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

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主要收錄了民主進步黨自1986年9月28日成立以來,相關的批評與爭議。

相關政治爭議

臺灣大學校長遴選作業問題

國立臺灣大學依照大學法遴選新任校長,卻遭到中華民國教育部以當選人管中閔被爆料在中國大陸兼課與擔任上市公司獨董等爭議駁回,引發民進黨政府對大學自主戕害的質疑,教育部駁回台大校長遴選案後,台大隨即發聲明表示,遴選過程中依法行事,認為政治力介入拖延新校長上任,並對於這樣的結果深表遺憾。國立大學院校也表示中華民國政府不應干預[1][2]教育部前政務次長黃碧端表示,北洋軍閥時代,都不會對大學做這種事情,從前的人至少還會禮遇、尊重學術界的人,而且對大學是非常尊重的,「如今的教育部卻帶頭做這種事,真是非常可恥」。[3]由於學界及教育界皆出現了反對聲浪[4],對此台大代理校長郭大維表示,教育部此舉已造成負面影響。台大在聲明中指出教育部此舉不僅是對大學自主精神之重大斲傷,造成校內對立與不安,也恐造成大學校長遴選之寒蟬效應;不僅不利於臺灣高等教育之發展,也已對大學發展產生重大負面影響。[5][6] 曾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的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表示,政府應該避免犯戕害大學自主這類的錯。[7]此舉也引起了民眾對於政府極權化的疑慮。[8]

議員爭議

2013年,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迅雷中隊警員邱集田因抓毒,被前高雄市議員吳銘賜關切而有所爭執,隨後被調為大門警衛,經媒體踢爆後獲平反;2014年,被再次當選高雄市議員的吳銘賜再度關切,迫使邱請調。[9]

2015年1月,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公益派出所代所長張世杰嚴格取締違規停車,引起攤商不滿,向新科臺中市議員江肇國反映;江把張叫到臺中市議會辦公室關切,氣得張隨後在臉書po文:「看!依法取締惡性併排違停,竟要所長自己去讓議員羞辱,老子不幹了!」馬上打報告請辭代所長。不少基層警員和網友為張打氣,經長官安撫打消辭意。[10]

2017年3月,臺北市議員劉耀仁相挺遭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第五中隊盤查的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在臉書貼上媒體頭版照片發文:「皮在癢,下個月開議,我就來抽警政衛生委員會,叫保大來做專案報告,本人擅長止癢。」劉耀仁見引發網友砲轟,隨即加上質疑警方盤查違憲。[11]之後劉耀仁在臉書PO文表示,警察朋友給他一封匿名簡訊提供其看法,這也是下個月專案報告要討論的重點之一,他相信制度是可以討論的,他自己該討論的就是昨天自以為幽默的發語詞,遇到嚴肅的問題態度要莊重。[12]

2017年6月,新竹縣議員林昭錡酒後駕車,將車停在公道五路上的快車道睡著,拖吊車業者發現後報警處理,林昭錡在警方抵達後不配合酒測,還拿出新竹縣議員身分怒嗆執法警員「垃圾」,最後在警察強力壓制下,將林昭錡帶回警局,經酒測候數值高達0.76毫克,警方依照公共危險罪送辦。[13]

疑似黑道介入

2013年4月,立法委員柯建銘辦公室送出463份入黨申請書,裡面卻出現天道盟太陽會成員[14]

2014年至2018年,天道盟文山會背景的黃承國擔任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

政黨介入媒體

1997年,因民主進步黨內部鬥爭造成民視楊憲宏調職爭議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民進黨以黨政軍退出媒體為號召,反對新聞出版採取審查制度造成言論自由受到箝制,但是陳水扁政府執政之後,僅廢除行政院新聞局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審查功能,將新聞局轉型為政府發言人,並依法派任人選進入中華電視公司等國營電視,引起爭議。

2005年12月21日,前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新聞部經理楊憲宏臺灣電視公司政論節目《新台灣高峰會》主持人周玉蔻批評,民進黨執政五年來只有「媒體酬庸」、沒有「媒體專業」,指控時任行政院院長謝長廷是干預媒體的幕後黑手,行政院收買媒體、向媒體討人情,臺灣電視公司董事長賴國洲、總經理鄭優與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江霞都是政治酬庸下的產物。同日,行政院回應,請楊憲宏與周玉蔻拿出證據。[15][16]

2018年1月,華視總經理郭建宏遭董事會通過「總經理郭建宏不適任案」解除總經理職務,由於郭接任後一年他讓華視虧損從新臺幣…三點三五億降到一點六七億,提高節目自製率,找來張菲主持綜藝節目提高了收視率卻遭到解職,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余天為此憤憤不平表示氣憤,懷疑有獨派的官派董事從中作梗,希望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可以關注此事。[17][18][19]

中國國民黨相關政治議題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孟楷批評: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追討黨產的行為是政治追殺。[20]

傾向財團的質疑

陳芳明教授質疑:「民進黨長期以來也一直受到財團的支持。只要觸及階級議題,民進黨一定優先站在財團那邊。」[21]

