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

高甲戏闽南语:),又叫“戈甲戏”、“九角戏”、“九甲戏”、“交加戏”,以闽南语为媒介语进行表演,是福建主要剧种之一,最初起源於合興戲发源于福建泉州,流行于闽南地区,臺灣和东南亚華裔闽南人聚居之地。高甲戏形成于清代中叶。高甲戏的剧目来源比较复杂,绝大部份是从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徽戏弋阳腔京戏吸收过来的。初步统计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一百多个,新编的优秀剧目有《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笋江波》、《许仙谢医》等。

高甲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
分类传统戏剧
编号项目IV-48
登录2006年
高甲戲
閩南語名稱?
全漢
漢羅
全羅

使用乐器

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南曲为主,兼收梨園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韵味。器乐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唢呐(大吹)为主,配以品箫洞箫、三弦、二弦,后来又加入琵琶扬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大提琴。武乐有北鼓、小鼓、通鼓、铎板、大小锣、大小钹,特别是响盏和小叫,是丑、旦戏不可缺少的打击乐。

角色分类

高甲戏行当的划分与其他剧种大体相同,尤其擅长丑角表演。仅丑行分类就有几十种之多。其表演特点活泼、轻快,舞蹈性强,节奏明朗,夸张性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戏曲名人

高甲戏老一辈丑行演员比较有名的有柯贤溪许仰川施纯送等。

地區演變

福建

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

臺灣

臺灣的高甲戲約是在清中葉時由中國大陸傳入,之後受到京戲亂彈南管戲班與歌仔戲的影響而有所改變,使得臺灣職業的小梨園多改成高甲戲班的形式。時至今日,高甲戲班多轉為歌仔戲劇團;到1990年代時,全臺只剩彰化員林「生新樂」一團能演出高甲戲[1][2][3]2008年,位在彰化縣伸港鄉的泉州社區開始向外界爭取資源在當地校園推廣延續高甲戲文化[4]。彰化縣埔鹽鄉西湖村的「錦成閣高甲團」,除了列入彰化縣「無形資產」當中的「傳統藝術」,也是目前台灣登錄為文化資產的244件傳統藝術類中唯一的高甲音樂團。 [5];另職業劇團目前僅存「南管新錦珠劇團」[6][7],並獲登錄為新北市傳统藝術戲曲「九甲戲」(交加戲)保存團體[8]

臺灣高甲戲的特徵是以南管音樂為底,並吸收部分的北管音樂,念白則由泉州話改成臺灣話通行腔。此外由於受到臺灣小戲與上海及福州京班影響,使得內容多變龐雜,故而在民間有「南腔北調」、「南北交加」的稱呼[1][9][10][11]

參考來源

  1. . 臺北市: 遠流. 2004-05-18. ISBN 957-01-7430-7.
  2. webdesign, Klára Frolichová, Sunlight. .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7).
  3. . data1.naer.edu.tw.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7).
  4. . 生命力新聞. 2013-10-28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7) (中文(台灣)‎).
  5. .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中文(台灣)‎).
  6. (中文(台灣)‎).
  7. . 關鍵評論. 2017-07-12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中文(台灣)‎).
  8. .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中文(台灣)‎).
  9. (papilio0204), 北雁南飛. . 北雁南飛-金門.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7) (中文(台灣)‎).
  10. MINI2133. (PDF).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16-12-27].
  11. (papilio0204), 北雁南飛. . 北雁南飛-金門.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7)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