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农业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1]。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农业生产机械
湖北農村
甘蔗田
一位農業科學家正在紀錄玉米生長情況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馴養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不同地區的農業的發展隨著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各種農業的出現是人類定居社會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有助於後來文明的發展。農業開始了人類從部落到國家持續千年的文化傳承,料理發展與發達的年曆系統也是早期農作文明最關鍵的知識,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為了爭奪土地的資源而爆發戰爭等,可以說農業也與所有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旱地耕作。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漁產則是從河海中取得。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集約農業方式,可以讓單位面積的土地穩定地生產食物,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隨著人類活動導致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

詞源

無論是根據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抑或清康熙時期的《康熙字典》的解釋,「農」字都是「耕種」的意思。這表示在中國古代就只有種植業才會被稱作「農業」。換言之,現代人將畜牧業漁業都併入「農業」,實際上是扩大了中文裡「農」字原來的意思。

歷史

農業起源於至少一萬年前,並且從最早的耕作時代起有很大的發展。一些證據指出:一萬一千年前中東的新月沃土是最早出現有計畫的播種和收成原本應在野外採集之植物的地區;也有人認為,農業的獨立發展發生於中國北方和南方、非洲的薩赫勒地區新幾內亞和美洲的一些地區。5000年前,中東農耕族群男性來到歐洲,與當地狩獵、採集族群中的女性通婚後產生現代歐洲人;這過程亦將農業傳播至歐洲。[2]

中國南北朝時期出版的《齊民要術》為中國最完整最古老的農牧著作[3],收錄1500年前中國農藝、園藝、造林、蠶桑、畜牧、獸醫、配種、釀造、烹飪、儲備,以及治荒的方法,書中援引古籍近200種,所引《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現已失傳的漢晉重要農書,並探討農業和商業、政治間的關係,等於一種農業社會的全盤研究。

一些農業耕作的技術,像是灌溉輪作施肥灑農藥,都在很早就發展了,但在最近一個世紀以來,有了重大的進展:哈柏制氨法讓農作物產量突破以往的限制[4]

上個世紀的農業特色在於提高生產率:利用合成肥料農藥選育機械化,取代了人類的勞動。最近農業和行政議題緊密連結,像是:水汙染生物燃料基因改良作物[5]關稅農業補貼。近年來,出現了反對機械化農業對外在環境的破壞和支持有機農業永續農業的聲浪。另外還有一種科技化農業,多層大樓中垂直型態的農田除了可以自由調控生長環境(光照、濕度、滴灌、培養基)之外,甚至這些溫室用了機器人來生產,產量與品質都是最高的,也幾乎對自然生態無破壞,可以直接建在都市內節省運送的浪費,目前受限於成本,除了日本、中東、北歐、俄羅斯等國家正在試驗中外還未普及,但在2050年以後世界上預計會多出30億人,這種「農廠」、「農作大厦」在今日可種植土地幾乎全被開發下就很需要,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主要的生產方式,包含更久以後前往其他行星居住的人們所利用,例如國際太空站中植物在低重力的生長實驗。

農業系統之結構

農業是人類有目的,有計劃地參與通过改造自然環境来进行生產的活動,因此它是一類組織系統;人類把技術應用到自然環境中,獲取經濟效益,所以它也是一個人類干擾系統,農作物-環境-人三元結構系統。這與自然系統生物-環境二元結構的本質區別,而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是系統的特徵。其結構包括:

投入

自然環境投入(natural environment input) 農業的自然環境是指來自自然界的各圈,影響農業生物生命活動的各種自然條件總和。主要分為生物環境與非生物環境兩方面。

生物環境投入:包括了農業生物周圍之植被、雜草、病蟲、昆蟲等要素和培植物質,如種子、牲畜等。它們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共同組成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捕食者和競爭者等之關係。

非生物環境投入:指日照、氣溫、水汽、地形、土壤等條件。它們為農作物生長、發育、繁殖提供了空間、物質和能源,是農業不可少的條件。

人文環境投入(human environment input) 勞力(labor)、資本(capital)、市場(market)、運輸(transport)、技術(technology)、土地(land)、政府(government)、個人觀感(perception)。

過程

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 既不同於它所從屬的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如各種自然生態系統,任何以植物爲基礎的自然生態系統雖然都能積蓄太陽能,但它們並不需要投入勞動。

