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
印度經濟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以IMF公佈的全球購買力平價(PPP)數據,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3]。以美元作為貨幣單位的GDP計算,印度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並且一直保持著高速度增長[3]。許多專家預測2050年印度將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並且與美國經濟總量相等。自21世紀初以來,印度的GDP年平均成長率為6%至7%,印度在2014/15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7.3%[4],是成長最快的世界主要經濟體[20]。歷史上,從1世紀後,印度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21][22][23]。
印度經濟 | |
---|---|
貨幣 | 印度盧比(INR)(₹)= 100 派沙 |
財政年度 | 4月1日至3月31日 |
貿易組織 | 世界貿易組織(WTO), 南亞自由貿易區(SAFTA), 金砖国家(BRICS), 二十國集團(G20)和其它 |
統計数据 | |
國內生產總值 | ▲ $2.65兆美元(國際匯率,2018年)[3] ▲ $10.356兆美元(購買力平價,2018年)[3] |
- 排名: | 第7名(國際匯率)/購買力平價:第3名 |
- 增長率: | ▲ 7.5% Q4(2015-16年度)[4] |
- 人均: | ▲ $1,688美元(國際匯率:第131名;2015年10月)[3] ▲ $6,509美元(購買力平價:第121名;2015年)[3] |
- 按產業分布: | 農業:17% 产业:26% 服务:57%(2013-14年)[5][6] |
通货膨胀() | CPI:▲ 5.01% WPI:▼-2.36% [7](2015年5月) |
▼ 23.6%,2.76億[8] 21.9%(2012年,印度储备银行)[9] 21.9%(2012年,聯合國千年发展目标(MGD)) | |
33.9(2012年估算)[10] | |
勞動力 | 502,300,000人(2014年估算) |
- 按产业分布: | 農業:49% 產業:20% 服務:31% (2012年估計) |
失業率 | 3%城市人口 2%農業人口 總計:1,080萬人 (2013年,NSSO)[11] |
主要產業 | 軟件,石油产品,化工,醫藥,農業,紡織,鋼鐵,运输,機械,皮革,水泥,采矿业,建築[12][13] |
經商容易度 | 第142名[14](2015年) |
對外贸易 | |
出口 | ▲ $2673億美元(2015年)[15] |
出口貨品 | 軟件,石油,化工,農業,珠寶首飾,機械產品,[16]醫藥,紡織,運輸,礦石等商品[13] |
主要出口夥伴 | 2014年:[15] 歐盟 16.2% 美國 13.4% 阿联酋 10.4% 中國 4.2% 香港 4.2% |
進口 | ▲ $3919億美元(2015年)[15] |
進口貨品 | 原油,黃金和寶石,電子產品,機械產品,[16]化學品,塑料,煤炭,礦石,鋼鐵,植物油等商品[13] |
主要進口夥伴 | 2014年:[15] 中國 12.7% 歐盟 10.5% 沙烏地阿拉伯 7.1% 阿联酋 5.9% 瑞士 4.6% |
公共財政 | |
國債 | 佔GDP:64.9%(國際匯率,2014年)[17] |
收入 | 27.5 兆卢比 (4,270.75 億美元)(2015年,IMF)[18] |
支出 | 37.6 兆卢比 (5,839.28 億美元)(2015年,IMF)[18] |
信貸評級 | BBB-(國內評級) BBB-(外國評級) BBB+(轉讓及可兌換性) 展望:穩定(標準普爾)[19] |
主要數據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 除非另外說明,所有數據均以美元表示。 | |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日益重要,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5.6%,是增長最迅速的部門。印度憑藉資訊科技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製藥、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
2019年,印度的十大貿易夥伴包括美國,德國,南韓,瑞士,香港,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等[24]。在2018-19財年,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為644億美元[25]。印度與多國締結有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日本,東盟,南韓和SAFTA等[26][27]。
