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中国大陆称为“三八”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妇女节[2])是為了纪念婦女權利的運動,設在每年的3月8日的国际性節日[3]。这个纪念日在很多国家也是法定假期。各地社會在国际妇女节亦庆祝妇女在經濟政治社會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国际妇女节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1914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德国海报[1]
参与者全球
類型国际
意义
  • 公民意识日
  • 妇女和女童日
  • 反性别歧视日
  • 反歧视日
日期3月8日
频率年度活动
相關節日

第一個妇女节在紐約於1909年2月28日由美國社會黨組織舉行[4]。在1917年3月8日,在俄罗斯帝国首都彼得格勒,紡織女工舉行罷工及游行,遍及整個城市,也導致俄罗斯革命的開始[5];七日之後,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临时政府確保妇女擁有投票权[4]。1917年,蘇俄將3月8日定為國定假期。這一日在1975年聯合國正式确认之前,慶祝的地區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国家

歷史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惡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種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6][7]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首 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

1910年第二国际丹麦哥本哈根召开首届国际妇女会议。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共產主義者克拉拉·蔡特金倡议设定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次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瑞士等国总共超过一百万人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6天之后的3月25日,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这其中大多数是意大利犹太移民。而恶劣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导致如此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这场火灾后来还对美国的劳工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1912年至1915年,欧洲的妇女们也于3月19日作为国际妇女节走上街头,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形式反对战争。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妇女与工人反对梯也尔军队偷袭蒙马特高地国民自卫军大炮阵地而举行武装起义。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堡女工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和平与自由”;彼得堡全市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二月革命由此暴发。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新成立的俄国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1919-1921年,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节都选在了3月5日。这是为了纪念1918年遇害的德国党的领袖罗莎·卢森堡的诞辰。

1921年9月9日至15日,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保加利亚代表建议为纪念俄国女工在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把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从1922年开始,每年的三八节成为国际劳动妇女的节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不过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至今,这天仍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男性会赠送礼物给妇女以祝贺她们的节日。

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直到19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又逐渐恢复。联合国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8]

现代社会

  官方节假日
  女性官方节假日
  非官方节假日


將國際婦女節列為法定假期的國家包括:阿富汗[9],安哥拉,亚美尼亚[10] 阿塞拜疆,[11][12],白俄罗斯[13],布基纳法索[14],柬埔寨[15],中華人民共和國 (只限女性)[16],古巴[17],格鲁吉亚[18],几内亚比绍[9],厄立特里亚[9],哈萨克斯坦 [19],吉尔吉斯斯坦[20],老挝[21],马其顿 (只限女性),马达加斯加(只限女性)[22],摩尔多瓦 [23] ,蒙古[24],尼泊尔[9],俄罗斯[9],塔吉克斯坦[9] ,土库曼斯坦[9] ,乌干达[9],乌克兰[9],乌兹别克斯坦[25],越南[26]及赞比亚[27]

一些國家,例如喀麦隆[28],克罗地亚 [29] ,罗马尼亚[30]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31] ,保加利亚[32] 及智利[33],國際婦女節不是公眾假期,尽管如此得到广泛認受。在這一天,男性慣例會贈送花和小禮給予她們生活中的女性——朋友、母親、妻子踊朋友、女兒、同事等。在一些国家(例如保加利亚及罗马尼亚),也被视为等同于母亲节,在那里孩子會给他们的母亲和祖母贈送小礼物[30]

中華民國

1924年3月5日,廣州《民國日報》發表社論《慶祝國際婦女日》轉述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三八节是国际妇女日”的指示,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发表公告:“公启者,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日”。这是三八节在中国的肇始。民國十三年在廣州舉行第一屆國際婦女節慶祝大會;民國二十七年中華民國婦女首次參與政治。 在臺灣,1994年以前婦女節也是國定節日。內政部在1991年取消了原本婦女節時婦女當天可以放假的規定,將該天假期與4月4日兒童節合併放假(即婦女節、兒童節合併假期),理由是可以在家照顧放假的兒童;1998年取消放假,併入週休假期,但適用雙週84工時的勞工仍可於清明節前一日放假一天[34]

1951年中国北京举办的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正式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并举行各种形式的妇女节庆祝活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中国共产党支持男女平等,並於1924年广州首次參加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1942年,丁玲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三八节有感》一文,她表示:“‘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三条规定:妇女节(3月8日)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

中国社会进入21世纪后,对女性普遍性地性别年龄歧视是最为常见的社会现象[36]。在此背景下,国际妇女节和“妇女”一词逐渐被污名化[37],被普遍的排斥,要求改名的呼声络绎不绝[38]。2007年时,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向全国政协提议将三八妇女节更为三八女人节,她表示“妇女”源自“家庭妇女”,暗示年龄偏大和没有文化的人,故不太受欢迎。改名体现人文关怀、民生关怀[39]

另一方面,中國高校孕育的以年轻女性為主題的3月7日女生节成为更受欢迎的节日[40]

画廊

參考文獻

  1. . German History in Documents and Images. [201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2. . 人民日报. [201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3).
  3. . UN.org.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4. . Un.org.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RIA Novosti. [2017-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7).
  6. Temma Kaplan, On the Socialist Origins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n: Feminist Studies, 11, 1985, S. 163-171. (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 Liliane Kandel / Françoise Picq, Le Mythe des origines à propos de la 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s femmes, in: La Revue d'en face, 12, 1982, S. 67-80.
  8. . 联合国. 2011-04-13 [2011-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9. . Irinnews.org. 2005-03-08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3).
  10. . Armeniainfo.am. 1995-07-05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1. . [202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2).
  12. . advantour.com. [2016-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13. (俄文) President's decree on public holidays in Belarus – 1998 Archive-It存檔,存档日期2017年7月5日,
  14. Coordination Team. . capacity4dev.ec.europa.eu.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 EuropeAid. 2011-05-22 [2014-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15. . Cambodiaevisa.com. 2007-08-04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16. . Sg2.mofcom.gov.cn. 2008-01-09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17. . Cubaminrex.cu. 2011-03-08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6).
  18. . Embassy.mfa.gov.ge.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6).
  19. . E.gov.kz. [201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20. . U.S. Embassy Bishkek. [201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21. . laoyp.com. [201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
  22. . Qppstudio.net.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23. (罗马尼亚文) Article 111 (1c) of the work codex of Moldov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DF, page 53 英國政府檔案館存檔,存档日期2011-06-12 "Article 111. Non-working holidays. (1) in Moldova, non-working holidays, maintaining the average salary, are: (…) c) March 8 –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
  24. . Mongolia-web.com.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5.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201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26. . En.www.info.vn. 2011-03-09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2).
  27. . Qppstudio.net.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28. . QPPstudio.net.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29. (克羅埃西亞文) Zakon o blagdanima, spomendanima i neradnim danima u Republici Hrvatskoj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0. . Agentia.org. 2010-11-24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1).
  31. . Oslobodjenje. 2012-03-08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8).
  32. . Bulgarian national radio. [2017-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
  33. . feriadoschilenos.cl.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34. 張 傳佳. . NPOst週報.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35. . [2019-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中文(中国大陆)‎).
  36. 评论员:莫兰. . 环球网,来源:中国妇女报. 2017-02-22 [2019-03-12] (简体中文).
  37. 李大白. . 腾讯网. 2016-03-08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8) (简体中文).
  38. .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网易,来源:新华网. 2010-03-08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8) (简体中文).
  39.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网站,来源:人民网. 2007-03-06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8) (简体中文).
  40. 张梦园、蔡蕴琦. .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网易,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 2010-03-07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8) (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国际妇女节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