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主义

绥靖主义英語:),又译為姑息主義,是一种外交政策,通过對侵略擴張勢力作出政治或物質让步,以避免战争衝突。這術語最常指內維爾·張伯倫在1935–1939年間對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的外交政策。

1930年代初,由於一戰創傷,及《凡爾賽條約》的德國待遇問題,這種讓步被一些人認為是積極的。但是,在1938年9月30日達成《慕尼黑條約》時,這一政策遭到工黨與保守主義持不同政見者,例如未來的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安東尼·艾登(後在1950年代出任英國首相)等人的反對。

隨著人們對歐洲局勢越來越警覺,張伯倫訴諸新聞審查制度來控制公眾輿論。在慕尼黑之後,他滿懷信心地宣布自己已確保「我們時代的和平」[1]。七十多年來,這些政策一直是學者,政界和外交官間激烈辯論的主題。

集體安全失敗

绥靖主义是在1937年至1938年間,通過持續讓步對希特勒墨索里尼實施的政策,旨在使獨裁者願意加入國際合作。希特勒無視他在慕尼黑所作的承諾,於1939年3月15日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而此前擁護绥靖的首相張伯倫決定採取抵抗德國的進一步侵略擴張。[2]

張伯倫的绥靖政策源於國際聯盟的失敗和集體安全的失敗。國際聯盟於一戰後成立,希望以當時的國際合作和對侵略擴張的集體抵抗可以防止另一場戰爭。聯盟成員如果受到攻擊,有權獲得其他成員的協助。集體安全政策與實現國際裁軍的措施同時進行,並在可能的情況下以對侵略者的經濟制裁為基礎。當面對獨裁者的侵略時,它似乎是無效的,特別是德國對萊茵蘭的軍事化,以及墨索里尼衣索比亞的行動。

英德海軍協定

儘管希特勒已經違反了《凡爾賽條約》,但在1935年的這一公約中,英國允許德國開始重建其海軍,包括U型潛艇

萊茵蘭重軍事化

凡爾賽條約後,萊茵蘭進行了非軍事化。德國接受了1925年的《洛迦諾公約》所規定的這一安排。希特勒聲稱它威脅到納粹德國,並於1936年3月7日將德軍派往萊茵蘭。他賭英國不介入,但不確定法國會如何反應。希特勒的許多顧問都反對這一行動。如果希特勒的部隊遭到法國抵抗,德軍將撤離。法國向聯盟提出抗議,但未採取任何行動。法國諮詢了英國,工黨議員休·道爾頓主張堅決抵抗。但英國首相斯坦利·鮑德溫說:英國無法保證支援法國,因為輿論不可能支持,英國人認為德軍只是走進他自己的後院。希特勒應邀進行談判,他提出了與西方的友好條約,但對於細節不發一語。希特勒對萊茵蘭的佔領,使他相信國際對德國無可奈何。

1937–1939年的綏靖

1937年,斯坦利·鮑德溫辭去首相,內維爾·張伯倫接任。張伯倫奉行綏靖和重新武裝政策。張伯倫的綏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在1938年與希特勒就捷克斯洛伐克問題進行的談判。

德奧合併

儘管一戰的戰勝國禁止了德國和奧地利合併,但現在,對德奧合併的反應是溫和的。國際社會對1938年3月12日事件的反應使希特勒得出結論,認為他可以在納粹德國擴張計劃中使用更具侵略性的策略。德奧合併為1938年9月的慕尼黑事件鋪平了道路,

二战前的绥靖

原因

對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採取綏靖政策原因,現在有多種解讀:

  1. 憎恨蘇聯及共產主義,希望利用希特勒与苏联抗衡;
  2. 對於世界大戰的恐懼: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各國的經濟和情感創傷還沒有癒合;
  3. 由于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极端压迫,使得各國相信德國只是為了要回自己應得利益;
  4. 过分相信希特勒的诺言;
  5. 來自西方盟國的背叛等;
  6. 經歷了經濟大蕭條後,當下沒有經濟實力與德國正面對抗。

東亞戰場

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一般认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1932年美国虽然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但同时,美国并没有对日进行经济制裁,因此美国国内的私营企业依然可以畅通无阻的把废钢、石油等物质销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不采取制裁行动的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4个月,直到1941年7月才冻结日本在美资产,8月才签署贸易制裁法令,该项法令被认为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原因。英国也一再容忍日本,如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也未对日经济制裁,在国际联盟通过决议指责日本后,日本单方面退出国际联盟,法西斯国家的强硬和英法的软弱对比鲜明。1939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議,这一协定可说是慕尼黑協定远东的前奏曲。

