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寮區
大寮區(臺灣話:)是中華民國高雄市西南方的一個市轄區,北毗鳥松區、大樹區,西鄰鳳山區、西南隔鳳山丘陵接小港區,南接林園區,東隔高屏溪鄰臺灣省屏東縣屏東市、萬丹鄉、新園鄉。目前人口約有11.2萬人,曾是台灣人口最多的鄉,但因商業較不發達、市區分佈較分散,生活機能一般多依賴緊鄰之鳳山區、小港區提供。
大寮區 Daliao District ![]() | ||
---|---|---|
市轄區 | ||
![]() 大寮區位於高雄市內西南方 ![]() | ||
| ||
上級行政區劃 | 高雄市 | |
區劃 | 25里724鄰 | |
政府 | ||
– 區長 | 黃伯雄(大寮區區長列表) | |
總面積 | 71.0400平方公里 | |
平均海拔 | 17 米 | |
人口 | ||
– 總數 | 112,257人(2021年1月) | |
– 排名 | 9 | |
– 戶數 | 43,384戶 | |
郵政編碼 | 831 | |
戶政資料代碼 | 64000140 | |
毗鄰 | 大樹區、鳥松區、鳳山區、林園區、小港區;臺灣省(屏東縣屏東市、萬丹鄉、新園鄉) | |
網站 | https://daliao.kcg.gov.tw/ | |
![]() 大寮區位置圖 |
2008年9月通車之高雄都會捷運系統橘線,東側終點站大寮站就設置於本區西側,加上本區北端尚有台鐵後庄車站,對外交通堪稱便利。另本區與左營、鳳山、岡山並列高雄市眷村的集中地。

名稱由來
早期下淡水溪(今高屏溪)邊土質肥沃,利於耕種,當地住民遂建置草寮屯墾,分為四處:溪埔寮(今溪寮里)、潮州寮(今潮寮里)、頂大寮(今上寮里)、下大寮(今大寮里),後四寮合一,統名「大寮」,此為地名由來。
清代屬於鳳山縣小竹里。明清年間,大量泉漳移民進入台灣,當時由於鳳山丘陵位於鳳山南方,形似「蛋卵」,而將其名取為鳳彈(蛋)山,因而得名「鳳彈」,而鳳彈最早的發展見於康熙廿四年《台灣府志(蔣志)》一書中記載:「一汛鳳彈,把總一員,兵五十名」;而在康熙五十九年李丕煜所編纂的《鳳山縣志》和《鳳山縣輿圖》中即可看到名為「鳳彈」(忠義里一帶)、「打鹿潭」(山頂里一帶)、「小竹橋」(義和里一帶)的汛塘(軍備據點),後來人口逐漸發展,便裁撤汛溏,規劃為普通聚落。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廩生盧德嘉編撰《鳳山縣采訪冊》時,已出現如山仔頂、打鐵店、考潭寮、翁公園等二十餘個聚落;日治初期屬台南縣鳳山支廳,1920年設大寮,屬高雄州鳳山郡;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建制高雄縣大寮鄉。2010年12月25日隨五都改制,改為高雄市大寮區。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1920~1945 | 高雄州鳳山郡大寮 |
1945~1946 | 高雄縣鳳山區大寮鄉 |
1946~2010 | 高雄縣大寮鄉 |
2010~ | 高雄市大寮區 |
組織
區本所
- 區長
- 主任秘書
業務單位
- 秘書室
- 政風室
- 人事室
- 會計室
- 社會課
- 經建課
- 農業課
- 民政課
行政區劃
大寮區劃分為二十五。區公所位於永芳里。人口為最多,有12646人(108年7月),最少為光武里,有203人(108年7月)。
區劃圖 | |
---|---|
![]() | |
編號 | 里 |
1 | 義仁里 |
2 | 昭明 |
3 | 會結里 |
4 | 新厝里 |
5 | 過溪里 |
6 | 潮寮里 |
7 | 大寮里 |
8 | 內坑 |
9 | 拷潭 |
10 | 會社 |
11 | 三隆里 |
12 | 上寮里 |
13 | 琉球里 |
14 | 永芳里 |
15 | 山頂里 |
16 | 光武里 |
17 | 忠義里 |
18 | 光武里 |
19 | 中興里 |
20 | 前 |
21 | 翁園里 |
22 | 溪寮里 |
23 | 義和里 |
24 | 江山 |
25 | 中 |
26 | 後 |
人口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82,044 | — |
1986 | 86,729 | +5.7% |
1991 | 96,336 | +11.1% |
1996 | 112,526 | +16.8% |
2001 | 115,396 | +2.6% |
2006 | 109,607 | −5.0% |
2011 | 109,157 | −0.4% |
2016 | 112,258 | +2.8% |
來源: . 內政部. |
大寮區人口指標 | ||||||||||||||||||||||||||||||||||||||||||||||||||||||||||||||||||||||
---|---|---|---|---|---|---|---|---|---|---|---|---|---|---|---|---|---|---|---|---|---|---|---|---|---|---|---|---|---|---|---|---|---|---|---|---|---|---|---|---|---|---|---|---|---|---|---|---|---|---|---|---|---|---|---|---|---|---|---|---|---|---|---|---|---|---|---|---|---|---|
概況 | ||||||||||||||||||||||||||||||||||||||||||||||||||||||||||||||||||||||
目前處於高齡社會 | ||||||||||||||||||||||||||||||||||||||||||||||||||||||||||||||||||||||
性別比 | 104.22% | |||||||||||||||||||||||||||||||||||||||||||||||||||||||||||||||||||||
扶養比 | 33.86% | |||||||||||||||||||||||||||||||||||||||||||||||||||||||||||||||||||||
