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

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英語:,以下简称《佩珀中士》)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第8张录音室专辑,1967年5月26日在英国发行[lower-alpha 1],6月2日在美国发行。该专辑发行后迅速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在英美两国分别夺得27周和15周的周榜冠军。同时这张专辑也因富于启发意义的创编、制作和插图设计,在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及从音乐角度对于婴儿潮一代和60年代反文化的集中反映而获得乐评界广泛好评。这张专辑在1968年揽获四项格莱美奖,其中包括年度专辑奖。《佩珀中士》是首张获此殊荣的摇滚专辑。

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披头士录音室专辑
发行日期1967年5月26日 (1967-05-26)
录制时间1966年11月24日-1967年4月21日
EMI录音室
伦敦摄政录音室
类型
唱片公司Parlophone(英)
Capitol(美)
乔治·马丁
披头士专辑年表
披头士老歌集
(1966)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
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
(1967)
披头士乐队
(1968)披头士乐队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
披头士北美专辑年表
左轮手枪
(1966) 左轮手枪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
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
(1967) 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
奇幻之旅
(1967) 奇幻之旅字符串模块出错:找不到匹配

1966年8月,披头士乐队宣布永久终止巡回演出并开始了3个月的休假。同年11月,在返回伦敦的航班途中,保罗·麦卡特尼突发奇想,打算写一首有关爱德华时代军乐队的歌。这最终促成了本张专辑的概念。专辑的制作11月24日在阿比路二号录音室拉开序幕。乐队一开始录制了两首受四人童年经历启发而创作的歌,為《永遠的草莓地》以及《便士巷》(Penny Lane)。不过由于唱片公司方面的要求,这两首歌并没有收录入专辑中,而是以双A面单曲形式发行。

1967年2月,在录制完同名歌曲《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下稱《Sgt. Pepper》)后,麦卡特尼建议接着为这支虚构的军乐队制作完整的专辑。这样的一个代表着乐队另一面的团体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来做音乐方面的实验。在录制过程中,乐队在他们1966年的专辑《左轮手枪》的基础上又在技术上做了进一步的尝试。由于歌曲可以不必完全现场录制,乐队在《得益於我朋友的小小幫助》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以及《生命中的一天》中做了编曲以及录音方面的实验。制作人乔治·马丁与工程师杰夫·埃默里克使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法,诸如音形控制等信号处理技术以及由四十余人的管弦乐队演奏随机的渐强乐段等等。录音最终在1967年4月21日完成。封面由英国波普艺术家彼得·布莱克詹恩·霍沃思设计,描绘了站在一班名人与历史人物之前的乐队成员。

由于使用了套曲曲式,《佩珀中士》被音乐学者认为是概念专辑的早期代表,同时标志着披头士艺术方面的进一步成熟。它被称作是艺术摇滚的先驱之一,促进了前卫摇滚的发展并昭示了专辑时代的到来。作为英国迷幻摇滚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这张专辑搀杂着形形色色、各式风格的音乐,包括歌舞杂耍马戏团音乐、剧场音乐、前卫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及印度传统音乐。2003年,美國国会图书馆因为《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在“文化、历史或是美学方面的重要性”将其收入国家录音名录[2]同年,专辑在《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榜单中夺得头筹。截至2011年,这张专辑在世界范围内总计售出3200万张,是最为畅销的专辑之一,更在《牛津英国文学百科全书》中被评为“有史以来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专辑”。[3]

背景

我们已经受够了过去的披头士。我们很讨厌(像过去那样扮作)四个留着盖头的男孩的方式(去演出)。我们不再是男孩,而已经是男人了……并且将自己看作是艺术家而不只是表演者。[4]

保罗·麦卡特尼

到了1966年,披头士的各位成员已经厌倦了现场表演。[5]约翰·列侬看来,他们只需要“放上四个人的蜡像……就可以满足围观的人们了。披头士的演唱会与音乐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它们只是该死的部落祭典。”[6]该年的6月,在完成專輯《左轮手枪》两天之后,乐队起程前往德国开始巡演。[7]在汉堡时,他们收到了一份匿名电报:“不要来东京。你们的小命危险了。” [8]由于日本的宗教信仰与乐队本身的争议,特别是披头士计划在当时被视为神坛的日本武道馆的演出更是遭到各方面的反对,乐队所受到的威胁得到了重视。[8]日本政府出动了3万5千名警察保护乐队成员。乐队从酒店到演唱会场地更是全程乘坐装甲车辆。[9]有礼而拘谨的日本观众令乐队觉得可怕,因为没有歌迷的尖叫声让他们觉得演出非常糟糕。而在到达菲律宾后,因为没有拜访第一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他们受到了威胁,并遭到了当地民众粗暴的对待。乐队对于经纪人布萊恩·愛普斯坦感到不悦,因为他让他们继续坚持完成这个令人疲惫并沮丧的行程。[10]

乐队成员1966年8月在他们最后的巡演途中与电台DJ吉姆·斯塔格的合影

在披头士返回伦敦后,乔治·哈里森这样回应有关乐队长期计划的问题:“我们会休养几个星期来应付美国人的暴击。”[11]他的这番话不幸一语成谶,列侬有关披头士“比耶稣更受欢迎”的言论引起了美国圣经带民众抗议的浪潮。[11]尽管乐队的公开致歉暂时缓和了紧张的局势,但满是空座的观众席与欠佳的演出注定了这次灾难性的巡演会是他们最后的巡演。[12]尼古拉斯· 沙夫纳这样写道:

对于披头士来说,这样的演唱会也不过是在虚与委蛇。它们已经与乐队的追求南辕北辙。他们新发售的《左轮手枪》中没有一首能在巡演中表演。因为其中的编曲对于舞台上双吉他-贝斯与鼓的乐队来说几乎难以再现。[13]

在披头士回到英国后,有关他们已经决定解散的谣言开始四处传播。[14]哈里森曾向爱普斯坦坦承想要离开乐队的心思,不过在得到不会再有巡演的保证后又被说服留在乐队。[11]乐队得到了三个月的休假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15]哈里森去印度旅行了六个星期。其间,他随拉维·香卡学习了锡塔琴[16]并研究了他感兴趣的印度哲学[17]。作为乐队中最后一位对现场演出断念的成员,[18]保罗·麦卡特尼与披头士的制作人乔治·马丁一起合作完成了电影《The Family Way》的原声带。[19]列侬出演了电影《How I Won the War》并出席了一些美术展,比如在他认识后来的妻子小野洋子印度美术馆举行的一次展览。[20]林戈·斯塔尔则将假期用在陪伴妻子和儿子。[21]

概念与灵感来源

1966年11月,在从肯尼亚返回伦敦的航班上,麦卡特尼突发奇想。他想要写一首有关爱德华时代军乐队的歌。这促成了本张专辑的概念。与他同去度假的披头士巡演经理马尔·埃文斯按照当时旧金山地区乐队的风格,比如老大哥和控股公司水银信使,为这个军乐队命名。[16][22][lower-alpha 2]1967年2月,麦卡特尼向乐队提议延续这首歌的概念,录制一张可以代表这支虚构乐队表演的完整专辑。[25] 这支具有另我意味的团体会给各位成员充分的自由来做音乐实验。他解释道:“我想,就不要做现在的自己了,发展另一个自己吧。”[26]马丁后来回忆道:

“佩珀中士”这个概念是在专辑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那是首保罗的歌,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摇滚歌曲……不过,当我们完成后,保罗说:“我们为什么不让这张专辑听起来像是佩珀乐队确实存在,并且就是佩珀中士自己制作这张唱片呢?我们可以加一些音效之类的东西。”我爱这个点子,并且从那时起,“佩珀中士”就像有了自己的生命。[27]

1966年,美国音乐人布赖恩·威尔逊对于录音师菲尔·斯佩克特的“声墙”与披头士专辑《橡皮灵魂》的录音技术非常感兴趣并且非常仰慕。这在海滩男孩乐队的专辑《宠物之声》中有所体现。威尔逊在其中展示了他在制作与创编的娴熟。[28][lower-alpha 3]这张专辑影响了当时许多音乐人。麦卡特尼对其尤其赞赏有加,认为它启发“披头士扩展视野,关注那些流行音乐通常不会出现的音色与织体。”[32]麦卡特尼觉得他轮番播放那张专辑让列侬也潜移默化得受到了影响,并补充道:“它完成得非常漂亮……我们受到了启发,汲取了一些创意。”[33][lower-alpha 4]马丁后来说:“要不是《宠物之声》,《佩珀中士》可能也就做不出来了……專輯的初意就是与《宠物之声》比肩。”[37]

此外,《佩珀中士》也受到了the Mothers of Invention乐队的《疯掉了!》影响。[38]麦卡特尼曾在專輯录制期间不停地说:“这是我们的《疯掉了!》。”[39]麦卡特尼制作一张概念专辑的念头可能是在听到《疯掉了!》(公认为首张摇滚概念专辑)后产生的。[40][38][lower-alpha 5]

录音与后期制作

阿比路二号录音室,專輯中的曲目基本都是在这里录制的。[43]

麦卡特尼从《佩珀中士》开始主导披头士的创作。专辑中一半多的素材都是出于其手。他还全程监制了这些素材的录制。从这点出发,他为乐队的作品提供了艺术导向。[44][lower-alpha 6]《佩珀中士》从1966年11月24日开始在阿比路二号录音室录制,但乐队四人在9月时就已集合。[47]由于在录制预算上没有上限,他们也就尽可能地长时间订下录音室,来让他们想工作到多晚就工作到多晚。[48][lower-alpha 7]他们从三首与童年有关的歌开始:《永遠的草莓地》、《在我六十四歲時》以及《便士巷》。[49]他们在这一阶段引入了美乐特朗[50]这种可编程电子琴的琴键可以随弹奏者需要触发多种乐器的音色。[51]《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前奏中的长笛声就是麦卡特尼用这种乐器弹奏出来的。[50]这首歌还用到了一种新技巧:把音高与速度不同的两次录音叠加在一起。[52]埃默里克后来这样回忆《左轮手枪》的录制过程:“我们必须习惯应付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要求。我们知道披头士的字典里不存在‘不’这个字。”[53]在马丁看来:“从《左轮手枪》到《佩珀中士》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它标志着“不断实验新技术的时期”。[54][lower-alpha 8]

那些乐评开始把我们批得一文不值……因为(《佩珀中士》)录音已经花了五个月。我还记得看到一篇说披头士已经江郎才尽的乐评时心里的暗笑。我坐在那里搓着手说:“你等着。”[57]

保罗·麦卡特尼

在EMI与爱普斯坦方面的压力下,《永遠的草莓地》与《便士巷》在1967年2月发行了双A面单曲。[58]由于这张单曲没能登顶,英国报界开始看衰乐队的发展前景,头条满是“披头士没能登顶”、“四年一度”以及“泡沫已破?”这样的新闻。[59]在专辑发行时,在爱普斯坦坚持要求下,这两首歌没有收录于专辑里。[60][lower-alpha 9]但马丁后来觉得放弃这两首歌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失误”。[62]不过在他看来,这首在录音室里用了史无前例的55小时的时间录制的《永遠的草莓地》为整张专辑确定了制作方向。[63]他后来这样描述这张专辑的录制过程:“这张唱片(中的歌曲)……将不会是现场录制的:它们生来就是录音室的产物。那就是(与以前的)分野之处。”[64]麦卡特尼的目标是去制作披头士最好的专辑:“我们现在的演出就是录音。”[65]1966年12月6日,乐队开始录制第一首专辑曲,《在我六十四歲時》(When I'm Sixty-Four)。[66]

《佩珀中士》录制时使用的Studer J37四轨录音机。[67]

《佩珀中士》使用四轨设备录音。尽管当时美国已经有八轨录音机了,不过英国方面要到1967年末才将这种设备投入商用。[68][lower-alpha 10]《佩珀中士》与之前的专辑一样用到了降混()技术。音频工程师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实现多轨录制的效果。[70]EMI的施图德J37型四轨录音机非常适合用来降混,它的录音质量高,且可以减小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干扰。[71]由于想把贝斯部分最后加录,麦卡特尼一般在录制一首歌的背景音轨时会演奏其他乐器。这样他就有更多时间来创作录制作为歌曲配器最后一环的有旋律性的低音线。[72]在录制《生命中的一天》管弦部分时,马丁将录制的收音机与另一台播放披头士背景音轨的录音机做了同步。工程师肯·汤森在两个机器间使用了一个50 Hz的控制信号实现了这个过程。[73]

《佩珀中士》的录音的一个特色是马丁与埃默里克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实现的音形控制()。这个效果利用了动态范围压缩混響以及信号限幅技术。[74]其中还用到了新的效果器,比如流声()和莱思丽扬声器[75]此外,几种当时新兴的后期制作技术,比如音频直接输入转速控制以及双声环绕等等,在其中也有应用。[76]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动双轨录音(,ADT)技术。后期制作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同时收得两份录音,以实现翻倍增益。在此之前,如果要实现这种效果则需要录这个片段两次,相较ADT来说冗长而精度低。这项技术是汤森在1966年在《左轮手枪》时为披头士特别发明的。乐队成员不大喜欢之前那种录音流程并多次向他求助。ADT不久后就成为了流行乐录制时惯用的技术。[77]马丁曾跟列侬打趣说:“(列侬的声音)用双重摩擦振盪轮缘做了处理……加了倍。”[78]列侬知道马丁在开玩笑,不过之后还是将这种效果处理称作轮缘处理()。这个称呼后来在音乐界沿用。[78]另一种音效则是变速[75]据马丁说,《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是專輯中用到带速变换最多的一首歌。在录制列侬的声音时,带速由50转每秒调整至45转每秒。这样的处理令他的声音在以常速播放时听起来更尖细。[79]

听着他们唱片中的每个片段,通常在一两段后就很难知道(音乐)会走向哪里,一切已经如此完整了。最后充分发展而又层次分明的织体会淹没一开始简单的小调。但他们知道这不怎么对,尽管不能明说。他们对每首歌都要死磕10小时。这样的付出令人肃然起敬。[80]

