鲣
鲣(拼音:jiān;学名:;skipjack tuna、balaya, tongkol, arctic bonito, mushmouth, oceanic bonito, striped tuna、victor fish),又稱正鰹、烟仔、小串、柴鱼,为鯖科鲣属的唯一一種。
鲣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鲭形目 Scombriformes |
科: | 鲭科 Scombridae |
属: | 鰹屬 Katsuwonus |
种: | 鲣 K. pelamis |
二名法 | |
Katsuwonus pelamis Linnaeus, 1758[1] | |
異名 | |
列表
|
分布
本魚分布于全球各大洋水深0至260公尺的溫暖海域。有时鲣鱼会跟随洋流迁徙至高緯度海域,例如日本海。[1]
特徵
本魚體呈紡錘型,橫斷面幾近於圓形,頭稍大,尾柄細強,尾鰭分叉。除胸甲與側線有鱗外,全體均光滑無鱗。背部暗青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下方有4至10條暗灰色之縱紋,背鰭硬棘14至16枚;背鰭軟條14至15枚;臀鰭硬棘0枚;臀鰭軟條14至15枚;脊椎骨41個,體長可達108公分。
生態
本魚喜好清澈溫暖的表層水域,在熱帶海域中定居,而在溫帶海域則呈季節性移棲洄游,小型魚在前上方;老成魚在後下方,有靠近船舷猛吃灑餌的現象,不食死餌。
註釋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参考文献
- Pacific skipjack tuna NOAA FishWatch. Retrieved 5 November 2012.
- Western Atlantic skipjack tuna NOAA FishWatch. Retrieved 5 November 2012.
- Froese, Rainer & Daniel Pauly, eds. (2011). Katsuwonus pelamis in FishBase. 2011年12月版本
- 台灣魚類資料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