自英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冷戰後期,印度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印度政府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行業予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可能在2021至2030年間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預計將在2030年代擁有人口紅利,潛力巨大,不過其人均收入依然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龐大的人口也使印度面對貧富懸殊。印度是世界第四大汽車工業國[28][29],並且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30]。印度礦業貢獻了該國工業GDP的11%和GDP的2.5%[31]。印度是世界第二大鋼鐵產業國,第二大煤炭產業國,第二大水泥產業國和發電量第三大的國家[32][33]。
歷史
印度經濟大致可分為三段時期,第一段為前殖民時期,直至17世紀止,第二段為英國統治時期,由17世紀開始,而第三段則是由1947年印度獨立直至現在。
古代和中世紀時代
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們在印度河流域聚居並耕種和畜牧、使用統一的度量衡、製造工具和武器,群體之間亦開始貿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發現,古代遺跡包括具規模的街道、排水系統及供水系統,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個公共衛生系統及市政府的雛型。[35]
1872年的統計顯示,印度99.3%的人口居於鄉村[36];鄉村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與外界隔離並且自給自足。農作物為紡織、食物加工和工藝品提供原料。不少王國發行貨幣,以物易物仍相當普遍[37]。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種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對印度的經濟活動產生具大影響[38]。種姓制度有如中世紀歐洲的行會,確保了分工,促進技術的傳承。
西海岸
以往,印度對外貿易大多由外國商人與穆斯林經營[39]。
從早期到公元14世紀前後,南印度與東南亞和西亞之間進行了廣泛的海洋貿易。早在公元前一世紀,馬拉巴爾海岸和烏木海岸都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
內亞貿易
孟加拉海岸在印度海上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谷建有數個貿易中心。大部分陸路貿易通過貿易中心,將旁遮普與內亞,阿富汗和近東連通。
紡織品如棉布、披巾及農產品如黑椒、肉桂、鴉片和靛藍出口到歐洲、中東和南亞地區,換入黃金和白銀[40]。
蒙兀兒帝國
蒙兀兒帝國擁有發達的內部貿易網絡和通用的稅收政策。1750年,印度的工業產值約佔世界的25%。在蒙兀兒帝國治下,城市蓬勃發展。蒙兀兒帝國人口的15%居住在城市中心,高於當時的歐洲城市人口比例[41]。
現代歐洲早期對蒙兀兒帝國的香料,胡椒,靛藍,絲綢,硝石和棉有大量需求。18世紀初,蒙兀兒帝國淪陷,它將印度西部,中部以及印度南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區劃給了馬拉塔帝國。
殖民時代
殖民統治改變了稅制,由收入稅改為財產稅,使農民陷入苦況;而通過契約,殖民者的財產權受到保障。同時,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貿易、制定統一貨幣、固定匯率、統一度量衡、資本市場、建設鐵路及電報設施、政治中立的公務員隊伍、普通法法制等。[42]不過,在殖民時代末,印度是當時最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之一,[43]工業停滯,農業發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長。
劍橋大學歷史學家推算,印度佔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約22.6%,1952年為3.8%[44]。1920年代,印度人均外國投資為20美元,高於東北方鄰國。雖然英國殖民統治被認為是印度經濟發展落後的禍根,但通過審視宏觀經濟,學者指出印度的經濟發展是殖民主義及世界邁向工業化和經濟融合的結果[45][46]。
印度獨立後(1947年至1991年)
獨立後的印度經濟政策傾向保護主義,強調工業化、國家干預勞工和金融市場、龐大的公營機構、監管商業活動、中央規劃等。[47]印度獨立後初期的經濟政策由其第一任總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導,並由其後的英迪拉·甘地繼承。不過,1947至1980年期間,相對其他亞洲國家,尤其是亞洲四小龍,印度經濟增長被稱為「印度式經濟增長率」[42]。
1990年代
1980年代後期拉吉夫·甘地放寬投資限制,取消價格控制,降低企業稅項。措施對經濟增長有幫助,但同時導致政府財政赤字高企,經常帳惡化。隨着印度的主要貿易伙伴蘇聯解體加上波斯灣戰爭使油價飆升,導致印度貿易失衡,政府瀕臨破產邊緣。[48]印度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經濟制度,獲得了總額18億美元的貸款。[49]资金注入后,當時的總理纳拉辛哈·拉奥與財長曼莫汉·辛格於1991年正式展開經濟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資、工業及入口牌照)結束國營公司的壟斷,同時放寬外來投資免除了多个行业的外资审批制度。[50]自此奠下了印度經濟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針亦未受政黨輪替所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党敢触及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改革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議題。[51]1990年代,除了为数不多的低迷时期,印度經濟發展迅速。人均预期寿命和食品安全等也随之进步。
