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人道主义反应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人道主义反应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发生后,各国对日本的援助和慰问。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39个国际组织对日本提供援助[1]。本条目罗列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人道主义反应。

地震发生后有所表示的地区

国际组织

  •  联合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日本發生大地震,表示深切慰問,指聯合國願意隨時向日本提供任何幫助。[2]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发言人伊丽莎白·比亚尔斯3月11日表示,30支国际救援队已经做好了前往日本进行援助的准备。[3]

亞洲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事发当天表示愿意向日本派遣救援队与医疗队[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电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对日本人民以深切慰问,表示中方愿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6]中國紅十字會對日本紅十字會緊急援助100萬人民幣[7],中日友好协会和中国对外友协向日本捐助10万元人民币[8]
    13日12时20分左右,中国国际救援队15人携带4吨救灾物资与搜索生还者的必要装备与医疗设备,抵达羽田国际机场[9][10]
    14日,中国政府宣布向日本捐赠价值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11]。吉林省和长春市分别向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捐款10万美元和50万元人民币[12]。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日本天皇表示慰问。此时,陈光标也以个人名义捐款并前往日本参与救援工作[13]
    15日,中國紅十字會表示,再次向日本地震災區捐款高達500萬元[14]。同日,中國政府决定向日本提供2萬噸燃油(1萬噸汽油和1萬噸柴油)的緊急無償援助[15]。此後,接送中國人的車輛在日本加油站可不受限制的加油,並可使用已封閉的高速公路。至此,中國對日本的物資援助已超過2億元人民幣[16]
    17日,中国海军最大的海上救护船“和平方舟号”在舟山港湾待命,准备随时开往日本海域[17]
    18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往日本駐華大使館,吊唁地震遇難者[18]
    19日,三一重工东京电力公司的请求,派出一辆价值达到100万美元,62米臂架的泵车驰援日本[19]
    20日晚,中国国际救援队启程回国[20]
    21日,冯小刚在第五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式上,向日本灾民捐款50万人民币[21]
    24日朝,三一重工的泵车抵达大阪港,将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22]
    26日,日本政府谢绝了中国海军医疗船的援助[23]
    27日,三一重工的泵车抵达福岛核电站指挥中心。前两日,三一重工的工程师对东京电力的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进行了模拟打水测试[24]
    28日,裝載2萬噸燃油的「盛池」號油輪从大連港起航。按照日方要求,這兩萬噸燃油將分別運往廣島縣江田島市及愛媛縣今治市[25]。同日下午,中国政府向日本空运6万瓶矿泉水(每瓶500毫升)和325万付一次性橡胶手套,通过日本红十字会向灾区发放[26]
    29日,中国红十字会决定第三次向日本地震灾区提供援助,此次捐款达2000万元人民币,累積已向日本紅會提供高達2600萬元人民币的人道援助[27]。同日,湖北省总工会筹集30万元人民币捐助给日本连合福岛工会[28]
    30日,黑龙江省向在新潟避难的灾民提供1000台半导体收音机和2000枚5号电池[29]
    31日,第三批援助物资——10000套厚橡胶手套,25000双运动鞋和60个简易卫生间从上海起运[30],于午后抵达东京成田机场[31]。同日,三一重工捐赠的泵车正式开始为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注水降温[32]
  •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鑑於福島縣核電廠發生爆炸,提醒居民不應前赴該區,而身在當地人士亦應注意當地政府的安全指示。同時特區政府表示關注核電廠爆炸所釋出的核輻射有否影響出口澳門的食品[41][42]


  •  巴基斯坦政府要求驻日本大使馆人员于3月15日前往仙台评估灾情。位于日本的一个巴基斯坦组织带着食物前往仙台。[44]
  •  巴勒斯坦哈马斯发言人13日发表声明,对灾情致以慰问。对灾情造成数千人伤亡表示哀悼,对受害者家属致以慰问,要求日本政府尽快恢复伤员[45]
  •  :3月11日韓國總統李明博與韓國政府表示將派救援隊前往日本,並為日本的重建和救護工作積極提供援助。[49][50][51]
    大韓紅十字會也決定緊急向日本派遣醫療救護團隊。[52] 大韓醫師協會也準備對日本震災進行一連串的醫療救援行動。[53] 釜山的民間醫療團體-大韓損傷預防協會,也組成30人的緊急救助隊,準備前往日本進行醫療救援。[54]
    3月12日中午,韓國首批救難人員5名與搜救犬2隻率先抵達日本,成為第一支到達日本的外國救援隊。[55][56][57][58]
    3月14日上午,包含醫療人員與翻譯在內的102名韓國救援隊,搭乘三架C-130韓國空軍運輸機抵達日本進行救援。[59][60][61][62]
    韓國救援隊於受災最嚴重的宮城縣設立搜救本部,[63] 並在宮城縣的仙台、塩釜等地進行搜救任務,[64] 到3月23日下午結束搜救工作,返回韓國。[65]
  •  红十字会于14日发来慰问,朝鲜中央通讯社引用NHK的画面加以报道[66]


