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郡

中山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中山國,屢改為郡。因其為戰國中山國之地,故名中山。初廢。

沿革

西漢

時其地屬恒山郡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立皇子劉勝中山王,分常山郡(故恒山郡)東部置中山國,治所在盧奴縣(今河北省定州市)。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推恩置廣望、將梁、薪館、陸城、薪處五侯國,別屬涿郡。元朔三年(前126年),推恩置陸地侯國,別屬涿郡。元朔四年(前125年),推恩置臨樂、東野、高平、廣川四侯國,別屬涿郡平原郡等鄰郡。元朔五年(前124年),推恩置桑丘、高丘、柳宿、戎丘、樊輿、曲成、安郭、安險、安道九侯國,別屬涿郡等鄰郡。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中山國屬冀州刺史部昭帝元鳳五年(前76年),推恩置成侯國,別屬涿郡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推恩置宣處侯國,別屬鄰郡[1]五鳳三年(前55年),國除為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領九縣:盧奴、北平、唐、深澤、苦陘、曲逆、望都、新市、毋極。

元帝永光元年(前43年),徙清河王劉竟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建昭四年(前35年),中山王薨,無子,國除為中山郡成帝陽朔二年(前23年),徙信都王劉興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綏和元年(前8年),以涿郡北新成、安國、新處、陸成、安險五縣益封中山國。[2]

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貶中山王為公。後改為常山郡。新朝滅亡後復為中山郡[3]

東漢

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4],省併深澤、新處、陸成三縣。建武十七年(41年),進封右翊公劉輔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兼食常山郡。建武二十年(44年),徙封中山王為沛王,復為中山郡。建武二十六年(50年),代郡廣昌縣改屬中山郡。建武中,北新成縣改屬涿郡

建武三十年(54年),徙封左翊王劉焉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削安險縣,別屬涿郡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以常山郡上曲陽縣益封中山國。元和中(84年-87年),歸還安險縣,後改為安熹縣。章和二年(88年),改曲逆縣為蒲陰縣,苦陘縣為漢昌縣。順帝永建五年(130年),河間國推恩置蠡吾侯國,別屬中山國。至此,中山國領十三縣(侯國):盧奴、北平、毋極、新市、望都、唐、安國、安憙、漢昌、蠡吾、上曲陽、蒲陰、廣昌。

桓帝本初元年(146年),蠡吾侯國除為縣,後還屬河間國延熹元年(158年),分中山國、河間國安平國数县置博陵郡,安國縣改屬之。後代郡靈丘縣改屬中山國。靈帝末,中山王絕嗣,國除為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領十二縣:盧奴、北平、毋極、新市、望都、唐、安憙、漢昌、上曲陽、蒲陰、廣昌、靈丘。[5]

魏晉北朝

曹魏時,改漢昌縣為魏昌縣。後毋極縣併入魏昌縣,省併靈丘縣,廣昌縣還屬代郡,上曲陽縣還屬常山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進封濮陽王曹袞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6]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國除為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領八縣:盧奴、北平、新市、望都、唐、安喜、魏昌、蒲陰[7]

十六國時期,中山郡先後為(314年-319年)、後趙(319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前燕(351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後燕(384年-397年)所有。後燕建興元年(386年),慕容垂稱帝,都中山城,分冀州中山等郡置司州,中山郡置尹,改盧奴縣為弗違縣。[8]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盡有除中山城以外的中山郡之地。皇始二年(397年),取中山城,復弗違縣為盧奴縣,改燕之司州為安州天興三年(400年)又改為定州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常山郡上曲陽縣併入新市縣。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分魏昌縣復置毋極縣。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分新市縣復置上曲陽縣,仍屬中山郡。孝明帝孝昌中(525年-528年),分中山郡北平、蒲陰、望都三縣置北平郡。至此,中山郡領七縣:盧奴、新市、上曲陽、唐、安喜、魏昌、毋極[9]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盧奴、唐、魏昌三縣;改上曲陽縣為曲陽縣;廢北平郡,其所領蒲陰、望都二縣併入北平縣,改屬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領五縣:新市、曲陽、安喜、毋極、北平。[8]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因避諱改中山郡為鮮虞郡。開皇三年(583年),廢鮮虞郡,領縣直屬定州[8]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定州為博陵郡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中山國有160873戶、668080口。[3]
  •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中山國有97412戶、658195口。[10]
  • 晉武帝太康中(280年-289年),中山國有32000戶。[7]
  •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543年-550年),中山郡有52592戶、255241口。[9]

