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
狮[5][6][7](學名:),又称狮子[5][7][8](古稱狻猊),被人稱為萬獸之王。獅是一種生存在非洲和亞洲的大型猫科動物,豹屬之中最著名的一種,現存中是和老虎并列的两大猫科动物,其雄性的鬃毛是其特徵之一,過去牠分佈在多個洲,但因為人類的開發,現代的獅群生存環境與分佈已經大大縮小了。中國地區本來沒有獅子,直到張騫通西域以後,才從伊朗附近的地區知道獅子的存在。
狮 化石时期:0.781–0 Ma[1] 更新世 → 现代 | |
---|---|
纳米比亚 Okonjima 自然保护区的 雄狮(上)和雌狮(下)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猫科 Felidae |
属: | 豹属 Panthera |
种: | 狮 P. leo |
二名法 | |
Panthera leo (Linnaeus, 1758)[4] | |
亞種 | |
野生狮子的地理分布范围。红色部分为 历史分布,蓝色部分为现代分布。 | |
異名 | |
|
詞源
最早獅子在漢語中被稱為「狻猊」,乃西域語言直接音譯的詞彙,後來簡化作“師”,最後才演變為"獅"。中國不產獅子,最早進入中國的獅子為產自南亞和西亞的亞洲獅,是东汉时期月氏国送给汉朝政府的礼物,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成为古代国人膜拜的一种动物。今天印地語稱之爲सिंह(sinha)、旁遮普語稱之爲ਸ਼ੇਰ(Śēra)、波斯語稱之爲شیر(shir)。
形态特征
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是非洲顶级的食肉动物。野生雄狮体重138-275公斤,全长可达3.2公尺。雌狮体重85-182公斤,全长可达2.7公尺。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有很长的鬃毛,顏色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屬於第二性徵;雌獅在特定條件下亦可以生長鬃毛,嶄露雄獅的特質。[9]
經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獅子的長期研究中發現,雄獅的鬃毛顏色與睪丸激素相關,深黑色的鬃毛對雌獅的吸引力遠高於淡色系的鬃毛。
生活環境
過去從歐洲南部、西亞、印度和非洲都有獅。冰河期間一個亞種還在中歐和北美洲生存過,但冰河期後牠們就消失了。按當時學者的報導,到古希臘時期在巴爾幹半島還有獅生存。
今天絕大多數獅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獅於1940年代滅絕。21世紀時在亞洲的獅幾乎全部被消滅,只有印度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還有少數倖存,但在1907年獲得全面保護時,估計僅剩13隻亞洲獅的存活個體。
過去除森林外,獅在所有的生態環境中都有,今天牠們的生存環境大大地縮小了。牠們比較喜歡草原,也在旱林和沙漠中出現。
生活方式
社會結構
獅子是以雌性為主的群體,雌性終其一生不會離開獅群,但雄獅可能會因為年齡或是受到外來雄獅挑戰而離開群體,在獅群中,雄獅主要負責巡邏地盤、保衛幼獅與母獅等工作,雌獅主要負責獵食,當獵食體型較大的獵物時,雄獅會協助雌獅一同捕獵。一個獅群可以由3至50隻獅組成,一般在一個獅群中只有一隻成年的雄獅,而較大的獅群可能有複數的成年雄獅,未成年的雄獅在獅群中,一般在成年時(約三年)就會被驅逐,以防其挑戰生父的獅王地位,而雌獅成年後則留在群內。
年輕的雄獅在被驅離出生的群體後,可能過著獨自流浪捕獵的生活,直到向別的獅群的獅王挑戰;雄獅們也可能會結盟成一群體行動,雄獅群終其一生會遷徙許多次,最後到離出生地非常遠的地方,或直到牠們自己成為一個獅群的首領。一般牠們要到六歲或更老才能達到這個地位。當獅群的雄獅王老了或虛弱時,就會有年輕的雄獅向牠挑戰,戰敗的雄獅不是死亡就是逃亡。新獅王會將前任獅王所生的幼獅全部殺死,這樣雌獅才願和新獅王交配。
一個獅群的領地面積從20到400平方千米不等。一個領地的大小與獅群的大小和領地內獵物的多少有關。獅群一般用糞便、尿和從遠方就听得見的呼叫聲來標誌牠們的領地。
繁殖
雖然雄獅在一個獅群中佔有保護者的位置,但只有在一隻雌獅同意的情況下牠才能與牠交配。假如雌獅願意,牠就趴到地上,讓雄獅跨上。從雌獅對雄獅的態度上一般可以看得出雄獅在群中的地位有多高,以及牠會否在下一次角鬥中被驅逐。
雌獅的懷孕期一般是三個半月,一次生二至四隻幼崽。幼崽能找獅群中任何有奶水的雌獅吸奶而不限生母,撫養幼崽是獅群所有母獅的責任。幼崽的吸奶期是六個月,此後牠們還跟著母親約兩年。雌獅一般在三年後,雄獅在五年後性成熟。亦曾有研究指,雄獅跟雌獅成功交配出來超過一歲的小獅子在三隻裡只有一隻可以活過20年。一般只有雌獅會活這麼長。因為雄獅在此之前就會被其他年輕雄獅殺死或驅逐,受驅逐的雄獅若無法佔領其他獅群則相當容易餓死,因此雄獅們也有機會結盟成為一群體。一般雄獅的壽命不超過12年,相反一般雌獅的壽命約15-18歲。在動物園中有些獅子活到34歲。
食物
