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外省人

臺灣外省人族群,又稱臺灣後移民,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1991年冷戰結束期間,從中國大陸各省(包括金門縣連江縣)移民至臺灣的人士及其後裔。尤其以1949年前後因國共內戰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大陸遷居臺灣的移民潮為最大的一波。「外省」一詞為相對概念,指涉「臺灣省以外的中華民國省份」,對應詞為「本省人」,係指日治時代結束前就已定居臺灣的人。此外,日治時代自中國大陸移民臺灣者的地位介於本省人跟外省人之間。

台灣外省人
雷震
總人口
台灣人口中約13%(1990年調查[1]
語言
現代標準漢語漢語方言、其他中國少數民族諸語
宗教信仰
傳統的佛教道教儒教中國民間信仰
近代的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相关族群
中國人 · 臺灣外省人後代 · 閩南裔臺灣人 · 客家裔臺灣人 · 臺灣漢族

臺灣外省人是一個多元的群體,其中同為福建廣東等地區的閩南人客家人,便因為移民時期不同,在外省族群間也存在。也有部分並非漢族,如蒙古族滿族回族等中華民國法定境內的少數民族。而1980年代末期兩岸重啟交流後移民來臺的中國大陸公民,因實為不同政府所轄,則不以外省人稱呼,轉而稱之為「新住民」。

定義

以漢族而言,其族群的認同與歸屬通常以父系血緣為主。戰後移民之男性結婚後生育的子女,若其本人無特別申明族群認同,則常被稱為外省人第二代。 此外也因為中華民國政府之戶籍登記資料皆以漢文化為本位,將籍貫欄依父系血緣登記,故此父親為外省人時,不論母親族群為何,子女則因籍貫登記而被視為外省人。相對父親是本省人亦為如此,例如連戰其母為外省人,則因其父連震東旅居外省的本省人,連戰則被視為本省人(半唐山)。

人口

台灣地區中國大陸各省市籍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6 31,721    
1950 524,940+1554.9%
1955 852,688+62.4%
1960 1,279,426+50.0%
1965 1,720,804+34.5%
1970 2,314,474+34.5%
1975 2,485,619+7.4%
1980 2,594,447+4.4%
1985 2,734,455+5.4%
1990 2,774,738+1.5%
1969-70年軍事人口戶籍改隸
來源:內政部主計處,《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主計處。

1945年至1950年,中國大陸各地近120萬軍民遷入台灣[2]。當時除少數高官將領是搭乘飛機來台外,其餘多半為乘船渡海來台,因此集中在高雄港基隆港上岸,而後政府將外省人安遷至台灣各地,因此台灣各地皆有一定的外省人分佈。來台外省人多集中居住在公家安置的地點,形成台灣特殊文化的眷村,亦有一些外省人散佈在眷村之外的地方居住,還有以外籍配偶等其他身份的外省人也很常見,但與二次大戰國共內戰後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的居住環境不同,只有語言、習慣、部分文化相同。

依據1990年臺灣人口普查結果,外省籍人口2,695,080,約佔總人口的13%[1](1992年户籍法修改,废除了籍贯登記,此後的2000年、2010年台灣人口普查均沒有調查籍貫)。依據內政部統計處2002年的一項調查研究:臺灣的河洛人76.9%、客家人10.9%、外省人10.0%、原住民1.4%以及不確定0.8%[3]。根據林媽利醫生的研究,全台各族群比率約為:閩南族群73.5%,客家人17.5%,一九四五年之後遷台的外省族群7.5%,原住民佔1.5%[4]。依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0年至2011年的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在各大族群(單一自我認定)的分布上,「河洛人」占67.5%;「客家人」占13.6%;「台灣人」占7.5%;「大陸各省市人」占7.1%;「原住民」占1.8%[5]

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等沿海省市及湖南安徽江西四川等中國大陸南方內陸省份者為多,基本上即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中後期曾控制過、影響力較大的省份;反之,來自西北東北的人則較少,因為那些地方的大部分地区早為中國共產黨所控制。[6]

生活情況

居住

臺南市仁德區二空新村

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各省軍民、政府人員被迫轉往台灣定居。 當時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將台灣視為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在對一般外省人安置問題上並沒有長期居住的打算,除少部分政府官員進住了日本人遺留下的官吏公家住宅外,大多數都被集中臨時安置居住。 政府為了解決居住問題,開始興建房舍或安排宿舍,並將新住民以軍種、職業、特性等,分別群聚於一定範圍,即形成台灣現在為人所知的「眷村」。

