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英語:),又稱作發熱英語:)或發燒反應英語:[6],其定義為:體溫調節時超過了平常體溫[4][11][5]現在醫界並沒有一致認可的正常體溫上限,文獻從37.3到38.3℃都有。[6][7]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心將原本的體溫設定(set point)調高,即為发烧,并讓人感到寒冷。[1]這使得身體為了生產更多熱而出現肌肉收縮,且開始試圖保存熱量。[2]當体温调定点回到正常值时(即為退燒時),患者就會開始感到燥熱,出現臉紅,也可能開始流汗[2]發燒導致的熱性痙攣(較強烈的肌肉收縮)較為少見,然而這在年輕孩童患者之中較為常見。[3]發燒通常不會高到41至42 °C(105.8至107.6 °F)[5][1]

發燒
Fever
同义词Pyrexia, febrile response
傳統醫療溫度計測量出體溫為38.8 °C (101.8°F)
症状初期: 冷颤、覺得[1]
初期過後: 臉紅流汗[2]
併發症發燒性癲癇[3]
肇因人體核心溫度(set-point)飆高[4][5]
診斷方法體溫介於37.5和38.3 °C(99.5和100.9 °F)或超過(危險)[6][7]
相似疾病或共病高熱(Hyperthermia)[6]中暑
治療治療導致發燒的疾病為首要,其次才是處理發燒本身[1][8]
藥物Ibuprofen, paracetamol (acetaminophen)[8][9]
盛行率常見[10][1]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感染科小兒科
ICD-10R50
MedlinePlus003090
eMedicine217675
 
类型醫學徵象, neur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ymptom[*]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小兒科感染性疾病
ICD-10R50
ICD-9-CM780.6
DiseasesDB18924
MedlinePlus003090
eMedicinemed/785
MeSHD005334

發燒是指身體製造過多熱能或身體的體溫調節失調,導致身體的溫度高過溫度設定值或溫度設定值本身過高。[6]發燒可能是由許多疾病造成,從小病重症都有可能,這包含了病毒細菌寄生普通感冒流行感冒泌尿道感染脑膜炎疟疾闌尾炎等。 非感染性的發燒成因包含了血管炎深静脉血栓藥物的副作用癌症等。[12]另外,發燒不等同高熱這個類似疾病,不同之處在於,高熱中暑高熱的一種[13][14])起因於身體累積的熱能過多或是身體的散熱功能不足,導致體溫超越正常體溫設定點。

治療發燒本身,一般來說是非必要的。[1][8]然而治療衍生的疼痛發炎,有利於患者於生病期間的休養,因為患者會覺得舒服些。[8]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這類藥物可能可幫助上述治療,也可以同時降低體溫。[15][8]在額頭放冷的毛巾或是洗個熱水澡,不但無效且可能讓人更不舒服。[8]三歲以下的幼童或是患有像是免疫缺陷這類嚴重疾病的患者或出現多重併發症狀的人必須立刻送醫。[16]高熱無論如何也必須立刻送醫。

發燒是常見的醫學徵象之一。體溫上升可強化免疫細胞,增加殺死細菌病毒的能力,發燒也可抑制細菌和病毒在體內繁殖。發燒約佔看病孩童中的求診原因的30%[1];生重病的成人會有75%的機率出現發燒這個醫學徵兆。[10]儘管發燒是身體本身的一個強而有力的防衛機制,但是治療發燒本身並不會讓身體的抵抗力降低使得潛在病因的病情惡化。[17][18]有些家長與醫療從業人士,常會把發燒本身看得太嚴重,這樣的現象被稱為發燒恐慌症英語:)。[1]

测量

体温一般用体温计测量。高于下列温度之一可认为是发热:腋下温度等于或高于37.2℃(99℉);口腔内温度等于或高于37.7 ℃(100℉);肛门、耳温度等于或高于38(100.4)。[19]

近年来也有通过红外线感測方式测量耳鼓膜温度的耳溫槍測溫。因測量快速,於2003年SARS流行期间,这类测量在机场等公共場所被用来大规模检测可能携带疾病的旅客。

在温度与临界值相差不远的情况下,还要考虑下列生理因素:

  1. 人体温度一天内的变化:早上4点左右最低,下午6点最高。故早上测得口腔温度37.5℃可认为是发热,晚上则不一定。
  2. 不同人的“正常体温”可以相差约0.4℃。
  3. 更年期前的女性在排卵周期中体温会有规律地变化。

机理

导致发热的物质称为“热原”()。主要分两类。外源性是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等产生的毒素直接刺激身体的温度调节中枢(位于大脑内的下视丘),引起体温升高。可见于败血症

