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綠北藍

南綠北藍中華民國媒體約於2000年總統大選前後提出的新名詞。意指台灣西部縣市以濁水溪為界,以南的縣市泛綠選舉支持率(又稱「基本盤」)較高,以北則泛藍基本盤較大,該情形並非解嚴後即有,而是2000年後才定型的。後來發展出「(北)藍天(南)綠地」一類意思相近的說法。另外,從南綠北藍一詞衍伸出來的「跨越濁水溪」已經成為民主化政治時代兩大政治陣營獲得選民支持的象徵指標(參見臺灣選舉地理)。惟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和2020年總統大選後,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皆前後分別取得壓倒性勝利,且北、中、南都會區均出現大量的中間選民,故有關現象效應已減少。

2000年總統大選
2001年立委選舉
2001年縣市長選舉
2004年總統大選
2004年立委選舉
2005年國代選舉
2005年縣市長選舉
2008年立委選舉
2008年總統大選
2009年縣市長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
2012年總統大選
2012年立委選舉
2014年地方首長選舉
2016年總統大選
2016年立委選舉
2018年地方首長選舉
2020年總統大選
2020年立委選舉

原因

傳統上比較支持國民黨的臺灣人外省和客家族群多居住在臺灣桃竹苗和大台北,另部分觀點認為國民黨政府時期重北輕南的政策是造成北藍南綠的情況[1][2]

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戒嚴時期的“黨外”和以前的民進黨,數十年以來都習慣只用台灣閩南語來動員群眾吸引選民,這自然會造成不是閩南裔台灣人的“外省裔台灣人”、“客家裔臺灣人”與“臺灣原住民”的選民,長期以來就自然會排斥“閩南黨”、“福佬黨”,又泛綠數十年來往往只強調“台灣主體性”、“台獨”,自然就會把金門選票與馬祖選票排斥在外。

所以“泛綠選票”長期以來就只能侷限在較通行台灣閩南語的南部平原地區與宜蘭縣的平原鄉鎮地區,而在外省眷村村里、與台灣桃竹苗地區的客家鄉鎮,與全國的原住民鄉、山地原住民區,與大台北都會區、以及各族群都相對均衡,台灣閩南人並不佔優勢的“花東地區”,這些較通行國語的地方選票,自然也往往偏泛藍,這是“黨外”到早期民進黨自己造成的歷史包袱,直到蔡英文黨主席後,逐漸改變民進黨的選舉語言策略,不再那麼排斥國語,情況也才略有好轉。

侷限性

「南綠北藍」的說法常被認為缺乏準確性。學界認為南綠北藍現象屬於可調整地區單元問題( MAUP)的陷阱。意即,若一樣的數據細劃為鄉鎮、甚至村層級呈現,就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以近年幾次大選為例:以縣級來看,例如臺北市新北市(舊稱臺北縣)、桃園市(舊稱桃園縣)等北部地區被認為是泛藍優勢的地區,但其中的觀音新屋等桃園濱海區;臺北市士林大同萬華新北大漢溪以西的三重蘆洲新莊等區是泛綠佔優勢之處,使得一個縣市因鄉鎮市內族群的不同,產生兩極的政治色彩;又例如高雄整體是泛綠較佔優勢,但其中左營楠梓由於眷村多,外省人口較多,不少選舉中該地是泛藍勝出。

由此可見,「南綠北藍」通常在形容總統和縣市長等單一首長選舉時較具參考價值,但對於縣市議員選舉和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等地方型選舉而言,則幾無參考價值。

其他劃分

「南綠北藍」的說法被視為非常不精確的劃分,事實上有更多更精確的政治版圖分析法。

  • 族群劃分:「南綠北藍」有很大一部分起源於台灣「南部閩南;北部少數族群」的人口分布。因為包括外省客家原住民在內的少數族群主要分布在北部。無論南北,以外省人為主體的眷村和原住民部落投票傾向皆壓倒性的偏向泛藍,而且北部的客家族裔也較偏藍:另外閩南族群則較偏向泛綠,且閩南族群在南部縣市佔的人口比例較高。

一般所謂的台灣四大族群分別為:

    • 本省閩南族群:泛綠稍佔上風,非正式統計,藍綠的支持度比例,約為40:60。
    • 客家族群:最符合南綠北藍的現象,桃竹苗地區和東部的客家人一般較為偏藍,非正式統計,藍綠比約為70:30。南部地區客家人因為人口較少,和閩南裔的同化程度較高,所以投票傾向也和閩南裔相近,藍綠比約為40:60。但就客家人整體而言,投票傾向仍然較偏泛藍。
    • 外省人:壓倒性傾向泛藍。金門民眾雖多為閩南人,但屬福建,不屬台灣,亦壓倒性傾向泛藍。
    • 原住民:泛藍佔明顯優勢,非正式統計,以歷屆立委選舉的山地及平地原住民的紀錄而言,藍綠約是75:25。
  • 選舉層級劃分:
一般來說,愈接近基層,選舉結果愈容易偏藍,例如村里長選舉、鄉鎮長選舉中,泛藍仍佔據絕對優勢,而縣市議員等級的選舉優勢,泛藍會少一些。在立法委員、縣市長選舉之中,泛綠還有可能稍勝泛藍(但是若納入無黨籍的泛藍黨友,則泛藍的得票率依然較高):在總統層級的選舉,泛綠則有過半的機會。最可能的原因是愈接近基層的選舉,地方人際網路的影響越大(尤其是非都會區),而泛藍在此佔據優勢;另一個可能原因是泛綠支持者中,有較多的年輕人,年輕人往往離鄉工作,不常返鄉,他們通常只願意在較高層級的選舉中返鄉投票。
  • 都會化及教育程度劃分
在整體統計數據來看,都會化、教育程度中高者較偏藍,不過教育程度極高與低者多為偏綠。