農業社會經濟系統的運作 也不同於它所從屬的國民經濟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如工業,它是利用生物的生命過程來取得人們所需要的產品。

產出

農業系統的產出主要為有經濟價值之作物及牲畜等農產品

世界上最肥沃的耕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世界农业的产出如下表:

根据种类计算
(百万吨)2004年的数据
谷物2,264
蔬菜866
类和块茎715
619
水果503
259
植物油133
类(2001年数据)130
63
60
纤维30
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根据品种计算
(百万吨)2004年数据
甘蔗1,324
玉米721
小麦(wheat)627
稻米605
马铃薯328
甜菜249
大豆204
棕榈油果162
大麦154
番茄120
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農業對環境影響

在小麥田附近出現嚴重的土壤侵蝕

農業有時會產生環境問題因為農業改變了其自然環境及產生有害的副產品。一些對環境有負面影響例如:

農業系統之分類

按生产对象

中国农业包括种植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按产品用途

按投入

发展模式

  • 永續農業: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解决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 生态农业:根据生态经济学,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现代科技,进行集约化经营
  • 白色农业(white agriculture):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 艺术农业(art agriculture):艺术与农业结合,提升人类的精神享受
  • 观光农业(sightseeing agriculture)或稱休閒農業:与農業旅游相结合,进行观光休闲。

自給性農業

  • 游牧
  • 採集
  • 游耕或遷移農業
  • 早期定居農耕
  • 集約自給性農業(以稻米為主)
  • 集約自給性農業(無水稻種植)
  • 自給性種植和畜牧業混合农业

自給性或高商業性農業

  • 地中海農業
  • 畜牧業

商業性農業

農業系統之研究

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已經有地理學家對農業推行深入研究。例如英國的G. G. Chisholm及德國的H. Engelbrecht。以屈圖士(Whittelesey)的分類法最完善。

邱念的孤立國理論

邱念在1826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國》(The Isolated State)中,分析了一系列影響農業土地利用的因素。他是首位認真地研究空間經濟學的學者,憑著經營農莊的經驗,並將其連繫至租值理論上,成為後世地理學者研究農業和土地利用的基礎。

邱念模式有一些簡化了的假設[7]

  • 孤立國
  • 均質平原
  • 位於城市中央的單一市場
  • 市場價格一致
  • 農夫是「經濟人」,追求利潤極大化
  • 無外在影響力,沒有科技革新
  • 只有一種運輸形式,交通費用呈線性關係

他的「孤立國」(isolated state)理論源於亞當·斯密的「經濟人」(economic men)概念,即所有農民均欲把農田的利潤極大化。

辛克萊模式

在城市利用某些小區域進行的城市農業,雖然沒有量產優勢但有運費優勢

辛克萊發現美國中西部城市的擴張影響周圍農業土地利用的發展,他認為范杜能模式在已發展國家中已過時,原因是交通運輸改變、大量生產及市場擴大及城市擴張[8]

  • 城市地價較農村高,形成城市用地與農業用地的直接競爭
  • 城市外圍的農地地價較高,會被投機者收購
  • 愈接近城市,用作農地之價值下降,因為城市化的可能增加;若距離市區愈遠,價值增加,直至到達一點已無機會變作城市土地,用作農地的價值便會穩定。

不同的農業用地也會與另一種農業用地競爭,最後形成的土地利用形態如下:

  • 都市農業
  • 空置及臨時牧場
  • 雜糧及畜牧業
  • 乳牛業及雜糧
  • 穀物餵飼之畜牧業

政策

農業政策集中於農業生產的目標及方法。在政策程度的一般目標例如:

  • 食物安全:確保食物避免受到污染。
  • 食物監管:確保食物應付人們需要。
  • 食物質素:確保食物符合質素。
  • 保護
  • 環保影響
  • 經濟穩定

相关术语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农业

参考文献

  1. .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1999: 77– [13 September 2010]. ISBN 978-92-2-11151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2. . PanSci 泛科學. 2011-10-02 [2017-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中文(台灣)‎).
  3. 劉仲康 鐘金湯. . 科學月刊. 1998年10月, 0346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3).
  4. . 高中化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0-09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Some seed provider mention abou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seeds or pla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20-03-13
  6. (PDF).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21).
  7. . 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8. . 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外部連結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