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共和國

阿富汗共和國達利語fa;{{lang-ps|د افغانستان جمهوریت,Dǝ Afġānistān Jumhūriyat),是1973年至1978年存在於阿富汗的一個聯邦政府國家,創建人穆罕默德·達烏德汗在一場非暴力政變罷黜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後,成立了阿富汗共和國,是阿富汗的第一個共和國。達烏德汗成為阿富汗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

阿富汗共和國
جمهوری افغانستان
1973年-1978年
国歌:只要天地仍在
څو چي ده ځمکه او اسمان وي
首都喀布爾
常用语言普什圖語
波斯語
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
政府一黨制 共和國
 1973–1978
穆罕默德·達烏德汗
立法机构支爾格大會
历史时期冷戰
 政變
1973年7月17日
 沙爾革命(Saur Revolution)
1978年4月30日
面积
1978647,500平方公里
货币阿富汗尼
ISO 3166码AF
先前国
继承国
阿富汗王國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由於獲得美國蘇聯的援助,達烏德汗以大力提倡自由主義聞名。[1]

1978年,在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領導下,阿富汗軍方發動起義。達烏德汗及其家人於此事件全被暗殺,新政權更改國名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78年-1992年)。[2]

歷史

建立

1973年7月,穆罕默德·查希爾沙義大利接受眼部手術及治療腰痛,他的表哥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發動政變,罷黜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並建立共和政權。十年前,達烏德汗曾經被查希爾沙國王強迫辭去總理一職[3] 。在避免發生全面內戰的考量下,查希爾沙在一個月內宣布退位。[3]

政治改革

同年,前阿富汗王國總理穆罕默德·哈辛·麥望達瓦(Mohammad Hashim Maiwandwal)被指控意圖發動政變。雖然政變的目標並未明確指向共和政府抑或王國政府,麥望達瓦被拘捕並據稱在審判前於獄中自殺,但許多人相信他是被凌虐致死[2]

達烏德汗掌權之後,他建立了阿富汗民族革命党,並且成為國家唯一在政治上活躍的政黨。1977年1月,支爾格大會通過了新憲法,正式建立一黨專政國家,並殘酷的迫害異議分子。[2]

人民民主黨興起

在達烏德統治時期,由於他的親美政策,阿富汗和蘇聯的關係惡化。達烏德汗批評古巴不結盟運動的會員國資格,並且開除了蘇聯的軍事經濟顧問。

而受到壓迫的人民聲音逐漸倒向蘇聯支持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是1973年推翻阿富汗王國的主要力量。[2]

1976年,達烏德開始了七年經濟計畫。其中,他與印度建立軍事訓練計畫,並與伊朗王國展開經濟發展對話,並加強與中東國家的關係,確保石油資源穩定,並請求財政上的協助[2]。然而,達烏德的成效並不明顯,並未達到當初設定於1978年須完成的目標。阿富汗的經濟並沒有實質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也未見增加。而1977年通過的一黨專政憲法也使他與政治盟友更加疏離。此時,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兩大派系此時達成和解,暫時解除了派系鬥爭的問題。而同情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軍隊開始著手進行推翻政府的革命。根據哈菲佐拉·阿明說法,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從1976年就開始計畫革命,兩年後成功推翻阿富汗共和國。[2]

四月革命

四月革命後一天的喀布爾

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了革命,成功奪取政權,史稱四月革命[4] 4月27日,喀布爾國際機場軍事基地喀布爾中心進軍。軍方僅花了24小時便整合了軍事力量,並且迅速的對總統府發動空襲。叛軍迅速控制了重要機關之間的聯絡網。隔日,達烏德全家遭到處決。[5]

政變後,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接替達烏德成為阿富汗国家元首,並改國號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5]

阿富汗政權變遷(1978年起)

1978年 1992年 1996年 2001年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全面執政)
北方聯盟(東北部地方執政)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北方聯盟中央執政)
阿富汗伊斯蘭國
阿富汗聖戰者全面執政)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塔利班中央執政)
塔利班(西南部地方執政)

參考文獻

  1. Rubin, Barnett. . Ehsan Yarshater (编). Online.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2008年1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7).
  2. . Country Studies. [2009年3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25日).
  3. Barry Bearak. . The New York Times. 23 July 2007 [2009-03-19].
  4. . BBC News. 1998-04-26 [200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
  5. Garthoff, Raymond L. Détente and Confrontation.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1994. p. 98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