但這也是假象,由於戒嚴時代部分政策和政府資源分配長期重北輕南的歷史因素,外省和客家族群普遍都市化程度較高,並連帶地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實際上,外省族群和原住民無論在都市、鄉村,外省族群無論學歷,都是壓倒性深藍,可見都市化和教育程度更多是作於族群因素的代理。

也有看法認為,如果將各族群獨立看待,則每個族群內部的情況幾乎剛好相反(最多說教育程度中間者偏藍,較高及較低略綠;如醫師律師勞工農民偏綠;軍公教中產階級偏藍)。這是因為明顯偏藍的外省族群都會化程度非常高,相較其他族群受高等教育機會也高很多,把台灣人高社經地位者的泛綠及台獨傾向給掩蓋掉。

臺北市彰化縣是很好的例子,臺北市的閩南人族群是相當支持泛綠的,彰化縣的閩南人族群則是相當支持泛藍的;而臺北市的都會化程度及平均教育程度較高、彰化縣則相反。而事實上,臺北市除了外省人之外,各族群都比其他地方綠很多。
醫師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由於過去臺灣社會醫生地位極高,因此無論男女貧富,只要能考取醫學系,家中通常會盡全力支援,幾乎不會因為家境或性別而放棄學業(通常能輕易找得到資助管道);也造成臺灣醫師族群比例最接近臺灣實際族群比例,同時臺灣醫師界也明顯偏綠。
在2008年立委選舉時,同時舉辦反貪腐公投,由於民進黨支持者視反貪腐公投為立院擴權公投,因此很可能投下反對票,而後統計數據顯示都會區選民在此公投案投反對票的比例較高;因此可以證明民進黨是以都會區本省選民為支持主力。
  • 意識形態劃分:

一般來說,支持台獨者明顯傾向泛綠,支持統一者明顯傾向泛藍。前者以閩南人居多,後者以外省人居多,但投票傾向、意識形態、族群三者間並非絕對相關,縱使前兩者亦無100%的相關係數,這點必須留意。

  • 各陣營支持基礎:
    • 泛藍:軍公教較傾向泛藍,而本省軍公教大多也是出身非都會區居民;其中客家族群因為既有的閩客對抗(一般客家菁英認為民進黨為閩南人的政黨),使得他們比閩南族群藍一點;而外省人大多支持泛藍;原住民也傾藍。其中新黨則是更傾向外省族群、軍公教的特性。
    • 泛綠民進黨具有小市民及自由派政黨特色;本省族群是以非軍公教的都市居民為主。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閩南族群大多也可能因為對國民黨過去的壓榨不滿而轉向支持民進黨等相關泛綠政黨。台聯則是有機會接收國民黨本土派,但其政治資源只能少量接收。
  • 各政黨努力爭取的選民是以非都會區、晚進移民至都會區及教育程度較低的閩南選民為主;他們被定義為中間選民的明顯例子是2004年總統大選:此次陳水扁能拿到(民進黨)史上最高票的原因在於這些選民在這一次的支持。

二、三次政黨輪替後

2008年立委選舉總統大選中,國民黨在北臺灣大勝,雲林北港溪以北民進黨均只以未過半之選票得到兩席立法委員,嘉南分界的八掌溪以北也總共只有三席。國民黨在綠營傳統票倉的南部縣市亦有斬獲,例如臺南市、高雄市過半選民在總統大選中支持馬英九。然而由於馬政府上任後發生八八水災等一系列施政缺失,使得翌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失去具指標性的宜蘭縣。2010年在桃園縣第三選舉區立法委員缺額補選失敗外,同年直轄市長選舉得票又大幅流失,使得媒體認為「南綠北藍」的界線又開始北移。

2012年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中,藍綠界線非但沒有變化,還明顯固化,即藍的地區愈來愈藍、綠的地區愈來愈綠。

2014年縣市長選舉中,此現象有所改變,國民黨慘敗,使民進黨縣市版圖一舉突破濁水溪,還衝破大安溪贏得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傳統的北藍南綠現象面臨結構性的瓦解。

2016年立委選舉中,國民黨版圖急速萎縮,固守雙北東南部、台灣西北部以及偏山區地帶。同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國民黨僅守住西綠東藍的版圖。

2018年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除了收復在之前選舉失去的中部和東部縣市,國民黨的韓國瑜擊敗民進黨的陳其邁,拿下自近二十年來都是民進黨執政的南臺灣第一大城高雄市,突破了南綠北藍現象。

2020年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中,大致推回2016年綠大於藍的版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在台灣西部只有以未過半收復新竹縣苗栗縣,立委席次雖小幅成長,但多個國民黨勢力長期盤據的選區均告落敗。

參見

參考資料

  1. . 自由時報.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8).
  2. (PDF). [2016-01-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