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

伊宁市维吾尔语غۇلجا, 拉丁维文:Ghulja),位于新疆西北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犁河谷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业中心。清代伊犁将军驻地,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和武警内卫部队第七师师部驻地。

伊宁市
غۇلجا
县级市

傍晚的伊犁河畔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区划类别县级市
区划代码654002
建置时间1952年5月23日[1]
现任市长赛福丁·伊木热木则[2]
现任市委书记李宁平[3]
下级行政区8[4]
经纬度43°54′29″N 81°16′29″E
总面积644.01 平方千米
总人口(2015年末)547,507人[5]
时区UTC+8北京时间
邮政编码835000
电话区号+86 (0)999
车牌首号新F
網站:中国伊宁

歷史

该地区曾由塞人烏孙人占据。西汉初年,匈奴崛起,迫使大月氏西迁伊犁河谷,塞人南迁。后元四年(前160年)前后,乌孙西迁伊犁河谷等地,建乌孙国。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朝与乌孙结盟。前60年,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552年,突厥首领土门柔然汗,在蒙古高原建立了突厥汗国,土门的弟弟室点密在此地區建立西突厥汗国,自称为可汗。牙帐设在今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史称西突厥

显庆三年(658年),唐朝灭西突厥,置昆陵都护府濛池都护府,伊犁等地归北庭大都护府管轄。唐代后期,伊犁地區的主体民族为突厥旧属葛逻禄部。葛逻禄与回纥联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1963年的新疆伊犁
1964年 新疆伊犁马群

12世纪,遼朝贵族耶律大石率部西迁,建立西遼。伊犁屬西辽王朝。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开始征服西域,公元1211年,伊犁河流域的葛逻禄部投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亚广大地区后,将伊犁等地分封给他的儿子察合台,史称察合台汗国,统治包括伊犁在内的新疆大部和中亚地区。16世纪,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已大部融合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中,即蒙兀兒人,后被叶尔羌汗国据有该地。17世纪,察合台汗国分裂,瓦剌蒙古崛起,进入新疆的瓦剌(又称衛拉特)四部中的准噶尔以伊犁为根据地相继控制阿尔泰、塔城等地,逐渐取得统治地位。明末清初,瓦剌再度崛起建立准噶尔汗國,政治中心由塔城移至伊犁河谷。

1755年,清朝发兵攻打准噶尔部。1759年清朝统一西域后,期间阿尔泰划归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设伊犁办事大臣。1762年在伊犁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当时新疆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各路。其中惠遠城伊犁将军驻地,也是当时新疆政治、军事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伊犁将军仅管伊塔军政。光绪十四年(1888年),伊塔道设立,下设伊犁府、塔城直隶厅和精河直隶厅,军政、民政分治。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阿分治,阿尔泰地方设科布多帮办大臣。

民国元年(1912年),伊犁革命党人举义,成立中华民国新伊大都督府。是年伊犁军政府改设伊犁镇边使,塔城改设参赞,阿尔泰改设办事长官,并保留伊塔道建制。民国三年(1914年),伊犁镇边使改设镇守使,归属新疆省管辖。民国五年(1916年),塔城参赞撤销,伊塔道分置为伊犁道塔城道。民国八年(1919年),阿尔泰划归新疆,改设阿山道。1944年9月在蘇聯的支持下,伊犁、塔城、阿山发生「伊宁事变」(中共稱為三区革命),1948年8月1日,阿合买提江·哈斯木在伊犁成立“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6],並通電支持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新疆省政府通電支持中国共产党,新疆和平解放。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20日进驻新疆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

  • 1954年11月,以伊犁、塔城、阿勒泰3个专区为基础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驻伊宁市
  • 1955年12月,伊犁专区撤销,所属市、县由伊犁州直辖。州辖塔城、阿勒泰两个专区和直属1市9县,共辖1市23县(1966年撤销水定县)。
  • 1975年8月,恢复自治州权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迁至奎屯市,同时恢复伊犁地区建制,伊犁州直辖奎屯市。
  • 1979年,再次撤销伊犁地区建制,首府迁回伊宁市。原则管理塔城、阿勒泰地区,直辖2市8县。
  • 1985年1月,伊犁地区建制再次恢复,伊犁州直辖奎屯市。
  • 2001年3月,第三次撤销伊犁地区建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直辖伊宁 、奎屯等2市和7县1自治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宁又成为恐怖活动频繁的地点之一,1997年2月5日(春节前两天)发生的“伊宁二五、二六事件”,导致多名漢族平民死亡,近200人受伤。

地理

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盆地中央。东连伊宁县,西邻霍城县,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隔河相望,北依天山支脉科古尔琴山。地表水径流主要有伊犁河、人民渠、北支干渠、团结渠、北山沟及泉水等。伊犁河从本市南沿由东向西蜿蜒流过,在本市流程为35.3千米,在中国境内的流程150余千米,集水面积5万余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18.06亿立方米。