– 扶幼比 | 13.51% | |||||||||||||||||||||||||||||||||||||||||||||||||||||||||||||||||||||
– 扶老比 | 20.34% | |||||||||||||||||||||||||||||||||||||||||||||||||||||||||||||||||||||
老化指數 | 150.51% | |||||||||||||||||||||||||||||||||||||||||||||||||||||||||||||||||||||
戶人口量 | 2.5875人/戶 | |||||||||||||||||||||||||||||||||||||||||||||||||||||||||||||||||||||
人口密度 | 1,580.19 (人/km2) | |||||||||||||||||||||||||||||||||||||||||||||||||||||||||||||||||||||
|
歷年人口變化
- 大寮區人口於1992年已突破10萬人,在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於1997年升格為縣轄市後,成為當時台灣人口最多的鄉,至1999年達到歷年人口最巔峰,其後人口於2001年12月被桃園縣龜山鄉(今桃園市龜山區)超越。
- 改制前的大寮鄉是原高雄縣人口第一大鄉鎮,因行政區廣大也是原高雄縣人口僅次於鳳山市第二多的行政區,原高雄縣的鎮(今岡山區、旗山區、美濃區)人口數皆不及於本區,但商業金融等三級產業活動與商業區繁榮密集程度,遠不如原高雄縣都市化排第二位的岡山區。
- 在縣市合併之前,與蘆竹區、龜山區、龍潭區、潭子區等四個行政區同為全國人口最多且高於10萬人的五大鄉。
大寮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20年)[2] | ||||||||||||||||||||||||||||||||||||||||||||||||||||||||||||||||||||||||||||||||||||||||||||||||||||||||||||||||||||||||||||||||||||||||||||||||||||||||||||||||||||||||||||||||
---|---|---|---|---|---|---|---|---|---|---|---|---|---|---|---|---|---|---|---|---|---|---|---|---|---|---|---|---|---|---|---|---|---|---|---|---|---|---|---|---|---|---|---|---|---|---|---|---|---|---|---|---|---|---|---|---|---|---|---|---|---|---|---|---|---|---|---|---|---|---|---|---|---|---|---|---|---|---|---|---|---|---|---|---|---|---|---|---|---|---|---|---|---|---|---|---|---|---|---|---|---|---|---|---|---|---|---|---|---|---|---|---|---|---|---|---|---|---|---|---|---|---|---|---|---|---|---|---|---|---|---|---|---|---|---|---|---|---|---|---|---|---|---|---|---|---|---|---|---|---|---|---|---|---|---|---|---|---|---|---|---|---|---|---|---|---|---|---|---|---|---|---|---|---|---|---|
統計表
| ||||||||||||||||||||||||||||||||||||||||||||||||||||||||||||||||||||||||||||||||||||||||||||||||||||||||||||||||||||||||||||||||||||||||||||||||||||||||||||||||||||||||||||||||
歷任首長
雙姓「張簡」
大寮區為台灣「張簡」雙姓的發源地。明朝洪武時,南靖文人簡德潤在漳州南靖的書院教書,入贅於當地門閥張進興家,被張進興視為義子,娶其媳婦劉氏為妻(張進興兒子早亡),生了三子。後又娶側室盧氏,生了五子,遂以其中四名過繼張姓,四名留於簡家,後來才出現了張簡雙姓。清康雍年間,簡家第十二代簡成禎來台,在台灣南部定居,其族脈皆分佈於鳳山丘陵一帶,咸豐年間在今拷潭、內坑一帶建立了「追遠堂」,為張簡家族之宗祠。
警政治安
教育
國民中學
- 高雄市立大寮國民中學
- 高雄市立潮寮國民中學
- 高雄市立中庄國民中學
交通
捷運
公共自行車
公路
台1線:大漢路-鳳屏一、二路-高屏大橋(往來高雄市區、鳳山區與屏東縣屏東市的重要道路。)
台25線:鳳林四、三路-力行路-鳳林三、二、一路、四段(往來鳳山區、大寮區與林園區之間的主要道路。)
台29線(原台21線):九和路、河堤路一、二段、光華路、華中路、華中南路。沿高屏溪西岸並經大發工業區的主要道路。北往大樹區、旗山區和甲仙區;往南至林園區汕尾。
台8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 高雄—潮州段)
市道188號(
台88線高架橋下道路):六和路-內坑路-
台88線大寮交流道-大寮路-
大發交流道-萬大大橋(往東至屏東縣萬丹鄉、竹田鄉)。
- 高61線:成功路、成功陸橋。為往來鳥松區仁美、大寮區後庄接
台1線鳳屏一路的主要道路。
- 高63線:仁愛路、前庄路、中正路。起端銜接
台1線鳳屏一路,經中庄里、中正路地下道(捷運大寮站旁),終抵忠義國小接
台25線鳳林四路。
- 高64線:江山路、溪寮路。起端銜接
台1線鳳屏二路,經江山里,終抵溪寮國小接
台29線。
