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

深衣是一种記載於中國先秦時期、於漢代失傳後被宋朝學者朱熹重新設計或復原的中國古代服飾,後來再傳至朝鮮,是自宋代以降,士庶在部份禮儀場合如冠禮祭祀等,以及部份文人儒者欲向他人表示尊重古禮、不同俗流的人物才於平日穿用的服飾[1][2]

明代承天秀墓出土的深衣和幅巾,現藏於江陰博物館

得名

在《礼记正义· 深衣》中有提到其他的服饰的上衣和下裳均不相连,而「深衣」上衣和下裳相连,将整个身体均包裹在内,被体深邃,因此而被称作深衣。自古天子诸侯朝会服玄端,燕居服深衣[3][4]。宋末金履祥认为深衣乃古代士大夫闲居之服,合于周礼"规矩准绳" ,并撰《深衣小传》[5]

復原的漢服深衣及其傳播

中國

深衣是一種記載於儒家經典《禮記》中相傳為先秦時代的天子和庶人所共同穿著的服飾、並於漢代失傳。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時曾嘗試按照經典的紀載進行復原,[6]歷史上宋朝朱熹或明末的黃宗羲也都曾試圖按照經典重新設計。深衣在《禮記》等中國文獻當中作為一種簡便的禮服而被記錄,到了漢代以降,深衣作為一種傳說被人時時想起,並沒有受到太大關注。到了北宋中期,司馬光根據古籍記載自製深衣,並且作為常服穿著。某天司馬光對學者邵雍說:「先生可衣此乎」,邵雍回答:「某為今人,當服今時之衣。」司馬光認為其言合理[1]。朱熹以後,深衣只是在一部分儒者之間被使用,且被視為奇裝異服,南宋學者史繩祖就稱深衣冠履為「怪服妖服」,南宋學者周密也批評道,就在慶元黨禁發生之前,一部分士人身著裒衣博帶(指深衣),裝扮成一副道學家的氣派。《宋史》中除了朱熹門人黃灝以及南宋參知政事的高定子的事例以外,並沒有其他有關深衣的記載[1]

宋代以後的中國,深衣在特別的場合以外並不被使用。到了明朝,深衣一般只用作特定禮儀場合的服飾,平日並不穿著[2]。《明儒學案》裡也只有很少的有關使用深衣的記載。明代學者丘濬說:「按馬(端臨)氏此言(指馬端臨在《文獻通考》的考究),則深衣次在宋服之者,固已鮮矣。況今又數百年後哉!」表示明代士人通常不穿深衣。1644年,明代學者朱舜水日本被問及深衣是如何製作時,他回答他從未親眼見過深衣[1]。現存的明代深衣實物有張懋墓出土的深衣[1]

朝鮮

朝鮮王朝從明代傳入深衣,自此成為當地士大夫常穿的服飾,直至大韓帝國滅亡後,人們多穿西服,深衣漸漸只在特定場合出現。

考究

宋元歷史學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提到,夏商周三代可考的服制中虽然有所變化,但是除了冕服之外,只有玄端端衣)和深衣两者最廣為流传。玄端是自天子至士人均可穿着的,而深衣则是自天子至平民百姓均可穿着的。也是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7]。深衣裁制时加长了衣襟,穿着符合礼法,因此不论贵贱,不论身份地位均可以穿着,而没有等级之分[8]

然而隨著衣裳形式的失傳,到了後代卻被視為怪異,穿著者往往被認為是腐儒,即使是北宋理學家紹雍也對該服飾有所保留,司馬光呂希哲朱熹等人則只在私底下穿著。[9][1]

相關文獻記載

《礼记》的《深衣》、《玉藻》两篇分别记载了对深衣的标准形制。首先,礼经中的深衣由苎麻布制成。[10]幅宽二尺二寸。[11]每匹大约45-60厘米宽,[12]12米长。在《诗经·蜉蝣》中的“麻衣如雪”中,郑玄注:“麻衣,深衣也。”古时没有棉布,而“布”均指的是苎麻布,別名苧麻、青苧、紵。[13]苎麻成布之后,需加灰锻濯漂白,制成白纻、白紵細布,[14]然后成衣。[15]《乐府白紵歌》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中唐时“沤纻为缊袍”、“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16][17][18]。明代深衣用玉色,素带,素履,白靴。

礼记正义·深衣》中有提到深衣最重要的特征为深衣的衣衽是由一幅布交解裁之,上尖下阔。內衽連于前右之衣,外衽連于前左之衣。[19]并且衣襟边缘有勾边。[20]也被称为青衿。[21][22]唐宋学生所服。[23][24][25]深衣的领型为斜襟方领。[26][27][28]司马光指出应頸下別施一衿,映所交領,使之方正尺。但明代后期也出现了方形直襟领。如朝鲜儒学者朴世堂的深衣。衣领宽二寸。[29]袖口广一尺二寸。[30]衣缘用幅宽三寸黑繒,对折缝之,则广一寸半。[31]

