類與社會之影響」座談會,邀請天主教、基督宗教、道教、摩門教、天帝教等代表研討,將宗教交流對話的和平理念,傳播中東、中亞、北非、歐洲等地區。

1998年3月,土耳其伊斯蘭教團體「ZAMAN」代表來訪,開啟與土耳其的交流。同年9月,梵帝岡頒贈「教宗祝福狀」,肯定世界宗教博物館理念。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受邀為九二一地震的救援國軍舉辦「國軍心理重建」系列祈福講座;並邀請基督教周聯華牧師等五位宗教領袖共同拍攝公益畫面,為九二一心靈重建祈福。同年12月,赴南非開普敦參加「第三屆世界宗教會議」,並在會中發表〈二十一世紀的佛教——我的思考、體驗和期待〉和〈千禧年的心靈挑戰——希望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兩篇演說及兩場座談會。

2000年6月,世界回教聯盟秘書長歐貝德博士(Dr. Abdullah bin Saleh Al-Obaid)來訪。同年8月,受邀參加聯合國「千禧年世界宗教領導和平高峰會議」,並上台發表祈禱文。

2001年1月,接受寧瑪派噶陀派的法脈傳承,經莫札法王認證並授予「巴吉多傑」法號;同月下旬,「世界回教聯盟」來訪,贈予聖地麥加的天房布幔(Kaba's Kishiwa),以及眾多文物資料。這是回盟首次將天房布幔送給非伊斯蘭組織。11月9日,全球首座世界宗教博物館永和開幕,多位來自全球的宗教領袖與各方代表與會,並將此日訂為「世界宗教和諧日」,並於圓山飯店召開「全球聖蹟保護委員會」的國際會議。

2002年,有感於九一一發生之後,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與人民間的誤解漸深,希望以佛教作為第三柔性力量,舉辦回佛對談,促進雙方的溝通與了解,所以在九一一半週年忌日時,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第一場「回佛對談」,迄今已連續舉辦十五場,遍及世界各地。同年,開始籌畫「世界宗教大學」,延續與落實宗教教育,以復興那爛陀大學精神為志,提供一個各宗教在此對話與交流的平台,期使各界人士與諸方信眾皆可於此獲得更深一步與更廣泛的宗教知識,為世界和平做一分貢獻。同年8月,在紐約成立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簡稱GFLP)。9月,以「GFLP」創辦人身分參加聯合國第55屆NGO年會,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等代表同台為911週年紀念祈福。同年10月,為讓末法時代福氣不足的眾生,有累積生生世世值遇佛法的福德與智慧因緣,率百餘名信眾弟子赴緬朝聖,首度舉辦供萬僧,發願連續三年都要舉辦。期間並於仰光和平塔主持「緬甸閉關中心」破土儀式。之後於2003、2004年12月也繼續啟建「供萬僧」活動,後為靈鷲山佛教教團年度歲末例行活動。

2003年,於宜蘭羅東運動公園舉辦首屆萬人禪修,對大眾宣導禪修利益,響應者眾。同年5月,適逢二次波灣戰爭停火期間,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總部舉辦的第四場回佛對談,一連三天分別以「聆聽的藝術」、「全球倫理與善治」、「和平教育」為題,特別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視。

2004年4月,應邀前往伊朗德黑蘭參加「摩塔哈里思想國際研討會(World Conference on Motahari’s Thought)」,發表演說「宗教對話如何看待不同宗教者」。7月,赴巴塞隆納參加第四屆世界宗教大會。11月,與「高登合作與和平協會」、台北市政府共同舉辦二○○四年夥伴城市國際會議──「靈性與生態永續:水──我們共同的根源」宗教論壇,並發表演說「全球倫理與世界和平──宗教的當前任務」。12月,首度公布「台灣心靈白皮書調查報告」,關心台灣民眾心靈健康問題,尋找解決靈性生命枯乏的根源,讓民眾重視生命教育、回歸心靈的寧靜。年底,發生南亞海嘯,隔年初,為此發起宗教聯合勸募,共同為斯里蘭卡受災民眾建屋而募款。