  •  印度初步计划捐助毛毯22吨[74]。3月24日,印度外交部宣佈,將向日本派遣一支由45名人員組成的搜救隊伍。[75]
  •  派出包括医疗飞行大队的救援小组。[76]
  •  印尼派出救援队、医疗队和必需品,政府还捐款2,000,000美元。[79]
  •  蒙古政府宣布将从蒙古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署抽调12名人员前往日本援助[83][84],之前向日本捐助价值100万美元的救济物资[85]。政府官员称捐出自己的工资。[86][87]
  •  泰國政府捐款660万美元,提供15,000吨大米,和罐头、毛毯、衣服等生活必需品[89][90],派出搜索和救援小组,官员和嗅探犬也随同前往[91]
  •  伊朗外交部长阿里·阿克巴尔·萨利希11日发表声明称“对此次灾难表示哀悼,相信伟大的日本人民能够克服自然灾害。”[93]。伊朗政府援助日本的5万瓶罐頭,分別與24日和31日運抵日本[95]

歐洲

  •  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聲明他已「立即要求我國政府視我們所能提供幫助」,[100] 外交大臣威廉·海格表示英國已準備好提供「日本所需要的一切援助」,包括人道救援、搜索和救援隊。[101]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明仁天皇傳達一封慰問信,內容寫道:「我們的祈禱和思想與遭受可怕災難的每個人同在。」[102][103]
  •  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派遣搜救隊前往日本協助,並對受害者家屬表示同情。她在官方聲明上表示:「在此悲痛時刻,德國和日本位於同一陣線上,已完成援助的準備。」[104]
  •  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願意向日本提供援助,並表示:「日本發生特大地震,還出現了遇難者。我們當然有支援鄰國的準備。」[105]
  •  法國:3月13日,法國向日本派出兩支救援隊。法國派出一架載有約100噸硼酸的包機前往日本,同時法國電力公司將派專業人員幫助日本控制核電站事故[106]

北美洲

  •  加拿大政府最初派出一个由17人组成的救援队,并带有化学、生物、放射性和核去污染装备[111],总理史蒂芬·哈珀下令让加拿大軍隊进行空投[112]。2011年3月16日,加拿大宣布再向日本提供25,000 份保暖毛毯[113]
  •  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向遭遇大地震的日本表示哀悼,表示已做好支援日本的準備,並出動駐日美軍協助救災。另外,美國國務院強烈勸喻美國公民,如非必要切勿到日本[114]。當地時間3月12日,日本政府透露正在參加美韓軍演的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在1-2日內即將奔赴受災地區參與救援工作,協助日本自衛隊直升飛機加油并為災民提供相應的據點。[115]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已派出空军载着冷却剂参与救援。美国已派出一支150人救援队,预计美国时间11日晚到达。美国移民局通告,凡受日本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影响的外国公民,可以延长在美居留期限1个月。至16日,美国国际开发局向日本政府转交了585万6千美元援助款,里根号航空母舰转运了3吨救援物资。此外驱逐舰麦坎贝尔号、领舰蓝岭号、登陆舰埃塞克斯号均在“友達作戰”(意即日語的「朋友」)救災行动中前往日本搜索救灾。在前往处理福岛核电站的车辆中有美军交给日方的,日本为了提供现场电力向通用电力要了十辆高功率车载发电机,17日美国运输机冒险降落并修复了仙台机场供运送物资的飞机起降。4月11日租用的俄国运输机运送美国正使用的两台70米高、95吨级的普茨迈斯特泵车前往日本。
  •  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表示“真诚地悼念地震灾区人民”[116] ,並派出3名建筑专家前往日本[117]
  •  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 巴拿马 洪都拉斯[97] 危地马拉[98] 政府发表声明,对此致以慰问。
  •  伯利兹 哥斯达黎加政府致电日本天皇,对此致以慰问[99]
  •  古巴[118] 格瑞那達 [98] 牙买加[98] 提供了援助。

