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維新

台灣維新[1]中華民國政黨,2019年8月24日由前台南縣縣長蘇煥智成立[2][3][4][5][6][7]

台灣維新
英語名称
創始人蘇煥智
召集人蘇煥智
秘書長林獻山
成立2019年8月24日(組織政黨)
总部 中華民國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216號7樓之1
政治立场小政府大社會、左派政黨
口号Decentralize Deregulate
官方色彩  
紫色白色
立法委員
0 / 113
直轄市長
0 / 6
直轄市議員
0 / 380
縣市長
0 / 16
縣市議員
0 / 532
鄉鎮市區長
0 / 204
鄉鎮市區民代表
0 / 2,148
村里長
0 / 7,744
官方网站
https://sites.taiwanrenewal.org.tw
中華民國政治
政党 · 选举

創黨緣起

台灣維新主張推動振興經濟及弱勢照顧的各項改革運動。對於台灣定位及台灣前途的部分,其認為「台灣共識」已經形成,當前人民關心如何振興經濟與完善照顧弱勢等議題,共同推動台灣的「維新運動」。

歷史

2019年8月2日,前台南縣縣長蘇煥智臺北市發起了第一次籌備會議,決議使用「台灣維新」向中華民國內政部登記為政黨

2019年8月24日,台灣維新在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成立大會,蘇煥智獲選第一屆召集人,並選出10位執行委員。

2019年10月29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第一批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沈宜璇陳愷寧吳文凱李建輝曾楷耀王金山[8]

2019年11月15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第二批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朱智德翁語含黃兆呈[9]

2019年11月2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第三批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包含不分區):Kawlo·Iyun·Pacidal賀德芬Uma Talavan曾吉郎Ako Satoy詹昭能蘇煥智

2019年12月20日,從台南展開「環台民主遶境」除了輔選候選人,也藉由環島機會深入地方推動地方自治及分稅制政策。[10]

2020年1月11日,不分區部分以11952張政黨票、0.0844%得票率無人當選,區域立委候選人也全數落選。

2020年4月23日,台灣維新由召集人蘇煥智為首開始與各地農田水利會合作,加入反農田水利惡法的抗爭運動。

2020年7月1日,台灣維新由秘書長林獻山、執委楊時睿聲援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發起的「交通起義 公總償命」活動;楊時睿在現場嚴厲抨擊交通部公路總局造成國安危機,並高喊「內政部在拚生育率,而交通部在拚死亡率」引起現場共鳴。

2020年8月5日,舉辦一週年黨慶並召開第二次黨員大會,黨慶邀請戰略作家范疇與前立法委員林濁水主講「後中共專政的中國」;在第二次黨員大會補選出新任執委楊秀玲。

政治理念

創黨宗旨

推動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的「維新運動」:

  1. 解構台灣中央集權集稅體制,推動財稅、權力下放,朝向扁平化小政府;解除政府過度干預及管制,活化民力;推動地方選舉比例代表制,及開放地方政黨,改革當前買票黑金政治;讓居民可以直接參與公共事務,振興地方活力及國家經濟。
  2. 保障全民基本收入,小孩國家養,人人有屋住,建構老人、身心障礙、長照等完善社會安全福利體系,讓人人過一個安心有尊嚴的生活,成為公平、正義、均富的社會。

意識形態

台灣共識台灣的現狀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稱叫中華民國。確保台灣的生存,捍衛民主自由;台灣的前途應由2300萬人民來決定。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兩者應該和解,不應再內耗。

十大政策

  1. 推動分稅制,企業及個人稅賦一半留在地方政府,鼓勵地方政府招商創稅。
  2. 成立專責單位檢討政府對各行各業不合理的管制。例如:不分行業別的一例一休及勞基法。
  3. 推動六都恢復的區地方自治,有自主財源、權限、民選公職
  4. 改革地方選舉買票黑金文化,開放地方政黨鄉鎮市區首長委員會制,依政黨比例選出。縣市直轄市議員,一半政黨比例選出。
  5. 推動社區公共保母中心,0-6歲育兒津貼每月5000元。
  6. 保障全民基本生活收入,每月8000元。
  7. 六都人口稠密區,課徵空屋稅空地稅;擴大囤房稅;並訂定租金管制法
  8. 全面實施長照社會保險
  9. 推動老農離農退休制度,讓老農安心退休,年輕農民容易便宜取得耕地,農民年輕化。
  10. 私立大學費比照公立大學費,一律平等,超過部分由政府負擔。

組織機構

台灣維新設執行委員會,成員11至15人,候補3人,其中1人為召集人,召集人與執行委員由黨員直選。

召集人
屆次 肖像 姓名 任期時間
第一屆 蘇煥智 2019年8月24日-
秘書長
屆次 肖像 姓名 任職時間
第一屆 林獻山 2019年10月15日-

執行委員

參見

參考資料

  1. 中評社. . 中評社. 2019-08-24 [2019-08-19] (中文(繁體)‎).
  2. 王子瑄. . 《中國時報》. 2019-08-24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中文(繁體)‎).
  3. 林朝億. . 新頭殼. 2019-08-24 [2019-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中文(繁體)‎).
  4. . 三立新聞. 2019-08-24 [2019-08-24] (中文(繁體)‎).
  5. 郭建伸. . 《中國時報》. 2019-08-24 [2019-08-19] (中文(繁體)‎).
  6. . 寰宇新聞二台. 2019-08-24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中文(繁體)‎).
  7. 王韋婷. . 中央廣播電臺. 2019-08-24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中文(繁體)‎).
  8. .
  9. .
  10. .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