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
历史
殷纣之时,箕子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成王时,周公旦始居之。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周公薨,毕公代之。 又周朝,太师与太保、太傅合称“三公”。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因為避景王司馬師之諱,將太师改置為太宰,晉武帝以安平王司马孚為太宰[1]。而據《唐六典》說法,太師等「師傅之官」在漢哀帝與漢平帝時列於「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之上,稱為「上公」,之後在後魏(北魏、東魏、西魏)時,與太傅、太保合稱「三師」[1]。北周時又改稱回「三公」,至隋唐又稱為「三師」[1]。
元史百官志曰“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太祖十二年,以国王置太师一员。太宗即位,建三公,其拜罢岁月,皆不可考。世祖之世,其职常缺,而仅置太保一员。至成宗、武宗而后,三公并建,而无虚位矣。”
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历代太师
中國
- 商
- 周
- 晋
- 楚
- 西汉
孔光 马宫
- 新
- 东汉
- 晋
- 成汉
- 汉赵
- 前燕
- 后燕
- 前秦
鱼遵 苻纂
- 北魏
宗爱 常英 冯熙 元勰 元雍 元继 尔朱荣 元肃 高欢 元谌
- 西魏
- 东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后梁
- 后汉
郭谨(检校)
- 后周
- 吴
- 前蜀
- 北汉
- 宋
赵普 赵元佐 赵元俨 韩琦 富弼 文彦博 赵颢 赵佖 蔡京 童贯 郑绅 赵俁 趙偲 秦桧 韩世忠 杨存中 张俊 史浩 吴益 赵伯圭 韩侂胄 史弥远 郭师禹 杨谷 杨石 郑清之 赵与芮 贾似道
- 金
完颜宗磐 完颜宗干 完颜宗弼 完颜宗贤 完颜勖 徒单恭 温都思忠 张浩 徒单克宁 胡沙虎 崔立
- 元
木华黎 月赤察儿 阿剌不花 脱儿赤颜 阿撒罕 铁木迭儿 伯忽 按塔出 燕帖木儿 马札儿台 脱脱 汪家奴
- 天完
- 北元
孛罕 烏林台巴達 馬哈木 阿魯台 脫歡 也先 阿失帖木兒 毛里孩 孛來
- 明
李善长
张辅
张懋
朱永
张鹤龄
徐光祚
郭勋
朱希忠
徐文璧
张居正
“朱寿”(明武宗朱厚照自封太师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大庆法王)
- 清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