南美洲

大洋洲

  •  澳大利亚:總理茱莉雅·吉拉德表示澳洲政府正密切關注著日本災情,隨時準備提供救災所需的一切援助,幫助日本度過最困難的日子。外交部長陸克文在12日早些時候向傳媒表示澳洲72人的震後救援隊剛剛從紐西蘭地震災區回國就將整裝待發在當地時間12日晚間前往日本,利用嗅探犬展開搜救工作。[119][120] 3月16日,澳洲以及紐西蘭空中救援人員在福島核電站上空遭到核洩漏輻射,緊急迫降至福島附近並被測試為輕微輻射,這亦是海外救援人員首次被證實遭到核洩漏輻射。[121]
  • :2011年2月,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基督城發生強烈地震;日本曾向紐西蘭派出66名的搜救隊員展開營救行動。事隔不到一個月,正在重建家園的紐西蘭政府派出48人的搜救隊員奔赴日本參與救援,這亦達到了該國緊急搜救人員全部人數的三分之一。[122]

参考文献

  1. . 2011-03-31 [2011-03-31].
  2.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1/18/n61o.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潘基文對日本大地震表示深切慰問
  3. 中国日报网. . 搜狐. [2011-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4. .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7).
  5.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6.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7. 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中国赤十字会が1200万円を寄付,2011年3月12日檢視
  8. 中日友协和中国对外友协向日本灾区捐款10万元人民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2011年3月12日,于2011年3月12日查阅
  9. 首次接受来自中国的紧急救援队 朝日新闻 2011年3月13日查阅
  10. 接受来自中国的救援队 6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东京新闻 2011年3月13日查阅
  11. . [2011-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12. .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7).
  13. 陈光标携百万元赴日本赈灾引发网民争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凤凰网,2011年3月14日,于2011年3月18日查阅
  14. 助日救災 中國紅會再加碼。中央社, 2011-03-15
  15.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6. . [201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17. . 2011-03-17 [2011-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5).
  18. . [2011-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0).
  19. . 2011-03-19 [2011-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5).
  20. . 2011-03-20 [201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0).
  21. . 产经新闻. 2011-03-22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6).
  22. . 2011-03-20 [201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0).
  23. . 2011-03-27 [2011-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24. . 2011-03-27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25. . 2011-03-29 [2011-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1).
  26. . 2011-03-29 [2011-03-29].
  27. . 2011-03-29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1).
  28. .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9. . 2011-03-31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30. . 2011-03-31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31. . 2011-03-31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32. . 2011-03-31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33.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34. 香港政府新聞網:政府非常關注日本地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年3月11日
  35. 明報:香港向日本發紅色旅遊警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年3月11日
  36.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特區政府對日本發出紅色外遊警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年3月11日
  37. 香港政府新聞網:香港對日本福島縣發出黑色外遊警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年3月12日
  38. 香港政府新聞網:香港對日本四個縣(宮城、福島、茨城、岩手)發出黑色外遊警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年3月15日
  39. 香港政府新聞網:香港調整對日本發出的外遊警示及取消對馬爾代夫的黃色外遊警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年6月10日
  40. . [2011年3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5日).
  41. . 東方互動即時新聞. 2011-03-13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42. . 騰訊新聞. 2011-03-13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43. . Reuters. 2011-03-16 [201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3).
  44. . Associated Press Of Pakistan. 2011-03-14 [201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英语).
  45. . IRIB WORLS SERVICE. 2011-03-13 [2011-03-13].
  46.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6).
  47.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48. . 外務省. 2011-03-14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49. 李大統領、日本の復旧・救助支援を指示,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1日。
  50. 日本特大地震/ 韓政府將向日本派救護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朝鮮日報,2011年3月11日。
  51. 南韓派遣緊急救護隊赴日, 中時電子報,2011年3月11日。
  52. 大韓赤十字社、地震被害の日本に緊急救護団派遣へ,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1日。
  53. 大韓医師協会、震災の日本に医療支援を準備,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4日。
  54. 東日本大震災、釜山の民間医療チーム30人出動準備,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4日。
  55. 韓国政府、救助隊5人・救助犬2頭を日本に派遣,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2日。
  56. 韓國地震搜救隊成首支抵日國際救援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浪網,2011年3月12日。
  57. 韓國地震救援隊 率先抵達日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央廣播電台新聞頻道,2011年3月12日。
  58. 韩国地震搜救队成首支抵日国际救援队(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2011年3月12日,于2011年3月12日查阅。
  59. . [201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60. 韓国からの緊急救助隊102人、14日午前に到着―韓国メディア,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4日。