持续的经济发展令标准普尔、穆迪等金融分析机构于2007年调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级。[52]2003年,高盛估計印度的名義GDP將於2020年超越法國和意大利,2025年超越德國、英國及俄羅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次於美國和中國。[53][54]
2007年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加速流入。2006至2007年印度有25%人口屬於貧困人口,高盛公司預測,“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計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長四倍”,並在2043年前有可能超過美國[55]。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盛列出了十项注意事项[56]: 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大学数目,提高办学质量;控制通货膨胀;制定可靠的财政政策;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提升与邻国的贸易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环保,改善环境。
數據
該表顯示了1980-2018年的主要經濟指標。低於5%的通貨膨脹為綠色[59][60]
Year | GDP (10億美元 PPP) |
人均GDP (美元 PPP) |
佔世界經濟份額 (PPP) |
GDP增長 (實際GDP) |
通貨膨脹率 |
公債 (和GDP的比率) |
---|---|---|---|---|---|---|
1980 | 382.0 | 557 | 2.89 % | ▲5.3 % | ▲11.3 % | n/a |
1981 | ▲442.7 | ▲632 | ▲3.01 % | ▲6.0 % | ▲12.7 % | n/a |
1982 | ▲486.5 | ▲680 | ▲3.11 % | ▲3.5 % | ▲7.7 % | n/a |
1983 | ▲542.6 | ▲742 | ▲3.25 % | ▲7.3 % | ▲12.6 % | n/a |
1984 | ▲583.3 | ▲781 | ▼3.23 % | ▲3.8 % | ▲6.5 % | n/a |
1985 | ▲633.6 | ▲830 | ▲3.29 % | ▲5.3 % | ▲6.3 % | n/a |
1986 | ▲677.3 | ▲869 | ▲3.33 % | ▲4.8 % | ▲8.9 % | n/a |
1987 | ▲722.1 | ▲907 | ▬3.33 % | ▲4.0 % | ▲9.1 % | n/a |
1988 | ▲819.3 | ▲1,007 | ▲3.49 % | ▲9.6 % | ▲7.2 % | n/a |
1989 | ▲901.8 | ▲1,086 | ▲3.57 % | ▲5.9 % | ▲4.6 % | n/a |
1990 | ▲986.9 | ▲1,164 | ▲3.62 % | ▲5.5 % | ▲11.2 % | n/a |
1991 | ▲1,030.6 | ▲1,193 | ▼3.57 % | ▲1.1 % | ▲13.5 % | 75.3 % |
1992 | ▲1,111.8 | ▲1,261 | ▼3.38 % | ▲5.5 % | ▲9.9 % | ▲77.4 % |
1993 | ▲1,192.4 | ▲1,323 | ▲3.48 % | ▲4.8 % | ▲7.3 % | ▼77.0 % |
1994 | ▲1,298.8 | ▲1,413 | ▲3.60 % | ▲6.7 % | ▲10.3 % | ▼73.5 % |
1995 | ▲1,426.3 | ▲1,522 | ▲3.74 % | ▲7.6 % | ▲10.0 % | ▼69.7 % |
1996 | ▲1,562.1 | ▲1,636 | ▲3.87 % | ▲7.6 % | ▲9.4 % | ▼66.0 % |
1997 | ▲1,653.1 | ▲1,698 | ▬3.87 % | ▲4.1 % | ▲6.8 % | ▲67.8 % |
1998 | ▲1,774.4 | ▲1,789 | ▲4.00 % | ▲6.2 % | ▲13.1 % | ▲68.1 % |
1999 | ▲1,954.0 | ▲1,935 | ▲4.19 % | ▲8.5 % | ▲5.7 % | ▲70.0 % |
2000 | ▲2,077.9 | ▲2,018 | ▼4.16 % | ▲4.0 % | ▲5.6 % | ▲73.6 % |
2001 | ▲2,230.4 | ▲2,130 | ▲4.26 % | ▲4.9 % | ▲4.3 % | ▲78.7 % |
2002 | ▲2,353.1 | ▲2,210 | ▲4.30 % | ▲3.9 % | ▲4.0 % | ▲82.9 % |
2003 | ▲2,590.7 | ▲2,395 | ▲4.46 % | ▲7.9 % | ▲3.9 % | ▲84.2 % |
2004 | ▲2,870.8 | ▲2,612 | ▲4.58 % | ▲7.8 % | ▲3.8 % | ▼83.3 % |
2005 | ▲3,238.3 | ▲2,901 | ▲4.77 % | ▲9.3 % | ▲4.4 % | ▼80.9 % |