伊宁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0.5℃,1月最冷年均12℃,7月最热年均22。8℃,年均降水量245.1毫米,无霜期190天,年均日照3080.8小时,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冬季市区一般年份最低温≤-30℃,海拔850~1500米的地带属内暖带(逆温层),其中以海拔900~1200米的浅山地带最明显,1月平均温度较平原地区高4℃以上,一般在11月初形成,次年3月上旬结束。春季气温上升快,但不稳定,由于冷空气的侵入频繁,易使上升的温度又急剧下降,倒春寒每两年1次。夏季炎热,平原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9℃~41℃,有稳定的炎热期,最热7月,平均温度在22℃~23℃。秋季温度下降快,由于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于9月上旬出现寒潮和霜冻,农作物易受害。

伊宁市(平均数据1971-2000年,极端数据1951-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11.8
(53.2)
19.6
(67.3)
27.6
(81.7)
33.5
(92.3)
36.0
(96.8)
36.5
(97.7)
39.2
(102.6)
38.3
(100.9)
37.3
(99.1)
31.1
(88)
22.6
(72.7)
14.5
(58.1)
39.2
(102.6)
平均高温℃(℉) −2.1
(28.2)
0.2
(32.4)
9.0
(48.2)
20.4
(68.7)
24.8
(76.6)
28.5
(83.3)
31.0
(87.8)
30.4
(86.7)
25.8
(78.4)
18.0
(64.4)
8.7
(47.7)
1.3
(34.3)
16.3
(61.3)
每日平均气温℃(℉) −8.8
(16.2)
−6.2
(20.8)
2.8
(37)
12.7
(54.9)
17.2
(63)
20.9
(69.6)
23.1
(73.6)
22.0
(71.6)
17.1
(62.8)
9.5
(49.1)
2.1
(35.8)
−4.6
(23.7)
9.0
(48.2)
平均低温℃(℉) −15.0
(5)
−12.2
(10)
−2.5
(27.5)
5.8
(42.4)
10.2
(50.4)
14.0
(57.2)
15.8
(60.4)
14.1
(57.4)
9.3
(48.7)
2.9
(37.2)
−2.8
(27)
−9.5
(14.9)
2.5
(36.5)
历史最低温℃(℉) −40.4
(−40.7)
−34.7
(−30.5)
−23.8
(−10.8)
−8.6
(16.5)
−2.3
(27.9)
3.4
(38.1)
6.9
(44.4)
2.8
(37)
−2.8
(27)
−11.7
(10.9)
−37.2
(−35)
−37.2
(−35)
−40.4
(−40.7)
平均降水㎜(英寸) 17.9
(0.705)
19.1
(0.752)
20.2
(0.795)
28.0
(1.102)
27.2
(1.071)
28.5
(1.122)
20.2
(0.795)
14.2
(0.559)
14.6
(0.575)
26.1
(1.028)
27.8
(1.094)
25.0
(0.984)
268.8
(10.583)
平均降水日数 8.1 7.6 8.1 7.6 8.6 9.1 8.1 6.2 4.4 6.7 7.4 8.3 90.2
平均相对湿度(%) 78 78 70 55 58 59 56 54 57 66 74 78 65.3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159.7 170.9 213.8 252.2 291.5 299.6 327.4 316.0 274.8 213.8 168.6 145.7 2,852
来源: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行政区划

伊宁市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4个、5个[7]

萨依布依街道墩买里街道伊犁河路街道喀赞其街道都来提巴格街道琼科瑞克街道艾兰木巴格街道解放路街道巴彦岱镇潘津镇英也尔镇达达木图镇汉宾乡塔什科瑞克乡喀尔墩乡托格拉克乡克伯克圩孜乡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

交通

人口

伊宁目前所属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了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等三地区,是中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伊宁是其直属的县市之一,并为首府所在地。伊宁歷史上一直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現在全市人口中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较多,另有蒙古族锡伯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风情浓郁,其中维吾尔、回、哈萨克等民族的人口大多信奉伊斯兰教。生活在伊寧的锡伯族,系清乾隆年间从中国东北西迁而来。

產業

1964年的伊宁毛纺厂
伊寧站

伊宁地处伊犁河谷中部的绿洲内,全境地势平缓,年平均气温8.4℃,降水量262毫米。城区内绿树成荫,绿化率达40%以上,有“塞外江南”之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充裕的水资源使这里很适合发展农业。这里主要种植小麦亚麻甜菜烟草等作物,以及苹果西瓜甜瓜等各类瓜果。境内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工业有采矿、纺织、食品、皮革、建材等。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通过临近的霍尔果斯口岸,伊宁与哈萨克斯坦中亚各国的贸易增长较快。

文化和旅游

清朝伊犁将军最初驻伊宁,并从这里统治整个新疆地区。后筑伊犁九城,其中惠远城(位于今霍城)为将军驻地,而宁远城即今伊宁市为商民聚集之所。城内外古迹较多,有伊犁将军府、陕西大寺(回族大寺)、拜都拉大寺、火龙洞等许多名胜和宗教建筑。

参见

参考文献

  1. . 新疆伊宁市人民政府. [201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2月6日) (中文(简体)‎). 1952年5月23日,从伊宁县析置伊宁市
  2. . 伊宁市人民政府. [201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5) (中文(简体)‎). 市长:赛福丁·伊木热木则
  3. 国际在线专稿. . 国际在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0-10-21 [201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5) (中文(简体)‎). 专访伊宁市委书记李宁平
  4. . 新疆伊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10-21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5. 刘文远. . 理论学刊. 2004, (2004年04期): 71-76.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