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德語:)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前无畏战列舰的船级。该船级由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组成。它们是在前级维特尔斯巴赫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舰上安装了更具威力的主炮、航速提升了两节,并有更好的装甲保护。
概况 | |
---|---|
名称 | 不伦瑞克级 |
建造者 | 日耳曼尼亚、希肖、伏尔铿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国 |
前型 | 维特尔斯巴赫级 |
次型 | 德国级 |
建造期 | 1901-1906 |
服役期 | 1904-1935 |
完成数 | 5 |
报废数 | 5 |
技术数据 | |
艦型 | 前无畏舰 |
排水量 | 14394吨 |
全長 | 127.70米 |
全寬 | 22.20米 |
吃水 | 8.10米 |
動力輸出 | 1200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三轴三胀蒸汽机 |
速度 | 18节 |
續航距離 | 5200海里以10节 |
乘員 | 743人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五艘同级舰均参与了积极的活动,主要是作为第四战列分舰队的岸防舰使用。黑森号于1916年被转移至第二战列分舰队,并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当德国战败后,同级的全部五艘舰都被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以在各种不同的角色中担当更多职责。黑森号最终被重建为一艘无线电控制的靶舰,而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则被转变为扫雷母舰。所有舰只,除黑森号外都于1930年代被拆解;黑森号则留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它被苏联海军接管,继续作为靶舰使用。
设计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为德意志帝国海军1901、1902年度计划建造的战列舰,是根据1900年制定的第二部《舰队法》建造的首批战列舰。如果依据旧舰队法,该级战列舰原计划替代1873年舰队创设规划中的海防舰。新舰队法出台后,战列舰的建造数量进一步增加,该级战列舰便是作为增加的部分而建造。[1]
整体特征及推进装置
不伦瑞克级舰只的水线长度和全长分别为126(413英尺5英寸)和127.7(419英尺0英寸),有22.2(72英尺10英寸)的舷宽和8.10~8.16(26英尺7英寸~26英尺9英寸)的吃水深度。船体被分为13个水密隔舱和一个占舰只长度比重为60%的双层船底。它在标准载荷下的排水量为13,208公噸(12,999長噸),满载排水量为14,394公噸(14,167長噸)。[2]
操纵由单舵控制。这些舰只被描述为良好的远洋船具,但有严重的纵摇倾向。舰只的反应灵敏,在低速时也有紧凑的转弯半径,然而在满舵12度时,舰只会有70%的速度损失。船员标准编制为35名军官及708名士兵,而一旦作为分舰队旗舰,编制可增加13名军官和66名士兵。舰只还搭载有一些小型舰艇,其中包括2艘哨艇、2艘机动艇、1艘大舢板(后移除)、2艘小汽艇、2艘高低桅帆船和2艘小划艇。[3]
不伦瑞克级舰只配备了三轴的三胀式蒸汽机,额定功率为12,000千瓦特(16,315匹公制馬力)。蒸汽由8台船用锅炉和6台筒形锅炉供应至发动机,全为燃煤式,它们所产生的烟雾则通过舰舯的三座烟囱排出。1915年以后,燃煤锅炉还增加了燃油辅助能力[註 1]。两副外侧螺旋桨是直径为4.8(15英尺9英寸)的三叶片,中部螺旋桨是四叶片,直径为4.5(14英尺9英寸)。同级的前两艘舰——不伦瑞克号和艾尔萨斯号设有四台可产生230千瓦(74伏)电力的发电机;而后续的三艘舰——黑森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则有四台可产生260千瓦(110伏)电力的涡轮发电机。[2]
舰只的最高速度为18節(33每小時)。然而,在试航期间,发动机产生的功率可达到12,120~12,489千瓦特(16,479~16,980匹公制馬力),最高速度则达到18.2~18.7節(33.7~34.6每小時;20.9~21.5英里每小時)。除黑森号外,同级的舰只可以10節(19每小時)的巡航速度行驶5,200海里(9,600)。黑森号由于转向不稳定,增加了燃料消耗,使其行动半径缩短至4,530海里(8,390)。[2]
武器系统及装甲保护
