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

巴利语IAST/ISO 15919: 、पालि)是古印度语言,属於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中古印度-雅利安語,与梵語十分相近,是印度西方所用的俗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巴利語可以用各种文字书写,比如婆罗米文天城文,以及由巴利圣典协会的英国语言学家理斯·戴维斯所采用的適用於各種印度語言的拉丁字母轉寫

巴利語
पालि
发音[paːli]
母语国家和地区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印度尼泊爾孟加拉
語言滅亡现無以巴利语为母語者,只用於書面交流和誦經使用
語系
文字婆羅米文開始的各種婆羅米系文字拉丁字母(如IASTISO 15919等)
語言代碼
ISO 639-1pi
ISO 639-2pli
ISO 639-3pli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起源

從字面上來看,巴利(Pāli),是線、行,或是文章、經典的意思,和註釋、評論(Aṭṭha-kathā)相對。按南傳上座部的記載,稱傳誦巴利三藏的語言,為「摩揭陀語」(Māgadhī),或「根本語」(Mūla-Bhāsā)。後來才叫其「聖典(Pāli)語」,即「巴利語」[1]

錫蘭上座部佛教的傳說,現存的《巴利語大藏經》就是阿育王的兒子[2]摩哂陀(巴利語:,梵語:)帶到錫蘭去的版本,所以巴利語也就是摩揭陀語(,)。在公元前二六年前後以僧伽羅文字母記錄下來[1]。在公元五世紀,覺音尊者將僧伽羅語(sīhaḷa-bhāsa)注釋書轉譯為巴利聖典語[3]

然而,據季羨林考證,根據語言學的特徵,巴利語應是屬於古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流行於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4]。印度地方現存的三十多件阿育王敕令中,屬於西部群的基爾納爾(Girnar)刻文,最接近巴利語。巴利佛教所屬的上座部,其根據地即是西部印度優禪尼(Ujjeni)為主的地方,且其附近地區發現的刻文也與巴利語相近。並且,把上座部佛教傳入錫蘭的摩哂陀長老,據說生於優禪尼,並在這裡出家[1]

在巴利語和摩揭陀俗語(Ardhamāgadhī)之間有很多顯著的相似性,摩揭陀俗語是保存在古代耆那教經典中的古老形式的摩揭陀語。摩揭陀俗語同巴利語在類似要點上不同於阿育王題刻的東部俗語。例如,摩揭陀俗語也不把變更為,并且在名詞變格中至少在很多押韻的地方顯示了結尾而非東部俗語的。這種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因為耆那教的創始者尼乾陀若提子(被教徒尊稱為大雄 Mahāvīra)和釋迦牟尼佛在相同的地域(摩揭陀國)傳教。

語音系統

元音

高度 前后
[i]

[iː]

[u]

[uː]

[e], [eː] [ɐ] [o], [oː]
[aː]

長和短元音只對比於開音節中;在閉音節中所有元音總是短的。短和長的與是互補分布的:短變體只出現閉音節中,長變體只出現在開音節中。短和長的與因此不是不同的音位。

有叫做的聲音(梵語術語;巴利語為:),用羅馬化字母(ISO 15919)或(IAST)表示,在多數傳統字母中用凸出點來表示,最初用作標記前面的元音要鼻音化的事實。就是說,, 和表示[ã], [ĩ][ũ]。但是在很多傳統發音中,被發音得更強,像軟腭鼻音[ŋ],所以這些聲音轉而被發音為[ãŋ], [ĩŋ][ũŋ]。但是永遠不跟隨在長元音之后發音;在被增加到以長元音結尾的詞幹的時候,, 和要轉換成相應的短元音,比如變成而非,變成而非。

輔音

下面表格列出巴利語輔音。粗體是傳統羅馬化字母,方括中的是它的IPA發音。

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
塞音/塞擦音 近音 擦音
清音 濁音 邊音
不送氣 送氣 不送氣 送氣 鼻音 不送氣 送氣
軟齶音/聲門音 [k] [kʰ] [ɡ] [ɡʱ] [ŋ] [h]
硬齶音/齦後音 [tʃ] [tʃʰ] [dʒ] [dʒʱ] [ɲ] [j]
捲舌音 [ʈ] [ʈʰ] [ɖ] [ɖʱ] [ɳ] [ɻ] [ɭ] [ɭʱ]
齒音/齒齦音 [t̪] [t̪ʰ] [d̪] [d̪ʱ] [n̪] [l] [s]
唇音 [p] [pʰ] [b] [bʱ] [m] [ʋ]
雙唇音 唇齒音 齒音 齒齦音 捲舌音 齦後音 硬齶音 軟齶音 聲門音
鼻音 [m] [n̪] [ɳ] [ɲ] [ŋ]
塞音/
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氣 [p] [t̪] [ʈ] [tʃ] [k]
送氣 [pʰ] [t̪ʰ] [ʈʰ] [tʃʰ] [kʰ]
濁音 不送氣 [b] [d̪] [ɖ] [dʒ] [ɡ]
送氣 [bʱ] [d̪ʱ] [ɖʱ] [dʒʱ] [ɡʱ]
擦音 [s] [h]
近音 [ʋ] [ɻ] [j]
邊音 不送氣 [l] [ɭ]
送氣 [ɭʱ]