亨特·戴维斯,1968年

为了得到想要的效果,披头士把《變好》重录了许多次。斯塔尔会在重录基本音轨时被召到录音室,而在录人声音轨时离开。[81]在标题曲《Sgt. Pepper》中,斯塔尔的鼓声在录音中通过制音器以及贴近麦克风的手法得到增益。披头士在这张专辑中用到的可以创造“三维”效果的新技术迅速被美国的录音师吸收采纳作为标准方法。[82]麦卡特尼分别在《生命中的一天》和《Sgt. Pepper》里弹奏了三角钢琴和劳里管风琴,而马丁则在《變好》和《為凱特先生好!》中弹奏了霍纳电子琴和簧风琴[83]虽然作为主吉他手的哈里森在此期间没有充分发挥,他为这张专辑还是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贡献。[84]除了在自己写的《身內體外》中弹奏了西塔琴,哈里森还在《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与《變好》中演奏了弹拨尔[85]

列侬此时并不喜欢麦卡特尼对于乐队的指导,除了《永遠的草莓地》外,他觉得自己是在“应约写歌”而不是像在《左轮手枪》中那样“用心写歌”。[86]斯塔尔也觉得录制期间“非常无聊”。这位鼓手后来这样哀叹:“关于《佩珀中士》,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学会了下象棋。”[84]哈里森则在2000年表示,他对于麦卡特尼虚构的那个乐队一点都不感兴趣,而在印度之行后,他觉得:“我的心仍然留在那里……那时候我没什么兴趣当个‘披头成员’。”[87]他还表示,他在《橡皮灵魂》与《左轮手枪》的录制过程中非常享受,而非常厌恶已变成“工厂组装”的《佩珀中士》,“往往最后就只是保罗弹着钢琴,而林戈跟上节拍。我们无法像支乐队一样演奏。”[88]

《佩珀中士》是首张曲目间无间隔灌录的流行专辑。[89]其中使用了两次淡入淡出效果来使前后几首歌浑然一体,让人觉得像是不间断的现场演出。[90][lower-alpha 11]尽管为这张专辑准备了立体声与单声道混音两种方案,乐队成员却并没有怎么参与在他们看来不那么重要的立体声混音工作,把它留给了马丁与埃默里克。[92]埃默里克后来这么回忆:“我们在单声道混音上花了三周,立体声也许只花了三天。”[93]他估计在这张专辑上花了700个小时,是制作费用仅400英镑的披头士首张专辑《请取悦我》的三十倍。[94]《佩珀中士》的录制最终花费了约25000英镑(相当于现在的445707英镑)。[95]这张专辑在1967年4月21日录制完专辑结尾的噪声与人声后正式完成。[96]

词曲创作

《佩珀中士》的风格在一些音乐学家看来主要是摇滚与流行。另一些则认为其中涉及了“各色各样的音乐与戏剧风格”。[97]在他们看来,其中的音乐结合了摇滚歌舞杂耍大樂團爵士、钢琴爵士布鲁斯室内乐马戏团音乐、剧场音乐、前卫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及印度传统音乐等等风格。[98]他们觉得这张专辑调和了“美学理念南辕北辙”的古典乐与迷幻音乐,最终得到了“迷幻古典合成体”。[99]因而有的音乐学家将其称作是“原始前卫摇滚”。[100]

我们确实不想把这张专辑塞满大麻与药剂,不过它还是变成那样了。我们更刻意地去把它屏蔽掉。你不能明说:“我嗑了点药,妙极了。”但在《左轮手枪》与《佩珀中士》之间确实又那种调调。[88]

约翰·列侬,1968

由于《佩珀中士》中有些歌词提到了娱乐性药物BBC在广播中禁播了一些歌。比如《生命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对于其中的一句“我就让你进入状态吧。”(),BBC方面认为它“鼓励宽容对待使用药剂”。[101]尽管列侬与麦卡特尼当时否认歌词与毒品有关,麦卡特尼后来还是暗中承认了一些歌词刻意写得暧昧,让它们看起来跟非法药剂或是性行为有关。[102]《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的含义一直引人遐思。不少人相信它暗指了麦角二乙酰胺(LSD)。[103]BBC因此禁播了这首歌。[46]他们还禁播了《為凱特先生好!》(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因为歌词连用了“”与“”这两个常用来指代海洛因的俚语。[104]有的歌迷推测那个“”是个毒贩而《補上漏洞》(Fixing a Hole)写的则是吸食海洛因的过程。[105]像这样的歌词还有,《得益於我朋友的小小幫助》中的“我过瘾了”()、《可爱的丽塔》中的“来点茶”(,常用来指代吸食大麻)以及《在我六十四歲時》中的“挖杂草”()。[106]

一些学者认为《佩珀中士》歌词的醉翁之意不止在于毒品文化,还有形而上学以及“权力归花儿”这种非暴力抗议活动等等因素。[107]这些研究者觉得这张专辑可以看作是1960年代“社会、音乐以至文化变革”的体现。[108]美国心理学家以及反文化代表人物蒂莫西·利里表示这张专辑“发泄出了陈俗旧例终结时(人们的)情绪……它正逢其时”。并且它还呼吁了那种基于和平主义的文化变革。[109]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张专辑的基本价值在于它“紧扣住时代与区域特点的(能力),比同时期其他事物都更生动有力”。[110]他们觉得这张专辑还为“爱之夏前夕的英格兰拍了一张历史快照”。[109] 另一些学者则基于歌词的文本提出《佩珀中士》的主旨在于指出纯真丧失以及沉溺幻想的危险。[111]

收录曲目

第一面

《佩珀中士》以它的标题曲开篇。这首歌曲开场的十秒掺杂着乐队暖场热身和等待表演开始的观众的声音,创造了一种现场表演的氛围。[113][lower-alpha 12]有的学者认为这首歌标志着“披头士创作生涯的一个革命性时刻”,因为它打通了观众与艺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常说的“第四面墙”。[116]不过看来矛盾的是,这首歌一边“引用着摇滚演唱会上(与观众)打趣时的种种没头没脑的说辞”,一边却又在“戏谑着用流行乐专辑引起艺人与观众真心交流的想法”。[116]在这些研究者看来,这样复杂的信息一方面是要与歌迷拉开距离,同时又用一个化身向这些歌迷“挥手示意”。[116]他觉得其中将铜管乐器与电吉他失真音效的混用是摇滚乐与其他风格音乐融合的早期例证。[116]另一些研究者同意这个观点,并觉得这首歌更像是整张专辑的序曲而不是独立的一首歌,并“把爱德华时期的多元化乐队与当时的硬摇滚精巧地融合在一起”。[115][lower-alpha 13]某些学者这首歌不对称的立体声混音,比如主歌中主唱的声音一直在右侧而中间过渡段的合唱声则在左侧,代表了整张专辑的一个特色。[118]这首歌也是披头士第一首用到直接输入技术的歌曲。得益于这种技术,保罗写的低音部分质感更为丰厚,听起来也更加通透。[89][lower-alpha 14]这首歌的编曲用了一种具有摇滚色彩的吕底亚式和弦进行。前奏与主歌部分基于同主音调七和弦。在某些研究者看来这使这首歌充满力量。[119]五小节的过场则是由爱德华时代式的圆号四重奏演奏的。这段是由马丁基于麦卡特尼唱的旋律改编而成的。[115]之后这首歌在合唱部分转到五声调式,其中藍調搖滾式的进行在电吉他通过平行五度演奏的强力和弦下增了半音。[119][lower-alpha 15]

麦卡特尼在序曲的最后扮作司仪,以比利·希尔斯这个化名把斯塔尔“介绍上台”。[89]接着在人们的欢呼声(马丁在披头士好莱坞露天剧场演唱会时录制)中,歌曲过渡到《得益於我朋友的小小幫助》。[121]有的研究者认为斯塔尔在这里“正正经经的唱腔是要与标题曲中的那种倨傲形成鲜明对比”。[121]列侬与麦卡特尼在背景中搭腔,向斯塔尔问着有关友谊与真爱的意义的问题。[122][lower-alpha 16]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首歌“在斯塔尔的触动人心的表现下……立时变得和蔼可亲富有人情味”,并且表示出一种“所有人都可以加入进来的包容姿态”。[125]另一些研究者觉得这首歌的主旨在于表现社交的必要性。[122]这首歌用到的双变格终止在《佩珀中士》发行后成为流行乐常用的一种终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歌的编排有许多亮点,特别是最后一段问答关系的反转:和声的人问了主唱问题,林戈给出了确定无疑的回答。[126]这首歌最后以非常高的音收尾。乐队其他三人意图借此鼓起林戈唱歌的勇气。[127]

尽管人们普遍怀疑《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的歌名与LSD有关,不过列侬本人则一直表示这首歌源于他儿子朱利安画的一幅画。这首歌的基调则是源于路易斯·卡羅1871年的小说《愛麗絲鏡中奇遇》中的一个充满幻想的章节。[129]麦卡特尼承认那幅画确实存在,而卡罗的小说也确实影响了这首歌,并且表示尽管这首歌的标题与毒品表面上的关系也是无意造成的,歌词则是特意为这首迷幻的歌曲创作的。[130]第一小节以一句邀约式的“乘上船把自己映在河中”开头,接着则是种种幻象,包括“橘子树”、“乘着摇摆木马的人”以及“报纸的士”。[131]马丁这样描述前奏的旋律:“左手边是下降的音阶,右手边则是摇摆的音阶”,他觉得这“对于这首歌的耐听度非常重要”。[132]在他看来,这一节如果没有“把这个灵机一动产生的前奏与几乎一字一顿的唱法”放在一起的话,听起来就可能显得单调了些。他觉得这种处理方法“诱人魂魄,紧扣心弦”。[133]某些研究者认为列侬的唱腔搭配麦卡特尼的劳里管风琴演奏出的前奏是披头士运用音色技巧最为巧妙的实例之一。[134]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首歌是“专辑中物质世界彻底被歌词与音乐塑造的迷幻氛围掩藏住的时刻”。[135]他们觉得“歌词充分再现了服用迷幻剂后的经历”。[103]

一些研究者认为《變好》是这张专辑最热情洋溢的的一首歌。[136]还有的学者认为这首歌“充满活力的摇滚曲调”让它在这张充满迷幻色彩的专辑中鹤立鸡群。它的歌词鼓励听者“在当下好好活着并成功来狠狠教训过去”。[131]这些学者还觉得它还是列侬与麦卡特尼合作的范例,特别是列侬在麦卡特尼写的合唱歌词“它一直在变好”的后面加了句有点嘲讽意味的搭腔“不能再差了”。[137]麦卡特尼觉得列侬加的这句“与整首歌唱反调”的搭腔很有他本人的特色。[138][lower-alpha 17]这首歌是以两支分放左右吉他弹奏出的不对称而活泼的断音开头。两只吉他分别弹奏F大调九和弦属音下属音,最终在主歌开始时转到主音C。其中的属音作为低音部,通过低音吉他和拨动钢琴弦演奏两个相差八度的音这种方式增强。[139]麦卡特尼的低音线 的重音并没有在歌曲强拍的根音上。[138]

巴勃罗·范克皇家马戏团1843年的一张演出海报。它是《为凯特先生好》的灵感来源。

一些研究者认为《補上漏洞》是“讲述在人群中寻找自我认同感”的过程,特别是寻找把个人与社会整体区分开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137]还有一些学者觉得这是首表现主人公“心烦意乱和内向”性格的歌,其中麦卡特尼不再用“通常的那种平静”的口吻,而是用了一种“显得更心事重重”的唱腔。[140]他们认为这首歌中哈利森的电吉他为这首歌情绪的表达起到非常好的作用。[140]开头一句中“屋顶上漏雨的洞”改编自猫王的《We're Gonna Move》。[141]在这首歌中麦卡特尼摆脱了种种不自在,信马由缰地发挥创意。[142][lower-alpha 18]

她要離家出走了》(She's Leaving Home)在一些研究看来是在不和的人们之间感情的疏离,特别是因为代沟而疏远彼此的人们。[144]麦卡特尼用了描述性的口吻,详细描述一个想要逃离“自私却又用心良苦”的父母控制的孤单得女孩深处的困境,改编自《每日邮报》刊载的一条少女离家出走的新闻。[145]这首歌没有用到吉他和鼓,而是仿照《昨日》以及《埃莉诺·里格比》的做法代之以弦乐九重奏和竖琴 。[146][lower-alpha 19]

《為凱特先生好!》的歌词由列侬从巴勃罗·范克马戏团1843年的一张海报改编而成,該張海报是列侬在拍摄《永遠的草莓地》的PV时在肯特郡的一家古董店里购买的。[149]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歌把海报上的内容与音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海报上的文字通过音乐得到了新的意义。[150]此外,列侬要求后期制作出那种马戏团大棚中的效果。马丁与埃默里克通过拼贴由簧风琴、口琴及蒸汽笛风琴演奏的音效构造了那种氛围。[151][lower-alpha 20]一些研究者觉得这首歌“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快乐主义”。[153]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其中构造的爱德华时代的场景是对唱片开头的呼应。[154]

第二面

我们不想要耍小聪明糊弄公众。我们的想法是尝试着让人们体味别样情趣。[155]