上衣用两幅布,对折,两幅布缝拢为后背中缝。[32]理學家吴澄说深衣的裳是以六幅布裁为十二片制作的,象征一年十二个月中有六阴六阳。司马光依《礼记》作深衣、冠簪、幅巾、缙带。[33]後期的深衣以此為基礎製作,有朱子深衣江永深衣明深衣等形制,[34][35]常配搭幅巾。缁布冠亦用苎麻布,比深衣经纬密度大一倍。[36]大帶广四寸。垂其余為紳,所以服深衣的士大夫又被称为士紳、縉紳、鄉紳。

参考资料

  1. 李申&陳衛平《哲學與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4-155頁
  2. 董進《Q版大明衣冠圖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92頁
  3. 《礼记·玉藻》“朝玄端,夕深衣”
  4. 礼记正义· 深衣》曰:“续衽,钩边。要缝半下。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拙之及肘……袂圆以应规,曲夹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5. 《與石居深衣之制書》
  6. 《資治通鑑》卷137。
  7. 《大明會典》“士人未為官者、則幅巾深衣。”
  8. “按三代时,衣服之制,其可考见者,虽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广。玄端则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则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 至于深衣,则裁制缝衽,动合礼法,故贱者可服,贵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养老,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视私,庶人服之以宾祭,盖亦未尝有等级也。”
  9. 《文獻通考》,卷111,「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惟元端、深衣二者其用最廣。元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蓋元端者,國家之命服也,深衣者聖賢之法服也。然元端雖曰命服,而本無等級,非若冕弁之服,上下截然者之比。故天子服之而不卑,士服之而不為僭。至於深衣,則裁制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者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士服之以夕視私朝,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古人衣服之制不復存,獨深衣則《戴記》言之甚備。然其制雖具存,而後世茍有服之者,非以詭異貽譏,則以儒緩取哂,雖康節大賢,亦有今人不敢服古衣之說。司馬溫公必居獨樂園而後服之,呂滎陽、朱文公必休致而後服之,然則三君子當居官蒞職見用於世之時,亦不敢服此,以取駭於俗觀也。蓋例以物外高人之野服視之矣,可勝唧哉。」
  10. 郑玄《毛诗笺》“麻衣,十五升,布深衣也。纯用十五升。”
  11. 黄宗羲《深衣考》“布幅闊二尺二寸。用二幅,長各四尺四寸,中屈之,亦長二尺二寸。”
  12. 《大戴礼记》“布指知寸”言平布十指,即是古一尺,指广一寸。
  13. 日知录》“《诗》:“麻衣如雪,”郑氏曰:“麻衣,深衣也,古时未有棉布,凡布皆麻为之。《记》曰'治其麻丝,以为布帛'是也。”然则深衣亦用白。”
  14. 朱熹《家礼·通礼·深衣制度》“裁用白细布,度用指尺,衣全四幅,其长过胁。”
  15. 礼记深衣注:“深衣者,用十五升布锻濯灰治。”
  16. 常建,《渔浦》
  17.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18. 刘复,唐,《春游曲》
  19. 黄宗羲《深衣考》
  20. 礼记正义·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拙之及肘……袂圆以应规,曲夹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21. 毛传:“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
  22. 《北史》“宣帝時為魯公,與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禮,受業於徵。仍並呼徵為夫子,儒者榮之。”
  23. 杜佑《通典》“学生青衿服。”
  24. 《新唐書》“請諸生及進士第並謁先師,衣青衿,介幘,以還古制。”“其日,鑾駕將至,先置之官就門外位,學生俱青衿服,入就位。”“其日平明,皇子服學生之服其服青衿。至學門外。博士公服。”
  25. 文献通考》“国子生黑介帻,青衿,单衣”
  26. 《後漢書·儒林列傳》“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27.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按:古者,斜領下連於衿,故謂領爲衿。”
  28. 《朱子家礼》“两襟相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
  29. 《礼记·玉藻》“袷二寸。”
  30. 《礼记·玉藻》“袪尺二寸”。
  31. 《礼记·玉藻》“緣寸半。”
  32. 《礼记·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
  33.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九
  34. 朱之瑜《深衣议》“深衣之制有二:一见于玉藻,温公所 并刃, 家礼之所辑是也;其一为明室之制。明室之制有衣而无裳,冠七星巾,系涤纳履,非吉服,非常服,非儒服也。与古相戾,不必言矣。”
  35. 李隱,《梅堂集·深衣制度》“”
  36. 朱熹注《论语》:“缁布冠,以三十升布为之,升八十缕,则其经二千四百缕矣。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之省约。”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