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尾里 (臺中市)

港尾里是在臺中市西屯區轄下設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1],位於西屯區東北方邊陲,面積約3,065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為6084人,共有1997戶,北邊為大雅區馬崗厝、潭子區東寶里,西邊和廣福里、西墩里、西平里相鄰,南接大石里、逢甲里、東鄰北屯區之四張犁[2]

港尾里
 中華民國村里
縣市臺中市
鄉鎮市區西屯區
舊名永興庄
區劃29鄰
面积
  总计3平方公里
人口(2011年11月)
  總計6,084人
  戶數1,997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8
村里代碼66000060015
毗鄰廣福里、后庄里、陳平里、三和里、西墩里、西平里、鵬程里、大石里

港尾里古原地名永興庄[3](其公廳為港聖宮-主神關聖帝君天官大帝註生娘娘),舊時也稱叫做港尾仔。

臺中市西屯區港尾里守望相助隊[4],總部的地址為臺中市西屯區港尾里中康二街16號,總部電話為04-24260048

舊地名[5]

1836年彰化縣志紀載,彰化縣貓霧拺東下堡行政區劃內,已記載港尾仔地名。 日治時代大正9年(1920年),改稱台中州大屯郡西屯庄大字「港尾子」[6][7];民國34年(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正式定名為「台中市西屯區港尾里」[7]

  • 港尾仔[8]:乃整個港尾里的通稱,因地處花眉,馬岡厝南流的筏子溪支流的末端,所以叫港尾仔[9]。另一種說法為居住於港尾之雙廖氏開台祖先廖朝孔是從雲林縣二崙鄉(崙東村中興路26巷7號)[10]遷居而來,為感念祖先而保留其故鄉港尾仔之名稱,而將港尾仔之名稱移殖到此地[7]
  • 二甲:今港尾里二鄰一帶,係以耕作面積命名。
  • 三汴頭:今港尾里二鄰,汴就是埤圳所設的分水門,是廖朝孔[8]等六館業戶開鑿葫蘆圳引水灌溉拺東上下堡之第三個分水門處而得民。
  • 六甲:今港尾里二鄰,因耕作面積而得名。
  • 牛埔厝:今港尾里二鄰內,乃放牛之荒埔草地。
  • 公館:今港尾里四鄰,廖朝孔祭祀公業的所在地,清武家廟[11]世居落住民共同供奉的祠堂,故稱公館祠堂內奉飼雙廖姓祖先牌位。
  • 下厝(公廳):今港尾里五、六鄰一帶,是雙廖氏派下原始居住的聚落(港聖宮-主神關聖帝君三官大帝註生娘娘)。
  • 下統櫃:今六鄰,為防守保護公館而設的前哨,因前設有防禦之統櫃而得名。
  • 界址:今八鄰,因地處港尾仔與四張交界之處置有界址石碑而得名。
  • 頂牛埔:今十鄰及水湳舊機場航空站一帶,以歉是放牛之荒埔草地。
  • 下牛埔:今八鄰及十鄰一小部分,也是放牛之荒埔草地,在頂牛埔的對面。
  • 銅鑼媽:今九鄰是雙廖氏大家族聚居之地因族人眾多作息吃飯均由祖母敲打銅鑼而得此名。
  • 二甲二:今二七鄰,以前是廖朝孔[8]的次子耕作之地有二甲二而得名。
  • 魚栽寮:今三鄰,因培殖魚苗而得名。

宗教

金吒大太子元帥(此圖出自於臺中市港尾太子宮)。
臺中市港尾太子宮的蘇府王爺寶像。

旅遊

交通

道路、交流道
捷運、BRT

行政人員

歷任里長

  • 廖學炳
  • 廖學郎
  • 廖本亨[22]
  • 周財坤
  • 楊忠義

現任鄰長

里名鄰別鄰長備註
港尾里第一鄰廖澤隆
第二鄰廖宜勇
第三鄰林色梅
第四鄰廖宜憲
第五鄰廖惠琥
第六鄰廖瑞榮
第七鄰廖學萬
第八鄰王傳旺
第九鄰何石頭
第十鄰何榮壽
第十一鄰何秋香
第十二鄰廖芳茂
第十三鄰陳錫添
第十四鄰賴淑琴
第十五鄰李昌期
第十六鄰楊林淑
第十七鄰鄭素沁
第十八鄰鐘秀琴
第十九鄰王宏國
第廿鄰蔡武運
第廿一鄰陳添運
第廿二鄰陳小蝦
第廿三鄰劉信萬
第廿四鄰蔡有同
第廿五鄰林金鳳
第廿六鄰陳德泉
第廿七鄰張旬瑩
第廿八鄰謝陳美鶯
第廿九鄰周慶宗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