2005年6月,獲斯里蘭卡頒贈國家最高佛教榮譽「修行弘揚佛法貢獻卓越獎」殊榮,由斯里蘭卡總理摩新達(Mahinda Rajapaksa)頒贈國家佛教最高榮譽法扇。8月,獲印度伊斯蘭教組織「宗教交流和諧基金會」(Inter Faith Harmony Foundation)頒贈「穆提拉尼赫魯和平‧包容‧和諧獎(Pt. Moti Lai Nehru National Award for Peace, Tolerance and Harmony)」,表彰對促進世界和平所做的貢獻。

2006年,因不忍眾生苦、聖教衰,於靈鷲山無生道場發願閉關一年,閉關期中再次進行斷食修行,直到次年出關。同年3月,榮獲緬甸頒贈國家榮譽一級獎章「國家最高榮譽弘揚佛法貢獻卓越獎」。

2007年10月,自深圳弘法寺住持本煥老和尚納受法脈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丹霞山別傳堂上第二代傳人,號常妙心道禪人。

2008年,緬甸與中國四川相繼發生風災與地震,進入災區與當地宗教團體共同投入救災與災後重建工作。4月時,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發起首屆「全民寧靜運動」,呼籲全民「減音、減食、減碳」,提出「愛地球九大生活主張」。同時也在7月時,因為多年推動回佛對談,謀求和平契機,獲國際重視與肯定,應世界回教聯盟邀請,赴西班牙馬德里參加「各大宗教對話國際論壇」。並且在11月時,召開靈鷲山全山共識會議,會中以自身修行、弘法歷程為鏡,凝聚出靈鷲宗風為「慈悲與禪」,以「締造華嚴世界、共創愛與和平地球家」為願景等共識。

2009年,首度於新加坡啟建「水陸空大法會」,獲當地信眾熱烈參與,期間拜會新加坡佛教耆宿隆根長老,之後分別又於2010、2014年再度舉辦。同時,為適應現代人生活需要,心道法師提煉平安禪法精華,提倡一分鐘禪,呼籲世人隨時寧靜心靈,並且在澳洲墨爾本世界宗教大會上,以一分鐘禪帶領與會大眾享受心靈的寂靜。

2010年,接受緬甸國家上座部最高僧伽委員會頒贈一級榮譽「傳授禪修卓越優秀獎」,同年也獲美國理解寺(Temple of Understanding)頒發「跨信仰遠見者」(Inetrfaith Visionary)獎。此年也是靈鷲山護法會成立二十週年。

2011年,展開全球寧靜行腳,於德國、普陀山、新加坡、廣州六榕寺等地傳授寂靜禪法。連結兩岸觀音道場,迎請普陀山毘盧觀音重鑄身奉安靈鷲山。2月,應「世界回教聯盟」邀請,參與於台北舉辦的「二O一一人類共同價值對話」研討會,發表演說「宗教團體與人類衝突」;並與聯盟秘書長涂奇博士(H. E. Dr. Abdullah bin Abdul Mohsin Al-Turki)進行跨宗教的交流對話。同年11月,宗博開館十周年,與北京首都博物館交流,舉辦「智慧華嚴」佛教文物珍藏展,展示珍貴佛教文物。

2012年,感於地球日益不平安,故舉辦「百萬真心‧地球平安—21日百萬大悲咒願力閉關」,以四眾弟子閉關21日,共修〈大悲咒〉,祈求地球平安。同時也應Fetzer Institute基金會邀請,遠赴義大利Assisi島參加「全球大會:愛與寬恕的朝聖」國際會議,受邀上台祝禱,並帶領與會大眾體驗「一分鐘平安禪」,以行動傳達「心和平、世界就和平」理念。之後又前往雲南騰衝來鳳寺參與「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水陸空追薦超度大法會」,並於送聖當日前往騰衝國殤墓園憑弔遠征軍英靈。

2013年,受德國慕尼黑大學前宗教系主任Von Bruck邀請,再度前往德國進行5天的禪修教授,之後每年皆前往歐洲教授禪法。當年6月,恰逢靈鷲山開山三十週年,以「立禪風、傳心燈」為主題,期勉眾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傳佛心燈。8月,於水陸法會首次新增「南傳羅漢壇」,齊聚南傳、漢傳與藏傳三乘傳承。11月,世界宗教博物館12週年館慶,與韓國殊眼禪師展開「禪師‧禪語‧禪畫」的禪師對話;接受錫克教英國代表Arvinder Singh Garcha致贈兩頁近兩百年歷史的錫克教聖典手抄。12月,受邀至福爾摩沙學會演講「佛教徒和穆斯林對話:過去、現在和未來」,以緬甸回佛衝突為例,分析何謂衝突及如何化解衝突。

