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四國2700系柴聯車

JR四國2700系柴聯車是日本四国旅客鐵道订购的倾斜式柴聯車,用于行駛四国特急列车。基于2600系的外观设计和2000系的车体倾斜系统,2700系成为JR四国新的看板特急车型并计划替换原有2000系。

JR四国2700系柴聯車
2700型於多度津工廠
概覽
製造川崎重工
車輛總數41 (截止2020年10月)
製造年份2019~2020年
2019年8月6日
技術數據
列車編組2輛
3輛
5輛
車輛長度20,800 mm
車體2,786.4 mm
車體高度3,445 mm
車輛重量49.1 - 52.0 t
軌距1,067 mm
轉向架S-DT70
車體材質不锈钢
車輛46(2700型)
52(2750型)
32(2800型)
營運速度130 km/h
設計最高速度130 km/h
起動加速度2.3 m/s2
常用減速度2.353 m/s2
緊急減速度4.3 m/s2
驅動裝置電子式自動變速機 DW24
安全防護系統ATS-SS
備註鉄道ジャーナル社『鉄道ジャーナル』第634号 P.30
第60屆(2020年
桂冠獎得獎車輛

概要

为了替换1989年(平成元年)研发的2000系柴油动车组,JR四国开发了2600系[1]。本来计划使用和8600系相同的空气弹簧式车体倾斜装置,然而在2017年开始的试验中,2600系被发现在土讃線上因空气容量无法确保,因此停止制造。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传统的“制御付自然振子装置”(即可控制倾斜系统)的车型,即2700系。这也是自2008年JR九州883系電車增结用中间车的制造11年之后的又一款采用“自然振子装置”的车型。

编组

德岛站的2700系涡潮号列车 2辆编组

由于每车厢均有驾驶室并且前后均配备密接+电气连接,2700系的编组非常灵活。下面列举几种最常见的编组形式。

2辆(2700+2750):常见于涡潮号列车、四万十号列车,足折号列车。

3辆(2700+2750+2750):无绿车的三辆编组,常见于涡潮号列车。

3辆(2700+2750+2800):带绿车的三辆编组,常见于南风号列车。

4辆(2700+2700+2750+2800):带绿车的四辆编组,常见于面包超人南风号列车。

5辆(2700+2750+2700+2750+2750):无绿车5辆编组,仅用于涡潮4号。

设计

本型車設計基礎為2600系列 [2],但傾斜機制不同。其塗裝以红色,金色和绿色搭配,称为“新日本風格”。 [3]

由於編組簡化,因此本系無中間車廂設計以实现靈活編組,每辆車都有駕駛室,组成如下。 [4]

记号 Mc Mc' Msc
形式 2700 2750 2800
載客量 46 52 36(12席綠色車廂座席+24席普通車廂座席)
重量(t) 46.8 46.9 47.4
特殊设备 轮椅对应设施 振子指令装置 振子指令装置
制造数 16+1 16+1 7

内部

配備带电源插座椅背可傾斜座椅,相較於2600系,2700系的座椅未設可動式頭枕,普通車座椅色調為藍色及綠色點綴,有轮椅空间和无障碍洗手间。 [3] 使用LED照明。 [2]

  • 2700型:Mc車(高松端)。全車普通座。設有盥洗室,有46个座位。有輪椅空間與無障礙盥洗室。
  • 2750型:Mc'車(松山,德島,高知端)。全車普通座。設有盥洗室,有52个座位。
  • 2800型:Msc車。松山,德島和高知端的一半車廂為頭等艙(綠色車廂),座位為2+1配置,並有腳凳。車廂中間有隔板。車廂一端設有多功能室。有36个座位(绿车座位:12,普通座位:24)。

技術細節

車體為不锈钢製 ,每节车厢有兩部SA6D140HE-2柴油引擎。 [4] 2700系列使用氣壓懸吊傾斜裝置取代2600系列的空氣弹簧傾斜裝置,主动倾斜可达5°。 [3]

车辆一览

  • 截至2020年10月17日
  • 製造…川重:川崎重工業
  • 配置…高松:高松运转所、高知:高知运转所

历史

JR四国川崎重工订购了40辆车,以部分替换老化的2000系柴聯車[3] 第一组車(2701+2751)于2019年1月23日向大众公開,[4] 计划于2019年秋季開始商業運轉。 [8] 随着第五第六编组及两节附带绿色车厢的2800型列车运抵四国,2700系列车已于2019年8月6日投入正式商业运行。 [9]

2020年3月,JR四国宣布将投入两组各4辆面包超人涂装列车。[10]2020年5月16日,2751、2701、2752、2702、2803、2804号车进入多度津工厂进行改造。[11]

2020年6月5日,被日本铁道友之会授予“桂冠奖”。[12]

参考文献

  1. (PDF) (新闻稿). 四国旅客鉄道. 2017-09-25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9-30).
  2. Kamishin, Daisuke. . news.mynavi.jp. Mynavi Corporation. November 26, 2018 [April 26,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3) (日语).
  3. . railwaygazette.com. Railway Gazette. January 28, 2019 [April 26,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4. Fukuoka, Makoto. . Tetsudo Shimbun. January 23, 2019 [April 26,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日语).
  5. . Japan Railfan Magazine Online. Koyusha Co., Ltd. January 23, 2019 [April 26,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日语).
  6. Kamishin, Daisuke. . news.mynavi.jp. Mynavi Corporation. August 8, 2019 [September 19,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9) (日语).
  7. . 鉄道新聞. [202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日语).
  8. . 2nd-train. [202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日语).
  9. . 鉄道新聞. [202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日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