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麐

張一1867年11月23日-1943年10月24日),仲仁公紱民傭別署紅梅閣主大圜居士江苏吳縣人。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慈善家、農村改革家。

張一麐
个人资料
出生1867年11月23日
逝世1943年10月24日(1943歲-10歲-24)(75歲)

生平

清同治六年(1867)生于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12歲时,張一麐應童子試秀才。光緒十一年(1885年)張一麐中舉人。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各地紛紛成立學會,張一麐等在蘇州蘇學會。光緒二十九年(1903),張一麐中經濟特科,分至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袁世凱處任職。宣統即位后,因袁世凱被逐回原籍,張一麐遂解職归鄉。中华民国初年,張一麐再度充任袁世凱幕僚,担任總統府秘書。袁世凱中華民國國務院政事堂之後,張一麐任政事堂下設六局之一的機要局局長。1915年,張一麐任第一次徐世昌內閣的教育總長。1916年,袁世凱稱帝,張一麐因不滿而辭職。[1]

1921年,張一麐倡議召開了和平會議,但會議遭到失敗,此後張一麐閒居蘇州,不再過問政治,其間曾同張謇組織蘇社,同李根源組織吳縣善人橋農村改進社,同吳蔭培等人創辦吳中保墓會,並且參與《吳縣誌》總纂。[1]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一麐創辦了《鬥報週刊》,號召中國人救亡圖存。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張一麐支援抗戰。1936年七君子事件發生後,張一麐參與營救七君子。1937年八一三事變發生後,張一麐組織抗敵後援會,並和李根源謀劃組織“老子軍”,事未成。淞沪会战後,張一麐曾和李根源收殮抗日英烈的遺骸于蘇州善人橋[1]

日軍佔領蘇州後,張一麐扮成僧人,居住於蘇州城西穹窿山穹窿禪寺(即茅蓬寺)、拈花寺等地方。後張一麐離開蘇州經上海香港到達武漢,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旋隨國民參政會遷至重慶。1943年10月,張一麐於重慶病逝。[1]

著作

  • 《心太平室詩文鈔》
  • 《現代兵事集》
  • 《古紅梅閣別集》

家族

先祖张载(1020年-1077年),横渠先生。

張是彝,正定知縣。母吳氏。兄張一夔(殤)、張一鳳(早殤)。弟張一鵬。姊張氏,適夏孫桐,翰林院編修。妹張氏,適潘誦燕,滬甯鐵路職員。

張爲鼎張爲杭張爲壁

張爲章張爲屏張爲复張爲儒

參考文獻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前任:
湯化龍
教育總長
1915年10月 - 1916年4月
繼任:
張國淦
前任:
夏壽康
總統府秘書長
1917年8月 - 1918年
繼任:
吳笈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