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4月29日日食

1976年4月29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76年4月29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太阳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環食經過了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亞、利比亚、希腊、土耳其、伊朗、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日偏食則覆蓋了北至北冰洋、南至赤道附近、西至美洲東部沿海和小安的列斯群岛、東至中國中部的廣大地區。[2]

1976年4月29日日食
希腊圣托里尼島的日環食
1976年4月29日日環食路徑圖
日食類型
性質日環食
伽瑪0.3378
食分0.9421
食甚(定義
持續時間6分41.0秒
位置利比亚班加西西北約260公里的地中海
坐標33°56.7′N 18°16.6′E
日食帶寬度227.4公里
時間(UTC
食甚10:23:30.8
參考
沙羅周期128(73次中的第56次)
這次日食已經結束()

日食概況

出現區域

巴西東北部海岸以北約1000公里的大西洋洋面在日出時最先看到日環食,隨後月球僞本影向東北移動,從塞内加尔海岸登陸,斜貫非洲大陸西北部後從利比亚西北部海岸進入地中海,在班加西西北約260公里處的海面達到最大食分。此後僞本影又擦過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島南端及地中海內的部分島嶼,穿過土耳其,逐漸轉爲向東移動,沿伊朗與苏联(今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部分)邊境進入裏海,並再次經過苏联(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部分)和伊朗的一部分,向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交界處的帕米爾高原克什米尔地區移動,最終在日落時分結束於中國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與昌都地區(今昌都市)交界處一帶。全過程中,僞本影完全覆蓋了一個首都,塞内加尔達喀爾,而利比亚的黎波里位於環食帶北緣,除城市西北部以外其餘部分能看到日環食。此外,當時隸屬苏联的今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和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也被僞本影完全覆蓋,阿塞拜疆巴库和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則均位於環食帶北緣,巴库南郊、杜尚别除城市北部以外的部分都能看到日環食。環食帶覆蓋了位於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共5座8000米級山峰——南迦帕爾巴特峰喬戈里峰布洛阿特峰加舒爾布魯木II峰加舒爾布魯木I峰

僞本影經過的陸地包括:

除了上述狹窄的環食帶內能看到日環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加拿大東南部、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美国東北部、百慕大格陵兰東南部、蘇利南東半部、法屬圭亞那、巴西東北部、整個欧洲北非西非中非北半部、東非北部、西亚南亚马尔代夫南部外的絕大部分、中國中西部、蒙古除東南角外的絕大部分、中南半島西北半部、苏联除今俄罗斯東部外的大部(含其他加盟共和國全境)。[2][5]

基本參數

  • 類型:日環食
  • 食甚中心處(位於利比亚班加西西北約260公里的地中海)資料:
    • 時間:1976年4月29日10:23:30.8
    • 地點:33°56.7′N 18°16.6′E
    • 食分:0.9421(環食帶內最大)
    • 日環食持續時間:6分41.0秒

觀測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數學研究所和新疆地震大隊的人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區和田縣西南部、海拔5500米的喀喇昆仑山口附近用重力儀、傾斜儀、擺鐘地震儀對引力效應做了觀測。觀測所得結果顯示重力加速度在儀器精度範圍內沒有明顯效應,傾斜儀的感光紙由於感光線條很粗也未能記錄到傾斜,而筆記錄紙上記錄到了3個傾斜,發生的時間和方向都與日環食的時間及方位有明顯關聯。基於困難的高山條件,觀測隊未能取得更多對比數據。[6]

相關的日食

1975-1978年的日食

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1975年至1978年的日食系列
降交點   升交點
沙羅周期地圖 沙羅周期地圖
1181975年5月11日

偏食(北)
1231975年11月3日

偏食(南)
1281976年4月29日

環食
1331976年10月23日

全食
1381977年4月18日

環食
1431977年10月12日

全食
1481978年4月7日

偏食(南)
1531978年10月2日

偏食(北)

沙羅周期

沙羅週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週期128,共包含73次日食,依次為984年8月29日至1399年5月6日的24次日偏食、1417年5月16日至1471年6月18日的4次日全食、1489年6月28日至1543年7月31日的4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561年8月11日至2120年7月25日的32次日環食、2138年8月5日至2282年11月1日的9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98.17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發生於1453年6月7日,共持續了1分45秒。[7]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52至62次:

52 53 54

1904年3月17日

1922年3月28日

1940年4月7日
55 56 57

1958年4月19日

1976年4月29日

1994年5月10日
58 59 60

2012年5月20日

2030年6月1日

2048年6月11日
61 62

2066年6月22日

2084年7月3日

資料來源

  1. 樊忠玉. . 中国天文科普网.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7).
  2.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英文)
  3.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英文)
  4. Xavier M. Jubier. .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法文)(英文)
  5.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英文)
  6. 王榴泉 田景发 刘煜奋 汤小琳 赵之淑 秦荣先 谭大均 刘易成 张建朝. . 科學通報. 1978, (8): 477–480.
  7.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英文)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1976年4月29日日食
日食
上一次日食:
1975年11月3日日食
(日偏食)
1976年4月29日日食
(日環食)
下一次日食:
1976年10月23日日食
(日全食)
上一次日環食:
1973年12月24日日食
下一次日環食:
1977年4月18日日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