欧洲戰場

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英国为主导。

1935年3月,德国退出裁军会议,由原先的秘密扩军转变成公开且大规模地扩军备战。英国與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

1935年1月,法国與意大利王國签定罗马协定,怂恿意大利于10月挑起侵略東非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義大利经济制裁,但没有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經意屬索馬利亞意屬厄利垂亞入侵埃塞俄比亚,並在隔年佔領了衣索比亞全境,建立意屬東非

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

1936年3月,德军进入莱茵非武装区,英法按兵不动。8月德意兩國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支持佛朗哥國民軍,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客观上是纵容干涉者,结果蘇聯支持的共产主义领导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

此时,考虑到苏、法、捷三国彼此签订了互助条约,加上英法之间也有互助义务,斯大林曾建议,建立一个英、法、苏、捷反对纳粹德国的联合阵线,并制定一项对付德国的联合军事计划。可是,英法因为斯大林是共产主义者的缘故,不仅对此不热心,而且于1938年10月,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獲得了苏台德地区,史称慕尼黑協定慕尼黑協定是绥靖政策最极端的表现。英法企图利用纳粹德国抑制苏联,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

此后,英法相继同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而希特勒则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傀儡政權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斯洛伐克共和國。並把斯洛伐克南部及喀爾巴阡魯塞尼亞割給匈牙利王國,史稱第一次維也納仲裁裁決。波蘭佔領了扎奧爾傑。1939年4月,義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亞,國聯只譴責了義大利的行為。

1939年9月1日,德国進攻波兰,但即使在这个时候,英法依然采用绥靖政策,没有及时干预。最后,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但英法依然在前八个月宣而不战,即假戰,使得波兰快速沦陷,而且德国在和蘇聯瓜分波兰后得以重整军队。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綏靖

政府意見

大多數保守黨議員表示支持綏靖政策,儘管丘吉爾說他們意見分歧。1936年,丘吉爾與保守黨政治家代表團表達了對德國重新武裝的速度的警惕。在保守黨中,丘吉爾與眾不同的是,他認為德國威脅自由和民主,認為英國的重新武裝應該更加迅速地進行。

丘吉爾在慕尼黑的前一周警告說:在英國和法國的壓力下,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等於完全是把西方民主國家投降到納粹德國的武力威脅之下。他和其他一些拒絕對慕尼黑事件投票的保守黨人遭到當地選區政黨的不歡迎。

軍事意見

在英國,皇家海軍一般都傾向於綏靖主義。1937年的意大利阿比西尼亞危機中,皇家海軍表示有信心在公開戰爭中輕鬆擊敗意大利海軍。但是,皇家海軍贊成綏靖政策,因為它不想將其大部分海軍力量用於地中海,從而削弱其對德國和日本的立場。1938年,皇家海軍允許了對慕尼黑的綏靖行動,因為它計算得出當時英國不干預仍將保持英國在防禦能力上的政治和軍事資源。

1930年代的英國媒體強調了直接對抗的危險,他們的普遍共識是對一支納粹部隊防禦是不可能的。皇家空軍在1938年10月向戰鬥機部門發出警告,稱德國轟炸機可能造成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十二個月中肯定不會令人滿意。

在法國,空軍情報部門仔細檢查了德國空軍的實力。納粹德國每月生產1000架戰機,當時的法國空軍認為納粹德國具有決定性的空中優勢,因此對1938年保衛捷克斯洛伐克的能力感到悲觀。法國航空部長樂觀地告訴政府,空軍有能力製止一支納粹德國空軍。但是,空軍參謀長約·維耶明將軍作出警告,他一貫反對與德國交戰。

反對黨

英國的工黨原則上反對納粹德國,但直到1930年代後期,其也反對重新武裝,並擁有重要的和平主義派別。克萊門特·艾德禮最初主張在國際聯盟的指導下廢除國家軍備和建立世界維和部隊。然而,由於納粹德國的威脅越來越大,國際聯盟的效率低下,這項政策最終失去了信譽。

輿論

英國的輿論在1930年代初一直強烈反對戰爭和重新武裝,儘管這種情況在十年中開始有所改變。在1933年牛津大學的一次辯論中,一群大學生通過了一項動議,說他們不會參戰,這使德國的一些人說英國永遠不會參戰。鮑德溫告訴下議院,由於該國強烈的和平主義情緒,他在1933年無法實行重整政策。1935年,有一千一百萬人對國際聯盟的和平投票作出反應,承諾通過國際協定支持削減軍備。另一方面,同一項調查還發現,有58.7%的英國選民贊成針對侵略者的集體軍事制裁。隨著1936年西班牙內戰的爆發,即使是和平運動的左翼也開始迅速轉向,許多和平選民開始贊同抵抗希特勒。1937年,大多數年輕的和平主義者已經改變了看法,接受了戰爭可能納粹德國的合理回應。

