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英語:Kaohsiung Municipal Lin Yuan Senior High School,LYHS),簡稱林園中學、林中,畢業證書上簡稱高市林高。位於高雄市林園區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學。校區位於林園北路,鄰近清水巖風景區、林園夜市、林園工業區。該校創立于1935年,名為高雄州林園庄立林園農業專修學校,簡稱林農專,1950年才改為普通初中,並于1955年至1968年首度改制完全中學,再于1996年二度改制完全中學,是高雄縣最早的第一所完全中學。林園中學目前設有體育班,並以體育項目聞名。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 |
---|---|
地址 | |
![]() ![]()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 |
83252 高雄市林園區林園北路481號 | |
经纬度 | 22.5133836°N 120.3949803°E |
其它名称 | Kaohsiung Municipal Lin Yuan Senior High School |
类型 | 直轄市立完全中學 |
创办日期 | 1935年 高雄州林園庄立林園農業專修學校 1945年 林園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1950年 高雄縣立林園初級中學 1955年 高雄縣立林園中學 1968年 高雄縣立林園國民中學 1996年 高雄縣立林園中學 2001年 高雄縣立林園高級中學 2010年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
学区 | ![]() |
校長 | 黃碧惠 |
职员人数 | 245人(100學年度) |
年级 | 六年級制 高中部每年級各6班,共18班;普通班15班,體育班3班。 國中部共78班,2224人 |
学生人数 | 3000餘人 |
校园面积 | 5.8380公頃 |
校训 | 崇本務實、樂觀進取 |
電話號碼 | 07-6412059 |
学校网址 | http://www.ly.ks.edu.tw |
![]() |
學校歷史
日治時期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創立于昭和10年(1935年),當時為因應日本殖民地經濟以提供大量農業人才,設立「林園庄立林園農業專修學校」,而暫借「林園公學校」(今林園國小)校地為臨時校舍,直至昭和15年(1940年)校舍完成竣工以遷至現址。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台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但普遍台人經濟貧困,且教育尚未普及,欲入學並經由考試才能入學,以致於同學之間年齡相距甚遠。當時校長為日本中央直接委派下來之友松三一。班級學生約六十餘人,全校五、六位日籍教師。課程以上、下午分開,其課程種類並不相同。上午主要學習國語(日本語)、數學、歷史等等普通學科;下午則是農業、畜牧兩術科,農業課時,由老師帶領學生到學校的農田裡去教導如何插秧、除草、收割……等各種農業技能。另一種課程,畜牧,則是養雞、鴨、牛、豬、馬等,而教法就是每個班負責一種動物,一星期輪換一次,各種動物飼育均要通過才可畢業。另設有國技劍道與相撲等課程。
戰後時期
戰後初期,高雄地區的職業學校鮮少,職業學校只有高雄商業職業學校(今高雄高商)、高雄工業職業學校(今高雄高工)、高雄女子初級商業學校(今新興高中)、岡山農業國民學校(今岡山農工)以及旗山實踐農民學校(今旗山農工)。又因分部鳳山園藝專修學校(今鳳山高中)已改制為初級中學。所以若是該校區並無設立職業學校,就只能千里迢迢至林園上課。
現今學校雖以1996年為首屆高中部計算屆數,事實上1955年至1968年之間曾也招收高中部,這段期間,辦學而言,公立中等學校較職業學校為容易,原因在於職業學校的硬體設備比起中等學校有更多關於機器方面的問題,而會選擇官校就讀的人又以外省人的孩子居多,再者,當時的中等學校鮮為罕見,附近的公立中等學校大概只有高雄中學、高雄水產職業學校、省立鳳山中學等。因此,就讀林園中學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常搭乘高雄客運通勤,若有學生住家較為偏遠,如左營、楠梓等,趕到學校時,若很晚了,則不需參加升旗典禮。學校依據當時的狀況而進行常態編班或是能力編班,關於招生活動,經常配合林園警分局到舊高雄市做宣導,希望可以招納更多的新生。