内源性是人体为了抵抗感染,巨噬细胞白细胞等与入侵生物作用,产生的复合体或代谢产物—目前认为是白介素-1()—成为热原,刺激发热。

分类 (以口测法为准)

  • 低热:37.3-38℃
  • 中度发热: 38-39℃
  • 高热: 39-41℃
  • 超高热: >41℃

一般建议由医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有:

  • 有其他主要并发症状(如腹痛、尿血、神智不清、昏迷)的。
  • 嬰兒和幼儿的中度或高度发热,儿童的高热。
  • 成年人持续2天的高热。
  • 长期发热。

中高度以上的发热可能暂时影响大脑功能,造成谵妄(俗称的“胡言亂語”)。持续高热或发生超高热的情况则需要进行急救。在这些温度下人体内的会失去活性,从而导致重要代谢过程受阻而死亡。

发热的规律可能预示着特别的疾病,例如伤寒病人常见体温逐渐升高,然后持续呈台阶状; 疟疾患者发热一般呈48或72小时的周期状,而肺结核的特征是每天午后发热。

病因

治疗

不严重的暂时发热不一定需要治疗。原因如下:

  1. 发热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2. 观察发热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监测病情变化,根据热型协助诊断和知道治疗方案的调整。
  3. 治疗发热虽然能减少病人的不适,但一般不会加速痊愈过程。

发热会增加心跳新陈代谢,所以心脏病患者和年老体弱的人应特别考虑及时解除发热症状。

常用的口服解热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9]

发热时体液丢失增多,应及时补充,包括多饮水,或者输液。民间“捂汗”(加盖衣被)的退热方法一般不被医学界推荐,因为操作不当可能反而阻止热量散发,对儿童和高热患者尤其危险。

类似症状

  • 中暑英語:):因室外高溫多濕或陽光過久直接照射,造成體溫異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狀的通稱。
  • 高熱英語:):体温过高。由于體溫調節失衡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的症状,体温调定点不变。
  • 惡性高熱、致命高熱(英語:):是病人因全身麻醉而導致的嚴重反應。
  • 潮热英語:):多发于女性更年期时,因為體內的荷爾蒙產生變化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症狀。

參考文獻

  1. Section on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Committee on, Drugs; Sullivan, JE; Farrar, HC. . Pediatrics. March 2011, 127 (3): 580–7. PMID 21357332.
  2. Sue E. Huether. 7.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498 [2017-07-16]. ISBN 97803232937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3. . 2010-08-13 [2017-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4).
  4. Kluger, Matthew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57. ISBN 9781400869831.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5. Garmel, Fever in adultsGus M. 2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375 [2017-07-16]. ISBN 05217477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6. Axelrod YK, Diringer MN; Diringer. . Neurol Clin. 2008年5月, 26 (2): 585–603, xi. PMID 18514828. doi:10.1016/j.ncl.2008.02.005.
  7. Laupland KB. . Crit.Care Med. July 2009, 37 (7 Suppl): S273–8. PMID 19535958. doi:10.1097/CCM.0b013e3181aa6117.
  8. Richardson, M; Purssell, E. .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September 2015, 100 (9): 818–20. PMID 25977564.
  9. Garmel, edited by S.V. Mahadevan, Gus M. 2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401. ISBN 9780521747769.
  10. Kiekkas, P; Aretha, D; Bakalis, N; Karpouhtsi, I; Marneras, C; Baltopoulos, GI. . Australian critical care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Australian Critical Care Nurses. August 2013, 26 (3): 130–5. PMID 23199670.
  11.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57 [2017-07-16]. ISBN 9781400869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12. Garmel, Fever in adultsGus M. 2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5 [2017-07-17]. ISBN 05217477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13. Tintinalli, Judith. .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4: 1187. ISBN 0-07-138875-3.
  14. Fauci, Anthony; 等. 17th.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8: 117–121. ISBN 978-0-07-146633-2.
  15. Garmel, edited by S.V. Mahadevan, Gus M. 2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401. ISBN 9780521747769.
  16. . MedlinePlus. 30 August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1).
  17. Schaffner, A. . Therapeutische Umschau.Revue therapeutique. March 2006, 63 (3): 185–8. PMID 16613288.
  18. Niven, DJ; Stelfox, HT; Laupland, KB. .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June 2013, 28 (3): 303–10. PMID 23159136.
  19. 黃瑽寧. . 時報文化出版. 2014-06-13: 163– [2019-07-02]. ISBN 978-957-13-598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延伸閱讀

  • Rhoades, R. and Pflanzer, R. Human physiology, third edition, chapter 27 Regul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p. 820 Clinical focus: pathogenesis of fever. ISBN 0-03-005159-2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发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