1990年代後,因眷村老舊改建後的混住與年齡結構等多項社會因素,台灣居住於眷村的外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

語言

一般來說,在台灣的外省人多半使用中華民國國語,在同鄉之間則會使用方言;而台灣人台灣客家人及原住民之平埔族則以使用臺語和客家話為主,各原住民族則使用各族母語。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倡導國語運動,強制一年內在正式場合使用國語,不使用方言(如學校法院軍隊公家機關、國營企業),剛開始讓習慣日文作為國語50年的台灣本地人適應不來。此語言政策對外省人有絕對優勢;但對於從中國大陸各省來台、也有自身方言的外省人來說,學習國語的難度並不比台灣本省人低。目前台灣因職務需要(如醫生)而須使用臺灣話客家話的相關行業者頗多,台灣本地方言使用能力更被列入求職時的要求。

有許多外省籍藝人的臺語講得非常道地,例如知名廚師阿基師鄭衍基);而已故電影特技演員柯受良雖然出生在浙江的漁山列島,但屬閩南民系;或者像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出生在中國大陸,是正統的梅州客家人,臺灣話是純高雄腔。許多活躍於電視上的藝人,如郭子乾洪都拉斯白雲沈玉琳胡瓜等,全都是外省人,但臺語都講得很好。生活在客家庄和原住民部落的外省人,亦有可能學會客家話和原住民語。

許多眷村的第二代立足社會,因為沒有在公家機關上班,或者從小和本省小孩接觸,臺語都講得很道地,反而講國語會有臺語口音。而外省人在第二代開始大多已不會說大陸各省方言,今日外省人的原生母語在台灣已經式微[7]

職業

由於大陸移民多為隨國民政府(二戰後 - 1948年5月19日)/中華民國政府(1948年5月20日起)撤退來台者,因此在職業上以軍人公務員學者公家機關僱員為多,亦有來台時攜帶資金的企業主,雖有少部分軍人退役經政府退輔會轉業成為農民,或者成為工人(見榮工處),但大部分外省人赴台時面對舉目無親的無奈,必須各憑本事自謀生活,尤其當時,軍人結婚必須得到上級批准,許多軍人因此沒能結婚,導致老後孤苦伶仃,[8]這些貢獻精華歲月衛國的老榮民,本身生吃儉用,卻在離世時捐出所有積蓄者,仍時有所聞,[9] 至於能在台灣成家的外省人,其後代已融入台灣社會,在不同行業貢獻所能。

1948年起依憲法規定,《考試法》修改為「高普考試應按省區分定錄取名額」,但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並未取消此制度,初期造成在一個實際上在台灣『本省人』居多的領域裡,錄取全國性公務員的名額卻絕大多數是『外省人』之現象。以1950年全國性公務人員高考為例,本省籍錄取7人,外省籍錄取179人佔了全部錄取名額的96%。本省籍即使加上「台灣省公務人員考試」所錄取的30人,外省籍仍然佔全部錄取名額的83%。以1956年為例,「台灣省公務人員考試」加上「全國性公務人員考試」,本省籍共錄取392人,佔本省籍人口比例0.061%。而「全國公務人員考試」,外省籍錄取428人,佔外省籍人口比例0.526%[10]

唯1950年至1961年間全國性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者並不分發任用(還是有任用新進人員,只是人數較少,主因由於國家中樞移駐臺灣後,造成人力過剩),於1954年開始通過新的「公務人員任用法」,改行「列冊候用制」,以作為反攻大陸儲備人才,但是新任用法對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也採彈性作法,「除考試及格外」,也容許「銓敘合格者」及「依法升等者」有任用資格[11]。自1950年至1968年為止,另外舉辦臺灣省高普考,限定本省籍國民應考且錄取者立即分發臺灣省政府實習期滿錄用,且不受全國性公務人員高普考試分區定額錄取之限制;1951年至1956年間,全國性高普考臺籍人士按定額2倍錄取,1957年起超過2倍;1962年修正《考試法》,規定可依考試成績按定額比例增減錄取,無人錄取的省區降低標準十分若仍無人達標,則任期缺額,此後1963年起每年全國高普考臺灣省籍錄取人員所占比例達70%以上,外省考生已無實質優惠[12]

家庭

一些未婚或家室未跟隨遷台的外省人與台灣本省人結婚成家。遷台外省人中還有不少年輕男性軍人,其中部分人在中國大陸雖有婚室子女,但無法遷台。加上政府政策-軍人結婚必須先申請並經過上級同意,因此許多外省軍人未能結婚,造成晚年無依無靠,解嚴後期兩岸開放探親交流後,有不少老兵回到中國大陸探親。