一般雌獅獵取食物,雄獅只在牠們年輕時,鬃毛還沒有完全成熟時狩獵,牠們深色的鬃毛使牠們比較容易被看見,因此不太容易獲得成功。如果要捕捉體型更大的獵物時,力量比較強的雄獅也會和雌獅一起參與獵殺。佔據獅群的雄獅雖然不太常狩獵,但牠們通常肩負保護獅群的角色。雄獅會與其他獵食者對抗,如豹、斑鬣狗,甚至鱷魚;以維護獅群在食物鏈中的地位。[10]
由於獅子沒有長途追擊的耐力。一般牠們潛伏靠近獵物,然後跳起將獵物撲倒。所以一般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攻擊中的瞬間速度可達到時速60-80公里。小的獵物一般被咬斷頭頸,大的獵物的頭頸被撕破或被壓抑窒息。會集體合作捕獵,對追不上的獵物如飛羚會驅趕至埋伏處然後突襲;對付長頸鹿這種巨大的獵物會耗盡其體力再撲倒,往往耗時數小時;對水牛或牛羚等大型獵物都是從後方抓住腿而撲倒並咬住其喉嚨使其窒息。
獵物中包括羚羊、小羚羊、牛羚、斑馬、非洲水牛、長頸鹿、尼羅鱷、大象幼獸、河馬、河馬幼獸、犀牛幼獸,也包括狒狒、兔、鳥、疣豬、非洲冕豪豬,有時甚至魚和蛇。也有过多只狮子联手捕捉落单大象的记录。獵物被捕穫後按群內地位的高低捺食:首先是雄獅,然後是地位最高的雌獅,幼獅最後。往往會因此產生群內的地位爭端,這樣的爭鬥往往會導致受傷。
威脅
如同非洲的其他大動物,對獅子來說最大的危機是人的獵捕。在所有獅子活動的地區,在過去一些年中對牠們的獵捕減少到了可以容忍的地步。
疾病是另一個大的威脅。1995年在南非的克魯格國家公園首次發現對獅子致命的肺結核。在這個公園的南部90%的獅子已被感染,而這個疾病還在向北部擴展。獅子的病是從牠們的主要獵物之一,野牛身上感染來的,而野牛是在與家牛接觸後感染的。野牛的感染率達70%。這種病在獅子身上主要發在消化系統。獅子得病後體力衰弱,變瘦,一般在數年內死亡。
除了結核病外還有另一種病威脅獅子的生存。也許牠們是使得獅子感染結核病的原因。約60%到70%的獅子帶有一種被稱為FIV(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貓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這種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相近,牠損害獅子的免疫能力。[11]
遭遇獅子時的應對方式
經過獅子出沒地,不論如何也應攜帶長棍或手杖之類的工具。無處可躲時絕對不可以拔腿就跑,否則一般獅子怕人的天性會在這一刻消失,進而將你判定成獵物。人跑不過獅子,而且獅子也會爬樹,唯一有機會存活的方式是奮戰到底。雙手持棍把棍端對準獅子的喉嚨,慢慢後退走開,要是牠先蹲下而撲過來時,就往牠的喉嚨用力戳,再用棍子去一步一步向前推牠,這樣牠會有想吐的感覺,便可以把獅子往後推。
人在夜間由於昏暗無光視力會減低,獅子在夜間的視力比人好六倍,因此在晚上在獅子出沒地行動格外危險。
獅子即使在吃飽的時候也有領域概念,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隨意靠近獅子。
亞種
- 西非獅
- 東非獅
- 東北剛果獅
除了較常見的非洲獅外,現時獅一共有8個被識別出來的亞種,包括:
- 亞洲獅(P. l. persica):是所有獅子亞種中是體型较小的一種,曾一度降低到只有20頭,現在又恢復到了300頭。雄性一般是160-190公斤,而雌性平均体重约115公斤。
- 巴巴里獅(P. l. leo)†:生活在北非。體型最大的獅子亞種,牠們的鬃毛尤其發達。由於過度捕獵,最後一隻野生巴巴里獅於1942年在摩洛哥西部野外被射殺。歐洲的獅子是否也屬於這個亞種今天無法再考證了。
- 西非獅(P. l. senegalensis)又稱作塞內加爾獅,雄性獅子普遍只長有較小的鬃毛,種群分佈450-1300分佈在西非,大約有550-1550分佈在非洲中部,雄性体重约140~196公斤,雌性体重约80~150公斤。
- 東非獅(P. l. nubica)又稱馬賽獅,是最常見的獅子亞種,雄性体重145~250公斤,雌性体重90~182公斤,較聞名的是雄獅鬃毛類型的範圍很大,有的鬃毛非常濃密或非常稀小,甚至完全沒有鬃毛。
- 開普獅(P. l. melanochaita)†:是最大的獅子亞種,於19世紀被獵人殺盡。
- 東北剛果獅(P. l. azandica)
- 德蘭士瓦獅(P. l. krugeri)現存最大的獅子亞種之一,雄性体重150~251公斤,雌性体重85~164公斤。
- 西南非洲獅(P. l. bleyenberghi)又稱安哥拉獅,鬃毛的顏色較其他亞種的獅子毛色較淡,雄性体重138~260公斤,雌性体重106~165公斤。
一些還未認可不能確定,或已經無法查證的亞種包括:
鬃毛顏色各有不同。雄性一般是145-205公斤(320-452磅),而雌性是100-165公斤(220-364磅)。獅子,雄性或雌性,有0.9-1.10米(3.0-3.6英尺)肩高
- 索馬裡獅(P. l. someliensis)
- 喀啦哈里獅(P. l. verneyi)
一些私人和動物園試圖通過人工培養的方式重新培養出這個亞種。目前正在進行基因研究來分析他們的結果真的是這個亞種,還是含有這個亞種成份的一個亞種。剩下的大部份亞種都是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非洲獅。
獅和人類
吃人