沿革
- 1935年(昭和10年)4月1日建立「林園庄立林園農業專修學校」。
- 1938年(昭和13年)擴充學區,由大寮、林園及三庄(鳳山里三大聚落「上庄」、「中庄」與「下庄」)設立,且合併原設「鳳山園藝專修學校」(今鳳山高中)。
- 1940年(昭和15年)新校地完成竣工,教職員以及學生終能遷於現今校址上課、授課。
- 1945年(昭和20年)由於太平洋戰爭戰況吃緊,開始實施徵兵制,學生一度銳減,甚至徵招入神風特攻隊。同年7月14日中午盟軍空襲林園地區,部分校舍受到破壞(現已不存)。
- 1945年(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該校改制為「林園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 1950年(民國39年)8月改制為「高雄縣立林園初級中學」。
- 1955年(民國44年)高中部開始招生,成為完全中學,改制為「高雄縣立林園中學」。
- 1956年(民國45年)8月於小港設立小港分部(今小港國中),借小港國民學校(今小港國小)五間教室上課。
- 1957年(民國46年)4月 小港分部始租用台糖公司小港糖廠校地,興建教室五間,飯廳、廚房、廁所、浴室四棟,同年8月落成。同年秋季增招新生四班計學生一六九名,復增建臨時教室四間,9月初旬竣工,小港分部旋即遷至新建校舍上課。
- 1958年(民國47年)8月小港分部正式獨立設校,年初奉准,為「高雄縣立小港初級中學」。
- 1968年(民國57年)8月配合政府「省辦高中、縣辦國中」的政策,改制為「高雄縣立林園國民中學」,7班高中部完全移交省立鳳山高中接辦,且停止招收高中部學生。
- 1973年(民國62年)設立國民中學補習學校。
- 1988年(民國77年)8月於中芸設立中芸分部(今中芸國中),徵收之校地為汪洋一片,連接沙灘為漁塭養殖之鹽份土壤,填土造陸所創建,78年至79年之間,中芸分部師生寄讀本部力行樓。
- 1991年(民國80年)中芸分部正式獨立。城
- 1996年(民國85年)8月重新招收高中部學生,改制為「高雄縣立林園中學」。
- 2001年(民國90年)2月改名為「高雄縣立林園高級中學」。
- 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因高雄縣市合併,改隸為「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 2011年(民國100年)獲教育部優質化高中。
- 2014年(民國103年)6月3日 簽暑成立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石化事業部「產學合作石化專班」
學校象徵
校徽
林園高中現今校徽 | 林園高中早期校徽 | 林農專日治時期校徽 |
---|---|---|
![]() |
![]() |
崇本務實、樂觀進取
- 崇本-勤觀敏思,知所先後。
- 務實-知行合一,敦品勵學。
- 樂觀-統觀前瞻,感恩轉念。
- 進取-勤奮精進,追求卓越。
日治時代
- 日治時期校歌詞曲資料佚失。
戰後
- 作者:侯澤生 老師。
- 面對著大武山巔,聳立在清水巖邊,林園是快樂的天地。
- 我們既活潑又壯健,我們是黃帝子孫中華兒女,哪怕冒險犯難艱苦考驗。
- 熱血在心田,責任在雙肩,奮發向前向前,讀書報國大家都是好青年。
制服(高中部)
- 男生制服
- 女生制服
- 男生運動服
- 夏季為粉藍色短袖排汗衫(早期為黃色POLO衫)左邊口袋上印有校徽,下半身為黑色短褲左褲管左下方印有校徽。
- 冬季上衣為黃色長袖POLO衫,下半身為紫色長褲。
- (因長褲為紫色,運動服外套也為紫色,常與小港高中相同服裝搞混,不過林園中學顏色較深,領子與袖子均有一條白色條紋)
- 女生運動服
- 夏季為粉紅色短袖排汗衫,左邊口袋上均印有校徽,下半身為黑色短褲左褲管左下方印有校徽。
- 冬季上衣為白色長袖POLO衫,下半身為紅色長褲。
- 外套
- 目前只有運動服夾克,男生為紫色,女生則為紅色,至於制服外套曾在高中部升旗時由學生票選款式,不過至今仍無下文。
- 學號繡法
- 現今男女生左邊口袋上繡上"林園高中"字樣以及其學號,不過女生上衣右邊不需繡姓名,男生則需,至於顏色,一屆屆以「黃」、「綠」、「紅」輪流。
- 書包
- 黑色側背式,印有校徽,可手提。
班級序(高中部)
有別於一般的數字編班,林園中學高中部成立之時,台灣社會依然普遍充斥著愛國精神、中华民族主义,故以儒家思想之「八德」順序做為編班的方式。順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其中忠班為理組自強班,義班為體育班,2013年後,信班改為文組自強班。
