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

和田地区维吾尔语خوتەن ۋىلايىتى拉丁维文:Hoten Wilayiti;旧称“和阗”,1959年改称“和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相接,西连喀什地区的叶城、麦盖提、巴楚县,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沙雅、阿瓦提县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毗邻,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边界线264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和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其中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是最大的两条河流,年径流量73亿多立方米。

خوتەن ۋىلايىتى
和田地区
地区
简称
别称
旧称和阗
名称起源
所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代码653200
下级行政区1个县级市、7个
设市时间1971年
撤销时间{{{dissolved_date}}}
政府驻地和田市
主要领导人
- 地委書記 杨发森
行署專員 艾則孜·木沙(维吾尔族)
城市政治
位置{{{coordinate}}}
中心坐标
面积
总面积 248,946 km²
海拔
地理跨度
气候
人口 212.34万人
官方语言 维吾尔语普通話
方言 {{{dialect}}}
GDP(2010) ¥103.50 亿(全疆第13位  (2010),佔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
15.29 亿 美元汇率
26.23 亿 国际元平价
人均 ¥5,181  全疆第14位  (2010))
765   美元(汇率)
1,313   國際元(平价)
HDI {{{HDI}}}
主要民族{{{Nationalities}}}
邮政编码848000
电话区号903
时区UTC+8
市树{{{tree}}}
市花{{{flower}}}
市歌{{{song}}}
特有动物{{{animal_name}}}
车辆号牌新R
ISO 3166-2{{{ISO3166}}}
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xjht.gov.cn

歷史

和田古称“于阗”,藏語意为“产玉石的地方”。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统辖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前后,汉朝冊封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国王、将佐按汉制封官、授汉印。在精绝设立禾府,管理屯垦事务。公元57年后,于阗国势转盛,邻近诸国皆服从。到魏晋时期,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精绝等城邦国被于阗兼并。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设毗沙都督府。後晉册封于阗国王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国王。

1006年,喀喇汗國依靠來自於伊斯蘭地區的支援軍隊征服了于闐。1041年,喀喇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1134年,西遼征服塔里木盆地。1218年,西遼被蒙古滅亡,初属察合台汗国领地,后设宣慰使元帅府,改名五端城[1]。察合台汗國滅亡後,屬葉爾羌汗國。1680年,準噶爾汗國控制了于闐。

1757年,清朝滅準噶爾汗國,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设和阗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

  •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
  •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设皮山县;分和阗县东境23庄与于阗县西境15庄设洛浦县。
  •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
  •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自和阗县析置墨玉县。
  •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设和阗道
  •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和阗道为和阗行政区,设行政长官公署。
  •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设策勒县。
  •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改和阗行政区为和阗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设民丰县。
  • 1950年,设立和阗专区专员公署。
  • 1959年9月,改和阗为和田。
  • 1971年6月,改和田专区为和田地区。
  • 1977年,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 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 1983年9月,自和田縣析置和田市

地理

和田地区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爭議之克什米尔接壤,有边界线210公里。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北低南高,并由西向东缓倾。地势由北部的海拔1050米上升到南部山地7167米。山区、山地、北部平坦区界限分明,从地貌上粗略划分,一半为盆地,一半为山区山地。绿洲面积9730平方千米。和田地区南部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着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由于气候干燥,荒漠高度一般达3300米,个别地段可达5000米,南北坡雪线分别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

和田地区境内有安迪尔河尼雅河克里雅河策勒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桑株河皮山河加勒万河天南河昌隆河萨利吉勒干西河奇普恰普河等大小河流36条,年径流量74亿立方米。河流季节反差极大,夏季洪涝,秋冬严重干旱,春季极为缺水,4-5月来水量仅占全年的7%。和田地区河流大都是内陆河。一般可划分为皮山、和田-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及羌塘高原湖区等5个内流区。此外尚有印度洋流域的奇普恰普河外流区(年外流水量2.93亿立方米)。平原区有大小河流36条,引用灌溉和人畜饮水的有30条。

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帕米尔高原天山屏障于西、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南部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春季多沙暴、浮尘天气,夏季炎热干燥,年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发量2 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沙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和田浮尘天气日数平均每年增加2.5天,全年无一、二类天气,三、四类天气28天,五类天气300天左右,月平均降尘量124吨/平方公里。全区大致可分为南部山区,绿洲平原区,北部沙漠区三种气候类型。