- 高65線:翁園路、巷尾路、林厝路、琉球路、興隆路。起端由翁園國小北側翁園路岔路口接高66線,經三隆里,終抵三隆路、興隆路口接高70線。
- 高66線:翁園路、溪寮路。起端由翁園路、文華街口,經高65線岔路、溪寮里,終抵溪寮國小南側溪寮路岔路口接高64線。
- 高68線:萬丹路、琉球路、農場路。起端銜接高71線,經前庄、永芳、琉球、上寮、和春技術學院大發校區,終抵接
台29線。
- 高70線:三隆路、上寮路。起端銜接
台25線力行路、鳳林三路,經三隆里,終抵上寮路岔路口接高75線。
- 高71線:內坑路、保福路、小港區後厝路、高坪十五路、大寮區天池路、鳳林一路161巷。起端於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百合園區旁,經內坑、拷潭里、小港區坪頂里、鳳山水庫,終抵接高81線潭頭路。
- 高72線:內坑路、仁德路、大寮路。起端由內坑路岔路口銜接
市道188號,終抵
台88線大發交流道西側接
市道188號大寮路。
- 高74線:新厝路。起端小港區高坪十五路、大平路口,終抵接
台25線鳳林二路。
- 高75線:上寮路、大寮路、周廣街、大明街、光華路、華二街。起端接高68線農場路,經上寮、大寮、大發工業區、過溪里,終抵接高77線鳳明路。
- 高76線:光華路。起端銜接
台25線鳳林二路至大發工業區接
台29線。
- 高77線:鳳明路、正心路、潮寮路。起端銜接
台25線鳳林二路,經過溪里、潮寮國小、潮寮國中,終抵接
台29線。
- 高79線:河堤路三段(舊名潮寮路)、潮勇路、會結一、二路。起端由大發工業區(光華路、河堤路口)銜接
台29線,沿高屏溪經潮寮、會結,終抵接
台25線鳳林一、二路。
- 高81線:鳳林一路。起端銜接
台25線鳳林一路,終抵接林園區
鳳林路三段。為往來昭明、義仁、潭頭的主要道路。
- 高85線:鳳林一路474巷。起端銜接
台25線鳳林一路經昭明、林園區溪洲、五塊厝,終抵接
台17線沿海路一段。
- 高145線:九曲路。起端於大樹區統嶺里佛陀紀念館入口接
台29線(摯天神路、統嶺路、興田路岔路口),終抵大樹、大寮區界接
九大路、九和路。
特色景點
- 中庄朝中宮
- 南雄代天府
- 大發開封宮
- 中保亭
- 山仔頂陳家古厝[16]
- 西公厝[17]
- 共益磚窯廠遺址[18]
- 瑞榮紅磚工廠遺址[19]
- 山仔頂製糖所遺址(現為會社88夜市)
- 武舉人張簡魁故居[20]
- 武舉人戴維清故居舊址[20]
- 張簡家族宗祠「追遠堂」
- 潮寮吳家古厝
- 天兵忠靈祠
- 翁園朝鳳宮
- 鳳山水庫(昭明里)
- 翁公園淨水場
- 大寮圳竣工記念碑
- 三隆公園旁自行車道
- 高屏溪河堤
- 大寮大草原
- 鳳山丘陵
- 舊振南漢餅文化館
- 大寮紅豆文化節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 .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5-0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 .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1).
- . [201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 2014年2月11日大寮區高雄監獄挾持/前矯訓所長曾預言 2013後監獄必發生暴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PCPChome新聞 2015-02-11
- 高雄發生監獄暴動事件,網路上驚傳一篇文章,有人早就寫下,台灣監獄在2013年後將爆發大型暴動,文章認為台灣監獄裡,重刑犯人數增加趨勢明顯,假釋門檻升高,造成囚犯爆滿,而管理人力又相對減少,各種負面因素加乘,可以預言,暴動必定發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VBS網路新聞 2015-02-11
- . [201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4).
- .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 .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7).
- .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 .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5).
- .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 .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5).
- .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 劉自仁. .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10-10-06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 . www.zzn.ks.edu.tw.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5).
- . www.taiwantimes.com.tw. 2019-03-23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中文(台灣)).
- . 2020-07-15.
- . www.zzn.ks.edu.tw.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7).
參考文獻
- 《高縣文獻》第十九期,蔡安泰編纂,高雄縣政府文化局發行,1990年。
- 《眷戀大寮》導覽手冊,高雄縣大寮鄉公所發行,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