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仰岳,字伯陵广东省乐昌县人,客家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八年抗戰名將之一,曾在抗日战争中取得多次对日作战胜利,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因此日軍又稱其為“薛老虎”。[1][2]

陸軍一級上將
薛岳
薛仰岳
 中華民國第2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
主任委員
任期
1966年5月27日-1991年6月30日
前任陳誠
继任末任
 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
任期
1958年7月14日-1963年12月14日
行政院院长陳誠
第13任廣東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5日
前任宋子文
继任末任
 中華民國第1任總統府參軍長
任期
1948年5月19日-1948年10月30日
继任劉士毅
 中华民国第5任國民政府參軍長
任期
1947年5月10日-1948年5月19日
前任商震
继任行憲,任期延續
第5任湖南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39年1月21日-1945年6月26日
前任張治中
继任吳奇偉
代理貴州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37年5月12日-1937年12月16日
前任顧祝同
继任孫希文(代理)
吳鼎昌(正任)
个人资料
性别
伯陵
出生1896年12月27日
 大清廣東省韶州府樂昌縣(今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
逝世1998年5月3日(103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墓地 中華民國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国军示範公墓
籍贯廣東省樂昌
政党 中國國民黨
获奖 青天白日勳章
军事背景
军衔 一級上將
  • 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
    (1917-1918年)

原名薛仰岳,因出生时在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刚战败,其父起名“仰岳”以求能效法岳飞成为民族英雄。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早年

第十四次大會時任主席的薛岳。

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春考入黄埔陆军小学,1917年初进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1918年7月,在保定军校尚未毕业,便南下广东,参加孙中山新建立的援闽粤军,任司令部上尉参谋。後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

1922年陈炯明与孙中山闹翻双方陷于战事,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一軍第一師師長。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前,他曾建议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之後多次参與的反蔣戰爭,屬於粵系軍張發奎麾下。

第一次國共內戰

1927年蔣中正清黨,薛岳因“不反对逮捕共产党,但是反对枪杀他们”被迫离开蔣中正第一军,回到广东改投李濟深国民革命军第四軍,出任新编第二师师长。1927年11月17日凌晨爆发广州张黄事变,薛岳投向了张发奎

广州起义发生后,粤军第四军的主力在东江一时回不来,只好把西江方向的薛岳师调入城,彻底镇压了广州城内的共产党。

1927年下半年这一系列事件导致粤军第四军损失惨重,接受蔣中正改编参加二期北伐。第四军内部发生纷争赶走军长缪培南,迎回张发奎任军长,薛岳又顶上去做张的副手。

中原大战时,粤军第四军倒向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一起反蒋。粤(张发奎)桂联军进入衡阳的时候,粤军的蒋光鼐、蔡廷锴部尾随而至,断了张发奎后路。随之衡阳决战,结果张、桂联军惨败。张发奎下手,第四军被迫归顺蔣中正,实行中央化,薛岳当上了第四军军长。

国共战争前期,为蔣中正重新重用追剿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多次重创红军。

中央红军长征,率领国民党中央军8个师穷追不舍,有「紅軍一路跑,薛岳一路追」之說,被當時紅軍視為「長征頭號敵人」。红军入湘后,蔣中正任命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第二路司令,辖第59、90、92、93师。1934年11月「湘江戰役」,薛部追上紅軍大戰六天,紅軍自原先8萬6千兵力剩下殘軍3萬潰敗於薛岳。1935年1月25日,蔣中正任命薛岳为贵阳绥靖主任,掌握了贵阳市与省政。1935年2月2日,成立湘鄂川黔边区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龙云,共十二个师、四个旅,薛岳为前敌总指挥,对长征路过云南的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进行防堵追剿,该路军下辖:

  • 第一纵队:吴奇伟部辖第59、90、92、93师,共4个师;
  • 第二纵队:周浑元部辖第5、13、96、99师,共4个师;
  • 第三纵队:滇军孙渡部第2、5、7、预备旅共4个旅;
  • 第四纵队:黔军王家烈部第1、2、3、8、教导师,共5个师。

抗日戰爭

1937年6月2日,貴州省政府代主席薛岳宣誓就職[3]:5437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分別任第一戰區第一兵團司令,第九戰區第一兵團司令,第九戰區副总司令。1944年3月5日,湖南省政府主席、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在國民政府行政院會議發言中指出:「湖南省戰時對國家貢獻居全國之冠!」與會者全體起立鼓掌。[4]薛岳曾经指挥万家岭战役等多次战役,以其著名的“天爐戰法”,消灭了大量日军。1945年6月26日,國民政府任命吳奇偉為湖南省政府主席,原任薛岳免職[3]:7746

1946年10月10日,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Medal of Freedom)。

第二次國共內戰

抗日战争结束后,薛岳指挥国军百万野战部队进攻华东解放区。1947年1月10日,國軍佔領蘇北沭陽,蔣指示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繼續進擊,求於10日內結束蘇北軍事[3]:8263

1947年1月鲁南战役失败,薛岳损失了蔣中正最重视的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薛岳失去军事指挥权。参谋总长陈诚接任华东国军指挥权,部署筹划了莱芜战役,損失李仙洲部队6万余人。薛岳被当作替罪羊,1947年3月3日蔣中正以“指挥无力,名声低落”的罪名撤了薛岳的职。1947年5月10日,國民政府特任薛岳為國民政府參軍長,原委商震應免本職[3]:8351。1948年5月,轉任总统府参军长。

撤離中國大陸

1949年初,全家族从上海乘专列撤回广东乐昌老家。1949年1月21日,代总统李宗仁任命薛岳為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广东省保安司令[5]:239。2月2日,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岳對美聯社記者聲稱,建立粵、桂、閩、湘四省聯盟[3]:8801。2月4日,薛岳於廣州宣布施政三大原則:一、政治自由;二、經濟民主;三、軍事自衛[3]:8803。中國共產黨占领大陆后,撤退至当时属广东海南岛。1949年10月解放军发动广东战役

1949年12月28日,特派薛岳為海南特區行政长官公署副長官[6]、海南防卫总司令官。薛岳把原来广东省的6个保安师运到海南,编成了第四军第六十三军第六十四军,每军各2个师,又利用军舰和飞机在海南构筑了一道“伯陵防线”。把海南建设为反共基地,从这里“反攻大陆”。

台灣時期

1950年4月,海南島戰役失敗,薛岳撤出海南,隨後回台。之后升任一級上將。在台曾任總統府戰略顧問,行政院政務委員,1966年出任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1991年因光復會裁撤而自然卸任,擔任此職長達25年。

後隱居於台灣嘉義縣竹崎鄉一座農村大宅,薛岳命名其為忠恕邨,生活深居簡出。1998年5月3日逝世,享壽103歲。李登輝令褒揚,全文如下:

人物语录

評價

1994年在大陆出版的张洪涛《燃烧的太阳》,对薛岳的抗日辉煌战绩给与高度评价。2005年5月再版书名改为《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

参考文献

  1. . 中国网. 2010-02-21 [201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中文(中国大陆)‎).
  2. 陈钦. . 凤凰网. 2013-11-15 [201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8) (中文(中国大陆)‎).
  3.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4. . 《明報》. 2015-08-30: 新聞專題A10版.
  5.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七(下)
  6. 總統府第五局 (编). . 1949-12-31.
  7. 贾元熙. . agzy.youth.cn. [2017-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薛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