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論

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論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台灣的一種地位論述[1][2],是基于台灣地位未定論对於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定位[3]。該觀點認為,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被中国共产党击败後,從中國流亡台灣,並以殖民體制進行統治[4][5][6]。在2000年至2008年陳水扁政府時期,该观点較少被媒體關注。但在2008年馬英九政府時期,該觀點再度興起[7]。時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於2010年5月25日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中华民国是一个流亡政府[8],引发藍營不滿[9]。隨後,臺灣Yahoo!奇摩以「你認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嗎?」為題進行了網路投票,結果認為「是」的佔65.4%,「不是」的佔32.1%,「不知道」的佔2.5%[10]。2016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贏得总统大選,並且作為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她未再繼續主張“中华民国是一个流亡政府”的觀點,但也没有公開否認該觀點。

背景

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舉行的受降典禮,典禮臺上懸掛同盟國英中美蘇四國同等大小的國旗。

臺灣光復」一詞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對其從大日本帝國接手統治臺灣澎湖群島的歷史事件稱呼[11][12][13][14],標誌著臺灣日治時期的結束、以及戰後時期的開始。「光復」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把失去的收回」[15],中華民國政府視此次事件為臺灣自清朝割讓予日本後復歸中國統治,因而以此稱之[12]

台灣主權未定論则認為當時的中華民國只是代表同盟國軍事佔領臺灣[16][17],而非以「中華民國的名義」收復臺灣,因此所謂的「臺灣光復」只是中國國民黨的片面之詞[18][19],臺灣和澎湖至今屬於主權未定的狀態,僅為同盟國的軍事佔領地。基於此,部分人士認為在中國國共內戰後敗走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流亡到不屬於其領土,因而有了「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說法。認為中華民國政府唯有遷回其法理上之領土金門馬祖才能消除「流亡政府」的身份[20]

2005年8月2日,時任總統陳水扁對中華民國定位用四階段論进行了詮釋,即:“中華民國在大陸,中華民國到臺灣,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21][22][23][24]

符應觀點

  • 大英百科全書》稱蔣中正為「在台灣流亡的中国国民党政府的領導者」(head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exile on Taiwan)[25]
  • 1999年1月18日,世新大學教授李筱峰通过台灣教授協會自由時報发文《中華民國還存在著嗎?》指出“中華民國政府正流亡在地位未定的台澎。”[6]
  • 2009年,前總統陳水扁曾在林志昇控美案中簽署聲明表示願意以「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前總統」的身份出庭作證[26]。最後結果是美國最高法院駁回林志昇控美案同時扁辦也與林志昇劃清界線[27]
  • 2009年,中華民國司法院前副院長城仲模在「台灣國際地位研討會」上稱:「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按國際法理的鐵則,絕無就地合法化的可能」[28]
  • 2010年5月24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出席台灣教授協會舉辦的「中華民國流亡台灣六十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新書發表會」,並在會中發言表示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臺灣進行統治;在(過去)台灣統治的幾十年來,看到威權統治與中國性的合體,如今中國性與台灣性、台灣主體意識發生微妙關係,以前中國性是主體,台灣性是客體,如今主客易位。」[29][30]。隨後,臺灣最大入口網站Yahoo!奇摩以「你認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嗎?」為題在5月26日至27日進行了網路投票,結果認為「是」的佔65.4%,「不是」的佔32.1%,「不知道」的佔2.5%[31]
  • 2015年,蔡英文宣布參選中華民國總統,引发各界關注。自由台灣黨發起人、公民護台灣聯盟總召蔡丁貴对此表示,他們“認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雖然對蔡英文“维持现状”的說法不是很滿意,但可以諒解。[32]

争议

正方观点

主張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的人士認為,日本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蒋中正僅是依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一般命令第一號》,代表同盟國赴臺灣接受日本投降與實施军事占领,而非以「中華民國的名義」收復臺灣,因此所謂的「臺灣光復」只是中國國民黨的片面之詞[33][34]。又日本在1951年與同盟國各國簽訂的《舊金山和約》中,僅表示放棄臺灣和澎湖的主權,未將該主權移轉給任何國家[35],因此中華民國政府遷移到不屬於自己的領土上統治,應稱之為“流亡”。