2006 | ▲3,647.0 | ▲3,218 | ▲4.95 % | ▲9.3 % | ▲6.7 % | ▼77.1 % |
2007 | ▲4,111.1 | ▲3,574 | ▲5.16 % | ▲9.8 % | ▲6.2 % | ▼74.0 % |
2008 | ▲4,354.8 | ▲3,731 | ▲5.21 % | ▲3.9 % | ▲9.1 % | ▲74.5 % |
2009 | ▲4,759.9 | ▲4,020 | ▲5.68 % | ▲8.5 % | ▲11.0 % | ▼72.5 % |
2010 | ▲5,312.4 | ▲4,425 | ▲5.95 % | ▲10.3 % | ▲9.5 % | ▼67.5 % |
2011 | ▲5,782.0 | ▲4,750 | ▲6.09 % | ▲6.6 % | ▲9.5 % | ▲69.6 % |
2012 | ▲6,214.5 | ▲5,037 | ▲6.23 % | ▲5.5 % | ▲10.0 % | ▼69.1 % |
2013 | ▲6,727.3 | ▲5,383 | ▲6.41 % | ▲6.4 % | ▲9.4 % | ▼68.5 % |
2014 | ▲7,362.5 | ▲5,814 | ▲6.65 % | ▲7.4 % | ▲5.8 % | ▼67.8 % |
2015 | ▲8,036.3 | ▲6,264 | ▲6.94 % | ▲8.0 % | ▲4.9 % | ▲69.9 % |
2016 | ▲8,787.9 | ▲6,761 | ▲7.27 % | ▲8.2 % | ▲4.5 % | ▼69.0 % |
2017 | ▲9,596.8 | ▲7,287 | ▲7.52 % | ▲7.2 % | ▲3.6 % | ▲69.8 % |
2018 | ▲10,505.2 | ▲7,874 | ▲7.77 % | ▲7.1 % | ▲3.5 % | ▬69.8 % |
經濟部門
農業
印度是世界排名第三的農業出產國僅次於中國與美國。2007年农业和诸如林业、水产业等相关产业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6.6%,約占了總勞動力的60%。雖然近幾年占的GDP有下降的趨勢,但其仍然是最大宗的經濟支柱,在穩定印度的社會經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1950年開始,印度農地單位面積產量因為五年計畫的大力提倡而增加,此計畫使得農業在灌溉技術、農業、信貸等方面快速成長,且在印度的綠色革命後,政府也開始補貼農民,儘管如此,在農業上的排名仍然僅有世界最高水準的三到五成而已。[61]
印度粮食主产区是半干燥气候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面积9.4万平方平里,小麦与水稻产量4500万吨以上,小麦总产占全印1/3,水稻总产占全印1/5。稻米商品粮收购总量占全国53%;小麦商品粮收购量占全印的84%;提供全印城市人口绝大部份的商品口粮。以3%的面积,生产全印25%的粮食。
缓慢的农业增长是当政者在制定政策时所格外注意的问题,因为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的就业和生存直接依靠农业。而印度的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经济,亦不环保。维护不力的灌溉系统、普遍缺乏的服务业支持,是造成印度农产品的产量仍然较低的原因。恶劣的路况、欠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烦冗的行政规定,令农民的产品无法及时、顺畅地进入市场。[62]
印度农业生产力的低下,有以下原因:
- 根据世行报告《印度: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优先项》,印度政府巨额的农业补贴妨碍了投资进入农业,而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过度的行政管制,推高了成本、增加了价格风险,从而令投资者对未来缺乏确定感。政府在劳工、土地和信贷方面的过度干预,严重影响了市场机制的运作。而农业发展亟需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业则发展不足。[63]
- 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落后、土地改革缓慢、不足或低效的金融和市场服务。
- 土地政策使每家农户平均占有的土地量很小(低于20,000 m²),且往往支离破碎。这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造成过度耕作,并导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低下的劳动生产力。
- 现代农业生产方法和技术的普及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大量中小农户而言,农业机械化过于昂贵,不切实际。很多人对现代技术认知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 世行认为,印度水资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且缺乏可持续性。不良的灌溉系统则加剧了印度的水资源危机。[63]数据显示,2003到2004年度间,印度全国只有52.6%的农田得到了灌溉。[64]印度农村的灌溉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农民仍然靠天吃饭,严重依赖季风等自然条件。恰到好处的季风可能会令全国农业得到强劲增长,反之则会导致农业不景。[65]农业所需的信贷由印度国有开发银行(NABARD)监管,该机构是南亚次大陆在农村发展方面的最高法定机关。