2014年6月3日,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林園石化事業部產學合作,成立石化工業科學班,規劃設立在仁班。
文化與特色
校慶活動
- 礙於過去國中部常遇校外人士干擾,之後校方便不再開放外校人士參加校慶活動進入校園。
- 101學年度校慶再度開放外賓。
跨年活動
- 在每一年的最後一個星期三下午舉行。由班聯會主導,各社團與各班一同於活動中心舉行
歌唱比賽
- 每學期中舉辦一次,分兩階段比賽,第一階段篩選後方能進入決賽。
第二外語課
大學之旅
- 一學年三天下一學年一天輪流,欲參觀的大學就由學生票選決定,不過有了大學之旅就沒有畢業旅行。
公民訓練
- 與大學之旅輪辦,和大學之旅擇一舉辦,安排時間為下學期高一高二。
畢業典禮
- 2013年後跳脫以往頒獎後禮成制式格局,畢業典禮先播放高中各班自製畢業影片,後頒獎,再來是播放國、高中部各自製作的畢業歌曲來感謝老師,最終以校歌大合唱作為結尾。高中部通常會想個典禮的爆點,以102級畢業典禮來舉例,在演唱自製畢業歌的同時,全高三畢業生衝上舞台,全班一齊把各班級導師抱起,代表「永『懷』師恩,永生不忘」。
畢業舞會

- 首屆畢業舞會於2013年6月14日,即該年畢業典禮當天下午舉行,由102級(2013年)該屆三年信班畢業生自籌興辦,目前對象為全體高三生。未來計畫於畢業典禮附近幾天舉辦,舉辦權疑轉交回畢聯會。
- 最初,本由第一屆畢聯會辦理,而畢聯會組成的最大目標也在於畢業舞會,但多次與學務處的協議下,學務處認為舞會附帶責任大,難以掌控學生的行動而否決,畢聯會對於畢業舞會也就此打住。後來,應屆畢業班高三信班再次向學校提出此案,這次學務處則表示先取得各班級導師的同意再議。後續取得導師同意後,簽呈也上呈至校長與教官,校方依舊不予許,最終決定自籌。
畢業紀念商品

- 畢業紀念商品、紀念書包或小書包一直是校園裡具爭議的事情,原因眾多。不過在2013年畢聯會打破了這個僵局,製作「林園高中2013年紀念環保袋」,客群鎖定高中部學生及高中部老師,不過也有國中部老師一次購買32件贈予班上同學。「林園高中2013年紀念環保袋」分為了A、B兩款。
- A款創作理念:高三仁 劉玟欣同學設計(第一屆畢聯會美編組組長),雙手如同老師對學生的付出與關愛,而被關愛溫暖的我們想在離別之際大聲說"I LOVE LYHS",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及教導。[3]
- B款創作理念:由高三信黃麗潔同學設計(第一屆畢聯會美編組副組長),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展現出林園高中學生的多元性及獨特性。長頸鹿象徵前瞻性,祝福我們視野更寬廣;兔子象徵活力熱情,希望我們能保持對生命的熱度;大象象徵腳踏實地,期許我們更加成熟穩重。
應屆畢業自製歌曲
- 國、高中各一首,國中部畢業歌曲由國中管樂社老師指導,高中部畢業歌曲全由學生自製。
- 98級:高中部自製畢業歌曲:《圓夢》
- 102級:高中部自製畢業歌曲:《仰望》 國中部自製歌曲:《夢想啟程》
- 107級:高中部自製畢業歌曲:《回憶拼圖》,並於高國中部共26班的票選中,取得過半票數的支持,成為該年的畢業歌。
校園傳說
- 因校園近海,許多學生常會相約至海邊遊玩,溺水事件頻傳,故有林園高中3年之內必有溺水死亡事件的傳言。
- 男廁所的影子:該校晚上開放高中部學生晚自習,在校門面對高中部大樓的左邊二樓男廁,當男生要去男廁時會有一個人影從廁所裡的牆壁飄過。經查明後是校外的路燈照到自己的倒影所產生的,不過發生時依然相當駭人。
- 無盡循環的樓梯:在校門面對高中部大樓的左邊第一座樓梯,有學長晚上要下樓時,一直走不出2樓,且出現一個穿制服的鬼學姊爬著抓住他的腳。後來才知道此故事是由某一屆學長的作品而來。
教學設備
校園組織
林園高中學生不論高一高二只能參加一個社團,於每學期第一堂社課時間在活動中心舉辦社團展覽,由各社學長姊介紹社團。再按照高二、高一依抽籤方式決定班級順序至舞台前到各個社團位置填寫報名。高三不參加社團。若真有興趣但不是正式社員,只能以非正式社員身分(地下社員)方式參與。105學年度起已改成電腦選社,仍保有社團展覽活動,由各社團自行招生。
學生組織
- 班級聯合學生會(班聯會)
- 社團聯合學生會(社聯會)
學生自治組織
- 畢業生聯合會(畢聯會)
- 於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由曹佳蕙、曾威誠、蔡孟峻、謝馨平與劉玟欣,五位該屆畢業生創立。
- 畢聯會由各班指派二名班級代表,再由各班級代表中選出正、副會長。
- 畢聯會會員只要是該屆畢業生就可加入,在若干位會員中,相互提名各組組長。
- 組別分為:影片組、活動組、文書組、美編組、總務組以及人事組。
社團
- 志工社