有关食人狮的报告显示他们较之老虎胆子更大,敢于在夜晚进入人类居所捕食。当然这也使得食人狮更容易被人们逮到并且处死。獅子之所以变成食人狮的原因和老虎一样:饥饿、年老、疾病(人类较之其他猎物更易于捕捉),不过一些食人动物,例如察沃食人狮,却是十分的健康(後鑑定為牙齒病變)。狮子食人的行为已经得到了系统性的研究。美国及坦桑尼亚的科学家的报告称从1999年到2005年坦桑尼亚动物食人的报告大大增加。至少563名村民遭到攻击,其中许多人被狮子进食,数字远远超过了一个世纪前“察沃食人狮”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这些食人报告大多发生在塞卢斯国家公园禁猎区,鲁菲吉河及莫桑比克边境的林迪省。虽然狮子食人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坦桑尼亚国家的关注,但是有人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对国家公园内狮子的保育政策,他们认为正是这种增进狮子繁衍的政策导致了大量村民的死亡。在林迪省已经出现狮子进入村庄中心袭击人类的情况,据悉,每年大约有550到700人遭到狮子的袭击。[12]
延伸阅读
- 老虎和狮子
- 坏男孩雄狮联盟
- 兇險怒吼(1981年美国电影)
- 狮子王(1994年以来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影音娱乐作品系列)
- (1996年美国电影,根据肯尼亚察沃食人狮的故事改编)
- 森林大帝(1950–1954年间日本漫画家手塚治虫创作的漫画)
- 石狮子
- 舞獅
- 施氏食獅史
- 非洲五霸
- 世界獅子日(公历8月10日)
[在维基数据编辑]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獅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文獻
- . Fossilworks. [2020-12-31].
- Bauer H, Packer C, Funston P F, Henschel P & Nowell K.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 . CITES.
- Linnaeus, C. . . Tomus I decima, reformata. Holmiae: Laurentius Salvius. 1758: 41 (拉丁语).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年6月: 1721. ISBN 978-7-100-08467-3.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dict.revised.moe.edu.tw. [2019-08-29].
- . humanum.arts.cuhk.edu.hk. [2019-08-29].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dict.revised.moe.edu.tw. [2019-08-29].
- http://www.snopes.com/lionesses-grow-manes/
- 雄獅逼退鱷魚,捍衛食物
- 瀕危!亞洲獅全球剩600隻 但3週內卻死了23隻
- Packer, C.; Ikanda, D.; Kissui, B.; Kushnir, H. . Nature. August 2005, 436 (7053): 927–928. PMID 16107828. doi:10.1038/436927a.
维基文库中的《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書》條目:狮 |
维基文库中的1921年版《科里爾百科全書》條目:狮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狮(分類) |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狮 |
- Baratay, E.; Hardouin-Fugier, E. .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2. ISBN 978-1-86189-111-2.
- Blunt, W. .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75. ISBN 978-0-241-89331-9.
- de Courcy, C. . Ringwood, Victoria: Penguin Books. 1995. ISBN 978-0-14-023919-5.
- Jackson, D. .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10. ISBN 978-1861896551.
- Schaller, G. B.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ISBN 978-0-226-73639-6.
- Scott, J.; Scott, A. .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2. ISBN 978000714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