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特林根号战列舰

洛特林根号战列舰德語:[註 1])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最后一艘,于1902年开始进行龙骨架设,并于1906年投入使用。它得名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领地洛特林根,即今法国洛林地区。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普鲁士号

洛特林根号于威廉皇帝运河
历史
德意志国
艦名 洛特林根号
艦名出處 洛林
建造者 但泽希肖船厂
動工日 1902年12月1日
下水日 1904年5月27日
服役日 1906年5月18日
结局 1931年拆解
技术数据
艦級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排水量 14394吨
全長 127.70米
全寬 22.20米
吃水 8.10米
動力輸出 12500千瓦特
動力來源 三轴三胀蒸汽机
速度 18节
續航距離 5200海里以10节
乘員 743人
武器裝備
  • 4 × 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
  • 14 × 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
  • 18 × 88毫米35倍径速射炮
  • 6 × 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

洛特林根号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服役于公海舰队第二战列分舰队。它于1914年12月参加了一次舰队推进,以支援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的行动,在此期间,德国舰队曾短暂与英国大舰队的一个分遣队遭遇并发生冲突。1916年,洛特林根号由于较差的装备条件而被迫退出舰队服役,随后在波罗的海担当警备舰,继而又被用作教练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洛特林根号获重新组建的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并改装为一艘可搭载F式扫雷艇供应母舰。它于1931年3月从海军序列中除名,并于同年末被售予拆船商。

设计

不伦瑞克级舰只线条画

1900年,由海军中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导的第二部《舰队法》获得帝国议会通过,资金被分配至建造一个全新的战列舰船级,以接替在1898年第一部《舰队法》中批准的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此时,克虏伯作为帝国海军舰炮供应商,已经开发出口径280(11英寸)速射炮;而之前采用这种技术的最大口径炮仅为装备在维特尔斯巴赫级舰上的240(9.4英寸)炮。海军办公室的设计部门为新战列舰采纳了280毫米炮,同时副炮口径也从150(5.9英寸)增加至170(6.7英寸),原因是随着鱼雷效力的显著发展,鱼雷艇所带来的威胁也日益增大。[1][2]

洛特林根号的水线长度全长分别为126(413英尺5英寸)127.7(419英尺0英寸),有22.2(72英尺10英寸)舷宽8.10(26英尺7英寸)的前吃水深度。它在满载负荷下的排水量为14,394公噸(14,167長噸)。船员编制为35名军官及708名士兵。舰只配备了三副三缸立式三胀蒸汽机以驱动螺杆。蒸汽由8台海军式水管锅炉和6台筒形锅炉供应,全为燃煤式。在正式试航中,洛特林根号于自然通风情况下的主机功率为8,513千瓦特(11,574匹公制馬力),航速为16.6節(30.7每小時);而于6小时强制通风的情况下,其主机功率为12,202千瓦特(16,590匹公制馬力),航速为18.54節(34.34每小時);在标柱间的平均功率为13,323千瓦特(18,114匹公制馬力),最高速度达18.7節(34.6每小時)[3][4]

洛特林根号的主炮为四门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註 2],它们安装在分居中央舰艛一前一后的两座双联装炮塔[6]。副炮则包括十四门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和十八门88毫米45倍径速射炮。武器套件中还有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均布置于船体的水下部分。[7]洛特林根号受到克虏伯生产的渗碳装甲保护。其装甲带的厚度从110~250(4.3~9.8英寸)不等,中央部分有较厚的装甲,以保护弹药舱及轮机舱,而船体的两端的装甲层则较薄。舰只甲板装甲为40(1.6英寸)厚。主炮炮塔的装甲则有250(9.8英寸)厚。[8]

服役历史

战争前的洛特林根号

洛特林根号于1902年12月在但泽希肖船厂开始架设,工程编号为716。作为同级的第五艘舰以及最后一艘舰,它是以合同代号“M”作为新增编入舰队的单位进行订购[註 3],建造成本为23801000金马克[4]洛特林根号于1904年5月27日下水;至1906年5月18日投入舰队服役[7]

入役后,洛特林根号被分配至活动舰队(即公海舰队前身)的第二战列分舰队,与其姊妹舰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普鲁士号在一起[10]。1907年3月24日,洛特林根号参加了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德·鲁伊特纪念活动[11]。1909年,它与更为老式的战列舰梅克伦堡号共同赢得了为表彰年度精湛射击舰只而设的“凯撒射术奖()”[12]。至1911年,德国的首两个无畏舰船级——拿骚级黑尔戈兰级开始入役。这些舰只被分配至第一战列分舰队;而仅装备有240(9.4英寸)炮的所有老式威廉二世皇帝级和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都作储备闲置。这样德国便拥有了一支全装备280(11英寸)或以上主炮的战列舰队。[10]