2014年1月,啟動封山安居精進,期勉四眾弟子精持禪修,勇猛道業。3月,榮獲緬甸國家最高榮譽「上座部全國大業處阿闍黎最高禪修成就獎」。4月,受邀參加於冰島首都雷克亞維克市舉辦的第二屆人類精神論壇(Spirit of Humanity Forum),暢談「愛與慈悲」,並帶領百位來賓體驗禪修。8月,受國防部之請,協助「緬甸境內中華民國遠征軍陣亡將士總牌位返國迎靈暨入祀典禮」,於緬甸密支那主戰場啟建超度儀式。12月,緬甸供萬僧朝聖活動。於靈鷲山緬甸法成就寺國際禪修中心舉行第二屆短期出家修道會,由緬甸全國上座部巴利大學副校長鳩摩羅尊者主持剃度儀式。

2015年,為將宗教力量注入生態環保,推動「愛地球愛和平」運動來拯救地球危機。決心於緬甸籌建「生命和平大學」。10月,受邀參加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舉辦之第六屆世界宗教大會,於開幕式中為九位宗教代表之一代表念誦祝禱文,並於大會中帶領晨間禪修及舉辦回佛對談。12月,泰北弘法行,為泰北地區興建新校舍灑淨,並在孤軍最後落腳處的「唐窩」地區,為遠征軍建造「忠魂廟」,並計畫在未來成立相關基金會,進行醫療、慈善、急難救助、教育等計畫,造福地方。

2016年2月,心道法師受韓國首爾參佛禪院院長覺山法師邀請,參與「第三屆世界禪修大會」,於韓國江原道帶領全球上千名禪修人士進行五天四夜的禪修體驗。4月,受綠色信仰(Green Faith)邀請參與於聯合國總部舉辦的「跨宗教氣候變遷聲明」簽署呈遞活動,心道法師指派紐約講堂執事廣果法師代表參加,共同支持對抗地球暖化。6月,受邀於奧地利維也納「阿布杜拉國王跨宗教與跨文化對話國際中心」(KAICIID DIALOGUE CENTER),向國王中心的董事會成員發表「愛地球、愛和平」演講,分享二十年來致力於跨宗教交流的互動經驗。7月,親臨緬甸北部臘戍靈鷲山弄曼大善園寺沙彌學院,主持愛學日開學典禮。9月,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第十五屆回佛對談、第一屆青年回佛對談,宣揚宗教可藉由對話,促進瞭解、包容共存的精神。10月,靈鷲山下院聖山寺新山門灑淨啟用儀式,心道法師親臨主持灑淨。

2017年,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計畫正式啟動。5月與9月,分別在德國雷根斯堡(Regensburg)、緬甸仰光,與「生命和平大學」智庫,召開兩場生命和平大學智庫會議,討論大學精神理念與未來課程規劃。5月底,前往梵諦岡拜訪教宗聖方濟各,向教宗傳達「生命和平大學」創建理念,之後拜會天主教梵諦岡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首席樞機主教陶然(Cardinal Jean-Louis Tauran, President of PCID),洽談於11月合辦的「第六屆佛教徒與基督徒對話國際研討會----佛教徒和基督徒並肩同行,走非暴力之路」相關事宜,邀請天主教一同加入「生命和平大學」計劃。並且在11月的會議閉幕典禮中,與陶然樞機主教共同發表十大宣言,呼籲各宗教一同用愛與慈悲的實踐,走非暴力的路,用愛療癒地球。6月,靈鷲山開山三十四週年慶,暢言靈鷲山下個階段將以建立生命和平大學為目標,建立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華嚴世界。10月,舉辦兩場「生命和平音樂會」,宣告「生命和平大學」正式啟動,並邀請各界共創「愛地球、愛和平」的新生活運動。11月,出席世界宗教博物館十六週年館慶暨授證、揭牌儀式,慶祝宗博館通過〈博物館法〉的嚴格審查,成為全台首座成功立案的私立博物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緬甸仰光大善園寺國際禪修中心舉辦第五屆「南傳短期出家修道會」及第一屆「女眾南傳短期出家修道會」。