飲食

外省人為原本散居在各省市的居民,飲食習慣多元豐富,帶來許多中國各地的美食小喫。像川菜湘菜浙菜而台灣傳統飲食中較少的麵食類,包括水餃饅頭包子等都已經成為台灣普遍的飲食,其中牛肉麵更是從眷村中改良發展出來。而像永和豆漿最初亦為其所創,現已發展至台灣甚至國外。

省籍問題

臺灣省

2006年臺北市大安區天橋上不知名人士的塗鴉
2009年高雄市市議員批判郭冠英言行的戶外看板

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移民階層在政治政黨軍事媒體、藝文等領域的優勢在1990年代之後逐漸淡化。過去國民黨政府在政治及資源分配上讓外省移民掌握地方勢力(包括市長省議會等),但外省移民籍官員(包括政務官事務官)還是在中央政府佔有數量與位階較高的優勢。

二戰後,以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認為台灣光復成為中華民國領土,為中華民國三十五省之中一省。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雖然實際上失去了中國大陸上的全部省份,而只剩下台灣省和福建省金門馬祖兩地,但全國性公務人員高普考依然依先前的省區來決定名額,台灣只是35省之中1省;是故,雖台灣人佔此時中華民國實際統治人口的75%以上,錄取名額卻不成比例地低,例如1956年只有0.061%。直到1962年修正《考試法》以「加倍錄取」方式來提高台灣省籍人士的高普考錄取名額,外省人佔錄取總數之比例才降到20~25%附近,比較接近、但仍高於外省人在全國的人口比例。[12][13]外省人之間也不對等,為數眾多的江浙人與少數的東北人之間也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14]後來政策修正,考試制度也變為更加公平,現今外省移民人士在政壇上層的數量已經減少。

此外對外省人優惠待遇的考試制度還有:

  • 1981年之前的「退伍軍人轉任公務人員特考」,這錄取的人數遠高於上段所述的高普考,由於該時期的退伍軍人絕大多數是外省人,也就造成了外省人不成比例的高錄取名額和高錄取率。
  • 1995年才取消的「甲等特考」,不定期釋出極少量名額,其分科和評審制度受廣泛批評是「為權貴子弟量身打造的當官捷徑」,一考上就是十職等起跳。

福建省

目前《中華民國憲法》有效統轄地區除臺灣島臺灣省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外,尚有福建省連江縣之一部份、福建省莆田縣之一部份,以及福建省金門縣之絕大部份。在臺灣外省人一般而言專指1949年前後撤來臺灣之人口統稱,此有歷史經驗、族群認同、語言和政治因素四大原因:

  • 歷史經驗:金門縣與連江縣馬祖列島、烏坵鄉在歷史上本為中國管轄,清代福建巡撫管轄,甲午戰爭亦沒有隨台澎割讓日本,故不曾經歷台灣日治時期。金馬烏三地與台灣同歸中華民國所轄,是在1945年以後的事,且繼續劃歸福建省政府,該省政府目前仍設於金門縣。故三地與台灣的歷史經驗和對中國認同觀念存在很大的差異。
  • 族群認同:金門與馬祖、烏坵一直在行政隸屬上屬於福建省。
  • 語言因素:馬祖屬連江縣,位居閩江口,近福州,居民通行語言是福州話;烏坵鄉通行莆仙話,此二語言與臺灣多數本省人使用的臺語不同,根本無法通話。而金門縣雖同屬閩南語區域,其閩南語係泉州腔,但與經過臺灣日治時期洗禮後的臺語有詞彙、語音上的些許差異。故所以三地在語言上與臺灣本島及澎湖群島的臺語也不盡相同。
  • 政治因素:金馬烏三地由於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州軍區(現裁併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壓力,自1950年代以來長期受戰地政務制約,無法正常發展民政民生,作為「前哨」,對臺灣本島有其特殊感想。唯國軍大批駐軍挹注消費,使金馬經濟尚稱穩定。

同時,在民意調查中,金馬對泛藍政黨的支持度高達九成以上,甚至高於臺灣本島的移民,因此更無法被泛綠政黨視為「臺灣人」。金馬為「外省」的觀念,也獲得金馬人士與臺灣本島統派的認同。因此在金馬與臺灣本島間,也存在「省籍問題」的緊張。