乔治·哈里森,1967

在放弃了之前已录好的《Only a Northern Song》后,哈里森又写了这首具有印度传统音乐色彩的《身內體外》(Within You Without You)。[156]这首歌的歌词显示了印度吠陀对哈里森的浸染。曲式和配器,比如西塔琴、塔布拉鼓、迪尔鲁巴琴及弹拨尔,也都反映了印度传统的拜赞歌[157][lower-alpha 21]这首歌中有一段披头士之前作品没有出现过的自由速度乐段。[159]整首歌采用类似于西方音乐中混合利底亚调式卡玛吉音阶[160]有的学者觉得这首歌是与披头士惯用风格相差最远的一首歌。它的歌词代表着整张专辑抗拒西方物质主义的“意识”。[161]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它“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并且代表这张专辑“道德方面的灵魂”集中反映了爱之夏时期的披头士以至反文化运动的观点。[159]这首歌最后以一片欢笑声收尾。有些听者把它解释为对这首歌的讥笑,不过哈里森本人是这么解释的:“它是在听完5分钟的悲伤音乐后的释怀……你应该听到观看佩珀中士演出的观众们的回应,这就是这张专辑的风格。”[162][lower-alpha 22]马丁用这段轻松的时刻引出了《在我六十四歲時》,这首他觉得“最好玩的歌”。[164]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在我六十四歲時》是麦卡特尼“写给父母的”的歌。这首歌借鉴乔治·丰比的剧场音乐风格。其中还引用了唐纳德·麦吉尔绘制的“海滨明信片”的画面。[66]它略显稀疏的编曲包括钟声、单簧管以及钢琴等元素。[167]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歌是麦卡特尼“为讨好观众写的歌舞杂耍”,被列侬厌弃。[166]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这首歌是拉格泰姆与流行歌曲的结合体,把它放在结合了印度传统音乐的《身內體外》之后,是为了展示专辑题材的多样性。[168]马丁后来回忆,麦卡特尼在编曲时希望能把单簧管部分写得“古典些,这样能绕过感伤的因素,让这首歌更禁得起咀嚼。这种形式给它猛添了一份讽刺的味道。” [169]还有一些研究者觉得这首歌是《佩珀中士》“迷幻结构中的一层”,是带有现实生活味道的间奏。[66]有的学者觉得这首歌的音乐厅氛围得益于马丁编写的单簧管配乐以及斯塔尔对鼓刷的运用。同时,这种氛围又在麦卡特尼的唱腔以及其中的乔普林小约翰·施特劳斯式的半音阶推动下进一步增强。[170]这首歌录制时还用到变速技法,把整首歌的音高提了半音,令麦卡特尼的嗓音听起来更稚嫩。[171]还有的研究者注意到尽管这首歌的主人公与佩珀中士的乐队有些联系,但还是与这张专辑的主题没什么关系。[166]

《可愛的麗塔》相对于前一首歌又猛地向迷幻的方向倾斜。[172]有的学者觉得这首歌体现了麦卡特尼创作意象丰富的音乐肖像的能力,同时也是披头士之后种种不能给人留下印象的作品的先声。[172]另一些学者觉得这首歌尽管像是漫不经心完成的作品,但还是对这首歌明显的和弦走向大加赞扬。[173]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首歌是对那些强调追求精神提升并摒弃自私自利的权威的讽刺。[174]

早安早安》的灵感来自家乐氏玉米片的广告。列侬把广告歌改编成了这首歌的副歌。这首歌用了带有布鲁斯色彩的A大调上的混合利底亚调式。有的学者觉得列侬借此表达内心的愤懑。[175]列侬本人对这首歌评价并不高,麦卡特尼则把它看作是列侬对家庭生活挫折的反应。[176]有的学者对这首歌的节奏变换赞赏有加,觉得变换的非常巧妙。[177]有的学者觉得斯塔尔与麦卡特尼演奏的部分是这首歌的亮点。[178]歌曲最后收尾的部分依照列侬的要求放入此起彼伏的动物叫声。[178]马丁把最后的鸡叫声与下首歌吉他开始部分做了交叠处理,以实现两首歌的无缝衔接。[179]

之后,《Sgt. Pepper》作为终曲的引子再现。披头士的助手尼尔·阿斯皮诺尔向乐队建议,既然是《Sgt. Pepper》给专辑开场,在邻近末尾处,乐队也该再在观众前露面。[180]这次再现省略了铜管乐部分,速度也更快。[181]有的研究者觉得乐队成员此时表面上的兴奋,在录音中清晰地得到了反映。[180]

在《Sgt. Pepper》最后一个和弦结束后,随着由原声吉他弹奏出的一个弱拍上的八分音符,被某些学者认为是“史上最悲惨的歌曲之一”正式开场。 [183]《生命中的一天》由列侬写的四段主歌、一段过场、两段管弦乐随机渐强乐段和麦卡特尼插进去的一段。前面的那个渐强乐段是第三段主歌与中间部分的引子。在中间部分之后则是有“梦幻模进”之称的过场。[183][lower-alpha 24]使用管弦乐团的这个想法是麦卡特尼提出的。灵感是从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那里得到的。[186] 这个24小节的渐强乐段是由四十位从伦敦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中选出的音乐家演奏的。他们得到的任务是用“纯粹的天启之声”来补白。[187]马丁后来形容列侬的要的是“令人恐惧地层层递进,从微不足道以至最后与世界末日无异”。[188]列侬后来回忆这首歌地创意来自他读报纸地经历:“在我写这首歌时,我把《每日邮报》撑在面前的钢琴上……里面有一段提到在在兰开夏的布莱克本的路上有大约4000个坑洞。”[189][lower-alpha 25]在这首歌中,列侬希望能把他的歌声加上猫王的《傷心旅館》中的那种效果。为了实现这种效果,马丁与埃默里克加上了相差90毫秒的由剪辑录音带得到的“回声”。[192][lower-alpha 26]有的学者觉得,斯塔尔在其中的表现是“他录过的最具创造性的鼓点之一”。尽管他本人不怎么喜欢这浮夸的鼓点,但麦卡特尼还是鼓励他做做尝试。[187]最后为歌曲以至整张专辑收尾的是像雷鸣一般的钢琴和弦。列侬、斯塔尔、麦卡特尼以及埃文斯先同时在三架钢琴上弹奏的E大调和弦,之后再以马丁弹奏的簧风琴声加强。[193][lower-alpha 27]有的研究者觉得这首歌是“佩珀幻想曲的收场白……俯察着专辑的全景”,同时它又通过引入“平行宇宙的日常生活”粉碎了“佩珀之地”的种种幻象。[196]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首歌写的“不是生命本身的幻灭,而是在写对世俗看法的局限之处的顿悟”。[197]在他们看来,它“仍是从艺术的角度对那个时代最透彻而新颖的表现之一”,代表了披头士的“最高成就”。[198]

在《生命中的一天》结束后,一段15 kHz的高频声响起。这段声音是在列侬的建议下加上的,因为可以吓着狗。[199][lower-alpha 28]这之后则是来回来去的笑声和含糊不清的言语,把唱针推到唱片的引出槽。如果没有引出槽的话,那些没有配备自动回针装置的唱机就会循环不停地播放。在背景中可以听到列侬说到“太过瘾了”,麦卡特尼则回应“没别的法儿。”[201][lower-alpha 29]

封面插图

《佩珀中士》的封面由英国波普艺术彼得·布萊克詹恩·霍沃思依照麦卡特尼的草图设计,[204]罗伯特·弗雷泽担任艺术总监迈克尔·库珀摄影。[205]专辑封面是一幅多彩的拼贴画。穿着军乐队服装的乐队成员站在一班等身大的名人纸板前。[206]哈里森在访问印度时为了变装留了浓密的胡须。之后其他成员也跟着留了胡子。[17] 有的研究者认为,胡须反映了嬉皮士风格在当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乐队的服装则“戏仿了当时英国流行的军装风”。[207] 披头士乐队站在封面中心的低音鼓后面。艺术家乔·艾格雷弗在鼓面上画了这张专辑的标题。[lower-alpha 30]

鼓的前面则是一簇摆成“披头士”字样的花。[209]乐队成员穿着缎色军装风制服。服装由戏服制造商M·伯曼有限公司制作。成员右侧是从杜莎夫人蜡像馆借来的身着正装、留着“披头士狂热”时期盖头的成员们的蜡像。[210]这张专辑还开了摇滚专辑在封底上把歌词全数印出的先例。[211]

《佩珀中士》的内封插页,在麦卡特尼左臂上可以看到写有“O.P.P.”字样的徽章。“保罗已死”的支持者认为写的是“O.P.D.”,意思是“正式宣告死亡”()。 据马丁说,这枚徽章是歌迷送来的礼物,上面的字母是“安大略省警察局”()的简称。[212][lower-alpha 31]

1967年3月30日,库珀在拍摄封面时,同时也拍了封底和内封插页。这些照片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是在传递“看得见、摸得着的暖意……与以往那种炫技而又不食人间烟火的封面明显不同。”[209]麦卡特尼这样解释说:“我们在那些日子里非常在意用眼睛传达信息……所以迈克尔·库珀拍照时,我们都在说:‘看着相机,打从心底里说我爱你!用力去尝试和感受爱;通过这个去给出爱!它就会散发出来,它会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态度。’就是这样,如果你看到它,你就会看到我们在眼中付出的巨大努力。”[215]专辑的内封由荷兰设计团队制作。他们没有用标准的白底,而是加上了栗色、红色、粉色以及白色的波浪纹。[209]专辑的赠品包括一张布雷克和霍沃思设计的剪贴纸板、一张明信片大小的一句列侬家雕像制作的佩珀中士像、一个假胡子、两套军士条纹、两枚襟章以及穿着缎面制服的乐队成员的立纸板。[216]有的学者认为,附赠的这些东西是为了帮助歌迷“装扮成乐队的样子”。[217]不过,也有很多人猜测这些东西可能有更深层的含义。[218]

封面里的名人组影由57幅照片和9尊蜡像摄制而成。这些名人涉及演员、运动员、科学家以及应哈里森要求剪入的自我了悟联谊会的四位大师。[219]有的研究者认为这画面可以看作“那十年的文化风貌指南”,显示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间隔阂的打破”使社会民主程度进一步加深。[220][lower-alpha 32]最后选中的名人包括鲍勃·迪伦博比·布林等歌手,马龙·白兰度托尼·柯蒂斯玛琳·黛德丽玛丽莲·梦露等电影明星、奥伯利·比亚兹莱等艺术家、桑尼·利斯顿等拳击手以及阿尔伯特·斯塔宾斯等足球选手。此外还包括斯坦·劳雷尔奥利弗·哈代W·C·菲尔兹等喜剧演员及H·G·威尔斯奥斯卡·王尔德路易斯·卡罗迪伦·托马斯等作家。[220][lower-alpha 33]列侬曾想把阿道夫·希特勒和耶稣基督加入其中,但遭到拒绝。[222]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收入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时,麦卡特尼回答说:“埃尔维斯太重要了,远远超过了其他人……所以我们没有把他列入名单,因为他不仅仅是个流行歌手,他是猫王。”[223] 封面插图的最终成本非常高昂、高达£3000(相当于现在的£53485)。同时代其他的封面的花费不过£50(相当于现在的£891[216]因为这项工作,布莱克和霍沃思赢得了1968年格莱美最佳唱片封面与平面艺术奖[224]

发行

在专辑正式发行前,披头士给美国歌手卡丝·埃利奥特带去了试听碟。他们在那天早上六点对着窗外高声播放着专辑。成员的朋友和前新闻经纪人德雷克·泰勒后来回忆:附近居民打开了窗户,毫无怨言地听着,因为他们知道那是还未发行的披头士的作品。[225]5月26日,专辑在原定的发售日期6月1日前于英国提早发行。美国的发行时间则是6月2日。[42][lower-alpha 34]这张专辑是披头士首张英美两个版本收录内容完全相同的专辑。《佩珀中士》在英国首周夺冠并连续蝉联22周的周冠,还在前七天里售出25万张。[227]6月4日,吉米·亨德里克斯体验乐队在伦敦萨维尔剧院演出时表演了专辑的标题曲。爱泼斯坦当时是剧院的所有者。哈里森和麦卡特尼也观看了演出。麦卡特尼后来这样描述了那个时刻:“大幕拉开,亨德里克斯向前走来时弹奏着《佩珀中士》。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我把这当作是我职业生涯中的最高荣誉之一。”[228]《滚石》杂志的兰登·温纳后来回忆说:

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西方文明团结最紧密的时刻就是《佩珀中士》发行的那周。欧洲和美国的每一个城市的广播电台都播放着(它)……每个人都在听……这是我听过的最令人惊异的事情。在那一瞬间,西方分崩离析的意识至少在年轻人的心目中重归为一。[229]

《佩珀中士》被听众们广泛地认为是“爱之夏”在音乐上的写照。[230]在蒂姆·莱利看来,这张专辑“通过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传播,让人们团结聚集在一起”。[231]美国广播电台打破了日常的节目安排,在播出时段里循环不停地播放这张专辑。[232]它从1967年7月1日至10月13日占据了美国公告牌专辑榜的第一名位置长达15周。[233]《佩珀中士》在发行的三个月内销售了250万张,商业成绩超过了披头士之前所有专辑。[105]其中没有一首歌在当时作为单曲发行。[234]

业界反响

专业评分
回顾性评论
评论得分
来源 评分
AllMusic [235]
'《影音俱乐部 B+[236]
每日电讯报 [237]
流行音乐百科 [238]
MusicHound 5/5[239]
Paste 89/100[240]
Pitchfork Media 10/10[241]
滚石专辑指南 [242]
Sputnikmusic 5/5[243]
乡村之声 A[244]

这张专辑在当时获得了乐评界一致的好评。乐评人广泛地认同它的质量,认为与其商业成绩相符。[245]泰晤士报》的肯尼思·泰南形容这是“西方文明史的决定性时刻”。[225]理查德·波里尔写道:“(后人)回味《佩珀中士》这张专辑时,听到的不仅仅是流行音乐的历史,而是本世纪的历史。”[246]时代》杂志则表示它是“音乐,任何风格的音乐,发展的历史始航点”。[105]新闻周刊》的杰克·克罗尔称其为“杰作”,将歌词与伊迪丝·西特韦尔哈罗德·品特T·S·艾略特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尤其是《A Day in the Life》,他认为其可以与艾略特的《荒原》相提并论。 [247]纽约时报书评》将其定位为“歌曲黄金时代”的先声,而《新政治家》的威尔弗里德·梅勒斯则赞扬它提升了流行音乐的艺术水准。[248]

