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
《子不語》,又名《新齊諧》,文言筆記志怪,清代袁枚著,共24卷,又有续集10卷。書成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以前,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一書齊名,兩人也曾在各自的著作中提起對方,有「南袁北紀」之說,而《子不語》與《閱微草堂筆記》也紀錄了許多相同的故事,如《關神下乩》、《鬼怕冷淡》等。
釋題
「子不语」一語取自《論語·述而》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意思是孔子絕口不談關於「怪異、暴力、悖亂、靈異」等事。《子不语》书成後,袁枚发现元朝人小說部中已有此书名,又改为《新齊諧》[1],取自莊子《莊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名篇
《子不语》一書大多是記述鬼故事,大多來自袁枚亲朋好友的口述;一小部份來自官方的邸报或公文,對此袁枚都會注明出處,如卷一《常格述冤》开头即標注“乾隆十六年八月初三日,阅邸抄”。《子不语》叙事简洁婉曲,鲁迅谓:“屏去雕饰,反近自然。”,又說“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2]《子不语》記述之故事約有一千則,名篇有《兔兒神》、《蔡書生》、《李通判》、《關神下乩》、《關神斷獄》、《成神不必賢人》、《窮鬼祟人富鬼不崇人》、《鬼怕冷淡》等。
《蔡書生》中,蔡書生不信鬼神之說,購買凶宅,卻遭到吊死鬼纏身,吊死鬼想騙蔡書生上吊,蔡書生卻把腳伸入繩結,消遣了吊死鬼一番,蔡書生最後告知吊死鬼,自殺是一件大錯特錯的事,吊死鬼覺悟後離去。
《李通判》中,李姓通判家中富裕,有七個美貌妻妾,年僅二十七歲就死了。一名道士向李家老僕人稱自己能做法,讓李通判死而復生,但要有人作為李通判的替死鬼。七個妻妾都希望李通判復活,但沒人願意犧牲性命,老僕毅然決然同意了,卻在關帝廟中遇到一個和尚,稱老僕有妖魔纏身,給了他一個紙包。就在做法當天,老僕人發現有兩個惡鬼撫摸李通判的屍首,李通判逐漸復活,但聲音卻像是道士的。老僕想起了和尚說的話,打開了紙包,復活的李通判大喊:「做法失敗了!」連同兩個惡鬼一起去抓老僕,突然一陣雷打過,道士死了,屍體上留下了硫磺寫的大字:「妖道煉法易形,圖財貪色,天條決斬如律令!」
《關神下乩》寫關帝君下乩告訴明末一位讀書人,能夠官至都堂,活到六十,後來這個人果然當了都堂,清兵入關後,此人歸順,還活到八十幾歲。有一次關帝君又下乩,都堂向乩童自豪自己都已經活到八十歲,認為自己廣積陰德,得以延壽,超越了神明所知,乩童卻消遣都堂道,以為都堂二十幾年前崇禎皇帝自盡的時候,會殉主而死的,怎麼知道都堂會苟且偷生?
《關神斷獄》寫江蘇溧陽王某之妻,受王某之虐而飢餓,居然偷殺了李家之雞,王某得知後大怒,要殺妻謝罪。王某之妻於是誣賴,說雞是李家的教師孝廉馬豐偷的。馬豐約對方到關帝廟發誓擲筊,神意居然稱馬豐為賊,馬豐因而失去了教職好幾年。一日,關帝君降乩辦事,馬豐在場大罵關帝君不靈驗。乩童居然在香灰盤中寫下神意說,為了要保住王某之妻的命,只好犧牲馬豐的工作。玉皇上帝因為如此,還將他加升三級。馬孝廉又問,既然是關帝,為何能加升三級?乩童又寫,真正的關帝在天庭,人世間的「關帝」都是分靈,都是由正直的鬼魂擔任的。
《成神不必賢人》寫一位盜墓被抓的死囚王某,花了五百兩白銀行賄官員,依然被斬殺。他顯靈委託鄰居秀才李海仲去向貪官要回五百兩給自己的遺孀,最後居然在宿遷某村的關帝廟,成為關帝分靈。並告訴李秀才說,上一個關帝分靈德行比他還糟,所以一怒之下驅逐那傢伙,佔據了關帝廟。
《窮鬼祟人富鬼不崇人》寫西湖德生庵後有義莊,停棺千餘口卻從不鬧鬼,德生庵和尚告訴袁枚,只要多做法會,多燒紙錢,讓鬼魂冥福飽滿,就不會為害人間。就像人類一樣,抢劫、诈骗之事,皆起于饥寒。
《鬼怕冷淡》寫一位通靈者稱鬼都聚在富貴之家,鬼也不會去糾纏貧寒之人,真的如俗諺所說「窮得鬼不上門」。
同样写鬼怪事,《子不语》的許多篇章比起《聊斋志异》更露骨。除了鬼故事外,也記有奇異的故事,比如一篇詐騙集團的故事《偷靴》,被選入許多出版社選入國民中學國文教材。
一個穿著新靴的男子走在路上,遇到一個喝醉酒的人自稱好友,前來搭訕。新靴男說不認識這個醉漢,醉漢就生氣地把新靴男的帽子摘下,拋上屋頂,轉身離去,新靴男只想,大概是這個人喝醉,認錯人了。又來了另外一個人,說要幫新靴男撿帽子,又叫新靴男把靴子脫下爬上自己的肩膀,才不會弄髒自己的衣服。新靴男爬上屋頂後,這個人拿著靴子就跑,新靴男在屋頂上,無法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