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照禪

默照禪,或号称只管打坐梵語,义爲“蹲踞、打坐”,义爲“立、持、坚持”[1]),禪宗術語,是一種禪定修行方法,以禪坐方式進行。始於宏智正覺禪師,是曹洞宗的代表性修行法門,與臨濟宗看話禪並稱。

概論

默照禪的來源很早,源自般若學與止觀。東晉慧遠曾以照寂二字來統括禪修方法[2]僧肇作《般若無知論》,闡明般若以照寂為體[3]

至南宋時,曹洞宗宏智正覺作《默照銘》與《坐禪箴》來介紹這種禪修方法。默是指是不受自己內心以及環境的影響,讓心保持安定的狀態,而照,則是指清楚的覺知自己內心與周遭一切的變化。

道元禪師以「只管打坐」來概括這種修行方式。

批評

大慧宗杲曾批評默照禪造成學者終日只知靜坐,是在「斷佛慧命」、「墮在黑山下鬼窟裡」,有默無照,是邪禪。但是大慧宗杲與默照禪的主要倡導者宏智正覺禪師卻是好友。

註釋

  1. 英文维基,西方根据“只管打坐”的日语发音译为“Shikantaza
  2. 慧遠《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試略而言,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則禪智之要,照寂之謂。其相濟也,照不離寂,寂不離照。感則俱遊,應必同趣。」收入《出三藏記集》卷9。
  3. 《肇論》卷1〈般若無知論〉:「內有獨鑒之明,外有萬法之實。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此則聖所不能同,用也。內雖照而無知,外雖實而無相,內外寂然,相與俱無。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而主於用也。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豈曰明昧動靜之異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