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使用的一種用語,用以表達对外国政府台湾西藏新疆中港矛盾等问题上举动的不满。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一些中國大陸留學生在反對海外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針對中國的批評時亦會使用該用語[1][2][3]

研究及數據

《人民日報》各年使用「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的次數(1949-2013)[4]

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班志远(David Bandurski)曾進行一項研究,從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由1959年至2015年)中選取了143篇出現「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句子的文章。以國家來看,日本是被指責傷害感情次數最多的國家,達51次。美國排名第二,達35次。以議題來看,與台灣有關的事件共有28次,其次則是西藏問題,共有12次[2]

時代雜誌》有文章指出,以非正式統計,單純依靠1946年至2006年;以中国大陆官方立場發言的傳媒「《人民日報》電子版」的數據庫進行搜索,結果得出中国大陆官方發表提出「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的文章有一百餘篇[5]。《環球網》有文章指出,「中國人民的感情」、「傷害」為關鍵詞檢索《人民日報》1946年5月15日至2015年5月1日發佈內容,出現相關文章237篇,相關詞組240次,共涉及2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印度9次,法國16次,美國62次,日本96次[6]

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汪宏倫根據《人民日報》資料庫進行整理,發現從1949年至2013年《人民日報》共出現了319次「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4]

2016年8月,澳大利亞雪梨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亞洲項目主任夏美林(Merriden Varrall)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標題為《中國留學生威脅澳大利亞大學開放性》的評論文章,文中描述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15萬中國留學生中有很多正把支持北京的立場帶入教室,扼殺辯論和開放性。」她認為:「中國學生在自我審查或監視、報告同學時,不一定是因為中國政府的壓力。而是很多中國學生認為,公開反對官方認同的觀點是不合適的……因為很多中國學生已經把認同官方觀點的需要內化了,所以保持澳大利亞自由開放辯論的標准仍將是一個頗為棘手的挑戰。澳大利亞的大學可以先從直面這個問題著手。」[3]

2016年9月8日,夏美林在《衛報》發表評論文章。文章分析中國學生為何會如此「玻璃心」、經常使用「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這種說法。她又認為如果澳大利亞政府的政策在國際上受到批評,澳大利亞人民不會有類似中國人民這種「受傷」的感覺[3]

批评

《麦克拉奇报》北京办公室主任Tim Johnson評論說,「這句陈腔滥调被中共当局惯用以获同情並批评他人」。[7]

政治立场为自由主义的《經濟學人》對此評價道,公眾憤怒往往是非常好用的工具,令中國拋開「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外交原則,例如中方常常抱怨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但另一方面共產黨甚少願意讓民眾表達自己的感情,其實是擔心民意爆發會挑戰到黨中央的控制能力。[8]

部分事件

美国

部分美國國會的議員均會定期安排会见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均被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認為此举“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罗马教廷

200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罗马天主教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清初至民国时期在华死亡的120位传教士和中国教徒封圣。《人民日报》称此举“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9]

欧洲

2000年,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時居法國的華裔作家高行健。《人民日報》撰文稱該機構的“倒行逆施”“極大地傷害了中華民族的感情,是對12億中國人民的嚴重挑釁”。

2008年10月23日,歐洲議會宣布将2008年度薩哈羅夫獎授予中國社會活動家胡佳。而在此前,中国方面曾为了阻碍胡佳获奖而对欧洲议会广泛施加压力,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宋哲在向欧洲议会主席递交的警告信中称,如果胡佳获得萨哈罗夫奖,将严重损害中欧关系并“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10][11][12]

墨西哥

2011年9月9日,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会见第十四世达赖喇嘛。10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发表谈话,称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此举“伤害中国人民感情”[13]

日本

2012年9月15日,由于日本政府涉国有化其管轄的領土钓鱼岛新华社称此举“伤害13亿中国人民感情”[14]

香港

2019年8月3日,有人在尖沙咀降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並丟下海,港澳辦發聲明譴責「極端激進分子嚴重觸犯了中国內地的《國旗法》和香港的《國旗與國徽條例》,公然冒犯國家、民族尊嚴,肆意踐踏「一國兩制」原則底線,極大地傷害了全中國人的感情。認為必須依法嚴厲懲處,絕不手軟。」[15]

參考文献

  1. 周贺. . 人民網. 2006-03-07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9) (中文(中国大陆)‎).
  2. David Bandurski. . China Media Project. 2016-01-29 [2016-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3. 安静. . 德國之聲. 2017-09-09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4. 汪宏倫. . 文化研究. 2014, (19): 189–250.
  5. . 2008-11-11 [2013-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英语).
  6. 6536号档案. . 环球网. [2016年5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29日) (中文(中国大陆)‎).
  7. 陈迈克. . 新紀元周刊 52期.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7) (中文(中国大陆)‎).
  8. . 2016-02-06 [2016-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30) (英语).
  9. . 人民日报. 2000-10-03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10. . European Parliament. [200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6).
  11. . 华尔街日报. [200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30).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2011-09-10 [201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14. . 2012-09-15 [201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15. .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