不伦瑞克级舰只是第一批以与英国舰队作战为首要目的而建造的战列舰,其主、副炮的配置均仿照了英国同行的样式,较以往的设计有所加强,但仍然弱于同时代的外国战列舰[5][6]。其主炮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註 2],优于以往设计的四门240毫米炮,而许多外国战列舰已开始使用12英寸(300)口径炮。DrL C/01型炮架允许火炮降低至-4度俯角和提升至30度仰角,最大射程为18,800(20,600碼)。这些炮管在发射240(530英磅)重的炮弹时的初速为820每秒(2,700英尺每秒)。炮塔采用液压操纵[8][9]。主炮共有340枚炮弹,其中每门配备85枚。[3]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并没有采用中间炮,取而代之的是在副炮中采用了十四门新型的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其中四门被安装在舰舯的单座炮塔内,其余十门则安装在舰艛周边的炮廓内。这种火炮发射的穿甲弹重达64(141英磅),初速为850每秒(2,800英尺每秒)。选择该规格是因为这已是在没有机械装置的情况下可妥善使用的最大炮弹,但炮手们很难迅速填弹,因此其发射速度反而降低了。[10]塔装火炮可提升至30度仰角,最大射程为16,900(18,500碼);而廓装火炮则仅可提升至22度仰角,最大射程亦相应低至14,500(15,900碼)。[8][11]这些炮共有1820枚炮弹,其中每门配备130枚。舰只在经由威廉皇帝运河转运时,中央的三门170毫米塔装炮必须回收至其防护罩内,因为它们无法与舰只的两侧完全齐平。若这些火炮完全安置就位,舰只便会因体积过宽而无法通过运河。[3]
舰只还配备有十四门沿着舰只长度布置的88毫米35倍径速射炮。这些炮管在发射7(15英磅)重的炮弹时的初速为770每秒(2,500英尺每秒)。它们均为塔装火炮,仰角可提升至25度,最大射程为9,090(9,940碼)[8]。此外,舰只也装备了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共可携带16枚鱼雷[3]。
不伦瑞克级舰只受到克虏伯生产的渗碳装甲保护。甲板装甲的水平厚度为40(1.6英寸),斜面甲板的厚度则在140~75~140(5.5~3.0~5.5英寸)之间。其主装甲带达250(9.8英寸)厚。前司令塔有50(2.0英寸)厚的屋顶,两侧则有300(12英寸)厚;而后司令塔的屋顶和两侧则分别有30(1.2英寸)和140(5.5英寸)厚的装甲。舰上的堡垒厚度为140(5.5英寸)。主炮炮塔的侧部装甲为250(9.8英寸)厚,顶部厚度则是50(2.0英寸)。副炮炮塔由150(5.9英寸)厚的装甲保护,而廓装火炮则有70(2.8英寸)厚的炮挡。[2]
同级舰
舰只 | 造船厂[12] | 命名来源 | 架设日期 | 下水日期[12] | 入役日期[12] | 结局 |
---|---|---|---|---|---|---|
不伦瑞克号 |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 不伦瑞克 | 1901年10月21日[13] | 1902年12月20日 | 1904年10月15日 | 1932年拆解 |
艾尔萨斯号 | 但泽希肖船厂 | 艾尔萨斯 | 1901年5月26日[14] | 1903年5月26日 | 1904年11月29日 | 1936年拆解 |
黑森号 |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 黑森 | 1902年3月15日[15] | 1903年9月18日 | 1905年9月19日 | 二战后赔偿给苏联,1960年拆解 |
普鲁士号 | 斯德丁伏尔铿船厂 | 普鲁士 | 1902年4月[16] | 1903年10月30日 | 1905年7月12日 | 1931年拆解 |
洛特林根号 | 但泽希肖船厂 | 洛特林根 | 1902年12月1日 | 1904年5月27日 | 1906年5月18日 | 1931年拆解 |
服役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不伦瑞克级战列舰隶属于公海舰队第二战列分舰队,但不久便被全数调配至由海军中将埃哈德·施密特指挥的第四战列分舰队,并负责波罗的海的海防任务[17]。此后,为了补充小型舰艇的兵员,该级战列舰的部分船员被抽调到其它舰艇,其主要任务也改为负责港湾警备。[10]不伦瑞克号和艾尔萨斯号都参与了里加湾海战的早期阶段。这两艘舰牵制住了对方的前无畏舰光荣号,以使俄国雷区得以顺利清除,但俄国军队却建立了坚强的防御。当发现清除水雷的用时过长、并且缺乏足够的日光令布雷艇德国号敷设己方的雷区后,施密特中将决定撤出其部队。[18]1916年,黑森号被编入第二战列分舰队,并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在31日晚些时候,黑森号及第二分舰队的其它前无畏舰曾短暂与海军中将戴维·贝蒂率领的英国第1战列巡洋分舰队交火,并以此掩护受由海军少将弗朗茲·馮·希佩爾指挥、正遭到猛击的第一侦察集群撤退。[19]
从1916年开始,不伦瑞克级舰只逐渐退出现役,这主要是由于兵员不足[20]。不伦瑞克号被用作教练船,并于1917年8月20日在基尔被改装为宿营船。艾尔萨斯号同样在基尔被用作宿营船及教练船——当它于1916年7月25日退出现役后。黑森号于1917年在布伦斯比特尔被改装为供应母舰,而普鲁士号也于同年在威廉港成为供应母舰。洛特林根号于1917年退役,并曾在威廉港被用作工程师教练船。[3]从这些舰上拆除的火炮自1916年起被帝国陆军作列车炮使用[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德国所有强大的无畏舰已在斯卡帕湾自沉或作为战利品被割让予协约国,使得不伦瑞克级舰只得以被重新委任至新组建的魏玛国家海军服役[2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和黑森号本是要重建为岸防战列舰,但这个计划被摈弃了[6]。不伦瑞克号从1921年至1926年在国家海军服役,然后撤出现役。1931年5月31日,它在威廉港被改造为废船,并最终拆解报废。艾尔萨斯号从1924年至1930年2月25日前在舰队中服役,然后撤出现役。1931年3月31日,它在威廉港拆解为废船。至1935年10月31日,艾尔萨斯号被售予不来梅港的北德劳埃德,并于1936年报废。[3]