和田市(平均数据1971-2000年,极端数据1953-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20.5
(68.9)
22.0
(71.6)
30.6
(87.1)
34.6
(94.3)
37.6
(99.7)
39.8
(103.6)
41.1
(106)
40.2
(104.4)
35.9
(96.6)
30.0
(86)
24.7
(76.5)
21.2
(70.2)
41.1
(106)
平均高温℃(℉) 0.8
(33.4)
5.9
(42.6)
14.8
(58.6)
23.5
(74.3)
27.6
(81.7)
31.0
(87.8)
32.7
(90.9)
31.4
(88.5)
27.2
(81)
20.2
(68.4)
11.1
(52)
2.6
(36.7)
19.1
(66.4)
每日平均气温℃(℉) −4.4
(24.1)
0.4
(32.7)
8.7
(47.7)
16.7
(62.1)
20.9
(69.6)
24.0
(75.2)
25.6
(78.1)
24.4
(75.9)
20.0
(68)
12.5
(54.5)
4.4
(39.9)
−2.7
(27.1)
12.5
(54.5)
平均低温℃(℉) −9
(16)
−4.4
(24.1)
3.0
(37.4)
10.2
(50.4)
14.6
(58.3)
17.7
(63.9)
19.3
(66.7)
18.3
(64.9)
13.5
(56.3)
6.0
(42.8)
−0.9
(30.4)
−7.1
(19.2)
6.8
(44.2)
历史最低温℃(℉) −21.6
(−6.9)
−19.3
(−2.7)
−7.0
(19.4)
−0.2
(31.6)
3.3
(37.9)
8.1
(46.6)
11.4
(52.5)
9.0
(48.2)
4.9
(40.8)
−4.0
(24.8)
−13.3
(8.1)
−19.3
(−2.7)
−21.6
(−6.9)
平均降水㎜(英寸) 1.7
(0.067)
1.9
(0.075)
1.5
(0.059)
3.0
(0.118)
6.8
(0.268)
8.0
(0.315)
5.6
(0.22)
4.3
(0.169)
2.9
(0.114)
0.9
(0.035)
0.3
(0.012)
1.1
(0.043)
38.0
(1.496)
平均降水日数(≥ 0.1 mm) 2.0 1.7 0.7 1.1 1.9 2.6 2.9 1.8 0.8 0.3 0.3 1.2 17.3
平均相对湿度(%) 54 46 35 29 35 38 43 45 44 43 45 55 42.7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167.8 163.9 185.8 208.3 234.5 253.2 242.5 231.2 240.0 260.5 221.1 178.2 2,587
来源: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政治

现任领导

和田地区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和田地区委员会

书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和田地区工作委员会
主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专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和田地区工作委员会
主任
姓名 杨发森[2] 待定 艾则孜·木沙[3] 多力坤·阿不都热依木[4]
民族 汉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族
籍贯 甘肃省古浪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
出生日期 1971年2月(49-50歲)1963年2月(57-58歲)1958年4月(62歲)
就任日期 2018年3月2012年4月2012年6月

行政区划

和田地区下辖1个县级市、7个

和田地区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5] 区划名称
维吾尔文
汉语拼音
拉丁转写
面积[註 1][6]
(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註 2][7]
(2018年末)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乡级行政区划[8]
街道
办事处
其中:
民族乡
653200和田地区
خوتەن ۋىلايىتى

248,059.542,530,562和田市848000424672
653201和田市
خوتەن شەھىرى

466.44408,894奴尔巴格街道848000435
653221和田县
خوتەن ناھىيىسى

41,079.94356,116和田市古江巴格街道848000210
653222墨玉县
قاراقاش ناھىيىسى

25,607.72648,995喀拉喀什镇848100511
653223皮山县
گۇما ناھىيىسى

39,463.40322,161固玛镇8451006102
653224洛浦县
لوپ ناھىيىسى

14,113.61297,056洛浦镇84820036
653225策勒县
چىرا ناھىيىسى

31,591.63169,206策勒镇84830026
653226于田县
كېرىيە ناھىيىسى

39,032.90289,688木尕拉镇848400213
653227民丰县
نىيە ناھىيىسى

56,702.9038,446尼雅镇84850016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常住人口为2014362人[9],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333052人,增长19.81%。年平均增长率为1.82%。其中,男性人口为1028276人,占51.05%;女性人口为986086人,占48.9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28。0-14岁人口为528320人,占26.23%;15-64岁人口为1398333人,占69.42%;65岁及以上人口为87709人,占4.35%。

民族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72279人,占总人口的3.59%,各少数民族人口1942083人,占总人口的96.41%。维吾尔族占96.3%、汉族占3.5%、其他民族占0.2%,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柯尔克孜等22个民族成份。

和田地区民族构成(2010年11月)[10]
民族名称 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哈萨克族土家族蒙古族彝族其他民族
人口数 19383167227911899728689785706558363
占总人口比例(%) 96.223.590.060.050.040.000.000.000.000.000.02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99.81---0.060.050.040.000.000.000.000.000.02

交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见

注释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户籍人口为公安机关登记数据。

参考文献

  1. “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即唐之于阗国也”见耶律楚材西游录
  2.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3.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4. . 中国经济网.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9).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6. . 和田地区国土资源局.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9年11月 [2020-07-24]. ISBN 978-7-5037-890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9. 和田地区统计局. .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年8月. ISBN 978-7-5037-6516-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