印度有许多农业保险公司,在农业部监管下,为农民提供自然灾害或灾害性歉收保险。印度农业保险公司是此类机构中的佼佼者,为全国近两千万农民提供政策规定内的各类保险。
印度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稻米的增产速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椰子、生薑、薑黃、與黑胡椒的生產國。同時也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眷養牛數目(1億9千3百萬頭)。還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小麥、稻米、砂糖花生與淡水魚產地。外加世界上第三大的菸草生產國。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水果是印度生產的,而其中的香蕉Sapota(疑似是人蔘果)與芒果堪稱世界第一。
制造業
- 工業占27.6%的GDP且僱用率17%的總勞動力。儘管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工廠勞動力僅從事簡單的家庭代工。印度的小型工業產品在世界排名第16名,而他們的小型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約佔全球排放量的5%。經濟改革帶來外國的競爭,某些公家企業因此而轉向民營,開放轉為公共部門帶來民生消耗品的大量生產。開放後,那些經常搞壟斷式經營的私人家族企業需要良好的政治掛勾才能與外國企業及廉價的中國商品競爭。自那以來的變化包含壓縮成本,改進管理,專注於開發新產品並依賴低廉勞工與科技。
- 汽車工業:塔塔汽車公司的“奈米”試圖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車。
- 紡織業是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勞動力來源,印度的輸出品中大約有26%來自於紡織品。Tirpur的襪子、針織毛衣、休閒服跟運動服早已普遍的被接受。Dharavi貧民窟的皮革製品已經享有一些盛名。
- 印度是世界最大仿製藥生產國,因為1970年通過的專利法,不承認一切藥品與食品的配方專利,所以大量外國藥廠的專利期內藥物在印度可以仿製,但被視為合法,2005年後在WTO壓力下此條法律略有修改,但外國藥廠要在印度控告專利問題依然不太容易勝訴,所以印度沒有任何原創藥廠但有非常繁榮的仿製藥業。[66]
國防
印度擁有130萬軍事人員,是第三大軍事力量和最大的志願軍。2019-2020財年,印度軍事預算為420億美元。到2022年,國防開支預計將增至620億美元。
工程
基礎設施
印度的交通部門和基礎設施貢獻了其GDP的5%。英治時期,印度是最早開通火車的亞洲國家,在1853年開通了從孟買至塔那全長34公里的鐵路線,這是印度也是亞洲第一條鐵路。在G-27國家中,印度每10萬人的公路密度較低,近年基礎設施正持續升級。
印度有經營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14家,私有民營航空公司占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2015年印度國內旅客空運量達到8109.2萬人次。2011年統計印度真正暢通無阻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則約950公里,道路密度高,將鄉村可行汽車的泥路也算在內達330多萬公里[67]。
服務業
- 印度是世界第十五大的服務業國家,提供了全世界23%的雇員,此數值成長得很快,在1951年-1980年間僅有4.5%,而在1991年-2000年間卻已成長到13%。也因此而造成了極高的GDP數值,從1950年的15%上漲到2007年的55%。
- 商業服務(資訊科技、資訊科技服務、商品外包)是近年成長最快的項目,達到了總輸出服務的三分之一,IT產業的成長,要歸因於高技術高專業但極低的生產成本,及持有流利英語的工人,作為供應方,藉由配合顧客以提升對於印度的服務產業的興趣,或增加外包的機會。印度IT產業的全國GDP從2005年-2006年的4.8%到2008年,已成長至7%。到了2009年,印度有七家公司擠進了世界前15大外包公司的排名。2009年3月,全印度外包公司的總年收入高達600億美元。專家預估,到了2020年時此金額將上看2兆250億美元。
- 大多數印度人皆習慣於在傳統市場,或被統稱為Kirana的各自獨立的食品雜貨店採購。因為政府不鼓勵外資介入印度零售業,因此至2008年為止,連鎖生鮮超市僅占全印度商場的4%。而且外來商家必須遵守三十條以上的相關規定,比如招牌執照、反囤積條約等。而且不只有貨物進出口稅,連在國內流動都要繳稅。[68]
旅遊業
2017年有超過1000萬外國遊客抵達印度,增長15.6%。印度在2015年從旅遊收入中獲得了210.7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美國,歐盟國家和日本依次是印度的最大國際遊客來源。許多國際遊客會參觀泰姬陵。印度國內旅遊業吸引了約7.4億人次。據世界旅行與旅遊理事會(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的計算,2017年旅遊業創造了2100億美元,佔該國GDP的9.4%,佔總就業人數的8%。
有些印度醫院渴望得到醫療旅行相關政策。2015年10月,醫療旅行業的價值估計為30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70到80億美元。
金融业
