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鄉
來義鄉(排灣語:Rai)位於台灣屏東縣內東部中段,北臨泰武鄉,東鄰臺東縣達仁鄉、金峰鄉,西鄰萬巒鄉、新埤鄉,西南連枋寮鄉,南接春日鄉。人口約7.4千人,為屏東縣八個山地鄉中人口第二多者(僅次於三地門鄉);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為全臺灣原住民排灣族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來義鄉 Laiyi Township ![]() | |
---|---|
山地鄉 | |
![]() 來義鄉位於屏東縣中部東方 ![]() | |
上級行政區劃 | 屏東縣 |
舊稱 | Rai(內社) |
區劃 | 7村89鄰 |
地方語言 | 排灣語 |
政府 | |
– 鄉長 | 莊景星(來義鄉鄉長列表) |
– 行政機關 | 來義鄉公所 |
– 立法機關 | 來義鄉民代表會 |
總面積 | 167.7756平方公里 |
平均海拔 | 720 米 |
人口 | |
– 總數 | 7,441人(2021年1月) |
– 排名 | 26 |
– 戶數 | 2,258戶 |
郵政編碼 | 922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3300 |
毗鄰 | 泰武鄉、萬巒鄉、新埤鄉、枋寮鄉、春日鄉;臺東縣達仁鄉、金峰鄉 |
網站 | http://www.pthg.gov.tw/laiyi/Index.aspx |
![]() 來義鄉位置圖 |
歷史
來義鄉屬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境內是以屬其兩大分支之一Vuculj「布曹爾亞族」中的巴夫瓦夫瓦亞群(Pavuwavuwa)一群為主。日治時期先後屬阿猴廳及高雄州管轄。戰後初期在tjalja'vus「加拉阿夫斯」部落(舊來義部落,閩南語漢名內社Rai)成立鄉公所,定名為「來義鄉」(內Rai→來義Rai'I),劃歸高雄縣管轄,1950年改隸屏東縣至今。
地理
歷屆鄉長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連天生 | |
2 | 高得成 | |
3 | 連天生 | |
4 | 連天生 | |
5 | 高得成 | |
6 | 洪平順 | |
7 | 洪平順 | |
8 | 羅安道 | |
9 | 曾華德 | |
10 | 曾華德 | |
11 | 陳金榜 | |
12 | 連正勝 | |
13 | 連正勝 | |
14 | 廖秋山 | |
15 | 竇望義 | |
16 | 廖志強 | |
17 | 竇望義 | |
18 | 竇望義 | 因賄選,2019年10月30日高雄高分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1] |
19 | 莊景星 | 補選 |
行政區劃
來義鄉行政區劃 |
望嘉村
文樂村
南 和 村
丹林村
古
樓 村 義
林 村 來
義 村 |
村 | 部落 |
---|---|
古樓村 | 古樓 (Kuljaljau) |
望嘉村 | 望嘉 (Vungalid) |
南和村 | 高見 (Takamimura) |
白鷺 (Payljus) | |
丹林村 | 丹林 (Calasiv) |
喜樂發發吾 (Siljevavav) | |
義林村 | 義林 (Tjanaqasiya) |
大後 (Tjuwaqau) | |
文樂村 | 文樂 (Pucunug) |
來義村 | 內社/來義(Tjaljaqavus) |
人口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7,465 | — |
1986 | 7,473 | +0.1% |
1991 | 7,610 | +1.8% |
1996 | 7,960 | +4.6% |
2001 | 8,011 | +0.6% |
2006 | 7,886 | −1.6% |
2011 | 7,688 | −2.5% |
2016 | 7,494 | −2.5% |
來源: . 內政部.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交通
公路
- 鄉道
屏106線
屏110線
屏113線
屏115線
屏118線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旅遊景點及文化資產

古樓社區祖靈屋
特產
參考資料
- 資料
- 屏東來義鄉長竇望義涉賄 當選無效確定
- . [2020-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 .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 .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