当时非常有名的美国评论家,理查德·戈德斯坦在《纽约时报》上写了一篇尖刻的评论。他觉得《佩珀中士》滥用特效,华而不实。[249]据音乐记者罗伯特·克里斯特高回忆,刊载这篇乐评后,“驳斥与谩骂的信件如潮水般涌到《纽约时报》”。这波抵制的浪潮可能是他在报业史上见过的“乐评获得过的最大的反响”。[250]戈德斯坦之后为他的评论做了辩护。他解释说,这张专辑虽然不能与披头士之前的佳作相提并论,但还是“胜过了八成左右的音乐”。不过他还是觉得“剥去其中的特效,回到作品音乐和感情本质时”,这部作品看起来虽精巧,却毫无长进。[251]克里斯特高1967年在《时尚先生》的杂志专栏中表示《佩珀中士》是“守成之作,虽比左轮手枪更精巧,却没有本质进步。”,并表示戈德斯坦只是“过度期待的受害者”,并指出他的基本错误是“那些滤镜、混响、管弦乐和加录的特效让他对在那些之下还算不错的本质充耳不闻。”[252][lower-alpha 35]

在1968年颁发的第10届格莱美奖当中,《佩珀中士》揽获了最佳唱片封面与平面艺术、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辑以及最佳当代音乐专辑等奖项。同时它还是首张赢得年度专辑这项殊荣的摇滚专辑。[224]

争议

后生们再做评论时难免会有一些怨言。有些人会埋怨“团中团”这个概念太狡猾,有的则会蔑视种种精致的后期技术,还有的则会指责麦卡特尼的歌曲戏份太重(常常被轻视为无足轻重而又太过小布尔乔亚)以及对乔治·哈里森的排挤……唯一一个都感兴趣的桥段可能就是永远像是嗑嗨了似的列侬。[255]

– 克里斯·英厄姆2006年时对《佩珀中士》的评价

1979年,在为《苦中作乐:荒岛上的摇滚》收集资料时,编辑格雷尔·马库斯请了20位摇滚乐评人投票选出史上最佳摇滚专辑。《橡皮灵魂》有人提及,而《佩珀中士》则无人问津。[256]他表示,到了1968年,在美国人生活的政治和社会方面都经过了剧变的背景下,这张专辑就显得空洞无物了。他认为这张专辑是“特效的胜利”,也是“那个时代缎色的墓碑”。[257] 他觉得这张专辑“俏皮却做作”,“与其说是对时代的总结,不如说是对它的妥协”。[229]马库斯认为,这张专辑在“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偏爱”时已“作茧自缚”。[258][lower-alpha 36]

克里斯特高在1981年表示,尽管乐评人在戈德斯坦发出差评时都不同意他的观点,但后来许多人转而赞同它的意见。[261]有朋克摇滚新闻界“教父”之称的莱斯特·班斯在1981年写道:“戈德斯坦在那篇饱受诟病的乐评中所说的都是对的……这张专辑几乎一手毁掉了摇滚。”[262][lower-alpha 37]他表示:“六十年代时,摇滚乐开始自视为一种‘艺术形式’。而摇滚乐并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摇滚乐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活生生的哀嚎。”[264]音乐学家约翰·康姆斯认为保留真情实感是摇滚的第一要义,并表示许多纯粹主义者正是因此抨击《佩珀中士》,“从浑然天成堕落为华而不实、小题大做而又自以为是。”[262][lower-alpha 38]他还表示,批评者们并不把这张专辑看作是一次突破,而是“把所有好的,真实的和摇滚的地方打破了。”[262][lower-alpha 39]克里斯特高也表示:“尽管《佩珀中士》被人们视为摇滚杰作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张。但它也只是最有名而已。从回顾的眼光来看,它身上的日神色彩特别浓烈——精确有节,以至刻板——但它显然是摇滚主流的异数。”[265]不过在艾伦·穆尔看来:“可能是因为它对文化的冲击太大,人们对它的要求也就显得过分苛刻了。”[266]

负面评价

《佩珀中士》自发行以来虽然广受好评,但这张专辑还是遭到了一些指责。在1998年《旋律之神》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它被流行歌星、DJ和记者评选为史上最差唱片。[267]其中抨击最为猛烈的是音乐人兼记者约翰·罗布,他把这张专辑称作是1967年摇滚低潮的标志。[267]《卫报》评论人理查德·史密斯在2007年专辑发行40周年纪念前夕发表了严厉的批评:“如果不是最差的话,它肯定就是史上最被高估的专辑”。他还表示,这张“让人饱受身心煎熬”的专辑之所以经常被音乐报刊列为史上最佳,只是它对文化的冲击,“并不是因为专辑本身有何长处”。[268]在2007年举行的“据说很伟大,但很高兴没听过第二遍的专辑”评选中,艺术家和作家比利·托尼什提名了这张专辑,说它“标志着摇滚的死亡”。[269]音乐人兼作家比尔·德拉蒙德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它是“音乐史中产生过的最糟糕的东西”。[270]2015年,滚石乐队的吉他手基思·理查兹觉得这张专辑“是一堆混在一起的垃圾,还有点像《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271]

关于概念性的争议

披头士从《佩珀中士》的第一首歌开始构造上演故事的空间。[89]标题曲在第二面高潮《A Day in the Life》之前的复现,则意味着这个故事框架的完成。[180]不过斯塔尔觉得,只有前两首歌曲和标题曲的复现才能谈得上在概念上有联系。[44]列侬同意这个观点,并在1980年评论道:“《佩珀中士》说是首张概念专辑,但这个概念在任何地方都见不到……(概念看起来)产生了作用也只是因为我们说它有作用而已。”[272]列侬还表示,他在专辑中做的东西与“佩珀中士”无关。此外,他还表示其他的歌曲大部分也同样没有什么联系,并指出:“除了佩珀中士介绍比利·希尔斯以及所谓的再现外,其他任何一首歌曲放在任何其他专辑中都不会显出异样来。”[272]马丁在这张专辑完成后就担心稀少的音乐统一性可能会招致名不符实的指责。[273]

尽管有这些担忧,人们还是广泛认为《佩珀中士》是流行音乐中第一张真正的概念专辑”。[274][lower-alpha 40]披头士确实引入了统一单个曲目的总主题。[274]音乐的统一性还体现在,不同调性上的冬季的关系,特别是涉及C大调、E大调和G大调时”。[201]此外,专辑还有共通的和声形态以及下降的旋律。这形成了专辑总体上的凝聚力,虽然概念上不一定统一,但叙事方式是统一的。[277]不过,除了复现部分之外,这张专辑缺乏套曲那种旋律及和声的连续性。[278]乐评人威廉·曼在1967年5月写给《泰晤士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觉得标题曲,它的复现以及“为凯特先生好”之间才存在着主题联系,也就是说除了这些歌曲外,这张专辑的“统一性有点似是而非”。[35]1972年,音乐学者理查德·米德尔顿提出这张专辑“组织不清”。听众能理解专辑的主旨,但这个主旨实际上显得有点鸡肋。[279]尽管如此,乐评人和歌迷对于《佩珀中士》的概念性与统一性都已有了定见。它也成为“概念专辑”这个词的滥觞。[280]

后续影响

在《佩珀中士》发行三个月后,拍摄《奇幻之旅》中的成员们。

音乐学家们认为《佩珀中士》是披头士继《橡皮灵魂》和《左轮手枪》后艺术进一步成熟的体现。[281]其中有独立人格的歌词、后期制作的种种实验以及为打破传统曲目时长局限所付出的努力推动了前卫摇滚的发展。[282][lower-alpha 41]《佩珀中士》和《宠物之声》被凯里·琼斯认为是开艺术摇滚先河之作。而《佩珀中士》更是“英式迷幻摇滚的扛鼎之作”。[286][lower-alpha 42]新音乐快递》杂志将其评为“管弦乐巴洛克风格的流行杰作”。[288]《滚石》杂志的安迪·格林认为它昭示着“专辑时代”的到来。[289]在《佩珀中士》发行后的几年里,套曲曲式日益受到摇滚界的推崇。而专辑的销量也首次超过了单曲。[290]有的学者认为正是《佩珀中士》让专辑从单曲的“分发载体”转化为独立的“创作载体”。[291]而奥利弗·朱利恩则认为这张可以作为时代象征的专辑让流行音乐进一步得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292]新闻界也认为它影响了1960年代的反文化的发展进程。[293]20世纪70年代的华丽摇滚也借鉴了《佩珀中士》设置化身的手法。MacDonald 2005,第232页1977年,这张专辑获得了首届全英音乐奖的最佳英国专辑奖。[294]

在佩珀中士精工细作的听觉织锦之下的是四人对音乐窠臼的反抗之声。他们为此放蕩不羈地做着声音实验。硬式摇滚朋克金属新浪潮油渍以至其他的流行音乐风格都遵循着他们的先例。[295]

– 克里斯托弗·斯卡佩里蒂,《吉他世界》2007年6月号

《佩珀中士》以510万张的认证销量是英国第三畅销的专辑[296][297][298]《佩珀中士》也是美国商业最为成功的专辑之一,截至1997年美国唱片工业协会认证的销量达1100万张。[299]它已经在全球售出超过3200万张,成为史上销量最高的专辑之一[300]音乐记者兼作家查尔斯·沙尔·默里在1987年写给《Q》杂志的评论中称这张专辑是1960年代后期传奇与图腾的顶梁支柱。[301]安东尼·德·费尔蒂斯也在同一年写给《滚石》杂志的文章中形容它是“引起摇滚革命的巨大成就”。[302] 1994年,《佩珀中士》在科林·拉金评选的“史上一千大专辑”中排名第一,并被称作是“革新、改变并再次定义了现代流行音乐边界的专辑”。[303][lower-alpha 43]2003年,这张专辑因其在“文化、历史或是美学方面的重要性”成为收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录音名录的50份录音之一。[2]同年,在《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榜单中,《佩珀中士》夺得头筹,同时被称作是披头士八年生涯的巅峰。[306]拉金在《流行音乐百科》中写道:“它不仅仅只是流行专辑,而且还是文化符号,囊括了60年代青年文化的各种元素:波普艺术、装饰时尚、毒品、即时神秘主义和摆脱父母控制。”[238]2006年,《佩珀中士》被《时代》杂志选为史上100大专辑之一。[307] 同年,音乐学者大卫·斯科特·卡斯坦称《佩珀中士》是“史上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专辑”[3][lower-alpha 44]这张专辑还被收录在《生前必听的1001张专辑》中。[309]

后期制作及封面的影响

乔治·马丁(对于《佩珀中士》)同样功不可没……那些绚烂夺目的歌曲、变幻莫测的歌词、旋律以及和声都是自他的手中成形。他还将录音技术推向未知的水域。[303]

– 科林·拉金,1994

乔治·马丁与布赖恩·威尔逊一道,普及了“以录音室作为乐器”辅助创作的这一思路。[310][lower-alpha 45]“将录音技术融入创作过程中”是《佩珀中士》的一项重要创新。[313][lower-alpha 46]埃德加·瓦雷兹的《电子音诗》是这一步的先行者。那部作品使录音不再只是单纯的记录手段,还是创作的实现手段。《生命中的一天》就是这一思路很好的例证。[315]在《佩珀中士》录制期间,罗伯特·穆格正在研究第二代键盘合成器。但专辑并没有用上这种合成器。录制过程是依靠在阿比路录音室可以用到的电子与原声乐器以及现场录制实现的。[316]音乐家兼制作人亚伦·派森认为,由于《佩珀中士》“人们开始认为一张专辑可以花一年的时间来制作。他们意识到专辑是声音的艺术,不只是音乐方面的创作。这种想法后来逐步转化为将唱片不只视为现场表演的再现,而且还是独立的作品。”[317]

奥利弗·朱利恩认为《佩珀中士》是“录音室转化为创作工具的象征”,标志着“流行音乐进入为唱机创作的时代”。[318]它长远的商业成功与巨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丁和他的工程师同事们利用录音室设备发明的新的技术和手法。[319]类似于在引出槽中放入随机杂音的这种艺术实验是这张专辑最典型的特征。[320]在披头士研究者马克·刘易松看来,《佩珀中士》是乐队最后一部团结合作的作品。成员间的关系在专辑完成即开始恶化。到了1968年发行白色专辑时,他们的凝聚力已完全消失。[321]埃默里克也曾注意到哈里森与斯塔尔在这张专辑中的边缘化,并表示《佩珀中士》比起之前专辑来说,列侬与麦卡特尼的个人色彩进一步加深,乐队合作的味道更淡了。[322]

伊恩·英格利斯表示《佩珀中士》还有一处值得后人铭记的地方是封面“与音乐、艺术以及时空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对应”。[323]在这张专辑发行之后,封套不再是“聆听专辑时可以放置一旁的多余之物,而是这个过程中拓展音乐体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23]这张封面促进专辑成为值得批判性分析的话题。“流行音乐的结构和文化”就此登上大雅之堂。[324]他还写道,《佩珀中士》的在视觉和美学角度都具有开创性。其创新而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受到广泛的赞誉。它成为平面设计涉足流行音乐的早期推手之一,并被认为是艺术和流行文化之间的明确联系的源流之一。[324]蒂姆·莱利认为这张封面是“史上最有名的波普艺术作品之一”。[325]英国广播公司在1990年代后期把它列入了英国二十世纪艺术和设计杰作名录。[216]2008年,封面上用到的标志性的低音鼓皮以67万欧元的价格拍卖出售。[326][lower-alpha 47]

收录曲目

原版

《佩珀中士》是披头士首张英美两国发行的版本收录曲目完全一致的专辑。[328]下列信息引自刘易松及麦克唐纳的描述。[329]