印度的金融市場可分為:有組織的部門(包含私人企業,公營事業與外國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合稱為計畫內銀行和未組織化的部門,包括個人或家族所擁有的當地銀行或信貸和非銀行性金融公司〔NBFCs〕)。缺乏組織的部門在農村與半開發都市仍然擁有比傳統銀行龐大的市場,特別是在非生產用途上的借貸,比如婚喪喜慶或短期貸款。
英迪拉‧甘地總理在1960年時宣布了14家銀行的國有化,1960年時又開放了六家,並規定銀行要提供40%的優先貸款於農業、小型工業、零售貿易、中小企業的發展。以確保銀行盡其對社會發展的義務。之後印度的銀行分行總數從1969年的10120間增加至2003年的98910間,一個銀行分行的單位面積服務人口數也因此從6.38萬降至1.5萬。1971年的存款總額比1991年的增加了32.6倍,與1951年相比則多了7倍。
國有企業
經濟趨勢
排名 | 國家 | 投資額 (百萬美金) | 百分比(%) |
---|---|---|---|
1 | 模里西斯 | 50,164 | 42.00 |
2 | 新加坡 | 11,275 | 9.00 |
3 | 美國 | 8,914 | 7.00 |
4 | 英國 | 6,158 | 5.00 |
5 | 荷蘭 | 4,968 | 4.00 |
優勢
高盛預測:「從2007~2020年間,印度人民的GDP將會翻倍」, 且人口年輕比例較高在2043年經濟總量將有機會超越美國。[72]報告指出,如果達到預期的成長率,未來數十年印度將持續做為「世界經濟的動力」。[72]
劣勢
項目 | 俄羅斯 | 中國 | 巴西 | 印度 |
---|---|---|---|---|
經常帳對GDP效果 | 4.4% | 2.8% | -2.8% | -3.6% |
財政支出對GDP效果 | 0.8% | -1.1% | -2.6% | -5.9% |
GDP成長率 | 4.0% | 8.1% | 1.9% | 5.3% |
股市本益比 | 4.8% | 8.5% | 10.7% | 13.5% |
消費物價漲幅 | 3.6% | 3.0% | 5.0% | 7.6% |
在2017年的各国经商容易度列表中,印度位列第130名,落後於中國(第78名)、伊朗 (第120名)和越南(第82名)。
“高盛做為私人金融機構,該預測是高盛為配合金磚四國的投資炒作提供材料,例如金融自由化並不是繁榮必備要素反而造成金融海嘯,而大學和教育提高並不能解釋諸多歐美大學年輕人低就和失業的現象,同樣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卻因不同科系、家世而有相差甚大的就業結果。[74]。
2012年上半印度經濟成長5.3%為9年來最低,外資熱錢撤出後標普公司將印度前景調為負向,兩年內可能調為垃圾債等級,主因為印度的結構有雙赤字危機,財政赤字為金磚國中最重且外貿是逆差。印度石油80%依賴進口且有能源補貼政策和凍漲政策,2000年後油價漲幅最高達188%而同期印度國內油價只上漲33%,就是因補貼政策造成。
2012年後國際經濟不佳40%的外資撤出沒有外銷產業又內需貧弱的印度,盧比貶值,進口石油變貴,能源補貼政策的赤字更形擴大,官方被迫調漲油價10%卻造成政治動盪和五月大罷工,在選舉制的環境下只好取消漲價,形成雙赤字困境;繼續能源補貼的巨大赤字讓政府沒有餘錢做投資和建設,暫停補貼的高油價和通膨又會拖垮內需為主的印度經濟。[75]
註釋
- . ibef.org.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 SUDALAIMUTHU, S.; RAJ, S.A. . PHI Learning. 2009 [2016-04-07]. ISBN 9788120337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 October 2017].
- The Economics Times
- Agriculture's share in GDP declines to 13.7% in 2012-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Economic Times ppppppp
- [ http://simpleinterest.in/current-gdp-of-in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hare of different sectors in Indian GDP] Chapter 10, Government of India (February 2014)
- FirstPost
- Note: 24.6% rate is based on 2005 PPP at $1.25 per day, International dollar basis, The World Bank. (PDF). World Bank Group. 2015: 50 [2015-07-30]. ISBN 978-1-4648-036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09).
- . Reserve Bank of India. 2012 [17 Jul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 GINI inde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orld Bank (2009-2012)
- ND Shiva Kumar. . The Times of India. 23 June 2013 [23 May 2014].
- GDP of India and major Sectors of Econom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overnment of India (2013)
