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經
《靈樞經》,與《素問》合稱《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又稱《靈樞》、《針經》、《九針》。因其共有九卷又稱作《九卷》,在唐朝王冰之前又被稱作《九靈》,到王冰時候改稱作《靈樞》。北宋林億校正醫書時,《靈樞》已散失。史書記載,北宋時高麗國獻書,高麗國希望以《靈樞經》換取中國的《資治通鑑》,《靈樞》又重新傳回中國,但此版本由於北宋末年戰亂,已散失。
中医学 |
![]() |
中醫理論 |
氣 - 阴阳 - 五行 |
臟腑 - 经络 |
望聞問切 - 辨证论治 |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
治療方法 |
中药 - 针灸 - 推拿 |
導引 - 气功 |
中醫經典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 海上醫宗心嶺 |
基礎學科 |
中醫基礎理論 |
中医诊断学 |
中药学 - 方剂学 |
溫病學 - 針灸學 |
中醫學史 - 各家學說 |
臨床學科 |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
針灸科 - 骨傷科 |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
民間療法 |
推拿 - 刮痧 - 拔罐 |
其它 |
中醫學家列表 |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
南宋紹興乙亥(1135年)史崧校定家藏本的《靈樞》九卷,增廣為二十四卷,刊行於世,成為現代流傳的版本。明代馬蒔編《靈樞註證發微》,是歷史上全注《靈樞》的第一人。從史崧獻書至今,經歷八百多年後,當時刊行的宋本,也早已亡失。刊本現存的最早版本是1339年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刊本。目前有關《靈樞經》的著作多以明代趙府居敬堂刊本為藍本。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