黑森号于1925年至1934年11月12日在舰队服役,然后撤出现役并改造为靶舰。改装工作从1935年3月31日持续至1937年4月1日,然后重新以靶舰入役。它担任这一职能直至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黑森号更名为“塞尔号()”并割让予苏联。该舰最终于1960年代拆解报废。普鲁士号从1919年4月5日至1929年4月5日间作为扫雷母舰投入舰队服役,然后从海军序列中除名。该舰于1931年2月25日以216800马克的价格作为废钢出售,并在威廉港拆解。船体中有一截约63(69碼)的部分被保留下来,用作鱼雷或其它爆炸物的攻击靶。1945年4月,该部分船体在遭到盟军飞机的轰炸后沉没。其残骸最终于1954年被打捞起并拆解报废。洛特林根号同样被改装成一艘扫雷舰母舰,并于1922年至1926年期间担任这一职能。该舰于1931年3月31日除役,并作价269650马克出售,由布洛姆-福斯公司在汉堡拆解报废。[3]
注释
脚注
引用
-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66.
- Gröner, p. 19.
- Gröner, p. 20.
- Philbin, p. 56.
-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67.
- Hore, p. 68.
- Grießmer, p. 177.
- Gardiner & Gray, p. 140.
- Friedman, pp. 137–138.
-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68.
- Friedman, p. 142.
- Gröner, pp. 19–2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 p. 11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3, p. 34.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4, p. 14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 p. 248.
- Halpern, p. 185.
- Halpern, pp. 196–197.
- Tarrant, p. 195.
- Gardiner & Gray, p. 141.
参考资料
- 现代舰船杂志社. .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Friedman, Norman.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rießmer, Axel. [The Battleships of the Imperial Navy].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alpern, Paul G.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The German Warships (Vol.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8364-9743-5.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The German Warships (Vol.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11-2.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The German Warships (Vol. 4)].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The German Warships (Vol.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The German Warships (Vol.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8364-9743-5.
- Hore, Peter.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Philbin, Tobias R. III. .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ISBN 978-90-6032-200-0.
- Tarrant, V. E. .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