全碟词曲:列侬–麦卡特尼(除了乔治·哈里森写的《身內體外》) 
第一面
曲序曲目主唱时长
1.《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樂部樂隊》()麦卡特尼2:02
2.《得益於我朋友的小小幫助》()斯塔尔2:44
3.《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列侬3:28
4.《變好》()麦卡特尼2:48
5.《補上漏洞》()麦卡特尼2:36
6.《她要離家出走了》()麦卡特尼与列侬3:35
7.《為凱特先生好!》()列侬2:37
第二面
曲序曲目主唱时长
8.《身內體外》()哈里森5:04
9.《在我六十四歲時》()麦卡特尼2:37
10.《可愛的麗塔》()麦卡特尼2:42
11.《早安早安》()列侬2:41
12.《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樂部樂隊(復現)》()列侬、麦卡特尼和哈里森1:19
13.《生命中的一天》()列侬与麦卡特尼5:39

50周年纪念版

《佩珀中士》50周年公告牌(摄于伦敦)

2017年5月26日,专辑发行了4个版本的50周年纪念版:单CD,双CD套装,双黑胶套装以及6碟超豪华版。首张CD收录了一个由乔治·马丁的儿子贾尔斯制作的新的立体声混音版。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2017年混音版相比起原版声音更加通透,空间感更加明显。[330]其他碟片则收录了其他混音版以及未发行过的素材。6碟套装有4张CD、1部纪录片(DVD和蓝光两种版本)和专辑的5.1环绕混音版。[331]

在50周年纪念期间,BBCPBS以及Arte播放了由苹果唱片制作、霍华德·古多尔撰稿并主持的纪录片《佩珀中士的音乐革命》。[332]此外,世界各地多处著名地点,包括纽约时代广场,都以各种形式,包括张贴海报及树立公告牌,纪念专辑发行50周年。[333]

主创人员

下列信息引自刘易松及麦克唐纳的描述:[334]

披头士
  • 约翰·列侬:主唱,和声,背景人声;节奏、主音以及原声吉他;哈蒙德管风琴和最后的钢琴和弦;口琴,循环带及其他音效(包括梳子刮擦面巾纸的声音);鼓掌声,小手鼓及沙锤
  • 保罗·麦卡特尼:主唱,和声,背景人声;低音及主音吉他;电子琴与原声钢琴,劳里管风琴与哈蒙德管风琴;鼓掌声;乐队练声音效,循环带及其他音效包括梳子刮擦面巾纸的声音)
  • 乔治·哈里森:和声,背景人声;主音、节奏以及原声吉他;西塔琴弹拨尔;口琴和卡祖笛;鼓掌声和沙锤;《身内体外》中主唱
  • 林戈·斯塔尔:鼓,康加鼓,小手鼓,沙锤,鼓掌声和管钟;《得益于我朋友的小小帮助》中主唱;口琴;最后的钢琴和弦
后期制作
  • 杰夫·埃默里克音频工程师;循环带及其他音效[335][lower-alpha 48]
  • 乔治·马丁:制作人和混音师;循环带及其他音效;《补上漏洞》中的大键琴,《为凯特先生好!》中的劳里管风琴和簧风琴,《为凯特先生好》中的劳里管风琴和鐘琴,《得益于我朋友的小小帮助》中的哈蒙德管风琴,《变好》中的钢琴以及《可爱的丽塔》中的钢琴独奏;最后的管风琴和弦[337]
合作音乐家
  • 《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中的圆号四重奏:尼尔·桑德斯,詹姆斯·W·巴克,约翰·伯登,托尼·兰德尔[338](马丁与麦卡特尼编曲指挥);
  • 《她要离家出走了》中的弦乐部分和竖琴(迈克·莱安德编曲,马丁指挥);
  • 《身内体外》中的塔布拉鼓、迪尔鲁巴琴、弹拨尔及斯瓦曼德尔亚裔音乐圈的成员演奏,此外的弦乐部分由哈里森和马丁编曲指挥;
  • 《在我六十四岁时》中的单簧管三重奏:罗伯特·彭斯,亨利·麦肯齐,弗兰克·里迪(马丁与麦卡特尼编曲指挥);
  • 《早安早安》中的萨克斯六重奏由群声有限公司演奏,马丁与列侬编曲指挥;[339]
  • 《生命中的一天》中的管弦乐部分,由马丁、列侬及麦卡特尼编曲,马丁与麦卡特尼指挥。[340]
  • 尼尔·阿斯皮纳尔:弹拨尔和口琴[341]
  • 马尔·埃文斯:倒数计时,口琴,闹钟声及最后的钢琴和弦[342]

榜单成绩

《佩珀中士》自发行至1987年在公告牌专辑榜上共计在榜175周。[343]

周榜

原版
榜单 最高排名
澳大利亚肯特音乐报道榜[344] 1
加拿大《RPM》专辑榜[345] 1
挪威世界之路专辑榜[346] 1
瑞典最热榜[347] 1
英国专辑榜[348][349] 1
美国公告牌专辑榜[350] 1
西德媒体控制专辑榜[351] 1
1987年再版
榜单 最高排名
荷兰Mega专辑榜[352] 2
日本Oricon公信榜[353] 3
英国专辑榜[354] 3
2009年再版
榜单 最高排名
澳大利亚专辑榜[355] 16
比利时专辑榜(瓦隆)[356] 22
巴西专辑榜[357] 20
丹麦专辑榜[358] 20
芬兰专辑榜[359] 9
意大利专辑榜[360] 9
日本Orion公信榜[361] 20
新西兰专辑榜[362] 12
挪威专辑榜[363] 31
葡萄牙专辑榜[364] 4
西班牙专辑榜[365] 22
瑞典最热榜[366] 8
英国专辑榜[367] 5
2017年再版
榜单 最高排名
align="left"澳大利亞專輯榜(ARIA[368] 5
align="left"奧地利專輯榜(奧地利Ö3[369] 3
align="left"比利時專輯榜(Ultratop法蘭德斯)[370] 2
align="left"比利時專輯榜(Ultratop瓦隆)[371] 1
align="left"加拿大專輯榜《告示牌》[372] 7
align="left"捷克專輯榜(ČNS IFPI[373] 6
align="left"丹麥專輯榜(Hitlisten[374] 3
align="left"荷蘭專輯榜(MegaCharts[375] 2
align="left"芬蘭專輯榜(Suomen virallinen lista[376] 23
align="left"德國專輯榜(Media Control[377] 5
align="left"愛爾蘭專輯榜(IRMA[378] 2
意大利专辑榜(FIMI[379] 6
align="left"日本專輯榜(公信榜[380] 5
墨西哥专辑榜(AMPROFON[381] 18
新西兰专辑榜(RMNZ[382] 4
align="left"挪威專輯榜(VG-lista[383] 9
align="left"波蘭專輯榜(ZPAV[384] 28
葡萄牙专辑榜[385] 3
align="left"蘇格蘭專輯榜OCC[386] 1
Spanish Albums (PROMUSICAE)[387] 3
align="left"瑞典專輯榜(Sverigetopplistan[388] 2
align="left"瑞士專輯榜(Schweizer Hitparade[389] 2
align="left"英國專輯榜OCC[390] 1
美国公告牌专辑榜[391] 3

年榜

榜单(1967) 排名
澳大利亚专辑榜[344] 1
英国专辑榜[392] 1
美国公告牌年榜[393] 10
榜单(1968) 排名
澳大利亚专辑榜[344] 3
美国公告牌年榜[394] 6

十年总榜

榜单(1960年代) 排名
英国专辑榜[395] 1

销量认证

到了1967年12月31日,这张专辑在美国售出2360423张。而到1960年末,这个数字则涨到了3372581张。[396]

地區 认证认证单位/销量
阿根廷(阿根廷唱片業協會[397] 2× 白金 120,000^
阿根廷(阿根廷唱片業協會[397]
1987年再版
3× 白金 180,000^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398] 4× 白金 280,000^
巴西(巴西唱片業協會[399] 100,000*
加拿大(加拿大音乐协会[400] 8× 白金 800,000^
法国(法國唱片出版業公會[401] 696,800[402]
德国(聯邦音樂產業協會[403] 白金 500,000^
意大利(意大利音乐产业联盟[404] 50,000*
日本(Oricon公信榜) 208,000[353]
新西兰(新西兰唱片音乐协会[405] 6× 白金 90,000^
英国(英国唱片业协会[406] 17× 白金 5,198,291[296]
美国(美國唱片業協會[407] 11× 白金 11,000,000^

