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层次理论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英語:)是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心理學評論》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2]。馬斯洛隨後延伸了這個想法,包含了他對人類天生好奇心的觀察。他的理論與其他人類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可以並行,尤其是針對人類成長階段的描述。馬斯洛使用了「生理」、「安全」、「隸屬」與「愛」、「自尊」、「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等術語,描述人類動機推移的脈絡。

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嚴的需求
愛與歸屬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1]

馬斯洛的理論在他於1954年的書籍著作《動機與人格》()當中完整闡述[3]。這種分層結構仍然是社會學研究、管理培訓[4]以及中等高等教育心理課程的流行架構。

理論内容

個人是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個體,個人的絕大多數欲望和衝動是相互關聯的。驅使人類的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本能的需求,這些需求不僅僅是生理的,還有心理的,他們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東西,文化不能扼殺它們,只能抑制它們。人類的需求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由低級的需求開始,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求。當一組需求得到滿足時,這組需求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基本需求的特性定義為:缺少它會引起疾病;有了它不會得病;恢復它可以治癒疾病;在某種非常複雜的、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喪失它的人更願意去尋求它,而不是尋求其他的滿足;在一個健康人身上,它一般是不產生作用的,而是處於一種潛伏的狀態。

在社會中有許多人,他們的各項基本需求只可能滿足其中的一部份。在人們的需求層次的滿足中,應有一個比較確切的描述,即從較低的層次逐級向上,滿足程度的百份比逐級減少。

需求各層次,決不是一種剛性的結構,所謂層次,並沒有截然的界限,層次與層次之間是相互疊合,互相交叉的,隨著某一項需求的強度逐漸降低,另一項需求將逐漸上升。此外,可能有些人的需求始終維持在較低的層次上,而沒有向上一層次發展的機會。

各項需求的先後順序,不一定適合於每一個人,即使兩個行業相同的人,也並不見得有同樣的需求,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

層次理論最大的作用在於,它指出了每個人都有需求。身為主管人員,為了激勵下屬,必須要瞭解其下屬要滿足的是什麼需求。不論主管人員採取的是何種途徑,其措施總是以他對下屬的需求與滿足的假定為基礎。[5]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其提出個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境界。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六個)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设就是“人是一种追求完全需求的動物”(wanting animals)[6]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是級别最低、最急迫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睡眠、性。

  • 未滿足生理需求的特徵:什麼都不想,只想讓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觀明顯變得脆弱。例如:當一个人极需求食物时,會不擇手段的搶奪食物。人民在戰亂時,是不會排隊領麵包的。假設人為報酬而工作,以生理的需求來激勵下屬。
  • 激勵措施:增加工資、改善勞動條件、给予更多的業餘时間和空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同樣属于較低層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身体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财產等與自身安全感有關的事情。

  • 缺乏安全感的特徵:感到自己對身邊的事物受到威脅,覺得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險的。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的、而變的緊張、徬徨不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惡」的。例如:一個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受到老師不公平的對待,而開始變得不相信社會,變得不敢表現自己、不敢擁有社交生活(因為他認為社交是危險的),藉此來保護自身安全。一個成人,工作不順利,薪水微薄,養不起家人,而變得自暴自棄,每天利用喝酒、吸煙來尋找短暫的安逸感。
  •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員工收到雙重的指令而混亂。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 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徵:因為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例如:一個沒有受到父母關懷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沒有價值,所以在學校交朋友,無視道德觀和理性地積極地尋找朋友或是同類。譬如說:青少年為了讓自己融入社交圈中,为別人做牛做馬,甚至吸煙,惡作劇等。
  •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員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尊嚴需求

尊嚴需求(),属于较高层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嚴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 無法滿足尊嚴需求的特徵:變得很愛面子,或是很積極地用行動來讓別人認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來證明自己的強悍。
  •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鉅性以及成功所需求的高超技巧,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自我實現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的需求,包括針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項需求都能滿足,最高層的需求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 缺乏自我實現需求的特徵: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虛感給推動著,要自己去做一些身為一個「人」應該在這世上做的事,需要有讓他能更充實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讓一個人深刻的體驗到自己沒有白活在這世界上的事物。也開始認為,價值觀、道德觀勝過金錢、愛人、尊重和社會的偏見。例如:一個真心為了幫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術家、運動家把自己的體能練到極致,讓自己成為世界一流或是單純只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業家,真心認為自己所經營的事業能為這社會帶來價值,而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
  •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超自我實現

超自我實現(Over Actualization)是馬斯洛在晚期時,所提出的一個理論。

這是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充分的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時,所出現短暫的「高峰體驗」,通常都是在執行一件事情時,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時,才能深刻體驗到的這種感覺,通常都是出現在藝術家、或是音樂家身上。

例如:

  • 一位音樂家,在演奏音樂時,所感受到的一股「忘我」的體驗。
  • 一位藝術家在畫圖時,感受不到時間的消逝,他在畫圖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跟一秒一樣快,但每一秒卻活的比一個禮拜還充實。

批評

M·A·沃赫拜()與L·G·布里德韋爾()曾針對馬斯洛的理論進行廣泛回顧,並沒有發現到任何證據顯示存有馬斯洛所定義的需求層次[7]

吉爾特·霍夫斯塔德則批評這種需求層次的排列(例如自我實現為最高需求)已經成為一種種族優越的表現[8]。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無法進一步描述社會與思想的需求,在個人主義社會與集體主義社會中是否有差異性。個人主義社會的需求,比起集體主義社會更偏向個人中心取向,常聚焦於自我改善、自我實現與極致地自我完善。在集體主義社會當中,認可與社群的需求會高過自由與個人的需求[9]

方法

馬斯洛研究了他所謂的模範人物,包含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珍·亞當斯愛蓮娜·羅斯福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不研究有精神病神經症的人,寫下「對於殘廢、發育不良、不成熟與不健康的個案研究,將只會產生一種殘缺的心理學與哲學[10]。」馬斯洛研究了大學學生人口中前1%的最健康個案[11]

全部層級

研究对于马斯洛所描述的层级仅发现很少的证据[12]

参见


参考文献

  1.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2.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4) 370–96. Retrieved from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aslow/motivation.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4. Kremer, William Kremer; Hammond, Claudia. . BBC news magazine. 31 August 2013 [1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6).
  5. 宋學軍‧海鴿文化出版社圖書有限公司‧一次讀完28本管理學經典‧2006年9月1日‧台北‧ISBN 978-986-7011-23-7
  6. Denhardt, Robert B. . California, U.S.A: SAGE Publications, Inc. : 148–149. ISBN 9781412956673 (英语).
  7. Wahba, M. A.; Bridwell, L. G.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6, 15 (2): 212–240. doi:10.1016/0030-5073(76)90038-6.
  8. Hofstede, G. (PDF).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 9 (3): 389–398. doi:10.5465/amr.1984.427965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12).
  9. Cianci, R.; Gambrel, P. A. . Journal of Applied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2003, 8 (2): 143–161.
  10. Maslow, A. . New York, NY: Harper. 1954: 236. ISBN 0-06-041987-3.
  11. Mittelman, W. .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991, 31 (1): 114–135. doi:10.1177/0022167891311010.
  12. Wahba, Mahmoud A.; Bridwell, Lawrence G.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6-04, 15 (2): 212–240. doi:10.1016/0030-5073(76)90038-6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