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

和田市维吾尔语拉丁维文, 旧称“和阗”,1959年更名为“和田[1]),位于新疆西南部和田地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边缘的绿洲内,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以“和田玉”、“和田毯”以及“和田绸”闻名天下。

和田市
縣級市

和田市
位置

和田市的地理位置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
区划类别縣級市
区划代码653201
下级行政区4
总面积466.44 平方千米
总人口(2016年)389749人
时区UTC+8北京时间
邮政编码848000
电话区号+86 
车牌首号新R
網站:和田市政府网

历史

位于和田近郊的瑪利克瓦特故城遗址。

和田古称“于阗”,藏語意为“产玉石的地方”。和田在代均属于阗国地。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统辖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前后,汉朝冊封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国王、将佐按汉制封官、授汉印。在精绝设立禾府,管理屯垦事务。公元57年后,于阗国势转盛,邻近诸国皆服从。到魏晋时期,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精绝等城邦国被于阗兼并。代则为安西四镇之一,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设毗沙都督府。後晉册封于阗国王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国王。1006年,喀喇汗國依靠來自於伊斯蘭地區的支援軍隊征服了于闐。1041年,喀喇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1134年,西遼征服塔里木盆地。1218年,西遼被蒙古滅亡,初属察合台汗国领地,后设宣慰使元帅府,改名五端城[2]。察合台汗國滅亡後,屬葉爾羌汗國。1680年,準噶爾汗國控制了于闐。1757年,清朝滅準噶爾汗國,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设和阗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

  •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
  •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
  •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设和阗道
  •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和阗道为和阗行政区,设行政长官公署。
  •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改和阗行政区为和阗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1950年,设立和阗专区专员公署。
  • 1959年9月,改和阗为和田。
  • 1983年9月,自和田縣析置和田市

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者王炳華等人在尼雅遺址進行考古工作,发掘出大量文物,為西域故國歷史研究揭開新一頁。

地理

和田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玉龙喀什河畔的绿洲内,邻近喀拉喀什河。其北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南为昆仑山脉。和田市地形南高北低,是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冲积平原。海拔在1300-1450米之间。农业以种植蔬菜、瓜果、花卉棉花为主。工业有手工业、煤炭采掘、食品等门类。

和田市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全市年平均气温12.5 ℃,降水38毫米。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浮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据环保部门测定,和田全年没有一二类天气,三类、四类天气各28天,五类天气300多天,月均降尘124吨/平方公里。

和田市(平均数据1971-2000年,极端数据1953-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20.5
(68.9)
22.0
(71.6)
30.6
(87.1)
34.6
(94.3)
37.6
(99.7)
39.8
(103.6)
41.1
(106)
40.2
(104.4)
35.9
(96.6)
30.0
(86)
24.7
(76.5)
21.2
(70.2)
41.1
(106)
平均高温℃(℉) 0.8
(33.4)
5.9
(42.6)
14.8
(58.6)
23.5
(74.3)
27.6
(81.7)
31.0
(87.8)
32.7
(90.9)
31.4
(88.5)
27.2
(81)
20.2
(68.4)
11.1
(52)
2.6
(36.7)
19.1
(66.4)
每日平均气温℃(℉) −4.4
(24.1)
0.4
(32.7)
8.7
(47.7)
16.7
(62.1)
20.9
(69.6)
24.0
(75.2)
25.6
(78.1)
24.4
(75.9)
20.0
(68)
12.5
(54.5)
4.4
(39.9)
−2.7
(27.1)
12.5
(54.5)
平均低温℃(℉) −9
(16)
−4.4
(24.1)
3.0
(37.4)
10.2
(50.4)
14.6
(58.3)
17.7
(63.9)
19.3
(66.7)
18.3
(64.9)
13.5
(56.3)
6.0
(42.8)
−0.9
(30.4)
−7.1
(19.2)
6.8
(44.2)
历史最低温℃(℉) −21.6
(−6.9)
−19.3
(−2.7)
−7.0
(19.4)
−0.2
(31.6)
3.3
(37.9)
8.1
(46.6)
11.4
(52.5)
9.0
(48.2)
4.9
(40.8)
−4.0
(24.8)
−13.3
(8.1)
−19.3
(−2.7)
−21.6
(−6.9)
平均降水㎜(英寸) 1.7
(0.067)
1.9
(0.075)
1.5
(0.059)
3.0
(0.118)
6.8
(0.268)
8.0
(0.315)
5.6
(0.22)
4.3
(0.169)
2.9
(0.114)
0.9
(0.035)
0.3
(0.012)
1.1
(0.043)
38.0
(1.496)
平均降水日数(≥ 0.1 mm) 2.0 1.7 0.7 1.1 1.9 2.6 2.9 1.8 0.8 0.3 0.3 1.2 17.3
平均相对湿度(%) 54 46 35 29 35 38 43 45 44 43 45 55 42.7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167.8 163.9 185.8 208.3 234.5 253.2 242.5 231.2 240.0 260.5 221.1 178.2 2,587
来源: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行政区划

包括和田市的地圖(USATC, 1971年)

和田市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5个[3]

奴尔巴格街道古江巴格街道古勒巴格街道纳尔巴格街道拉斯奎镇玉龙喀什镇吐沙拉镇肖尔巴格乡伊里其乡古江巴格乡吉亚乡阿克恰勒乡北京工业园区

交通

人口

2016年,和田市總戶數為88557戶,總人口389749人(女性194007人),其中:鄉村人口175465人,城鎮人口214284人。按民族構成劃分,維吾爾族人口35.19萬人,佔總人口的90.3%;漢族3.65萬人,佔總人口的9.37%;其他民族0.13萬人,佔總人口的0.33%。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7.29‰,人口死亡率為6.18‰,人口自然增長率11.12‰。

特色物产

和田的丝绸纺织

和田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上的交通和贸易重镇,物产丰富,由以“和田玉”、“和田毯”、“和田绸”(维吾尔语称“艾提莱斯”)三者最为著名,譽称“和田三宝”。

和田玉古称昆仑玉,其中的羊脂玉尤其珍贵,“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制为传国玺)和北京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中国印”印章均是用这种玉石雕刻而成。

和田地毯系用当地产的毛手工编织而成,弹性足、拉力强,图案丰富且富有光泽,即可作铺毯,也可作观赏用的挂毯。

和田是新疆最大的缫丝生产中心,蚕茧产量约占全疆的七成左右。所产丝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色泽艳丽而又不失端庄,轻盈飘逸而又不失稳重,极具西域风情。

大学

  • 和田广播电视大学→二环路肖尔巴格北路3号

中学

  • 和田地区第一中学→文化路
  • 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建設路
  • 和田市第三中学→烏鲁木齊南路28號
  • 和田市第五中学→烏鲁木齊北路49號
  • 和田市古江巴格安吉中学→屯墾路

参考文献

  1. . [2010-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2. “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即唐之于阗国也”见耶律楚材西游录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和田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