*僅含認證的實際銷量
^僅含認證的出貨量

脚注

注释

  1. 根据艾伦·J·维纳所说,这张专辑在几十年间一直被认为是在6月1日发行的,不过真实的发行日期应是5月26日。[1]
  2. 麦卡特尼曾说这个名字来自他的一次空耳。他把共餐的埃文斯所说的“salt and pepper”听成了“Sergeant Pepper”。[23]这首歌中提到的“佩珀中士”可能是指两位英国演艺界的杰出人物:威尔·佩珀或他的儿子哈里·S·佩珀。威尔·佩珀是爱德华时代的表演会“威尔·C·佩珀的白浣熊”的经理。[24]
  3. 美国乐队海滩男孩在1960年代中前期的音乐作品日臻完善。在他们的主唱、词曲作者以及制作人威尔逊的带领下,他们将源于爵士乐的人声合唱与冲浪音乐结合,创造出了他们独特的音乐风格。[29]威尔逊在《宠物之声》的内页写到了这张专辑的创作缘起:“1965年,我听了专辑《橡皮灵魂》。他对于我来说当然算是个挑战。我觉得每处剪辑都非常艺术,也非常刺激。”[30]在1966年秋发行的的流行单曲中,海滩男孩的《美妙振动》对披头士影响尤深。这首歌在《宠物之声》期间就已开始创作,不过是在专辑几个月后发行。[31]
  4. 埃默里克后来会想起麦卡特尼在录音间歇时循环播放《宠物之声》这件事时,又补充道:“当他(对于《便士巷》这首歌)想要那种纯美国派的声音时,我也就感觉不那么奇怪了”。[34]麦卡特尼对于威尔逊的低音线感触最多,特别是他在其中并不总是用主音这点。[35]从那点出发,麦卡特尼觉得自己的低音线也可以更具旋律性。[36]
  5. 一些学者觉得《佩珀中士》最后以一段混乱音响收尾就是仿照《疯掉了!》。[41]而另一些学者发现披头士未发表过的一首歌《光的嘉年华》(在为《佩珀中士》准备素材时录制)与《疯掉了!》的最后一首歌《磁怪之子的归来》惊人的相似。发明之母后来也在1968年的专辑《我们只是要钱》中戏仿了《佩珀中士》的封面。[42]
  6. 在埃默里克看来,專輯的录制过程标志着麦卡特尼成为“事实上的”制作人,而马丁则开始常常在需要熬通宵时缺席。[45]而且作为EMI的音频工程师,他看到:“(到了《佩珀中士》时期,)约翰的性子明显变了,他对事事不在那么固执,变得随和多了。他对于有人能替他思考这件事看起来也挺满意。”[46]
  7. 披头士唱片的版权以及阿比路录音室都归EMI所有。他们从乐队的特许使用费中扣除了《佩珀中士》录制期间录音室的租金。[48]
  8. 相关实验可能是从1966年4月录制《左轮手枪》最后一曲《明天不可知》开始的。[55]埃默里克认为《左轮手枪》与《佩珀中士》录制过程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没有给定绝对的截止时间。此外《左轮手枪》的录制主要集中在下午到日暮后不久这段时间,而《佩珀中士》通常开始录制时就已是晚上7点。[34]而两者录音质量上的差异,在他看来,则主要因为《左轮手枪》是在阿比路三号录音室录制的。这间录音室要比二号录音室小很多,声学条件也不能相比。[56]
  9. 马丁与爱普斯坦觉得让歌迷为同一首歌付两次钱并不合适,所以他们决定不在《佩珀中士》中收录《永远的草莓地》以及《便士巷》。[61]
  10. 披头士第一张用到八轨录音机的专辑是白色专辑[69]
  11. 《Sgt. Pepper》淡出而《得益于我朋友的小小帮助》淡入,然后《Sgt. Pepper》复现时也用了相同的手法引入《生命中的一天》。[91]
  12. 这里用到的人群的声音是从阿比路录音室的档案库提取的。其中观众们低声细语的声音采自《第28卷:观众鼓掌声与环境声(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伊丽莎白女王大厅)》。笑声则取自马丁1961年的喜剧表演录音,《边缘之外》而在下首歌的引子部分的尖叫声则是来自马丁录制的披头士在好莱坞露天剧场的现场表演录音。[114]他们还用到了2月10日录制《生命中的一天》的管弦配乐时采集的环境声。[115]
  13. 一些研究者觉得两段主歌之间的过场是两种风格融合的时刻。[117]
  14. 直接输入技术是由副工程师肯·汤森发明的。他将电吉他直接连接着混音台,不再需要扩音器和麦克风。[89]
  15. 这首歌的主音吉他部分是由麦卡特尼弹奏的。哈里森此前曾花了七个小时的时间录制这段,但最终未被采用。[120]
  16. 这首歌是麦卡特尼与列侬两人于1967年三月中旬在麦卡特尼位于圣约翰伍德寓所写歌时为斯塔尔写的。列侬用着吉他,麦卡特尼弹着钢琴,反复地交流台词,最终确定了对唱的内容。[123]埃默里克后来表示这首歌是列侬与麦卡特尼那几年一起写的为数不多的歌之一。[124]
  17. 列侬写的歌词还包括对曾粗鲁对待女伴忏悔的字句:“我曾使我的女人痛苦”。[137]他解释说:“我打人了。我不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就打了。”[137]在一些学者看来,这首歌鼓励听着按照歌中讲述者的例子改弦更张:“曾是个这么卑劣的人的我,也在尽己所能改邪归正。”[137]
  18. 这首歌的背景音轨由于录音室租用上的问题改在西伦敦的摄政录音室录制。[143]
  19. 由于马丁当时正忙于其他艺人的工作,麦卡特尼该请迈克·莱安德编写这首歌的弦乐部分。[147]马丁后来对这件事感觉不怎么舒服,不过在指挥音乐家演奏时大致还是按照莱安德的原谱。[148]
  20. 埃默里克是在1966年发行的《左轮手枪》中的《黄色潜水艇》里首次用到这种手法。[152]
  21. 哈里森在3月15日录制了这首歌的人声、西塔琴和弹拨尔部分;其他的印度乐器部分是由来自亚裔音乐圈的住在伦敦的印裔音乐人演奏。乐队其他成员没有参与这首歌的录制。[158]
  22. 这段笑声采自阿比路音效资料《第6卷:掌声与笑声》。马丁与埃默里克反对加入这个音效,但哈里森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163]
  23. 为了契合它的风格,《在我六十四岁时》是《佩珀中士》中用到最多副属和弦的一首歌。[166]
  24. 在马丁看来,这段“哀嚎”是这首歌被听众成为“大麻梦”的源头。这段加上回声音效的过场先由右边慢慢转到左边,再转回去,之后在左边突然结束。[184]随后这段过场在逐渐侵入的铜管部分中结束。第四段也是最后一段主歌开始。之后,歌曲进入最后一个渐强乐段。在那个乐段之后,则是为歌曲收尾的钢琴和弦。余声回响了近一分钟。[185]
  25. 歌中那个“上了头条的幸运儿”来源于披头士的朋友和吉尼斯继承人塔拉·布朗的事故。列侬后来表示他“没有照搬事故的始末。塔拉并没有失神,不过在我写那段时,我就想写成那样”。[190]而在马丁看来,“他在车里失了神”这句暗指这位主人公吸过毒。[191]
  26. 列侬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声音,经常要求加上大量的回声,来把他的声音淹没掉。[192]
  27. 《生命中的一天》从1967年1月19日开始录制。第一次试录时,列侬在开始时嘟囔着:“糖梅仙子,糖梅仙子。”()[187]麦卡特尼长的那部分则是在第二天录制的。加录的管弦部分则是在2月10日录制的。马丁先把那部分的录音露在四条音轨上,最后在混音时把它们做了分层。[194]最后的钢琴和弦是在12天后录制的。[195]
  28. 列侬并不知道当时大部分唱机与音响并不能回放这段声响。许多听者是到1987年CD版发行后才听到它的。[200]
  29. 如果把引出槽中的音频倒放并放慢,就可以听到麦卡特尼说了句:“我会像个超人那样干你。”斯塔尔和哈里森则在背景中呵呵地笑。[202]在2012年LP再版时,唱片公司再现出了引出槽。[203]
  30. 这种处理方式与埃塞克斯骑兵团军乐队一样。它们会把参加的战役,比如卢斯战役,画在鼓面上。巧合的是,在北兰开夏忠诚团中服役的乔治·哈里森的祖父亨利是在路斯战役中战死的。[208]
  31. 其中还可以看到麦卡特尼和哈里森带着的员佐勋章[95]佩珀中士的封面自专辑发行之后就引起分析的热潮。[213]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流行音乐中唯一一张与专辑本身受到同等关注的封面。其中许多元素经常被援引为“保罗已死”的证据,比如在封面上被当作“死亡符号”的麦卡特尼头上的手。而在封底上,他也像正要离开那样背对着相机。[214]
  32. 同时代的英国歌手乔治·梅利认为这张封面是“地下世界的缩影”。[220]
  33. 此外还有卡尔·马克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以及卡尔·荣格这样的哲学家与科学家。[220]斯塔尔没有参与名人剪影的提名。[221]
  34. 《佩珀中士》发行的日子是在披头士加入EMI五周年纪念日后几天发行的。[226]
  35. 当时《旋律之神》杂志也接到对这张专辑负面评价的来信。那些差评可能是爵士乐爱好者写的。[253]几十年后,戈德斯坦透露他在写乐评时音响出了问题,左侧的喇叭坏掉了。但吉尔斯·马丁指出,这张专辑强烈的立体声效果不大可能让戈德斯坦忽略音响的问题。戈德斯坦还表示说,他当时“有点被这张专辑吓到了,在年轻气盛下决定(写那篇乐评)。(我想)敲打一下他们,让他们回去做摇滚乐……他们会说:‘哦,我们错了,我们会回去唱《高高的萨莉》或‘我不会与他人共舞’。’我当时对于《佩珀中士》中那些有预见性的部分并不是很感兴趣。”[254]
  36. 蒂姆·莱利认为,《橡胶灵魂》和《左轮手枪》是“感官的奇迹”,“天衣无缝”,“《佩珀中士》则满是自负的味道”。[259]《佩珀中士》“只能附和《左轮手枪》”。[260]
  37. 戈德斯坦1967年的对《佩珀中士》的批评主要就是指责他那种过度重视形式的风格,或者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腔调压过内涵”。[263]他还表示了对于专辑滥用特效的反感,认为这样“装腔作势而且故弄玄虚”。[263]他还觉得专辑缺乏情感,并表示“(即使它是)幻想曲,我也希望能从中得到真情实感”。[263]
  38. 音乐学家约翰·基姆西觉得摇滚音乐从《佩珀中士》开始重视艺术性。[264]在邦斯看来,“朋克摇滚”是“最靠近摇滚本质的风格”,毫不装腔作势。[264]在蒂姆·莱利看来,《佩珀中士》有的是“做作”,而“冷落了原始摇滚中的急促与野性。”[260]
  39. 据基姆西所说,像邦斯这样的摇滚纯粹主义者觉得这张专辑缺乏真情实感的观点,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预设:真正的摇滚乐不应“被技巧和艺术自觉侵蚀了本质”。[264]他将邦斯的“态度驱动的凡人”和让-雅克·卢梭的“高贵野蛮人”做了类比,提出邦斯对于《佩珀中士》的蔑视来源于浪漫主义者对于现代主义的抵触。[264]
  40. 严格说来,发明之母的《疯掉了!》才是首张“概念专辑”,但普及这个概念的则是《佩珀中士》。[275]而《佩珀中士》、《左轮手枪》、海滩男孩的《宠物之声》以及谁人乐队的《汤米》(1969)也都因突出的统一性而有“首张概念专辑”之称。[276]
  41. 艾伦·穆尔认为《佩珀中士》是“前卫摇滚执迷的统一专辑概念的先声”。[283]凯文·霍尔姆-赫德森则认为这张专辑是“前卫美学的奠基石”。[284]音乐记者托马斯·布莱克韦尔认为这张专辑“是前卫摇滚这种风格的源流”。[285]
  42. 学者迈克尔·詹姆斯·罗伯茨认为这张专辑成为了艺术摇滚的范本,开启了反文化圈的精英主义文化。[287]
  43. 在四年后的第二版榜单中,《左轮手枪》排名第一,《佩珀中士》位列第二。[304]2003年出版的第三版中,《佩珀中士》的排名降至第三。第二的位置让与电台司令的《善变》。[305]
  44. 2009年,电子游戏开发商Harmonix获得了授权,发行了畅销的《摇滚乐队》系列的披头士专属版。《佩珀中士》是三张完整收录的专辑之一。游戏的前半部分是披头士的现场演出,后半部分则是披头士在阿比路二号录音室里“编制迷幻‘梦境’”。[308]
  45. 菲尔·斯佩克特和布赖恩·威尔逊也都有开创性的制作人之名。[311][310]。阿维德·马什·阿什比认为沙滩男孩的《美妙振动》是部分摇滚乐从那时起注定不能在演唱会上听到的强烈信号。而一些流行音乐人也将事业的主要关注点转移到录制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琢却又不能在现场演出的作品上。[312]
  46. 披头士早在1963年就开始逐步整合编写和录制。这个过程在《橡皮灵魂》和《左轮手枪》时期突飞猛进,最终在《佩珀中士》时期开花结果。[314]
  47. 除了发明之母乐队在1968年的专辑《我们只是要钱》中戏仿了《佩珀中士》的封面之外,滚石乐队的《应撒旦陛下的旨意》以及小脸乐队的《奥格登的坚果碎了》也都有借鉴《佩珀中士》的地方[42]2013年3月30日,一张有乐队四名成员签名的《佩珀中士》唱片在达拉斯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被一名来自美国中西部的未公开姓名买家以$290500的价格拍下。[327]
  48. 尽管马丁为埃默里克争取过工程师的名分,但EMI基于当时的公司规定拒绝了这一请求。在彼得·布莱克因为参与制作封面而获得金唱片时,埃默里克却没有。不过他还是在1968年因为这张专辑赢得了格莱美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辑奖。[336]