同鄉會

臺北市或其他市縣(尤其是早期)各省籍為增進同鄉間的情誼、彼此聯繫與交流,有些會設立獎學金等以嘉惠子弟後裔。如"浙江同鄉會"、"江蘇同鄉會"、"江西同鄉會"、"福建同鄉會"、"廣東同鄉會"、"廣西同鄉會"、"雲南同鄉會" 、"東北同鄉會"、"南京同鄉會"、"北平同鄉會"等。

人口統計

本籍別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各省市籍人口 (1956-1990年)
本籍 1956年[15] 1966年[16] 1980年[17] 1990年[1]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華中地區 443,85447.8 942,87048.4 1,231,51447.1 1,220,77845.3
華南地區 259,64928.0 528,13727.1 747,69328.6 833,61130.9
華北地區 199,93021.5 436,28822.4 583,90422.3 584,30121.7
東北地區 21,7422.3 36,2401.9 43,6901.7 45,8081.7
塞北地區 2,1480.2 4,7130.2 6,4660.2 7,0260.3
西部地區 7370.1 1,5380.1 1,8580.1 3,3930.1
福建省 142,52015.4 248,18812.7 354,85013.6 414,16315.4
廣東省 92,50710.0 206,89810.6 285,76410.9 306,10811.4
山東省 90,0689.7 207,38510.6 281,95510.8 283,17310.5
浙江省 114,83012.4 203,47110.4 255,2949.8 247,6579.2
江蘇省 95,83610.3 188,2309.7 239,4889.2 239,7638.9
湖南省 54,1545.8 134,7336.9 182,6797.0 182,3106.8
河南省 41,6744.5 102,1405.2 137,4965.3 137,8305.1
安徽省 44,5334.8 100,1265.1 132,0795.1 132,0974.9
江西省 30,6663.3 88,6844.5 127,2664.9 124,6704.6
四川省 36,3693.9 95,4354.9 122,4004.7 120,8304.5
湖北省 36,1843.9 81,7124.2 107,0414.1 107,7194.0
河北省 36,1243.9 62,9363.2 75,0442.9 75,0892.8
廣西省 11,6201.3 30,4731.6 41,8581.6 41,0551.5
雲南省 5,7160.6 19,9581.0 28,9041.1 35,7071.3
上海市 16,1791.7 25,1081.3 30,3591.2 31,1821.2
南京市 12,4911.3 19,9931.0 25,1791.0 25,3290.9
貴州省 4,5450.5 16,4800.8 24,3210.9 23,5450.9
陝西省 6,3890.7 16,6010.9 22,1210.8 22,0180.8
青島市 5,7770.6 13,7210.7 23,4140.9 21,4790.8
遼寧省 11,2201.2 18,3520.9 22,2540.9 20,9510.8
北平市 7,8500.8 12,0210.6 14,5190.6 13,9490.5
山西省 5,2820.6 9,2270.5 12,7790.5 13,6660.5
天津市 5,2930.6 8,9180.5 12,3760.5 12,3350.5
海南特別行政區 1,8170.2 4,7030.2 9,6190.4 10,3790.4
瀋陽市 2,2640.2 3,8000.2 4,9710.2 5,1570.2
漢口市 1,6180.2 2,8990.1 5,0780.2 4,9630.2
重慶市 9940.1 2,4790.1 4,6510.2 4,2580.2
吉林省 2,0600.2 3,5910.2 4,1300.2 4,0780.2
安東省 1,6230.2 3,0270.2 3,7620.1 3,9060.1
甘肅省 1,3580.1 2,9690.2 3,7430.1 3,8440.1
遼北省 1,7730.2 2,7310.1 3,0240.1 3,2920.1
廣州市 9240.1 1,4370.1 2,3770.1 2,6540.1
熱河省 7890.1 1,8350.1 2,4230.1 2,6470.1
察哈爾省 5500.1 1,3800.1 2,2030.1 2,1740.1
黑龍江省 5560.1 1,1210.1 1,5500.1 1,7660.1
合江省 192 301 428 1,5320.1
西康省 313 762 997 1,4970.1
大連市 6000.1 948 1,097 1,337
松江省 387 680 696 1,330
綏遠省 383 775 1,021 1,137
嫩江省 4790.1 742 834 1,096
哈爾濱市 4900.1 822 831 1,026
新疆省 277 432 458 962
西安市 115 370 457 918
青海省 131 316 337 719
寧夏省 88 268 330 609
蒙古地方 338 455 489 459
興安省 98 125 113 337
西藏地方 16 28 66 215
籍貫未詳 219 0 27 163
總計928,2791,949,7862,615,1522,695,080
  • 1956年普查未包括在役軍人。
  • 1992年6月29日戶籍法修正,廢除籍貫登錄。
縣市別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各省市籍人口 (1990年)[1]
縣市 中國大陸籍人口 總人口 比率
臺北市 703,520 2,760,475 25.5%
臺北縣 506,892 3,065,779 16.5%
桃園縣 256,904 1,377,934 18.6%
高雄市 211,929 1,380,115 15.4%
高雄縣 135,799 1,132,195 12.0%
臺中市 115,460 772,828 14.9%
臺中縣 105,845 1,285,029 8.2%
臺南市 77,501 672,907 11.5%
屏東縣 73,676 875,330 8.4%
基隆市 69,144 348,586 19.8%
臺南縣 66,527 1,022,203 6.5%
新竹市 61,117 342,015 17.9%
花蓮縣 53,814 336,890 16.0%
臺東縣 34,932 249,088 14.0%
彰化縣 34,182 1,205,091 2.8%
宜蘭縣 29,256 436,600 6.7%
南投縣 27,251 515,167 5.3%
嘉義市 26,045 252,371 10.3%
苗栗縣 25,284 526,181 4.8%
新竹縣 24,765 370,970 6.7%
嘉義縣 22,461 534,761 4.2%
雲林縣 22,405 717,263 3.1%
澎湖縣 10,371 105,848 9.8%
總計 2,695,080 20,285,626 13.3%
鄉鎮市區別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各省市籍人口 (1990年)[1]
鄉鎮市區 中國大陸籍人口 總人口 比率
臺北市大安區 128,260 368,780 34.78%
臺北縣中和市 106,820 369,521 28.91%
臺北縣新店市 83,702 224,781 37.24%
臺北市文山區 80,206 232,795 34.45%
臺北縣永和市 80,138 231,236 34.66%
臺北市信義區 74,199 240,945 30.79%
臺北縣板橋市 68,792 533,471 12.90%
桃園縣中壢市 67,691 277,045 24.43%
臺北市中正區 61,367 194,305 31.58%
臺北市松山區 60,227 215,894 27.90%
臺北市士林區 55,723 309,294 18.02%
臺北市內湖區 53,861 204,985 26.28%
高雄縣鳳山市 53,326 296,460 17.99%
臺北市北投區 52,416 248,682 21.08%
臺北市中山區 49,421 252,420 19.58%
臺北市萬華區 47,490 230,452 20.61%
高雄市左營區 44,868 129,937 34.53%
桃園縣八德鄉 40,477 135,309 29.91%
屏東縣屏東市 37,292 209,730 17.78%
新竹市東區 35,639 170,433 20.91%
桃園縣平鎮鄉 33,077 151,242 21.87%
高雄市苓雅區 32,234 214,231 15.05%
臺北縣三重市 30,626 377,477 8.11%
桃園縣桃園市 29,461 235,157 12.53%
臺北縣新莊市 29,128 317,770 9.17%
臺中市北屯區 28,664 155,497 18.43%
臺南市東區 27,130 156,522 17.33%
高雄市前鎮區 25,936 198,896 13.04%
高雄市三民區 25,802 316,203 8.16%
臺中市北區 25,552 137,948 18.52%