2018年5月,於奧地利賴歇爾斯貝格(Reichersberg)舉行為期兩天的生命和平大學智庫會議。6月底,前往馬來西亞檳城植物公園主持「第三屆千人平安禪暨音樂會」。8月,於水陸法會過後,出席「第二屆生命和平音樂會」,這也是靈鷲山水陸法會首度結合現代多元音樂的活動。10月,受韓國首爾參佛禪院院長覺山法師之邀,前往韓國江原道參與「第五屆世界禪修大會」。11月,受邀出席於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第七屆世界宗教大會」,受邀在開幕會上致詞並引導與會各宗教領袖與代表修習一分鐘平安禪。並於會議期間,接受來自英國伯明罕的錫克教精神領袖摩伊德.辛格邀請,分享創建世界宗教博物館、推動生命教育經驗,與在緬甸籌建生命和平大學期盼解決地球危機的願景;隨後在全體會議上主講,倡議從靈性生態學出發共同對抗極端氣候等地球危機,呼籲與會大眾一起愛地球、生命大和解。

宗風

心道法師的修行以為宗,承臨濟曹洞法脈;修持觀音法門,以慈悲與禪為靈鷲山宗風,提出「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作為生活禪的教育理念,以隨機逗教、宗風峻烈活潑聞名;開山以來四季舉辦禪七閉關,不曾間斷,各地講堂以「平安禪」教授為主。

心道法師認為全球化時代,應重視多元文化的溝通、對話、分享,1990年以華嚴理念首創「世界宗教博物館」志業,積極促進跨宗教、跨界之交流;在佛教佈教上,心道法師亦主張「三乘合一」的佛陀本懷,1994年10月,心道法師接緬甸烏郭達賴國師之法嗣,得授南傳阿羅漢戒;2001年,得寧瑪噶陀傳承莫札法王認證為成就者卻吉多傑之轉世,賜號「巴吉多傑」(吉祥金剛)。2007、2013年,分別從深圳本煥老和尚與星雲大師座下納受臨濟宗法脈。至此,心道法師圓滿三乘法脈之傳承,並以三乘法脈之傳承與弘揚為願力,願眾生具諸佛法,早成佛道。

教育弘法

1983年,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1989年,成立靈鷲山護法會前身「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籌組基金委員會」與「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後創設「國際佛學研究中心」;同年並以「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愛每一個生命」為理念,籌備「世界宗教博物館」。1990年,正式成立「靈鷲山護法會」。1994年,「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正式立案。2001年11月9日,世界宗教博物館開館日,為紀念「911事件」三十四個國家的宗教領袖簽署宣言,訂定開館當日為「世界宗教和諧日」。

在生命禮俗教化方面,自1994年起,每年定期舉辦大型「水陸空法會」;靈鷲山護法會,則以「生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生命覺悟生命」為理念,弘揚禪修、朝聖、法會、生命關懷、社會服務。累積宗教交流的經驗,2002年隨即於紐約舉行系列會議「回佛對話」,並成立國際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GFLP),於緬甸成立長期的教育與社區服務的多元救助計畫。

著作

創立多種宗教教類及學術類期刊:

  • 《國際佛學研究》
  • 《譯萃》
  • 《般若文教》
  • 《有緣人》
  • 《宗博雙月刊》
  • 《新世紀宗教研究》
  • 《生命教育半年刊》

出版中、英文形式語錄著作達六十餘種:

參考文獻及注釋

腳註

其他

  • 《靈鷲山外山》陳大為鍾怡雯合著 臺北市:遠流,2002【民91】初版 ISBN 957-32-4768-2
  • 《靈鷲山外山:心道法師傳(增訂版)》陳大為鍾怡雯合著 臺北市:遠流,2013【民102】增訂版 ISBN 9789573272458
  • 《靈鷲山外山(前傳)》
  • 《Snowing seeds of Love》
  • 《Heart in Action》
  • 《心靈解碼:世紀宗教與心靈對談實錄》心道法師著 臺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 2003【民92】ISBN 9572869256
  • 《聆聽:國際回佛對談紀實》釋了意著 臺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 2004【民93】ISBN 9572869272
  • 《和平之路(2004)西班牙巴塞隆納宗教大會演講稿》
  • 《珍藏—世界宗教博物館》
  • 《珠玉之網 : 世界宗教博物館開館紀念專刊》臺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 2001【民90】ISBN 9579765332
  • 《喜歡生命-宗教文學獎得作品精選》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