引注

  1. Wiener 1992, p. 31.
  2. . Library of Congress. 2003 [2007-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3. Kastan 2006, p. 139.
  4. Miles 1997, p. 303.
  5. Lewisohn 1992, p. 210.
  6. The Beatles 2000, p. 229.
  7. MacDonald 2005, p. 212.
  8. Martin & Pearson 1994, p. 7.
  9. Lewisohn 1992,第211页; Martin & Pearson 1994,第7页.
  10. MacDonald 2005, pp. 212–213.
  11. MacDonald 2005, p. 213.
  12. Lewisohn 1992,第210: the Beatles grew tired of touring, 230: the Beatles' final commercial performance页; MacDonald 2005,第213页
  13. Schaffner 1978, pp. 58–59.
  14. Julien 2008b, p. 1.
  15. Gould 2007, p. 367.
  16. Julien 2008b, p. 2.
  17. Everett 1999, p. 71.
  18. Rodriguez 2012, p. 18.
  19. Blaney 2007, p. 8.
  20. Womack 2007, p. 158, 160–161.
  21. Harry 2000,第323, 333页; Julien 2008b,第2页.
  22. Womack 2007, p. 168.
  23. . Paulmccartney.com. 2017-04-26 [201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24. Larry Portis, Soul Trains (2002), p. 224: "Sgt. Pepper was the ghost of either Will Pepper or his son Harry S. Pepper, two outstanding figures in English show business."
  25. Moore 1997, pp. 20–21.
  26. Miles 1997, pp. 303–304.
  27. Martin 1994, p. 202.
  28. MacFarlane 2008,第36–37页: Wilson's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aesthetics of recording; Kimsey 2009,第37, 235页: Wilson's admiration for the Beatles' Rubber Soul and Phil Spector.
  29. MacFarlane 2008, p. 36.
  30. Martin & Pearson 1994, p. 48.
  31. Gould 2007, p. 35.
  32. MacFarlane 2008, pp. 36–37.
  33. Babiuk 2002,第204页: "It's very cleverly done"; Julien 2008c,第158页: "escape the influence".
  34.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42.
  35. MacFarlane 2008, p. 37.
  36. Babiuk 2002, p. 204.
  37. Crowe, Jerry. . Los Angeles Times. 1997-11-01 [2014-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38. Julien 2008c, p. 160.
  39. Julien 2008c, p. 158.
  40. Miles, Barry. . Atlantic Books. 2014: 125. ISBN 978-1-78239-678-9.
  41. Romano 2010, p. 20.
  42. Everett 1999, p. 123.
  43. Emerick & Massey 2006, pp. 184, 190.
  44. Everett 1999, p. 99.
  45.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63.
  46.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74.
  47. Lewisohn 1992, p. 232.
  48. MacDonald 2005, p. 215.
  49. Everett 1999,第99页; MacDonald 2005,第212–223页.
  50. Emerick & Massey 2006, pp. 135–136.
  51. Awde 2008, p. 17.
  52. MacDonald 2005, pp. 217–220.
  53.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39.
  54. Martin & Pearson 1994,第78页: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experimentation"; Martin & Pearson 1994,第82页: Sgt. Pepper "grew naturally out of Revolver".
  55. Davies 2009,第261页; MacDonald 2005,第185–193页.
  56. Scapelliti 2007, p. 96.
  57. Martin & Pearson 1994, p. 111.
  58. Moore 1997, pp. 19–20.
  59. Harry 2002, p. 714.
  60. Everett 1999,第99页: the childhood concept was abandoned in favour of Sgt. Pepper; Miles 1997,第306页: at Epstein's insistence the single tracks were not included on the LP.
  61. Martin & Pearson 1994, p. 27.
  62. Martin & Pearson 1994, p. 26.
  63. MacDonald 2005,第219页: 55 hours of studio time; Martin & Pearson 1994,第13页: "set the agenda for the whole album".
  64. Julien 2008b, p. 6.
  65. Emerick & Massey 2006,第132页: McCartney's goal; Julien 2008b,第6页: "Now our performance is that record."
  66. MacDonald 2005, pp. 220–221.
  67. Martland, Peter. . Amadeus Press. 1997: 250. ISBN 978-1-57467-033-2.
  68.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91.
  69.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76.
  70. Lewisohn 2009, p. 29.
  71. Babiuk 2002, p. 199.
  72. Emerick & Massey 2006, pp. 169–170.
  73. Lewisohn 1992, p. 244.
  74. Kimsey 2008, p. 133.
  75.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90.
  76. Hannan 2008, p. 62.
  77. Lewisohn 1992, p. 216.
  78. Martin & Pearson 1994, pp. 82–83.
  79. Martin & Pearson 1994, p. 105.
  80. Davies 2009, pp. 273–274.
  81. Davies 2009, p. 270.
  82. MacDonald 2005, pp. 233–234.
  83. Everett 1999,第104页: a Lowrey organ on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Everett 1999,第106页: a Hohner Pianet on "Getting Better", Everett 1999,第107页: a harpsichord on "Fixing a Hole"; Everett 1999,第110页: a harmonium on "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 Everett 1999,第120页: a grand piano on "A Day in the Life".
  84. Everett 1999, p. 100.
  85. Everett 1999, pp. 104, 106, 111.
  86. Miles 2009, pp. 266–67.
  87. The Beatles 2000, pp. 241, 242.
  88. The Beatles 2000, p. 242.
  89. Womack 2007, p. 170.
  90. Julien 2008c,第162页; Lewisohn 1992,第251页.
  91. Lewisohn 1992, p. 251.
  92. Lewisohn 1992, p. 252.
  93. Scapelliti 2007, p. 100.
  94. Davies 2009,第262页: the recording of Please Please Me cost £400 (相当于2018年的£7,131); Lewisohn 1992,第253页: they spent 700 hours recording Sgt. Pepper.
  95. Martin & Pearson 1994, p. 168.
  96. Lewisohn 1992, pp. 252–253.
  97. Hannan 2008,第61页: "The album is made up of a broad variety of musical and theatrical genres"; Moore 1997,第18, 70–79页: rock and pop; Wagner 2008,第76页: the "multigenre nature of Sgt. Pepper".
  98. Hannan 2008,第61–62页: music hall and blues; Wagner 2008,第76页; rock and roll, vaudeville, big band, piano jazz, chamber, circus, avant-garde, Western and Indian classical music.
  99. Wagner 2008, pp. 76, 89–90.
  100. Covach 1997, p. 31.
  101. Grillo, Ioan. . Bloomsbury Press. 2011: 38. ISBN 978-1-60819-401-8.
  102. Glausser 2011,第29页: Lennon and McCartney's contemporary denial of an intentional reference to illicit drugs in the lyrics to "A Day in the Life"; Moore 1997,第60页: McCartney's immediate denial in Melody Maker; Miles 1997,第325页: McCartney later suggested that the line was deliberately written to ambiguously refer to either illicit drugs or sexual activity.
  103. MacDonald 2005, p. 240.
  104. Whiteley 2008, pp. 18–19.
  105. Spitz 2005, p. 697.
  106. Moore 1997, p. 60.
  107. Whiteley 2008, pp. 15, 22.
  108. Julien 2008c, p. 166.
  109. Whiteley 2008, p. 22.
  110. Moore 2008, p. 140.
  111. Moore 1997, pp. 61–62.
  112. Martin & Pearson 1994,第76页; MacDonald 2005,第233页.
  113. Everett 1999,第101页: pit orchestra and audience; Moore 1997,第23页: the illusion of a live performance; Moore 1997,第27页: 10 seconds of introductory ambiance.
  114. Lewisohn 1992, p. 248.
  115. MacDonald 2005, p. 233.
  116. Womack 2007, p. 169.
  117. Moore 1997, p. 28.
  118. Hannan 2008, p. 48.
  119. Everett 1999, p. 101.
  120. MacDonald 2005,第233页: (secondary source); Martin & Pearson 1994,第66–67页: (primary source).
  121. Womack 2007, pp. 170–171.
  122. Womack 2007, p. 171.
  123. Davies 2009, pp. 263–268.
  124.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81.
  125. MacDonald 2005, p. 247.
  126. Everett 1999, p. 103.
  127. Emerick & Massey 2006, pp. 182–183.
  128. Hannan 2008, p. 50.
  129. MacDonald 2005,第240页; Womack 2007,第172页
  130. Martin & Pearson 1994, pp. 103–104.
  131. Womack 2007, p. 172.
  132. Martin & Pearson 1994, p. 102.
  133. Martin & Pearson 1994, p. 103.
  134. Womack 2007, pp. 171–172.
  135. Riley 1988, p. 216.
  136. MacDonald 2005, p. 241.
  137. Womack 2007, p. 173.
  138. Everett 1999, p. 106.
  139. MacDonald 2005, p. 242.
  140. MacDonald 2005, p. 236.
  141. Womack 2007, pp. 106–107.
  142. Miles 1997, pp. 314–315.
  143.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65.
  144. Everett 1999, p. 107.
  145. Everett 1999, p. 108.
  146. Moore 1997, p. 37.
  147. Emerick & Massey 2006,第180–181页: (primary source) and Martin recording with Cilla Black; Lewisohn 1992,第249页: (secondary source).
  148. MacDonald 2005, p. 245.
  149. MacDonald 2005, pp. 237–238.
  150. Womack 2007, p. 175.
  151. MacDonald 2005,第237–238页; Moore 1997,第40页.
  152.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68.
  153. MacDonald 2005, p. 238.
  154. Everett 1999, p. 110.
  155. Rodriguez 2012, p. 210.
  156. Everett 1999,第111–112页; Womack 2007,第176页.
  157. Lavezzoli 2006, pp. 177–178.
  158. Lewisohn 1992,第248页: London-based Indian musicians and non-participation of the other Beatles; Lavezzoli 2006,第178页: Harrison singing and playing sitar and tambura on "Within You Without You", and contributors from the Asian Music Circle.
  159. Womack 2007, p. 176.
  160. Everett 1999, p. 112.
  161. MacDonald 2005, pp. 243–244.
  162. Davies 2009, p. 321.
  163. Emerick & Massey 2006,第187页: Martin and Emerick advised against inclusion of the laughter; Lewisohn 1992,第251页: gleaned from Abbey Road effects tape.
  164. Martin & Pearson 1994, p. 148.
  165. Hannan 2008, p. 56.
  166. Everett 1999, p. 113.
  167. MacDonald 2005, p. 220.
  168. Moore 1997, p. 47.
  169. Martin & Pearson 1994, p. 34.
  170. Moore 1997, p. 46.
  171.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37.
  172. Womack 2007, p. 177.
  173. Moore 1997, p. 48.
  174. MacDonald 2005, p. 239.
  175. Everett 1999,第116页: "grievance against complacency"; Moore 1997,第50页: the bluesy mixolydian mode in A.
  176. MacDonald 2005, p. 234.
  177. Womack 2007, pp. 177–178.
  178. MacDonald 2005, p. 235.
  179. Martin & Pearson 1994, p. 75.
  180. MacDonald 2005, p. 248.
  181. Womack 2007, p. 178.
  182. Womack 2007, p. 181.
  183. Moore 1997, p. 52.
  184. Martin & Pearson 1994,第156页: "vocal wailings", Riley 1988,第227–228页: panning.
  185. Moore 1997,第54页; Riley 1988,第228页: an aggressive brass section.
  186. Martin & Pearson 1994, p. 56.
  187. Womack 2007, p. 179.
  188. Martin 1994, p. 209.
  189. Davies 2009, p. 275.
  190. Davies 2009, p. 276.
  191. Martin & Pearson 1994, p. 50.
  192. Martin & Pearson 1994, pp. 52–53.
  193. Womack 2007, p. 180.
  194. Martin & Pearson 1994, p. 59.
  195. Lewisohn 1992, pp. 241, 244–245, 247.
  196. Riley 1988, p. 225.
  197. MacDonald 2005, p. 229.
  198. MacDonald 2005,第228页: "finest single achievement"; MacDonald 2005,第232页: "among the most penetrating and innovative artistic reflections".
  199. Womack 2007, p. 182.
  200.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88.
  201. Everett 1999, p. 122.
  202. Julien 2008c, p. 164: see end note number 11.
  203. Knopper, Steve. . Rolling Stone. 2012-11-12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1).
  204. Inglis 2008,第92页: on McCartney's design for the Sgt. Pepper cover (secondary source); Inglis 2008,第92–95页: the involvement of Robert Fraser, Perter Blake, Jann Haworth and Michael Cooper; Inglis 2008,第96页: winning the 1967 Grammy Award for the Best Album Cover; Miles 1997,第333页: McCartney's design for the Sgt. Pepper cover (primary source).
  205. Inglis 2008, pp. 92–95.
  206. Gould 2007,第391–395页: the Sgt. Pepper cover featured the Beatles as the imaginary band alluded to in the album's title track, standing with a host of celebrities (secondary source); The Beatles 2000,第248页: standing with a host of celebrities (primary source).
  207. The Beatles 2000,第236页: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hippie style on the Beatles; Gould 2007,第385页: "spoofed the vogue in Britain for military fashions".
  208. . 2017-05-30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209. Inglis 2008, p. 95.
  210. Inglis 2008,第95页; Sounes 2010,第169页.
  211. Lewisohn 1992,第236页: the first time lyrics were printed in full on a rock album; Inglis 2008,第96页: the lyrics were printed on the back cover.
  212. Crouse 2000,第60页: "Ontario Provincial Police"; Martin & Pearson 1994,第168页: the badge was a gift from a fan.
  213. Gould 2007, pp. 391–395.
  214. Inglis 2008, p. 98–99.
  215. Miles 1997, pp. 344–345.
  216. Inglis 2008, p. 96.
  217. Moore 1997, p. 57.
  218. .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219. Inglis 2008,第93页: 57 photographs and nine waxworks; Tillery 2011,第81页: the Self-Realization Fellowship gurus.
  220. Inglis 2008, p. 93.
  221. Inglis 2008, p. 94.
  222. Harry 2000, p. 412.
  223. Harry 2002, p. 727.
  224. For the 1968 Grammy Awards see: . GRAMMY.com.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4). For the first rock LP to receive Album of the Year see: Glausser 2011,第143页
  225. MacDonald 2005, p. 249.
  226. Lewisohn 1992, p. 236.
  227. Everett 1999,第123页: debuted in the UK at number one; Moore 1997,第19页: eight studio album.
  228. McDermott, John. . Backbeat Books. 2009: 52. ISBN 978-0-87930-938-1.
  229. Riley 1988, p. 205.
  230. Scapelliti 2007, p. 104.
  231. Riley 1988, pp. 205–206.
  232. MacDonald 2005,第249页: radio stations interrupted their regular scheduling; Riley 1988,第205页: some played the album from start to finish.
  233. Rosen 1996, p. 95.
  234. Lewisohn 1992, p. 260.
  235. 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Allmusic上的頁面
  236. Klosterman, Chuck. . The A.V. Club. 2009-09-08 [201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237. McCormick, Neil. . The Telegraph. 2009-09-07 [201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4).
  238. Larkin, Colin. 1. Muze. 2006: 487–489. ISBN 0-19-531373-9.
  239. Graff & Durchholz 1999, p. 87.
  240. Kemp, Mark. . 2009-09-08 [201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241. Plagenhoef, Scott. . Pitchfork. 2009-09-09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242. Sheffield, Rob. . Brackett, Nathan; Hoard, Christian (编). 4th. Simon & Schuster. 2004-11-02: 51–54 [2014-03-23]. ISBN 978-0-7432-0169-8.
  243. Ponton, Jared. . Sputnikmusic. 2010-08-08 [2011-10-23].
  244. Christgau, Robert. . The Village Voice. 1976-12-20: 69 [201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245. Gould 2007,第420页; Julien 2008b,第8–9页; Moore 1997,第58–59页.
  246. Moore 1997,第59页: (secondary source); Poirier, Richard.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2: 137.: (primary source).
  247. Gould 2007,第420页; Julien 2008b,第9页
  248. Julien 2008b, p. 9.
  249. Christgau 2006,第116页: one of the best-known American critics at the time; Goldstein 2006,第97–101页: "spoiled" and "reek[ing]".
  250. Christgau 2006, p. 117.
  251. Goldstein, Richard. . Village Voice. 1967-07-20 [201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252. Christgau 2006, p. 116.
  253. Moore 1997, pp. 57–58.
  254. Edgers, Geoff. . Press of Atlantic City. 2017-05-16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8).
  255. Ingham 2006, p. 47.
  256. Marcus 2007, p. xxi.
  257. Marcus 2007,第258页: "a Day-Glo tombstone for its time"; Moore 1997,第60页: "a triumph of effects".
  258. Marcus 2007, p. 248.
  259. Riley 1988, pp. 204–205.
  260. Riley 1988, p. 203.
  261. Moore 1997, p. 59.
  262. Kimsey 2008, p. 122.
  263. Kimsey 2008, p. 130.
  264. Kimsey 2008, p. 135.
  265. Christgau, Robert. . Robert Christgau. [201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5).
  266. Moore 1997, p. 64.
  267. . BBC News. 1998-12-09 [2014-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268. Smith, Richard. .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7-04-11 [2014-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69. Childish, Billy. .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7-06-15 [2014-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5).
  270. Leonard, Marion. .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10-07-26: 129. ISBN 978-1-84631-190-1.
  271. Chilton, Martin. . The Telegraph. 2015-08-07 [2017-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2).
  272. Sheff 1981, p. 197.
  273. Martin & Pearson 1994,第150页: (primary source); Moore 1997,第64页: (secondary source).
  274. MacFarlane 2008, p. 33.
  275. Riley 1988, p. 11.
  276. Jones 2008, p. 49.
  277. Moore 2008, p. 144.
  278. MacFarlane 2008, pp. 33, 37.
  279. Moore 1997, p. 65.
  280. Elicker 2001, p. 231.
  281. O'Grady 2008, p. 23.
  282. Moore 1997,第18, 70–79页; Moore 2002,第64页: the origins of progressive rock are "marked by the release of the Beatle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n 1967"; Moore 2002,第69页: "The beginnings of progressive rock are normally traced to the Beatle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283. Moore 2008, p. 139.
  284. Holm-Hudson 2008, p. 10.
  285. Blackwell, Thomas. . PopMatters. 2009-11-22 [2014-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9).
  286. Jones 2008,第49页: one of the first art rock albums; Julien 2008a,第xvii页: a "masterpiece of British psychedelia".
  287. Roberts 2014, pp. 193, 210, 212, 230.
  288. . NME. 2014-02-14 [2016-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6).
  289. Kokenes, Chris. . CNN. 2010-04-30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290. Moore 1997, p. 72.
  291. Julien 2008c, p. 159.
  292. Moore 1997,第62页: "the cultural legitimization of popular music"; Moore 1997,第68–69页: a musical representation of its generation.
  293. . Pittsburgh Post-Gazette. 2007-06-01 [201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294. Anon.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2-02-22 [2013-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295. Scapelliti 2007, p. 57.
  296. Jones, Alan. . Music Week (Intent Media). 2017-06-02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5). .
  297. .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298. .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2).
  299. . RIAA.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6).
  300. . Euronews. 2011-06-01 [201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301. Murray, Charles Shaar. . Q (London). July 1987 [201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9).
  302. DeCurtis, Anthony. . Rolling Stone. 1987-08-27 [201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5).
  303. Larkin 1994, p. 7.
  304. Larkin 1998, p. 10.
  305. . BBC News. 2000-09-03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306. Levy 2005, p. 9.
  307. . Time. 2007 [200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4).
  308. Radosh, Daniel. . New York Times: 2, 8. 2009-08-11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8).
  309. ^ Robert Dimery; Michael Lydon (23 March 2010). 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Universe. ISBN 978-0-7893-2074-2.
  310. Edmondson 2013, p. 890.
  311. Bannister 2007, p. 38.
  312. Ashby 2004, p. 282.
  313. MacFarlane 2008, p. 39.
  314. Julien 2008c, p. 162.
  315. MacFarlane 2008, pp. 39–40.
  316. Hannan 2008,第46页: no keyboards were used during the album's recording; Martin & Pearson 1994,第108页: Robert Moog was working 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keyboard.
  317. Julien 2008c, p. 167.
  318. Julien 2008c, pp. 166–167.
  319. Hannan 2008, p. 46.
  320. Julien 2008b, p. 7.
  321. Lewisohn 1992, p. 237.
  322. Emerick & Massey 2006, p. 141.
  323. Inglis 2008, p. 101.
  324. Inglis 2008, p. 102.
  325. Riley 1988, p. 212.
  326. . RTÉ news (RTÉ Commercial Enterprises Limited). 2008-07-11 [2014-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3).
  327. Couch, Aaron. . NBC News. 2013-03-31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2).
  328. Southall & Perry 2006, p. 59.
  329. Lewisohn 1992,第350页; MacDonald 2005,第220–250页.
  330. Titlow, John Paul. . Fast Company. 2017-05-19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0).
  331. .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7-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1).
  332. . PBS.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333. Sesto, Gino. . Dash Two.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1).
  334. Lewisohn 1992,第232–253页, MacDonald 2005,第215–250页.
  335. Emerick & Massey 2006, pp. 132–192.
  336. Emerick & Massey 2006, pp. 191–192.
  337. Emerick & Massey 2006,第171页: piano solo on "Lovely Rita"; MacDonald 2005,第235, 237, 246, 239, 241页; Womack 2007,第180页: final harmonium chord on "A Day in the Life".
  338. MacDonald 2005, p. 232.
  339. Emerick & Massey 2006, pp. 176–179.
  340. Emerick & Massey 2006,第158页: Martin and McCartney took turns conducting; Gould 2007,第387–388页: the recording of "A Day in the Life" included a forty-piece orchestra; Martin & Pearson 1994,第35页: Robert Burns, Henry MacKenzie, Frank Reidy.
  341. MacDonald 2005, pp. 237, 243.
  342. MacDonald 2005, pp. 227–232, 237.
  343. Whitburn, Joel. . Record Research. 2001: 56. ISBN 978-0-89820-183-3.
  344. Kent, David. . St Ives, NSW: Australian Chart Book. 1993. ISBN 0-646-11917-6.
  345. .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201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3).
  346.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9).
  347. (PDF). hitsallertijden.nl.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2-29) (瑞典语).Note: Kvällstoppen combined sales for albums and singles in the one chart;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peaked at the number-five on the list on 20 June 1967
  348. . Official Charts. [2016-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2).
  349. Roberts 2005, p. 54.
  350. . Billboard.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5).
  351. (ASP). Media Control. [2010-05-01] (德语).
  352. (ASP). Hung Medien, dutchcharts.nl. MegaCharts. [201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荷兰语).
  353. . Roppongi, Tokyo: Oricon Entertainment. 2006. ISBN 4-87131-077-9.
  354. . UK Albums Chart. [201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355.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6).
  356. (ASP). Hung Medien. Ultratop. [2013-05-01] (法语).
  357. . Associação Brasileira dos Produtores de Discos (in Portuguese).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358. (ASP). danishcharts.com. [2012-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5).
  359.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4).
  360.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4).
  361. [All of the Beatles' "Remastered" Albums Enter the Top 100: Grossing 2,310 Million Yen In One Week]. oricon.co.jp. Oricon Style. 2009-09-15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9) (日语).
  362.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2).
  363.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7).
  364.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2).
  365. . Hung Medien.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8).
  366. (ASP). [201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5) (瑞典语).
  367. . Th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4).
  368.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Australiancharts.com. Hung Medien. [2017-06-03].
  369.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n German). Austriancharts.at. Hung Medien. [2017-06-08].
  370.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n Dutch). Ultratop.be. Hung Medien. [2017-06-02].
  371.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n French). Ultratop.be. Hung Medien. [2017-06-02].
  372. . FYIMusicNews. [2017-06-05].
  373. "Top 50 Prodejní". Czech Albums. ČNS IFPI. Note: On the chart page, select 201722 on the field besides the word "Zobrazit", and then click over the word to retrieve the correct chart data. [2017-06-06].
  374.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Danishcharts.com. Hung Medien. [2017-06-07].
  375.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n Dutch). Dutchcharts.nl. Hung Medien. [2017-06-02].
  376. "The Beatle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n Finnish). Musiikkituottajat IFPI Finland. [2017-06-04].
  377. "Longplay-Chartverfolgung at Musicline" (in German). Musicline.de. Media Control. [2017-06-02].
  378. . Irish Recorded Music Association. [2017-06-03].
  379. . Federazione Industria Musicale Italiana. [2017-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3) (意大利语).
  380. "Oricon Top 50 Albums" (In Japanese). Oricon. [2017-06-10].
  381. . Asociación Mexicana de Productores de Fonogramas y Videogramas.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1) (西班牙语).
  382. . Recorded Music NZ. 2017-06-05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383. . VG-lista. [2017-06-03].
  384. "Oficjalna lista sprzedaży :: OLIS - Official Retail Sales Chart". OLiS. Polish Society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2017-06-08].
  385. . Hung Medien. [2017-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386. "2017-06-02 Top 40 Scottish Albums Archive | Official Charts". UK Albums Chart. Th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17-06-03].
  387. . Productores de Música de España. [2017-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4) (西班牙语).
  388.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Swedishcharts.com. Hung Medien. [2017-06-03].
  389.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Swisscharts.com. Hung Medien. [2017-06-07].
  390. "2017-06-02 Top 40 Official UK Albums Archive | Official Charts". UK Albums Chart. Th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17-06-03].
  391. Caulfield, Keith. . Billboard. 2017-06-04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4).
  392. . [200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7).
  393. . [2013-05-03].
  394. . : 230 [2013-05-03].
  395. . [200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7).
  396. . Deconstructing Pop Culture by David Kronemyer. 2009-04-29 [201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397. . Cámara Argentina de Productores de Fonogramas y Videogramas. [2012-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6).
  398. . 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August 2020).
  399. . 巴西唱片業協會 (葡萄牙语).
  400. . 加拿大音乐协会.
  401. . InfoDisc (法语). Select THE BEATLES and click OK. 
  402. . Infodisc.fr. [201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403. . 聯邦音樂產業協會 (德语).
  404. . 意大利音乐产业联盟 (意大利语). 在「Anno」下拉選單中選擇「Tutti gli anni」。 在「Filtra」欄位中選擇「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在「Sezione」下面選擇「Album e Compilation」。
  405. . Radioscope. 201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4).
  406. . 英国唱片业协会. [2013-09-15]. 在格式(Format)欄位選擇「album」。 在認證(Certification)欄位選擇「Platinum」。 在「Search BPI Awards」欄位中輸入「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並按下Enter鍵。
  407. . 美國唱片業協會. 若有必要,請按「Advanced」,再按「Format」,然後選擇「Album」, 最後按「SEARCH」。 

