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

國民黨軍隊國民黨軍是對中華民國國軍和其前身國民革命軍的稱謂,中國大陸或中國共產黨至今仍有使用;部分臺獨人士也使用。

國民革命軍是由中國國民黨於1924年黃埔軍校蘇聯軍事顧問協助之下所創建的,其目的是為了國民革命軍北伐統一全中國,亦有革命軍人之精神傳統。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受到國際間廣泛承認,取代北洋政府,成為中國政府的代表。在抗日戰爭時期,國際間普遍上將其軍隊稱為 「中國軍隊」。

國民革命軍在國民黨東征以前,一般稱為「黨軍」或國民黨軍。在北伐時,稱為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虽是中國國民黨創設的軍隊,但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中華民國政府逐步推行軍隊國家化。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正式頒布《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正式邁入憲政民主時期,國民革命軍實行軍隊國家化,超出政黨,不再是國民黨軍,軍隊屬於國家。後來在1947年行憲後改組為今日之中華民國國軍(俗稱「國軍」)。

中國共產黨稱謂国民党军则是将中华民国的军队党化[1]。与之相近的“蒋军”称谓则显示军队由蔣介石私有化

1949年,程潜陈明仁率領部分中华民国国军(國民革命軍29軍)投共后,中國共產黨同意其部使用过“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的番号

参考文献

  1. . 凤凰网. 2010年8月2日 [2012-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0) (简体中文).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