参考文献

書目
  •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風和日暖》, 允晨文化 , 2004
  •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中華鄰國》, 允晨文化 , 2011
引用
  1.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2. 葉高華. . 國立台灣圖書館.
  3. (PDF). [2013-0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09).
  4. 閩客族群 85%有原住民血統 存檔,存档日期2012-10-14., 自由時報, 2007年11月18日
  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1956年台湾外省籍人口原籍统计
  7. 滅絕與新生:從多語言文化看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國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何萬順,2008年
  8.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數位典藏,1988年
  9. 老榮民過世 捐出單筆最高3千萬遺產,2016年
  10. 高普考分省區定額錄取與特種考試的省籍篩選效果,第90-92頁,駱明慶,《經濟論文叢刊》,2003
  11. 為什麼初任公務人員職位配置採用「分發」制度?一個歷史回顧分析,蘇偉業、黎世輝,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五十三期,2011年12月
  12. 公務人員高普考試按省區定額錄取制度沿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張麗雪,《考選論壇季刊》第1卷第2期,2011年
  13. 駱明慶, 高普考分省區定額錄取與特種考試的省籍篩選效果, 2003
  14. 請參照:徐有守著,「考銓制度」,頁132、134、135頁的分區定額相關條目,台灣商務,增修二版,2007年2月。並請參照:中華民國(台灣)考試院文物資料,http://www.exam.gov.tw/products/d7.htm
  15.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59.
  16.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 . 南投縣: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69.
  17.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82.

外部連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