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戰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一部分

左上:闪击战后的鹿特丹;右上:不列颠战役中德军的He 111轰炸机左中:霸王行动中美军于奥马哈海滩登陆;右中:市场花园行动中的盟军伞兵;左下:巴斯托涅之围;右下:美军经过德国韦恩堡
日期1939年至1945年
地点
结果

1939年至1940年軸心軍勝利

  • 轴心国军队占领北欧及西欧大部
  • 法國崩溃,維琪法國建立
  • 不列颠战役大西洋海战继续进行

1944年至1945年盟軍勝利

  • 纳粹德国覆灭(同蘇德战争并行)
  • 北欧及西欧占领区得到解放
领土变更 分占德国(1945年)
参战方
西线同盟国
 美國 (1942年-1945年)
 英國
法国
 加拿大
波兰
 荷蘭
 自由法國
 比利時
 挪威
 丹麥
捷克斯洛伐克
 澳大利亚
 新西蘭
南非
 卢森堡
希腊
轴心国
 納粹德國
 意大利王國 (1940年–1943年)
指挥官与领导者

1939年-1940年
莫里斯·甘末林
马克西姆·魏刚
约翰·维里克
科克伯爵
利奧波德三世
亨利·溫克爾曼
奥托·鲁格
1944年-1945年
德懷特·艾森豪威尔
亚瑟·泰德
伯納德·蒙哥馬利
奧馬爾·布拉德利
雅各布·L·德弗斯
迈尔斯·邓普西
特拉福德·利-马洛里
亚历山大·帕奇
伯特兰·拉姆西
乔治·巴顿
考特尼·霍奇斯
威廉·辛普森
夏尔·戴高乐
让·德·塔西尼
阿爾方斯·朱安
菲利普·勒克萊爾
哈里·克雷勒

1939年-1940年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格特·馮·倫德施泰特
海因茨·古德里安
費多爾·馮·博克
威廉·里特爾·馮·李布
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
翁貝托二世
1944年-1945年
阿道夫·希特勒
海因里希·希姆莱
赫尔曼·戈林
格特·馮·倫德施泰特
君特·冯·克鲁格
瓦爾特·莫德爾
阿爾貝特·凱塞林
埃爾溫·隆美爾
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
赫尔曼·巴尔克
保罗·豪塞尔
弗里德里希·舒尔茨
库尔特·斯图登特
恩斯特·布施
兵力
1939年-1940年
2,862,000人
1944年-1945年
5,412,219人
1939年-1940年
3,350,000人
1944年-1945年
1,500,000人
伤亡与损失
1939年-1940年
2,121,560人-2,600,000人
1944年-1945年
783,860人
(含受傷、失蹤、被俘者)
1939年-1940年
160,780人-163,650人
1944年-1945年
836,606人
(含受傷、失蹤、被俘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納粹德國稱「帝國保衞戰」,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西欧同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英国等国家之间的战事。战事最初爆发于1940年德軍利用闪电战战术,先后快速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家。随后对英国展开空袭,但德国空战失利,未能对英国展开攻击。进入1944年盟军展开诺曼底战役,全面转入进攻。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战事以盟军的胜利结束。

战事经过

德國對北歐的侵略

1940年4月9日,德軍展開「威瑟演習作戰」計劃,進攻丹麥挪威。德軍聲稱這是為了防止英法首先佔領挪威這個原本中立的國家,從而切斷德國從瑞典進口礦產的道路。英國海軍成功地封鎖了挪威港口,並且在挪威登陸。但是德軍撤退到挪威腹部山地並據此堅守。英國軍隊無法肅清德軍,於是在破壞了挪威港口設施後撤退,挪威政府隨後向德國投降,令瑞典和芬蘭與西方國家的聯繫被切斷。由此,德國向中立的瑞典施壓,要求允許德國的軍用物資與士兵過道瑞典。

閃電戰:德國征服西歐

1940年的歐洲戰事正酣,德國佔領了捷克波蘭西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部;蘇聯佔領了波蘭東部、波罗的海三国芬蘭卡累利阿等地及羅馬尼亞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英國佔領了冰島法羅群島等地;義大利則佔領了阿爾巴尼亞非洲埃塞俄比亞匈牙利佔領斯洛伐克高地地區外喀爾巴阡地區以及羅馬尼亞的北特蘭西瓦尼亞保加利亞獲得羅馬尼亞的南多布羅加地區,歐洲局勢波詭雲譎,瞬息萬變。
德军势如破竹,在6月下旬打败了法国,令英国孤军作战

當德軍入侵波蘭的同時,英法兩個基於保障波蘭伯利的條約,對德宣戰,但當時德軍正專注於東線戰場的波蘭爭奪,加上德法邊境堅固的馬奇諾防線齊格菲防線,英法聯軍因戰術上的錯誤(原本設置馬奇諾防線是要用少量的法軍牽制德軍,然後利用5個師的法軍時從法國的左翼:比利時南境和盧森堡地區進入德國的右側,包圍德軍的右翼,進而結束戰爭,迫使德軍投降)和德軍沒有兩頭開戰的戰力下,雙方在陸地上幾乎無戰事(僅有少量的空戰和海戰發生),被稱之為"假戰",但到了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镰刀收割計畫,又稱為曼施坦因計劃,是由施利芬計劃經相當程度修改而來,分為A、B、C共3個集團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侵略了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靜坐戰結束。