参考文献

  • Ashby, Arved Mark (编). . Boydell & Brewer. 2004 [2018-01-19]. ISBN 978-1-58046-14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 Awde, Nick. . Desert Hearts. 2008. ISBN 978-1-898948-02-5.
  • Babiuk, Andy. Bacon, Tony , 编. Revised. Backbeat Books. 2002. ISBN 978-0-87930-731-8.
  • Bannister, Matthew. .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7 [2018-01-19]. ISBN 978-0-7546-880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3).
  • The Beatles. .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0. ISBN 978-0-304-35605-8.
  • Blaney, John. 1st. Jawbone Press. 2007. ISBN 978-1-906002-02-2.
  • Christgau, Robert. . Sawyers, June Skinner (编). . Penguin Books. 2006 [December 1967]. ISBN 978-0-14-303732-3.
  • Covach, John.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018-01-19]. ISBN 978-0-19-5356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 Cross, Craig. . 2005. ISBN 978-0-595-34663-9.
  • Crouse, Richard. . Dundurn. 2000. ISBN 978-0-88882-219-2.
  • Davies, Hunter. Revised and updated. W.W. Norton. 2009 [1968]. ISBN 978-0-393-33874-4.
  • Elicker, Martina. . Wolf, Werner; Bernhart, Walter (编). . Rodopi B.V. 2001: 227. ISBN 978-90-420-1565-4.
  • Edmondson, Jacqueline (编). . ABC-CLIO. 2013 [2018-01-19]. ISBN 978-0-313-3934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 Emerick, Geoff; Massey, Howard. . Gotham. 2006. ISBN 978-1-59240-269-4.
  • Everett, Walt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19-512941-0.
  • Glausser, Wayne. . MacFarland. 2011. ISBN 978-0-7864-4785-5.
  • Goldstein, Richard. . Sawyers, June Skinner (编). . Penguin Books. 2006 [May 1967]. ISBN 978-0-14-303732-3.
  • Gould, Jonathan. First Paperback. Three Rivers Press. 2007. ISBN 978-0-307-35338-2.
  • Graff, Gary; Durchholz, Daniel. . Visible Ink Press. 1999. ISBN 978-1-57859-061-2.
  • Hannan, Michael.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Harry, Bill. . Virgin. 2000. ISBN 978-0-7535-0404-8.
  • Harry, Bill. . Virgin. 2002. ISBN 978-0-7535-0716-2.
  • Holm-Hudson, Kevin.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139-9.
  • Ingham, Chris. 2nd. London: Rough Guides/Penguin. 2006. ISBN 978-1-84836-525-4.
  • Inglis, Ian.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Jones, Carys Wyn.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244-0.
  • Julien, Oliver.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a. ISBN 978-0-7546-6708-7.
  • Julien, Oliver.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b. ISBN 978-0-7546-6708-7.
  • Julien, Oliver.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c. ISBN 978-0-7546-6708-7.
  • Kastan, David Scott.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19-516921-8.
  • Kimsey, John.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Kimsey, John. . Womack; Kenneth (编). . Cambridge Companions to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521-68976-2.
  • Larkin, Colin. 1. Gullane Children's Books. 1994. ISBN 978-0-85112-786-6.
  • Larkin, Colin. 2. Virgin. 1998. ISBN 978-0-7535-0258-7.
  • Lavezzoli, Peter. . New York, NY: Continuum. 2006. ISBN 0-8264-2819-3.
  • Levy, Joe (编). First Paperback. Wenner Books. 2005. ISBN 978-1-932958-61-4.
  • Lewisohn, Mark. . Harmony Books. 1988. ISBN 978-0-517-57066-1.
  • Lewisohn, Mark. 2010. Chicago Review Press. 1992. ISBN 978-1-56976-534-0.
  • Lewisohn, Mark. . Apple/EMI Records. 2009.
  • MacDonald, Ian. 3rd. Chicago Review Press. 2005. ISBN 978-1-55652-733-3.
  • MacFarlane, Thomas.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Marcus, Greil (编). 2. Da Capo. 2007. ISBN 978-0-306-81532-4.
  • Martin, George. . St. Martin's Press. 1994. ISBN 978-0-312-11482-4.
  • Martin, George; Pearson, William. . Macmillan. 1994. ISBN 978-0-333-60398-7.
  • Miles, Barry. 1st Hardcover. Henry Holt & Company. 1997. ISBN 978-0-8050-5248-0.
  • Miles, Barry. . Omnibus Press. 2009-10-27. ISBN 978-0-85712-000-7.
  • Moore, Allan F.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521-57484-6.
  • Moore, Alan F. 2nd. Ashgate. 2002. ISBN 978-0-7546-0298-9.
  • Moore, Alan F.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O'Grady, Terence.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Riley, Tim. . Alfred A. Knopf. 1988. ISBN 978-0-394-55061-9.
  • Roberts, David (editor). 18. 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 2005. ISBN 978-1-904994-00-8.
  • Roberts, Michael James. .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8223-7883-9.
  • Rodriguez, Robert. . Milwaukee, WI: Backbeat Books. 2012. ISBN 978-1-61713-009-0.
  • Romano, Will. . Backbeat Books. 2010. ISBN 978-1-61713-375-6.
  • Rosen, Craig. . Billboard Books. 1996. ISBN 978-0-8230-7586-7.
  • Scapelliti, Christopher. . Guitar World. June 2007, 28 (6).
  • Schaffner, Nicholas. . McGraw-Hill. 1978. ISBN 0-07-055087-5.
  • Sheff, David. Golson, G. Barry , 编. 2000. St Martin's Griffin. 1981. ISBN 978-0-312-25464-3.
  • Sounes, Howard. . Da Capo Press. 2010. ISBN 978-0-306-81783-0.
  • Southall, Brian; Perry, Rupert (contributor). . Omnibus. 2006. ISBN 978-1-84609-237-4.
  • Spitz, Bob.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5. ISBN 978-0-7394-6966-8.
  • Tillery, Gary. . Quest. 2011. ISBN 978-0-8356-0900-5.
  • Wagner, Naphtali.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Wiener, Allen J. . Checkmark Books. 1992. ISBN 978-0816025114.
  • Whiteley, Sheila. . Julien, Olivier (编). . Ashgate. 2008. ISBN 978-0-7546-6708-7.
  • Womack, Kenneth. . Continuum. 2007. ISBN 978-0-8264-1746-6.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