  61. 韓國派102名救援隊 中國紅十字會援助100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朝鮮日報,2011年3月14日。
  62. 要動用一切手段幫助日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朝鮮日報,2011年3月14日。
  63. 韓国の救助隊が被災地入り、宮城に本部設置,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5日。
  64. 韓国の救助隊、宮城県塩釜市で行方不明者捜索, Yahoo!ニュース,2011年3月16日。
  65. 韓國緊急救護隊回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朝鮮日報,2011年3月24日。
  66. . 聯合ニュース. 2011-03-14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7. 王院長接見「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平沼赳夫眾議員等一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立法院, 2012/3/17
  68. 總統接見日本眾議院副議長衛藤征士郎(Eto Seishir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100年5月5日
  69. 賴市長與日本國會議員簽署合作聲明書 加強推動臺日合作交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臺南市政府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2011/7/23
  70. 台灣捐款近57億 總統盼助日重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電子報, 2011-5-6
  71. 政府與民間針對日本3月11日地震海嘯募款情形彙整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華民國外交部, 100.5.30
  72. [《相信希望》電視募款賑日 300善星送愛], 蘋果日報, 2011年3月19日
  73. 臺南市長賴清德訪問日光市記者會,成功拓展城市外交, 臺南市政府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2011/6/13
  74. . Hindustan Times. 2011-03-14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75. 印度将向日本派遣一支45人搜救队
  76. . BDnews24. 2011-03-14 [201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77. . 2011-03-13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78. Lindy Kerin. . ABCnews. 2011-03-15 [2011-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9).
  79. . Monstersandcritics.com. 2010-11-17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7).
  80. . 2011-03-16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81. . People's Daily Online. 2011-03-12 [201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82. (新闻稿). Malaysian Medical Relief Society (Mercy Malaysia). 2011-03-13 [201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9).
  83. . Chinadaily.com.cn.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3).
  84. . ReliefWeb. [201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4).
  85. . Business-mongolia.com.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8).
  86. . investors.com. 2011-03-13.
  87. .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Mongolia. 2011-03-12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88. . AsiaOne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11-03-12 [201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89. . english.peopledaily.com.cn. 2011-03-15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3).
  90. . mcot.net. 2011-03-14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91. . mcot.net. 2011-03-14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92. . IRIB WORLS SERVICE. 2011-03-13 [2011-03-13].
  93. . 朝日新聞. 2011-03-12 [2011-03-12].
  94. (新闻稿). 外務省. 2011-03-20 [2011-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95. . [201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8).
  96. . 産経新聞. 2011-03-12 [201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97. . 2011--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7).
  98. . 外務省. 2011-03-15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99. . 外務省. 2011-03-14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7).
  100. . Bbc.co.uk. [2011-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101. . bbc.co.uk. [2011-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102. . AFP. 2011-03-11.
  103. 英國表示將提供日本所需要的一切援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年3月11日。
  104. . 明鏡在線 (德國漢堡: SPIEGEL-Verlag). 2011-03-11 [2011-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5).
  105. .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1).
  106.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107. (新闻稿). 外務省. 2011-03-25 [2011-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2).
  108. . 日本経済新聞. 2011-03-12 [201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109. . 中国国際放送. 2011-03-12 [201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0. . [201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1).
  111. .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3).
  112. .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 [201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3).
  113. . CBC News. 2011-03-16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9).
  114.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115.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16. . 産経新聞. 2011-03-12 [201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117. . FNNニュース. 2011-03-12 [201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118. . 毎日新聞. 2011-03-14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119. .
  120. .
  121. 中央社:2011年3月16日 日本核輻射加劇,國際救援隊被迫暫時撤離
  122. .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人道主义反应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