1938年9月30日,張伯倫回到英國後,向人群發表了他著名的「我們時代的和平」演說。該協議得到了大多數媒體的支持,只有雷諾新聞和一家傾向於工黨的報紙表示反對。工黨在議會中反對該協定。一些保守黨人投了棄權票。但是,唯一提倡戰爭的國會議員是保守黨達夫·庫珀(Duff Cooper),他為表示抗議該協議而辭職。

媒體的作用

綏靖主義的正面觀點部分是由媒體塑造的。倫敦時報的德國通訊員諾曼·埃布特(Norman Ebbutt)指控,他關於納粹軍國主義的持續報導遭到編輯杰弗裡·道森(Geoffrey Dawson)的壓制。理查德·科克特(Richard Cockett),威廉·希爾(William Shirer)和弗蘭克·麥克唐納(Frank McDonough)等歷史學家都證實了這一主張。 1938年10月的蓋洛普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86%的公眾認為希特勒對自己未來的領土野心撒謊,這是傾向於張伯倫的出版商在最後一刻從《新聞紀事》中刪掉的。

張伯倫對BBC的直接操縱是持續和令人震驚的。例如,哈利法克斯勳爵告訴廣播製作人不要冒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他們通過審查工黨的反納粹德國評論來遵守。張伯倫展示了當時的民主政體在試圖操控新聞界時的影響。對於張伯倫而言,這樣做的危險在於,他寧願忘記自己發揮了如此的影響力,而越來越多地將當時的新聞界誤認為是真正的公眾輿論。

張伯倫從慕尼黑回來的那天,記者希拉·格蘭特·達夫(Shiela Grant Duff)的《企鵝特別版》,由捷克人與歐洲人出版並分發給每位議員。她的書是對捷克民族的熱情捍衛,對英國政策進行了詳盡的批評。它具有影響力並被廣泛閱讀。

二戰開端

納粹德國入侵波蘭,點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一致認為綏靖主義是負有責任的。工黨國會議員休·道爾頓等人與保守黨人和對希特勒持反對態度的貴族王室確定了新政策。三名英國記者邁克爾·富特,弗蘭克·歐文和彼得·霍華德出書並以「加圖」的名義寫作,呼籲將15位公眾人物免職,其中包括張伯倫和鮑德溫。據說,綏靖政策促成了保守黨在1945年大選中的失敗。

歷史學家戴維·戴克斯(David Dilks)認為,綏靖主義的目的是以他人的代價購買暫時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在事後以各種方式解釋了張伯倫的政策。可以說,他真誠地相信,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目標是有限的,解決他們的不滿將保護世界免受戰爭的侵害;為了安全,應該加強軍事和空中力量。許多人認為這種信念是謬誤的,因為獨裁者的要求不受限制,綏靖使他們有時間獲得更大的力量。

A·J·P·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中的論點(有時被稱為修正觀點)在當時遭到許多歷史學家的拒絕,在英國和美國對他的著作的評論普遍風評不佳。然而,他的一些見解受到關注。他被認為試圖證明綏靖是一項受歡迎的政策,並且英國外交在1933年以後具有連續性,打破了普遍觀點:一個小型的墮落集團,面對公眾的強烈反對,在1930年代的某個時候神秘地劫持了英國政府。他試圖將1930年代的領導人描繪成嘗試解決問題者。

在1990年代初期,由於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綏靖可能是1930年代英國政府的唯一選擇,因此出現了一種新的綏靖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治家

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借用綏靖主義,解釋了他決定參加1950年的韓戰。

美國傳統基金會的邁克爾·約翰斯(Michael Johns)在1987年寫道:“羅納德·雷根抵達華盛頓後七年,美國政府及其盟國仍然以綏靖文化為主導。

苏联的反应

1938年8月,慕尼黑陰謀發生之後,蘇聯對英法更加不信任,於1939年8月,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可以集中應付西線攻略,而蘇聯爭取了時間備戰,同時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西方國家。1939年9月,德軍對波蘭發動突襲,波蘭國土大片淪陷,蘇聯以保衛「西部邊界安全」為藉口與目的,陸續侵略東歐諸國,建立戰爭防備緩衝帶,稱為“東方戰線”。1941年6月22日,德国没有继续袭击英国,反而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的绥靖政策也最终破灭。

參見

参考文献

  1. Hunt, The Makings of the West p. 861
  2. 《企鵝政治詞典》,1939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