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會議

國是會議中華民國非正式的任務型政治會議機構,由政府針對於重要政治或經濟議題,由朝野政黨與民間人士共同召開,以決定國家重要的政策方針。其起源於李登輝政府時期;在李登輝執政期間,曾召開過二次大型國是會議,加速了台灣民主化的發展。

國是會議的性質類似政治协商会议,但非常設機構,也不具備任何法定職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也無提及。

語源

「國是」,為國家重大的政策方針;這個名稱,首見於《新序》與《後漢書》中「共定國是」一詞[1][2]

歷史

1990國是會議

1990年,時任總統李登輝會見野百合學運學生代表,同意召開國是會議,以解決重大憲政爭議。6月28日,在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的支持下,於台北市圓山大飯店召開此次會議。會中針對「國會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體制」、「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憲法與臨時條款修正方式」等五組議題逐一討論,最後達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回歸憲法」、「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修憲採取一機關兩階段方式」、「修憲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名之」等共識,並一一透過法定體制逐一落實。

根據會議結論,1991年5月1日,總統令公佈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國會代表恢復定期改選,「萬年國會」現象結束,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

1990年,民進黨為參與國是會議而起草《民主大憲章》,並在國是會議中提出;其中主張總統由轄區國民直接選舉產生,此憲政主張獲得與會者共識,從而使1996年實現首次總統直選[3]

1996國家發展會議

1996年,李登輝二次連任總統後,於12月23日到28日召開國家發展會議(國發會),由副總統連戰主持,討論「健全憲政體制」、「加速經濟發展」及「增進兩岸關係」三大議題。該會議作出的最大決議為省虛級化。該會議決議加速公營事業民營化,定下五年的落日條款要讓公營事業「公股零存」。

2016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2016年11月起,蔡英文政府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4]。檢察總長顏大和對會議提出質疑[5]

2017年金改革國是會議

2017年1月22日,總統府召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6][7][8]

參見

參考資料

引用

  1. 劉向《新序・雜事二》:楚莊王問於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孫叔敖曰:「國之有是,眾非之所惡也。臣恐王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乎?亦在臣乎?」孫叔敖曰:「國君驕士曰:『士非我無逌富貴。』士驕君曰:『國非士無逌安強。』人君或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飢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國是無逌定矣。夏桀殷紂,不定國是,而以合其取舍者為是,以不合其取舍者為非,故致亡而不知。」莊王曰:「善哉!願相國與諸侯士大夫共定國是,寡人豈敢以褊國驕士民哉!」
  2. 《後漢書》卷28上〈桓譚馮衍列傳〉:「昔楚莊王問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叔敖曰:『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亦在臣乎?』對曰:『“君驕士,曰士非我無從富貴;士驕君,曰君非士無從安存。人君或至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饑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莊王曰:『善,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
  3. 黃煌雄. . 風傳媒. 2017-09-30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4.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5. . 台灣蘋果日報. 2017-01-20 [2017-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0).
  6. 蘇芳禾. . 自由時報. 2017-01-17 [201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
  7. . 台灣蘋果日報. 2017-01-18 [201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8. . 台灣蘋果日報. 2017-01-20 [2017-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書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