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
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撻為“tart”之粵語音譯,指餡料外露之餡餅,而餡料為餅皮密封之西式餡餅則為pie(派)。 蛋撻的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鮮奶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成品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在中世紀時,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1399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的一次宴會便有食用蛋撻的記載[1]。據傳亨利八世時代亦發展出「榮譽女僕蛋塔」[2]。
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以「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開始在中國出現。1927年,真光酒樓率先推出蛋撻,大受歡迎,引來其他酒樓茶室效彷,[3][4]其後蛋撻從廣州傳入香港。
香港
蛋撻為香港地道代表食物之一,香港蛋撻分為酥皮,牛油皮兩款。1940年代,香港高級西餐廳引入蛋撻[5],1950年代開始出現於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份下午茶餐。[6]1990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只有舊式茶餐廳方有自家烤製的蛋撻,大部份茶餐廳從麵包工場訂購蛋撻。大部分麵包店都會供應蛋撻。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香港多間蛋撻店馳名中外,外國人到香港必定嚐嚐香港蛋撻。蛋撻隨著香港政府確認,於2014年6月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第5.33項。
台灣
台灣傳統麵包早期由華洋雜處的香港傳入,蛋撻亦同樣傳入台灣,成為台灣傳統麵包店的產品。而澳門瑪嘉烈餅店的葡式蛋撻則在1990年代為台灣掀起一股蛋撻熱潮,此後模仿該餅店的葡式蛋撻店紛紛出現,一般麵包店也販賣葡式蛋撻。但是台灣的葡式蛋撻熱潮在千禧年開始衰退,只剩肯德基持續在販賣葡式蛋撻,而一般麵包店則不再製作葡式蛋撻,但一般蛋撻仍是長期產品。在台灣出現新詞「蛋塔效應」,意思為:「經由病毒式行銷,使得人人認為可以輕易學習某個產業技術,但實際上卻沒有考慮到實際需求,造成產業在短時間內出現繁榮,但卻很快衰退」。別稱「葡式蛋塔效應」。[7]
種類
香港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
- 牛油蛋撻
- 酥皮蛋撻
除以砂糖及雞蛋為蛋漿的主流蛋撻外,亦有在蛋漿內混入其他材料的變種蛋撻,如鮮奶撻、薑汁蛋撻、蛋白蛋撻、巧克力蛋撻、抹茶撻及燕窩蛋撻等等。
參考資料
- (英文). Icons — a portrait of England.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 [200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6).
- Darra Goldstein (编).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809. ISBN 978-0199313396.
- 吳, 昊. . 喜閱文化. 2000-01: 184. ISBN 9789621780300.
- 譚, 熒熒. (PDF) (Thesis). 我愛香港歷史網. 2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年5月2日).
- 趙, 來發. . 明報副刊. 2007年6月24日.
- 邵陽天閏(口述). . 香港: 泰昌餅家. 2006: 30.
- . Chinatimes.com. 2013-06-18 [201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