- Foreign Trade Performance of India Annual Rep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Directorate General of Commercial Intelligence and Statistics,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Government of India (2012)
- . World Bank. [2015-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 Trade Profile - In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14)
- India's definition of engineering goods includes metal products, industri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uto and its components, and transport shipment equipment
-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4 July 2015].
- .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 . Standard & Poor's. [26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0).
- . [2015-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Paul Bairoch.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95. ISBN 978-0-226-03463-8.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access=
(帮助) - .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19 [2 March 2020].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status=
(帮助) - (PDF). Department for Promo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l Trade, MoCI, GoI. [31 May 2019].
- . aric.adb.org. [30 August 2019].
- .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29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status=
(帮助) - 2018 Production Statistics,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
- Automobile Market, IBEF
- . ibef.org. [22 June 2019].
- Anthony, Craig. . Investopedia. 12 September 2016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6).
- (PDF).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26).
- (PDF). WorldSteel. 2019-01-25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02).
- Kumar, Dharma (Ed.). . . : 422.
- Nehru, Jawaharlal. . Penguin Books. 1946. ISBN 978-0-14-303103-1.
- Kumar, Dharma (Ed.). . Penguin Books. 1982: 519.
- Datt, Ruddar & Sundharam, K.P.M. . . S.Chand. 2005: 15–16. ISBN 978-81-219-0298-4.
- Sankaran, S. . . Margham Publications. 1994: 50. ISBN.
- Kumar, Dharma (Ed.). . . : 24–26.
- Datt, Ruddar & Sundharam, K.P.M. . . : 16.
- Kumar 2005,第26页
- Williamson, John and Zagha, Roberto. (PDF). Working Paper No. 144.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2002 [2007-12-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2-01).
- Roy, Tirthankar.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0: 1. ISBN 978-0-19-565154-6.
- . The Hindu. October 2, 2005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 Roy, Tirthankar.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0: 304. ISBN 978-0-19-565154-6.
