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冲突

苏南冲突,又称苏南交恶苏南决裂铁托斯大林分裂,是发生在苏联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冲突。冲突导致南斯拉夫共产党于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从此直到1955年,苏南两国关系势如水火。南斯拉夫也自此走上了一条既不依附西方也不依附苏联的独立发展的道路。

苏联方面声称,冲突是南斯拉夫不忠于苏联造成的。南斯拉夫和西方则认为这件事的发生使铁托为南斯拉夫赢得了民族尊严,粉碎了斯大林将南斯拉夫变为苏联卫星国的企图。现代学者则强调事件的起因是斯大林拒绝了铁托提出的建立巴尔干联邦的方案:南斯拉夫合并阿尔巴尼亚希腊,整合保加利亚,建立一个不受莫斯科控制的强大的东欧集团。[1]。蘇聯則在兩國決裂後對南國極為提防,甚有採取軍事入侵的可能,一直到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繼任者尼基塔·赫魯雪夫採取和解政策,兩國關係才逐漸恢復正常。

原因

南斯拉夫民族意識與蘇聯的優越感

南斯拉夫於二戰期間的自發性抗戰反抗納粹德國及其盟國的占領具有決定性作用,亦付出龐大的傷亡代價,與其他二戰結束後依賴蘇聯紅軍的軍事力量才建立共產黨政權的東歐國家不同。但蘇聯領袖史達林對於這些完全避而不談,還將南斯拉夫光復的戰功完全歸于蘇軍[2],1947年一名駐南斯拉夫的蘇聯教官亦說過:「南斯拉夫是個小國,唯有得到蘇聯的支持才能生存,解放南斯拉夫的不是別人,是我們俄羅斯人,我們有資格叫你們做我們認為你們該做的事。[2]

蘇聯的經濟干预

戰後南斯拉夫滿目瘡痍,經濟急需重建,亦想建立如蘇聯模式的強大重工業,但蘇聯卻以不合理的價格向南斯拉夫輸出原料,視南斯拉夫為蘇聯榨壓對象,地位有如殖民地,蘇方甚至向南斯拉夫領袖狄托公然表示:「你們要重工業來做什麼?我們在俄國烏拉山早有你們需要的一切。」其中令狄托最難以忍受的是蘇聯要求建立南斯拉夫與蘇聯的「合股公司」。在二戰結束不久,史達林即提出欲與南斯拉夫共同開發南斯拉夫境內的石油資源,原先狄托還認為此舉能發展南斯拉夫本國工業,但在談判中狄托認為合股公司中的規定充滿對南斯拉夫不利的條款,如南斯拉夫必須依蘇聯需求提供原料,且在首五年必須免除一切財政的負擔與出口稅,之後也只能收取所得稅,其他連同關稅皆應免除,南斯拉夫自己只能使用剩下的油產物,合股公司還可享有治外法權等等[3]。至1947年2月,南斯拉夫還是與蘇聯成立了兩個合股公司,分別為「尤斯達」空運公司與「尤斯柏特」航運公司,雖然兩企業蘇南雙方投資各佔一半(名義上,實際上蘇聯藉由不同年代的資產估價差而增加其投資額[4]),但蘇聯明顯獲利較多,亦佔去南斯拉夫收入最豐富的航線,還規定了公司總理必須為蘇聯人,主導全公司之運作,很大程度上等同控制了南斯拉夫的交通,再加上飛航規則的不平等(如蘇聯飛機可以自由飛入南斯拉夫領空,反之不可[5])等,令南斯拉夫感到非常不受信任,此後拒絕再合辦類似企業。史達林亦順著狄托的意,不再提出合股公司的相關建議,但換來的是蘇聯單方面廢棄先前簽約的信用貸款,令南斯拉夫遭到極大的經濟損失[5]

蘇聯干涉內政與間諜行為

早在1944年,蘇聯即開始於南斯拉夫共產黨與中下階層中安插間諜,如由鐵路人員組成的間諜網、全國經濟計畫局局長安德耶拉·海布朗(Andrija Hebrang)、財政部長斯雷登·楚尤維克皆是蘇聯間諜[6],尤其楚尤維克經常將中央與內閣重要決策情報提供給蘇聯大使館,甚至希望南斯拉夫成為蘇聯加盟國[6]。除此之外蘇聯還對南斯拉夫內部事務處處干涉,包括要求軍事組織按蘇聯紅軍的模式編組[7]、教育和灌輸南斯拉夫共產黨青年效忠蘇聯,為「永恆的祖國俄羅斯」服務[8]

蘇南意識形態之爭

按照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看法,共產党政權的建立應依照二個階段,依序分別為「人民民主政權」、「社會主義政權」,其解釋各國有別,但皆是階段越後者即經濟與社會發展越為進步,東歐大多由共產党执政國家被蘇聯視為人民民主政權,即各個共產黨皆上台執政不久的初始階段。同樣被歸為此類的南斯拉夫則拒絕蘇聯這一解釋,並表示其自1941年來就開始發展,早已進步為社會主義政權,不應予以低估,並蔑視其他東歐國家執政黨不以「共產黨」而以「勞動黨」自居,是自欺欺人的作為[9]

蘇南巴爾幹擴張衝突

由沙俄至蘇聯,俄羅斯長期以控制巴爾幹為目標,狄托亦欲控制該地區的諸國,打算將巴爾幹諸國與南斯拉夫合組為聯邦,因此首先與保加利亞接洽,也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阿爾巴尼亞,這些都令史達林難以忍受,然而在指責南共之後不久,史達林便一改態度支持其聯邦計畫,令狄托懷疑其動機,從而延緩以至最後終止了聯邦推動計畫[10],雙方關係則停留於惡化的階段。

参见

資料來源

  1. Jeronim Perovic, "The Tito–Stalin Split: A Reassessment in Light of New Evidence."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Spring 2007) 9#2 pp: 32-63
  2. 彭杰夫 1979,第39页
  3. 胡莉莉 1982,第58页
  4. 胡莉莉 1982,第60页
  5. 胡莉莉 1982,第61页
  6. 李邁先 1990,第518页
  7. 胡莉莉 1982,第74页
  8. 胡莉莉 1982,第75页
  9. 李邁先 1990,第517页
  10. 胡莉莉 1982,第69页

參考書目

  • (中文)胡莉莉, ,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 1982
  • (中文)彭杰夫, ,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 1979
  • (中文)李邁先, , 三民書局, 1990, ISBN 957-14-0023-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