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大道車站 (BMT阿斯托利亞線)

39大道車站英語:),又稱「39大道-荷蘭溪車站」(英語:),是紐約地鐵BMT阿斯托利亞線的一個慢車地鐵站,位於皇后區長島市39大道及31街交界,設有N線(任何時候停站)與W線(僅平日停站)列車服務。

39大道-荷蘭溪
N W
月台
位置紐約州紐約市皇后區38大道及31街
镇区皇后區
区域長島市
地理坐标40.752686°N 73.932924°W / 40.752686; -73.932924
车站类别紐約地鐵車站
途经N  N  (任何時候停站)
W  W  (僅平日停站)
軌道BMT阿斯托利亞線
系統B系統BMT
2個側式月台
股道3條(2條使用中)
交通 MTA巴士:Q102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高架
其他
车站代码006[1]
历史
启用日期1917年2月1日1917-02-01
关闭日期2018年7月2日2018-07-02(重建)
重建日期2019年1月28日2019-01-28
旧称39大道-比比大道
营运
乘客數量
(2016)
1,016,809[2] 5.2%
排行360/422
下一站
北向36大道N  W 
南向皇后區廣場N  W 
位置

歷史

此站在1917年2月1日連同阿斯托利亞線一同啟用,起初是IRT的路線,現為IRT法拉盛線皇后區線分支,列車來往大中央至阿斯托利亞[3][4]。1917年7月23日,由IRT第二大道線分支的高架鐵路皇后區大橋啟用。當時所有往皇后區廣場的高架列車使用阿斯托利亞線,而所有地鐵列車使用可樂娜線,後來改為梅花間竹地往不同支線開行列車[4][5]。此站在1923年4月8日起開始有BMT使用高架列車作接駁[6]

1949年10月17日,阿斯托利亞線成為只有BMT的路線,因為皇后區廣場車站的軌道已經固定,阿斯托利亞線的月台更被削走以容許BMT列車在上營運。起初服務由平日運行的「布萊頓慢車」(BMT 1)以及任何時段運行的「百老匯-第四大道慢車」(BMT 2)提供[7]

車站翻新

此站月台與阿斯托利亞線其餘6個車站在1950年延長至610英尺(190以容許10節列車[8]:23。總花費86.3萬美元。路線的訊號需要修改以考慮延長的月台[9]:633, 729

在2015-2019年MTA資金計劃,車站與其他三十個紐約地鐵車站進行翻新,並關閉幾個月。更新內容包括蜂窩服務、Wi-Fi、充電站、改善指示牌、改善車站燈光[10][11]。第二批次的翻新合約包括30大道、百老匯36大道以及39大道車站在2017年4月14日批出予斯堪卡[12]。此站與百老匯車站一同在2018年7月2日關閉,並在2019年1月28日重開[13][14][15]。在荷蘭溪公民協會的要求下安裝的新站名牌顯示為「39大道-荷蘭溪」[16][17]

車站結構

軌道配置圖
P
月台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南行 康尼島-斯提威爾大道皇后區廣場
平日往白廳街-南碼頭(皇后區廣場)
尖峰特快 無定期服務
北行 (平日) 往阿斯托利亞-迪特馬斯林蔭路36大道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M 夾層 往出入口、車站詢問處、MetroCard自動售票機
G 街道層 出入口

此高架車站在1917年2月1日啟用[18]。此站設有兩個側式月台和三條軌道,中央軌道不營運。中央軌道在此站以南匯入兩條外側軌道。

兩個月台全長都有米色屏風,月台中央部分有紅色雨棚和綠色的支柱。站名牌以標準的黑底白字印制。

出口

此站在月台和軌道中央下方設有一個車站大廳。各月台分別設有兩條樓梯下降至下通道,並設有閱報架和小型閘機。付費區外設有詢問處和兩條樓梯下降至39大道和31街交界的西北角和東南角。月台樓梯的下底設有緊急閘門可直接下降至樓梯的頂端[19]

參考資料

  1. .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2017-06-13].
  2. .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2017-05-31 [2017-06-01].
  3. . Brooklyn Daily Eagle. February 1, 1917 [June 29,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Newspapers.com.
  4. . New York: 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 1917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5. .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2, 1917: 31 [December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6. .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8, 1923: RE1 [December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7. .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5, 1949: 17 [December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8. Association, General Contractors. . 1950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英语).
  9. Transportation, New York (N Y. ) Board of. . 1950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英语).
  10. . Gothamist. January 8, 2016 [July 18,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1日).
  11. (PDF). governor.ny.gov. Government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July 18, 20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2).
  12. (PDF). mta.info.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17. April 2017 [April 24, 2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5).
  13. . www.mta.info.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June 8, 2018 [June 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英语).
  14. . web.mta.info.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June 2018 [June 1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3) (英语).
  15. . travel.mtanyct.info.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January 28,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9).
  16. Goff, Liz. . Queens Gazette. January 9, 2019 [February 7,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9).
  17. . QNS.com. January 2, 2019 [February 7,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18. . https://www.newspapers.com. Brooklyn Daily Eagle. February 1, 1917 [June 29,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19. (PDF).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2015 [September 2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0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