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類中毒

蕈類中毒英語:)是指因為攝取有毒蕈類後因為其性物質(真菌毒素)造成的中毒反應。症狀輕微的話,可能只有腸胃不適,而嚴重時也會致命。蕈類中的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蕈類中毒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將有毒蕈類誤認成其他食用蕈,誤食所造成。而許多有毒蕈類及可食用蕈類在顏色和形態上也相當類似。

蕈類中毒
誤食有毒蕈類而致命的案例中,毒鵝膏佔的比例最高
类型中毒[*], 食物中毒, mycotoxicosis[*]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急救措施mycotoxicology
ICD-10T62.0
ICD-9-CM988.1
eMedicine167398
MeSHD009145

民間識別有毒蕈類的方式

民間有許多傳統上識別有毒蕈類的方式[1][2],不過因為有毒蕈類的外形沒有一定的标准,這些方式並不可靠

以下是一些錯誤而不可靠的規則:

  • 「有毒蕈類一般會有鮮豔的顏色」,像有神經毒性及致幻色的毒蠅傘是鮮紅色、橘色或是黃色。相反的,會致命的毀滅天使則是白色的。另一種會致命的盔孢則是棕色。有些可食用蕈類(例如雞油菌橙盖鹅膏菌硫磺多孔菌)的顏色鮮豔,而大部份有毒的蕈類反倒是棕色或是白色。
  • 「昆蟲/動物會避開有毒蕈類」,有些對昆蟲無害的蕈類仍會對人有害,例如毒鵝膏是許多昆蟲幼体的食物。
  • 「有毒蕈類會讓銀器變黑」,目前還沒有有毒蕈類會和銀器反應,使銀變黑。
  • 「有毒蕈類味道難吃」,有些吃過有毒鵝膏菌屬的人,說此種蕈類很好吃。

原因

目前仍有持續發現新物種的蕈類,每年約增加800個新的物種,有些新的發現可能會使以往的分類出現變化,有些分類下的蕈類可能原來是無毒的,但後來發現是有毒的。目前一般已知約有十萬種蕈類,其中有一百種是對人類有毒的[3],不過大部份有毒的蕈類不會致命[4],大部份因蕈類致命的案例是因為毒鵝膏所造成[5]

未成熟的Amanita spp,可能有毒

大部份中毒的案例是因為誤認後食用而中毒[6],特別是毒鵝膏會因為外形很像草菇而誤認,兩者都是淺色的,而且在未成熟時會有菌傘膜的構造。

蕈類中毒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幼兒誤食而造成,特別是還在學步期,容易將東西放進口中的幼兒,可能會因為因誤食草坪上的蕈類而中毒。所有有毒蕈類都有可能造成這種中毒,而綠褶菇因為生長在草坪上,較常因為此原因而誤食,中毒後會造成腸胃的不適,但不至於會致命。

有些中毒案例是因為要採集致幻蕈類時,因為誤認而造成[7]。1981年有因為誤將紋緣盔孢傘當做裸蓋菇食用,造成一人死亡,二人住院的病例[8]

採集羊肚菌也可能造成中毒,即使是真正的羊肚菌,生食會造成腸胃道的不適,一般會先烹煮後再食用。皺蓋鐘菌對一些人可能是有毒的[9]假羊肚菌在生食時有毒,而且會致命。假羊肚菌合有鹿花蕈素的毒素,具有神經毒性、胃腸毒性、而且會破壞血球[10]

蕈類中毒也不一定都是因為誤食而造成,例如生長在裸麥上有劇毒性的麥角,若在採收時未注意到而採收,和裸麥一起食用,嚴重的話可能會致命,稱為麦角中毒

參考資料

  1. . [200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0).
  2. Ian Robert Hall. . Timber Press. 2003: 103. ISBN 0-88192-586-1.
  3. Graeme, Kimberlie A. "Mycetism: A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 (2014): 1-17.
  4. Gussow L. . West. J. Med. November 2000, 173 (5): 317–8. PMC 1071150. PMID 11069865. doi:10.1136/ewjm.173.5.317.
  5. 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June 1997, 46 (22): 489–92 [2017-11-21]. PMID 91943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8).
  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CDC). . MMWR (USA: CDC). June 4, 1982, 31 (21): 287–8 [2008-08-04]. PMID 68083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1).
  7. Halpern, John; R. Andrew Sewell. . Life Sciences (USA). December 2005, 78 (5): 519–526 [2008-08-04]. PMID 16188280. doi:10.1016/j.lfs.2005.09.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5).
  8. .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28 December 1981.
  9. . FDA. 2006-02-02 [200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6).
  10. Brozen, Reed; Marcus J Hampers. . emedicine. Medscape. 29 February 2008 [200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