  • 第1階段作戰:當法國統帥部迷戀在马其诺防线不可攻陷的神話裡時,5月13日,德國A集團軍通過法國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森林進入法國,盟軍在阿登山地因為德軍的奇襲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德國人的兩個坦克師在高射炮的掩護下強渡繆斯河,攻陷了法國北部戰略要地色当,而同一時期德國B集團軍也使用閃電戰的方式入侵荷蘭、比利時,來吸引跟牽制位於比利時平原一帶的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使A集團軍得以更加順利的從法國北部附近通過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之側翼,來構成曼斯坦計畫中的大包圍網。到5月19日,7個德軍裝甲師已經抵達離英吉利海峽只有50英里處。5月24日,德國裝甲部隊已經望見法國的北部港口敦克爾克,但卻在這時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這個命令被證明是德軍的致命失誤,被包圍的盟軍立即開始執行「發電機計劃」,即敦克爾克大撤退。850艘各種類型、動力引擎、大小的船隻艦隊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爾刻,5月27日,開始撤走了第1批士兵,到6月4日時,已經有超過33萬人成功逃脫,其中23萬是英國遠征軍。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保留了元氣,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但也喪失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士氣亦一度跌落至低盪。
  • 第2階段作戰:1940年6月10日,德軍開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國本土,由於先前在荷兰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紛紛進行一場競速比賽,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國中央,6月14日,首都巴黎被攻佔,6月25日,為了羞辱法國人,阿道夫·希特勒選擇在貢比涅地區一個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投降簽訂降約時的同一節火車車廂內簽署與法國的停戰條約。根據此項條款 ,法國中部和北部67%的領土疆域由德國武裝部隊來進行實質佔領,而南部地區則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维希政府

從德國展開西線進攻到法國敗降只經歷了6個星期,閃電戰的威力讓法國體會到了亡國的恥辱。法軍的戰敗令英軍必須獨自面對德軍。

佔領法國後德國空軍就在法國北部集中,準備可能的登陸戰(海獅計劃)。德國決定首先進行空戰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即英倫空戰。但事實上很多人認為登陸戰根本就不切實際,因為即使德國空軍能夠將皇家空軍趕出南英格蘭,剩餘的英國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蘭中北部對德國登陸造成威脅,德國的登陸部隊很有可能被英國海空力量切斷,然後逐個消滅。

但是德國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在8月5日發動了「鷹計劃」,即對英國的大規模空中打擊,從而為陸軍登陸掃除障礙。在戰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軍每天平均出動1,000多架飛機,憑藉著數量上的優勢與已經十分疲勞的皇家空軍飛行員作戰,雖然英國擁有先進的雷达技術,他們還是損失了25%的空軍飛行員。

德國卻在關鍵時刻決定改變戰略。他們開始對英國的主要城市狂轟爛炸,希望能夠摧毀敵人的信心,令敵人迅速投降。這為英國的飛行員提供了喘息的機會。但轟炸也對英國造成了嚴重影響,幾乎所有的英國工業重鎮遭到襲擊,倫敦更是從9月7日到11月3日連續57個夜晚遭受轟炸,其他受襲擊的城市還包括工業城市考文垂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軍基地等。

當時在歐洲大陸沒有大的地面衝突,因此空戰成了主要的戰事。英國空軍也不時在夜間轟炸歐洲大陸。8月25日夜晚,皇家空軍第1次對柏林進行了轟炸。不列顛戰役的最終結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無限期推延」海獅計劃,德軍登陸英國的企圖宣告失敗。另一個令希特勒取消海獅計劃的主要原因,他已將戰略目標由西歐轉向了曾經是盟友的蘇聯。

盟軍對西歐的戰略轟炸

英國從1940年,美國從1942年展開對德國佔領下的西歐地區進行戰略轟炸的行動,可以說是第1次持續性,並且大規模的實行杜黑在他的空權論著作當中的理念。蘇聯由於空軍規模以及技術問題,對於破壞德國的工業與生產能力的影響非常有限,也可以說蘇聯並未在二戰中有機會進行戰略轟炸。

英國在不列顛戰役告一段落之後就展開對德國佔領區的轟炸,然而限於英國轟炸機的有效作業高度剛好是在德國戰鬥機活動作業的範圍,加上英國無法有效的提供戰鬥機護航,損失慘重的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決定將任務類型轉為夜間,轟炸的目標型態則偏重在城市或者是大型地面目標上面。

美國介入歐洲戰局之後,於1942年6月29正式以陸軍航空隊第8轟炸機司令部為進行戰略轟炸的第1階段,這一天的轟炸德國還是以借來的英國輕轟炸機轟炸法國境內的目標。直到B-17B-24轟炸機的數量逐漸累積之後,美國才得以使用自己的裝備對德國佔領區進行日間的精確轟炸。