- 春暉社已改名反毒先鋒社
- 為配合政府「春暉專案」而設立的社團。主要目的為防制濫用藥物、消除菸害、預防愛滋病、嚼食檳榔。由教官擔任指導老師。
- 康輔社
- 目前是102學年第2屆交接第3屆,全名是康樂輔導社在2011創立,2012開始了校慶"飢餓遊戲"的承辦與創史,未來展望會漫漫接上它校康輔共同辦活動或是社慶。
- 魔術社
- 2009年由學長鄭景文創辦,黃凱威副社長,曾兩度在跨年午會上演出,本社已經結束。
- 圍棋社
- 熱門音樂社
- 2012年創社未果,一年後,2013年第一屆熱門音樂社創立,在第一屆社長林瑋勛、副社長洪梓綾及社員申修儀、歐適綺、劉志傑等人的努力之下穩定發展,固定於校慶運動會、園遊會、跨年晚會表演,承襲這份努力,第二屆活動李文華舉辦LYHS成果發表後,熱音社社員人數突破性的成長。2016.5.29於林園區公所與前鎮高中吉他社、高師大附中熱音社、三民高中熱音社合辦成果發表會。
- 電腦研究社(LYCRC)
- 為學術性社團,以考取電腦技能檢定證照為目標,100學年度曾加入全台高中職電資研聯盟,為聯盟會員之一,友社多以台北、台中、高雄公立學校居多。自發性撰寫該校維基百科,編輯完成後大部分編排與現行版本相同矣。
- 漫畫研究社
- 熱門舞蹈社(LYDC)
- 戲劇社
- 2012創立,邀請畢業學長返來創辦。
- 吉他社
- 以吉他演奏為主,多次申請晉升為熱門音樂社,後因種種原因停止爭取。
- 劍道社
- 劍道為日治時代中等學校必修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廢止劍道課。2011年重新設立,木刀為基本配備,105學年度本社已經結束。
- 管樂社
- 2012創立,不需購買樂器,由學校提供全新樂器。
- 籃球社
- 桌球社
- 棒壘社
- 排球社
- 網球社
- 有氧瑜伽社
- 拼布社
- 2008曾一度成立的社團,由林佳叡老師創立,讓男女同學都能了解織布奧妙以及道理,並體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已不存在的社團
- 橋牌社
- 標準舞社
- 太極拳社
- 英文小說研讀社
- 串珠社
- 健身社
- 壘球社
- 羽球社
- 卡拉ok社
知名校友
交通
學生專車
無
附註
- (餐會錄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QeQZdyB6U&t=987s)
- (餐會錄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WSbW0aLNuU&t=189s)
- 下面的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lyhsgc 則是林園高中第一屆畢業聯合委員會,象徵著我們的熱情及創意,還象徵著林園高中102級畢業生的改變及開創,寫下林園高中一個新歷程。
外部連結
任別 | 姓名 | 國籍 | 任期 | 備註 |
---|---|---|---|---|
第一任 | 友松三一 | ![]() | 1945年12月前 | |
第二任 | 柯世英 | ![]() | 1945年12月-1948年2月 | |
第三任 | 劉柏泉 | ![]() | 1948年3月-1948年8月 | |
第四任 | 黃桐樹 | ![]() | 1948年9月-1949年2月 | |
第五任 | 徐壽藏 | ![]() | 1949年3月-1953年9月 | |
第六任 | 吳建亞 | ![]() | 1953年10月-1965年10月 | |
第七任 | 蘇土用 | ![]() | 1965年11月-1969年8月 | |
第八任 | 趙?奎 | ![]() | 1969年9月-1975年7月 | |
第九任 | 李湘濤 | ![]() | 1975年8月-1977年7月 | |
第十任 | 張光海 | ![]() | 1977年8月-1982年7月 | |
第十一任 | 長崔之安 | ![]() | 1982年8月-1992年7月 | |
第十二任 | 廖仁智 | ![]() | 1992年8月-1996年6月 | |
第十三任 | 黃隆正 | ![]() | 1996年7月-2000年7月 | |
第十四任 | 王黃隆 | ![]() | 2000年8月-2006年7月 | |
第十五任 | 尹鳳珠 | ![]() | 2006年8月-2009年7月 | |
第十六任 | 蘇恭敏 | ![]() | 2009年8月-2012年7月 | |
第十七任 | 莊訓當 | ![]() | 2012年8月-2018年7月 | |
第十八任 | 黃碧惠 | ![]() | 2018年8月-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