總統選舉相關質疑

立法爭議

外交

民進黨因不承認「九二共識」,兩次執政期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搶去多個邦交國,包括布吉納法索中華民國斷交,中國國民黨批評民主進步黨,「就是因為不接受九二共識才會這樣」;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通回批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要你(指國民黨)講九二共識你就講、要你講統一你就講,但是在共產黨面前你卻不敢說「一中各表」[22]

指控

1996年6月26日,民進黨籍臺北市市長陳水扁在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中指示,禁止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學校刊登廣告與統一訂閱《中央日報》,《中央日報月刊》1996年7月號載稱陳水扁的理由是:⑴《中央日報》要求台北市政府刊登招標或採購公告,強迫機關學校訂報;⑵他不滿意《中央日報》報導台北市政方式。此舉遭到《中央日報月刊》的批評和質疑。[23]

2011年時任總統馬英九透過中華民國總統府發新聞稿表示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會造成兩岸議題的空洞論述。[24]2017年2月,漳州市台商會會長、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表示:「蔡兩岸論述無新意,台商失望」。[25]

指控干預學運

張安樂國會示威事件期間,竹聯幫大老張安樂表示“我相信在场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善良的,但是被一些‘职业学生’误导了”,張安樂先生接受《時報周刊》專訪中表示,太阳花學運的幕後推手是蔡英文。反服貿學生總指揮林飛帆陳為廷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就闖進立法院,且民主進步黨黨主席蘇貞昌進入就被嗆,只有蔡英文沒事,很明顯就是蔡英文在下指導棋。[26]並於2014年4月1日下午1時30分,偕同台灣勞工福利聯盟率領反反服貿團體,前往立法院罵學生不要「自愚愚人」。張安樂國會示威事件期間,張安樂以臺語痛斥部分毫无道德底线的民進黨政治人物“晚上叫大哥,白天骂黑道”,“你们有没有跟着陈水扁一起贪污”,还称民进党是“贪污道”,“民進黨,又贪污,又买票”。[27]

王炳忠認為318青年佔領立法院行動是民進黨立委煽动、误导学生,利用学生的结果。反对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称这是去台湾化。指控民進黨立委利用學生非法佔領立法院,並換上類似民進黨黨旗WTC台灣旗會旗,认为民主進步黨去中國化政策是「綠色恐怖」。[28]

指控使用暴力

中国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訪台期间曾疑似遭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王定宇襲擊。但王定宇事後稱「電視台錄影帶證明他沒有推張銘清,張跌倒時,他是側背對著張」「張跌倒後,他還將張扶起,不是拖拉」[29]

2008年,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發生圍城事件,藍營以此為據稱蔡英文為“暴力小英”。[30]

相關主題索引

參考文献

  1. 程宗勝. . 新頭殼newtalk. 2018-04-29.
  2. 天下編輯部. . 天下雜誌. 2018-04-28.
  3. 馮靖惠. . 聯合報. 2018-04-29.
  4. 彭琬馨. . 自由時報. 2018-04-28.
  5. 政治中心. . 自由時報. 2018-04-27.
  6. . 蘋果日報. 2018-04-29.
  7. 陳家祥. . ETtoday新聞雲. 2018-04-29.
  8. 陳弘美. . 中國時報. 2018-04-29.
  9. 議員「關切」悍警忍辱請調
  10. 警抓併排 竟遭議員羞辱 所長怒:老子不幹了
  11. 北市議員劉耀仁嗆警「皮在癢」 網友酸:秀下限?
  12. 劉耀仁嗆警止癢一天就轉彎 還狂刪留言被酸爆
  13. 囂張議員酒駕 竟嗆警垃圾!
  14. 郭正亮:黑道搶入民進黨
  15. 高凌雲 台北報導,〈周砲打謝長廷:干預媒體黑手〉,《聯合晚報》2005年12月21日4版。
  16. 黃兆璽 台北報導,〈江霞、賴國洲 被點名「政治酬庸」〉,《聯合報》2005年12月22日A6版。
  17. . 中國時報. 2018-01-12.
  18. . 三立新聞. 2018-01-12.
  19. . 自由時報. 2018-01-11.
  20. . ETtoday新聞雲. 2017-08-29.
  21. 陳芳明. . 蘋果日報. 2018-01-11.
  22. 陳培煌. . 蘋果日報. 2018-05-25 [2018-05-25] (中文).
  23. 李竹園 文,〈真憑實據報導並未逾越 中央日報何事觸怒陳水扁?〉,《中央月刊》1996年7月號(第29卷第7期)第51至52頁。
  24. . 自由時報. 2011-02-24 [2017-04-09] (中文(台灣)‎).
  25. . 中央日報. 2017-02-06 [201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9) (中文(台灣)‎).
  26. 白狼:學運幕後推手是蔡英文
  27. . 台灣電視台. 2014-03-31 [2014-04-01].
  28. . 風傳媒. 2014-03-21.
  29. 自由時報:「他喊冤/王定宇:絕無推張 心疼兒遭辱罵」2008.10.23 存檔,存档日期2009-09-13.
  30. . 蘋果日報. 2008-11-08 [2017-04-09]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