- Roy, Tirthankar.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565154-6.
- Kelegama, Saman and Parikh, Kirit. . Second Draft. 2000 [200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1).
- Ghosh, Arunabha. (PDF).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Programme GEG Working Paper 2004/06. 2004-06-01 [2007-10-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8).
- (PDF). 2006 [2009-01-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07).
- Panagariya, Arvind. . 2004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 .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7, 1997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 http://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2003/02/10/stories/2003021000040900.htm
- 2007, "India's Rising Growth Potential" http://www.usindiafriendship.net/viewpoints1/Indias_Rising_Growth_Potential.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rammaticas, Damian. . BBC News. [2007-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8).
- (PDF). [2009-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4).
- The top 10 challenges for India, Rediff
- . www.imf.org. [201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 (美国英语).
- . www.imf.org. [2019-04-12].
- Datt, Ruddar & Sundharam, K.P.M. . . : 485–491.
- 世界银行:《2008印度国家概况》 World Bank: "India Country Overview 2008". 世界银行. 2008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 . 世界银行.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1).
- 多位作者. . 2004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0).
- Sankaran, S. . . : 492–493.
- Indian generic medicines have a tale to tell
- . aric.adb.org. [30 August 2019].
- 中印經濟展望大好
- . aric.adb.org. [30 August 2019].
- . [200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6).
- (PDF).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Government of India. [2010-11-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22).
- Goldman Sachs, 2007, "India's Rising Growth Potential" http://www.usindiafriendship.net/viewpoints1/Indias_Rising_Growth_Potential.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商業週刊 1284期 p92 (2012/6)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205023111/http://ceok.cn/.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5).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商業週刊 1284期 p90 (2012/6)
參考資料
- 书籍
- Nehru, Jawaharlal. . Penguin Books. 1946. ISBN 0-14-303103-1.
- Kumar, Dharma (Ed.). . Penguin Books. 1982.
- Sankaran, S. . Margham Publications. 1994. ISBN.
- Roy, Tirthanka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19-565154-5.
- Bharadwaj, Krishna. . Sathyamurthy, T.V. (ed.) (编).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89–199. ISBN 0-19-564394-1.
- 论文
- Williamson, John and Zagha, Roberto. (PDF). Working Paper No. 144.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2002 [2007-12-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2-01).
- Centre for Media Studies. (PDF).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ndia. 2005 [2009-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 Kelegama, Saman and Parikh, Kirit. . Second Draft. 2000 [200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1).
- Cameron, John and Ndhlovu, P Tidings. (PDF). 2001 [2011-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8-23).
- Balin, Bryan Jonathan. (PDF). May 2008. 2008.
- Panagariya, Arvind. . 2004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 Rodrik, Dani and Subramanian, Arvind. (PDF). 2004 [2009-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07).
- Bernardi, Luigi and Fraschini, Angela. . Working paper n. 51. 2005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 Gordon, Jim and Gupta, Poonam. (PDF). November 12, 2003. 2003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3-26).
- Ghosh, Jayati. . Macroscan. [2005-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3).
- Srinivasan, T.N. (PDF). January 17, 2002. 2002 [2009-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 Sachs, D. Jeffrey; Bajpai, Nirupam and Ramiah, Ananthi. (PDF). Working paper 88. 2002 [2005-08-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01).
- 政府出版物
- . [2005-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30).
- . [2005-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6-13).
- . [2005-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6).
- . [2005-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08).
- Multiple authors. (PDF). 2004 [2009-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07).
- Kurian, N.J. . [200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01).
- 新闻
- .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7, 1997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 . Daily Times. March 25, 2005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6).
- . The Economist. October 6, 2003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6).
- . The Economist. February 12, 2004.
- . The Economist. August 14, 1997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2).
- . The Economist. May 31, 2001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2).
- . The Economist. May 13, 2004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2).
- . [2005-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5-03).
- . [2005-08-14].
- . Yahoo. August 23, 2005.
- . The Hindu. October 2, 2005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 . People's Daily Online. January 12, 2007.
- . Rediff. April 26, 2007.
-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