1914年7月,洛特林根号参与了前往挪威的舰队巡航,但这次巡航受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案和随后国际紧张局势加剧的影响而中断。7月25日,船员获悉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洛特林根号遂于翌日离开挪威与舰队余部会合。[13]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公海舰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目的是引诱一部分规模可观的英国大舰队,并将其摧毁[14];通过实现兵力的大致相等,帝国海军便可在北海南部海域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15]。首个这样的行动是1914年12月15-16日的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16]。由12艘无畏舰和8艘前无畏舰(包括洛特林根号)组成的舰队主力将对海军少将弗朗茨·冯·希佩尔的战列巡洋分舰队提供远程支援,同时袭击沿海城镇。在12月15日傍晚,德国战列舰编队来到距离英国一个孤立分舰队的6艘战列舰约10海里范围内。然而,与对方其它驱逐舰之间在黑暗中的零星冲突使得当时的公海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腓特烈·馮·英格諾爾误判自己面对的是整个大舰队主力。根据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为避免不必要的冒险,英格诺尔中断了交战并调转战列舰返回德国。[17]

与其姊妹舰普鲁士号一样,洛特林根号也错过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但原因不同。普鲁士号是被临时转移至波罗的海担当警备舰,而洛特林根号则是由于舰只条件太差,于是时任公海舰队总司令的海军上将赖因哈德·舍尔将它撤出所属分舰队。[18]日德兰的战况向舍尔证明,前无畏舰太过脆弱,无法参与重大舰队行动,因此第二分舰队亦从公海舰队中分离了出去[19]。退出舰队后,洛特林根号在卡特加特海峡成为了一艘警备舰。次年,它仅保留了10座副炮,其它武器均被拆除,转为在威廉港教练船使用,并从事工程师培训。它一直担任此职能直至1918年战争结束,然后所有副炮均被移除。[7][20]

战后生涯

战争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获准保留六艘“德国或洛特林根式”战列舰。洛特林根号被选中继续为经过重组的魏玛国家海军执行开启航道的任务。[7]与其姊妹舰普鲁士号一样,洛特林根号于1919年在威廉港国家海军船厂被改造为供应母舰。其甲板舷侧各设计了可搭载6艘F式扫雷艇[註 4]的支架,鹅颈式吊杆被改为臂式,并通过该装置升降扫雷艇。[21][22]

从1922年至1929年,普鲁士号以此身份在重组后的魏玛国家海军服役,之后便作储备闲置。它于1931年3月31日从海军序列中除名;国家海军随之除去其装甲板,并在同年作价269650国家马克将其售予拆船商。随后,洛特林根号在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拆解报废。[7]

注释

脚注

  1. SMS表示, 即“陛下之舰”。
  2.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其中SK()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5]
  3. 所有德国舰船在订购时都会被赋予临时代号;其中新增编入舰队的使用字母代号,而用于替换旧舰的则使用“替代(旧舰名)”。[9]
  4. F式扫雷艇()为木质结构,全长17.5米,宽4米,正常排水量为19吨。[21]

引用

  1. Herwig, pp. 43–44.
  2. Staff, p. 4.
  3. 现代舰船杂志社, pp. 84–85.
  4. Gröner, p. 18.
  5. Grießmer, p. 177.
  6. Hore, p. 68.
  7. Gröner, p. 20.
  8. Gröner, p. 19.
  9. Gröner, p. 56.
  10. Hurd, p. 27.
  11. "News From Europe", p. 643.
  12. "German Naval Notes", p. 1052.
  13. Scheer, p. 8.
  14. Tarrant, p. 27.
  15. Gardiner & Gray, p. 136.
  16. Tarrant, p. 31.
  17. Tarrant, pp. 31–33.
  18. Scheer, p. 140.
  19. Scheer, p. 187.
  20.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85.
  21.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86.
  22. Gröner, pp. 18–20.

参考资料

书籍

  • 现代舰船杂志社. .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rießmer, Axel. [The Battleships of the Imperial Navy].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Hore, Peter.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Hurd, Archibald. . London: Chapman & Hall. 1912.
  • Scheer, Reinhard. . London: Cassell and Company. 1920. OCLC 2765294.
  • Staff, Gary. .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 Tarrant, V. E. .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期刊

  •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aval Engineer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of Naval Engineers). 1909, 21: 1052–1056.
  • .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Shanghai: North China Daily News and Herald). 1907, 82: 643.

延伸阅读

  • Dodson, Aidan. . Warship 2014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14: 49–69. ISBN 978-15911492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