反方观点

反对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的人士認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這句話是不通的,「國家」和「政府」不能混為一談,且「流亡政府」必然是把政府遷設在本國以外的國家,只能空有「政府」之名,並不能在暫時寄居的國家內,依照自己的憲法,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貨幣、教育、國防等等權力,「流亡政府」大多也是「臨時政府」性質,隨著戰爭結束而結束,不可能存在半世紀或數十年之久[36],中华民国政府應稱為「偏安政府[37]

相關條目

参考资料

  1. 李欣芳; 王寓中; 黃維助. . 自由時報. 2010-05-26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2. 唐主桂. . 中时电子报. 2017-06-14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3. 李筱峰. . 台北. 2001.
  4. . 自由時報. [2017-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蔡丁貴認為,台灣...被中華民國流亡政府霸佔殖民統治。
  5. 李筱峰. . 蘋果日報. 2014-01-29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3). 台灣歷經荷蘭、西班牙、鄭氏、滿清、日本,到中華民國,哪個階段不是殖民統治?
  6. 李筱峰. . 台灣教授協會. 1999-02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7).
  7. 謝文華. . 2009-08-12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8. 胡忠信. . 联合早报. 2010-05-31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中华民国是一个流亡政府,在台湾统治的几十年来,可看到威权统治与中国性的合体……
  9. . 泰国世界日报. 2010-05-29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10. . Yahoo!奇摩. 2010年5月27日 [2015年3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5月29日).
  11. 國籍與公民權:人民與國家「身分連結」的法制溯源與法理分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第34-36頁,李建良,台北:中研院政治所、中研院社會所,2006-05-26
  12. .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13. 蘇瑤崇,「終戰」到「光復」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國史館集刊第十三期,2007年9月
  14. 臺灣省諮議會. (PDF). 臺灣省諮議會. 2005年12月 [2017-10-17]. ISBN 986-00-427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7-14).
  15.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光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詞條
  16. 論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軍事佔領體制」與其問題,蘇瑤崇,《臺灣文獻》第60卷第2期,2009-09
  17. 終戰後臺灣軍事佔領接收的籌備準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楊護源,高雄師大學報第三十七期,2014
  18. 林志昇何瑞元. 臺灣沒有「光復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臺灣日報》. 2005年10月21日 [2014年11月14日查閱] (繁體中文)
  19. 金菊. 臺灣光復大謊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05年9月13日 [2014年11月14日查閱]. (繁體中文)
  20. 雲程. 流亡政府就地合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 2010年6月7日 [2014年11月23日查閱] (繁體中文)
  21. 扁︰中華民國就是台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05.8.3
  22. 扁:中華民國是台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蘋果日報 (台灣), 2005.8.3
  23. 兩岸事務 陳總統提一原則、三堅持、五反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台灣新聞周刊/中央通訊社, 2005.8.7
  24. 民進黨論述演變--台灣前途決議文 扁執政論述根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05.8.24
  25. Chiang Kai-she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大英百科全書》. [2015年1月27日查閱] (英文)
  26. 林楠森. 台灣人控美案原告提供陳水扁證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BC. 2009年8月13日 [2015年2月1日查閱]
  27. . 台灣e新聞. 2009-10-13 [201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中文(台灣)‎).
  28. 范正祥. 彭明敏:台灣國際地位受關切是好現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09年11月22日 [2015年1月21日查閱]
  29. 李欣芳、王寓中、黃維助. 蔡英文:中華民國 是流亡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10年5月26日 [2015年2月9日查閱]
  30. twimitv. 蔡英文出席「建國 100年‧流亡 60年」新書發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YouTube. 2010年5月24日 [2015年2月9日查閱]
  31. . Yahoo!奇摩. 2010年5月27日 [2015年3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5月29日).
  32. .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5-04-17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33. 林志昇何瑞元. 臺灣沒有「光復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臺灣日報》. 2005年10月21日 [2014年11月14日查閱] (繁體中文)
  34. 金菊. 臺灣光復大謊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05年9月13日 [2014年11月14日查閱]. (繁體中文)
  35. 舊金山和平條約》. 1951年9月8日 [2014年12月13日查閱] (繁體中文)
  36. 王仲孚. . 海峽評論. 2012年1月, (253): 41–42 [2017-10-23]. ISSN 1018-10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3).
  37. 高全喜. . 中央编译局. 2015. 偏安于台湾的中华民国……开始了宪政转型。

註釋

    外部鏈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