長官

中山太守(23年-41年)

中山太守(44年-54年)

中山相(54年-)

中山太守(-232年)

中山太守(304年-319年)

  • 張瑤,趙郡中丘人。[23]
  • 阮豹,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見任。[24]

中山相(319年-330年)

中山太守(334年-354年)

中山太守(384年-386年)

中山尹(386年-397年)

中山太守(397年-504年)

中山內史(504年-520年)

中山太守(520年-577年)

國主

  • 中山惠王劉勝,前154年-前113年在位。
    • 中山哀王劉昌,前112年-前111年在位。
      • 中山穅王劉昆侈,前110年-前90年在位。
        • 中山頃王劉輔,前89年-前87年在位。
          • 中山憲王劉福,前86年-前70年在位。
            • 中山懷王劉脩,前69年-前55年在位。
  • 中山哀王劉竟,前43年-前35年在位。
  • 中山孝王劉興,前23年-前8年在位。
    • 中山王劉箕子,前7年-前1年在位。
    • 中山王劉成都(孝王繼子),1年-9年在位。
  • 中山王劉輔,41年-44年在位。
  • 中山簡王劉焉,54年-90年在位。
    • 中山夷王劉憲,91年-118年在位。
      • 中山孝王劉弘,119年-140年在位。
        • 中山穆王劉暢,141年-174年在位。
          • 中山節王劉稚
  • 中山恭王曹袞,232年-235年在位。
    • 中山王曹孚,236年-265年在位。
  • 中山王司馬睦,265年-277年在位。
  • 中山王司馬耽,277年-292年在位。
  • 中山王司馬緝,293年-304年在位。
  • 中山公-中山王-魏王石虎,319年-330年-333年-334年在位。
  • 中山王慕容暐,354年-357年在位。
  • 中山王慕容沖,359年-370年在位。
  • 中山公苻詵,?-385年在位,384年封土失陷。
  • 中山獻武王元英,504年-510年在位。
    • 中山文莊王元熙,513年-520年在位,520年國除,525年追復封爵後不再設內史。

參考書目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魏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隋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5.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6.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
  2.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3.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4. 建武元年(25年),雖封劉茂為中山王,中山郡仍置太守,並未改為中山國。參見黄学超:《东汉“有国无王”现象探研》,《中国史全国博士生论坛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15年。
  5.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6.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7.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8.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9.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10. 《續漢書·志第二十·郡國二》
  11. 《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第六十八》
  12. 《後漢書·卷三十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13.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
  14. 《後漢書·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15. 《後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16. 《後漢書·卷四十六·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17.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18. 《續漢書·志第十三·五行一》章懷註引《東觀書》
  19.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20. 《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21.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22. 《晉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五》
  23. 《晉書·卷一百五·載記第五》
  24.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25.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证》杨顺墓誌等作“石中山相”,《魏書·楊播傳》則作“仕慕容氏,卒于中山相”。按,前燕先後有兩位中山王,應設中山內史,後燕則設中山尹,均不可能有中山相,當以墓誌為是。
  26. 《資治通鑒·卷九十九·晉紀二十一》
  27. 《資治通鑒·卷一〇六·晉紀二十八》
  28. 《晉書·卷一百二十三·載記第二十三》
  29. 《資治通鑒·卷一〇八·晉紀三十》
  30. 《魏書·卷二·太祖紀第二》
  31. 《魏書·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六》
  32.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
  33.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34.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
  35.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
  36. 《周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37. 《魏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二》
  38.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張府君墓誌銘
  39. 《魏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40.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
  41.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穆君之墓誌銘
  42.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43.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44.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45. 《魏書·卷十八·太武五王列傳第六》
  46.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47. 《魏書·卷八十八·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48.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49. 《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50. 《北齊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
  51. 《隋書·卷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