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

信息战是指使用和管理信息来保证与对手的比较优势。包括收集情报,验证,向对手散佈宣传假情报等等。

二戰德軍無線電截聽車
電腦網路入侵
美軍電腦中心

详细说明

現代戰爭在大量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武器基礎上,構成信息網絡化的戰場,也就是透過光纖雷達電腦衛星雷射等信息技術及裝備,爭奪對信息的控制權使用權,其核心為爭奪戰場信息控制權,以影響和決定戰爭的勝負。信息戰具有戰場透明化、整體協調化、行動同時化、打擊精確化、空間廣闊化的特徵;其作戰範圍包括網絡戰電子戰情報戰心理戰經濟戰及電腦病毒戰。

途径或表现

法律和道德担忧

信息战不仅给予了政府多种可以采用的攻击手段,同时也引起了关于其道德和法律模糊性的争议。传统来说,道德学家们根据正义战争理论对战争作出一定分析。但正义战争理论并不能涵盖信息战的领域,因为正义战争理论是基于传统战争概念所作出的。与传统战争相比,围绕信息战所作出的争议主要有三点:

  • 政党或国家发动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大大小于其发动传统攻击的危险性。这使政府或其他恐怖、犯罪组织更容易频繁发动袭击。
  • 信息传播技术已经浸入世界各地,以至于大规模的技术被暴露在网络攻击的危险之下。具体来说,民用技术可能会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而且攻击甚至可能通过民用电脑或网站实施。而且,对民用设施施加控制会比对一个物理区域施加控制困难很多。除此之外,对民用设施的攻击和利用还会引起关于隐私权的许多伦理讨论,导致对于此种攻击的反对更为强烈。
  • 信息传播技术进入战争系统使网络攻击或机器攻击将造成的后果很难估计。对于机器人武器和自主武器系统来说,判断谁该对造成的后果负责变得越来越难。这个问题在网络攻击方面更为明显,因为有时它甚至不能追踪到谁第一个发动了袭击。[1]

最近,在美国,合法性问题成为争论的核心,尤其是在隐私权问题上。网络部负责人中将基思·B·亚历山大指出:“在我们的执行能力上和政府法规上有一个错位。”争议的关键在于网络攻击对于公民组织的影响上。基思保证,他们将尽可能使信息战的范围与传统战争相似,并限制其对公民的影响。[2]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信息战将对国际人道法形成的挑战表示担忧。它呼吁诸如《武器贸易条约》等公约将信息战可能存在的危险纳入考虑范围,确保信息战各方对人道法的尊重。信息战“发展并不存在法律真空。就像任何新武器、作战手段和方法一样,它必须能以符合国际人道法的方式使用,尤其要遵守区分、比例性和攻击中的预防原则。”[3]

参见

參考資料

  1. . [2015-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2. . [2015-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3. . [2015-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