除了對德國重要地面目標的轟炸以外,日間戰略轟炸給予德國空軍非常大的壓力,迫使德國必須降低在東線的作戰飛機數量,將尤其是戰鬥機調往西線應付美軍的轟炸機與後來數量甚至超過轟炸機的護航戰鬥機。德國空軍的實力也在戰略轟炸進行的過程當中受到無可挽回的重創,終至將整個西線與部分東線的制空權拱手讓出。

歐洲的戰略轟炸的效果與影響到了戰後還受到許多爭議,尤其是對目標的選擇,夜間轟炸對平民的殺傷與造成的設施破壞是否過當等等都有不同的見解與研究。但是無庸置疑的是,英美兩國的戰略轟炸不僅破壞德國軍需工業的生產與運輸能力,也將部隊,裝備與物資的運輸能力嚴重的加以破壞與限制,從而壓迫德國的戰爭機器無法持續進行下去。

盟軍開闢「第二戰場」

與羅馬淪陷同時發生的是對法國的進攻。1944年6月6日的D Day盟軍在诺曼底登陆,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然後美軍、英軍與加拿大軍隊逐漸取得優勢,德軍則漸漸衰弱。最後致命的一擊是十分冒險的行動,由巴頓領導的美軍突破了德軍的防線,而原本在諾曼第作戰的德軍則被困在包圍圈中。德軍再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盟軍順勢直達德法邊界。

盟軍也開始對德國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與物質破壞。而在國內,希特勒逃過了多次暗殺行動,包括發生在1944年7月20日,最嚴重的一次政變企圖。這場由克劳斯·冯·施道芬堡策劃、阿爾弗雷德·台爾普等人參與的計劃原本準備用炸彈謀殺希特勒,但是過程中一些未預料到的因素導致預謀失敗。希特勒只受了輕傷。

1944年8月15日,盟軍又發動「龍騎兵行動」,從法國南部發起攻擊。到9月,3組盟軍部隊已經抵達德國邊境,很多樂觀估計認為戰爭在1944年年終就可結束。

為了實現該目標,盟軍發動了「市場花園行動」,試圖解放荷蘭北部地區並進入德國,但是德軍的力量比情報中顯示要強得多,英國第1空降師幾乎全軍覆沒。

1944年,寒冷的冬天以及盟軍所遇到的困境令西線戰事處於僵局。美軍在赫尔根森林战役中試圖消耗敵人的實力,因為只要德軍還守著這片森林,盟軍就無法快速推進。1944年12月16日,德軍在阿登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攻,史稱突出部之役。德軍成功地包圍了一些盟軍部隊,但後來盟軍將領巴顿將軍成功地解救並擊退德軍。

盟軍的最後障礙是莱茵河。由於德軍的失誤,盟軍在1945年4月渡過萊茵河,通向德國心臟的大門就此打開。

歐洲戰事的結束

1945年4月25日,美國與蘇聯的部隊在易北河會師,將德國劃為兩半。由蘇聯紅軍發起了進攻柏林的戰役。希特勒堅決抗拒,宣稱誓死保衛柏林,攻克柏林的戰鬥慘烈開打,蘇軍在柏林戰役中共殲滅德軍48萬人,但自身也付出了30萬人的傷亡代價。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後,德軍在歐戰局勢急轉直下,蘇軍和盟軍,特別是蘇軍經過浴血奮戰,根本扭轉了戰局,到1945年,蘇軍和盟軍從東線和西線對開,德國最後戰敗。

1945年4月30日,當一切都即將結束時,希特勒在自己的碉堡中與自己的長期情人或新婚妻子爱娃·勃劳恩一起自殺。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卡爾·鄧尼茨海軍元帥成為他的繼承人,約瑟夫·戈培爾為德國總理。但是戈培爾也在5月1日與家人一起自殺,所以只剩下鄧尼茨與盟軍談判投降問題。投降文件在5月7日由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將軍簽字,根據蘇聯方面的要求,上述情況只能視為投降儀式的預演,正式的投降文件於次日(5月8日)在柏林由苏联的朱可夫元帥主持簽署,威廉·凱特爾元帥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在文件上簽字,該文件於5月9日零時生效,由於時差關係,美英盟軍將5月8日稱為V-E Day(歐戰勝利日)。鄧尼茨在1945年5月23日被捕,前第三帝國的領土則被盟軍劃分為蘇聯控制的東德與由英國、法國和美國控制的西德。6月24日,蘇聯在莫斯科舉行戰勝納粹德國閱兵式,數百面納粹軍旗被蘇聯士兵拋到列寧墓史達林腳下。

戰爭結束後,盟軍也發現了多個納粹集中營,據估計納粹利用這些集中營囚禁與謀害了大約1,200萬人,其中受害最重的是歐洲的犹太人,根據纽伦堡审判時的證詞,大約有一半的猶太人死於納粹魔掌之中。除此之外吉普賽人斯拉夫人天主教徒、同性戀、殘疾人等也遭到殘酷迫害與毀滅。在所有的集中營中最著名的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大約有200萬人死在這裡。雖然在戰爭期間盟軍對納粹大屠殺的行為所知並不多,這種殘酷的行為已經成為二戰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記錄之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