在巴利語中上述音素除了, 和都是獨立的音位。只出現在軟腭塞音之前。和是 和在單獨出現在元音之間時的同位異音

構詞法

巴利語是高度詞形變化的語言,其中幾乎所有詞,除了承載基本意義的詞根之外,還包含一個或多個詞綴(通常是后綴),它們某種方式修改意義。名詞要為了和格而變化詞尾;動詞詞形變化要承載關於人稱、數、時態語氣的信息。

名詞變格

巴利語名詞為三個文法(陽性,陰性,中性)和兩個數(單數,複數)而詞尾變化。名詞還在原則上顯示八個主格(),呼格賓格(),工具格(),與格(),離格屬格(),和方位格();但是在很多實例中,兩個或多個格在形式上是同一的;特別是對於屬格和與格。

詞幹

詞幹,它的未變格詞幹結尾於短(/ə/),要么是陽性要么是中性的。陽性和中性形式只在主格、呼格和賓格中不同。

陽性(“world”) 中性(“carriage”)
單數複數單數複數
主格
呼格
賓格
工具格
離格
與格
屬格
方位格

詞幹

名詞的詞幹結尾於(/aː/)總是陰性的。

陰性(“story”)
單數複數
主格
呼格
賓格
工具格
離格
與格
屬格
方位格

詞幹和詞幹

詞幹和詞幹要麼是陽性要么是中性的。陽性和中性形式只在主格和賓格上不同。呼格有同于主格的形式。

陽性(“seer”) 中性(“eye”)
單數複數單數複數
主格
呼格
賓格
工具格
離格
與格
屬格
方位格
陽性(“monk”) 中性(“eye”)
單數複數單數複數
主格
呼格
賓格
工具格
離格
與格
屬格
方位格

書寫

帶有變音符號的巴利語字母

歷史上,巴利語的最先書寫記錄據信是在斯里蘭卡基於早先口頭傳承而寫成的。依據斯里蘭卡的大編年史,由於國家鬧大饑荒,佛教僧侶在公元前100年王期間寫下了巴利語圣典。寫下的巴利語的傳播保持了一套通用的字母音值系統,但使用各種各樣的實際文字來表達這些音值。這使很多西方人糊涂,他們意圖假定一種文字不可避免的連結著一組音素。

斯里蘭卡,巴利語文本記錄於新哈勒文(Sinhala,僧伽羅文)。其他地區文字,最顯著的有高棉文緬甸文、傣文(传统傣仂文)和現代泰文(自從1893年),天城文和东南亚孟族人(Mon)的孟文、寮文(寮国Laos)也已經被用來記錄巴利語。

自從十九世紀,巴利語已經用羅馬文字書寫了。Frans Velthuis設計了一個可選方案允許使用普通ASCII碼來打字而不用變音符號,但是它比標準Rhys Davids系統(見下)要更少可讀性。

巴利語字母如下排序(以天城字母的順序為基準,巴利語專用的發音擺在最後):

a ( अ )、ā ( आ )、i ( इ )、ī ( ई )、
u ( उ )、ū ( ऊ )、e ( ए )、o ( ओ )、-ṃ ( अं )、
k ( क )、kh ( ख )、g ( ग )、gh ( घ )、ṅ ( ङ )、
c ( च )、ch ( छ )、j ( ज )、jh ( झ )、ñ ( ञ )、
ṭ ( ट )、ṭh ( ठ )、ḍ ( ड )、ḍh ( ढ )、ṇ ( ण )、
t ( त )、th ( थ )、d ( द )、dh ( ध )、n ( न )、
p ( प )、ph ( फ )、b ( ब )、bh ( भ )、m ( म )、
y ( य )、r ( र )、l ( ल )、v ( व )、
s ( स )、h ( ह )、ḷ ( ळ )、ḷh ( ऴ )。

儘管是和的連寫,但實際上是一個單一音素,如同kh、gh、ch...等等。

計算機上的巴利語轉寫

有多種字體用於巴利語轉寫,但是不推薦老的ASCII字體比如Leedsbit PaliTranslit, Times_Norman, Times_CSX+, Skt Times, Vri RomanPali CN/CB等,因為它們彼此不兼容并且在技術上過時了。正好相反,推薦基於Unicode標準的字體,因為Unicode是所有字體的前景還有它們易於相互移植。

但是不是所有Unicode字體都包含必須的字符。要正確的顯示用於羅馬化巴利語(或梵語)的所有變音符號,Unicode字體必須包含下列字符范圍:

  • Basic Latin: U+0000 – U+007F
  • Latin-1 Supplement: U+0080 – U+00FF
  • Latin Extended-A: U+0100 – U+017F
  • Latin Extended-B: U+0180 – U+024F
  • Latin Extended Additional: U+1E00 – U+1EFF

巴利圣典协会向Windows和Linux計算機推薦VU-Times字體Gandhari Unicode字體雪域數碼圖書館推薦Times Ext Roman字體,和到其他一些可用於巴利語的Unicode字體的鏈接。還有一名英國佛教僧侶Bhikkhu Pesala提供了原為自己設計的一些巴利語Unicode 字體,和用於Windows XP的某些巴利語鍵盤。進一步的,Alanwood的Unicode資源的字體段落鏈接了可用於巴利語錄入的一些通用字體,如果它們覆蓋了上述字符范圍的話。

使用ASCII的巴利語文本

Velthuis方案最初由Frans Velthuis在1991年為他給TEX排字系統設計的“devnag”天城體字體開發的。表示巴利語變音符號的這種系統已經用於某些web站點和討論列表。

下表比較各種常用表示:

字符 ASCII表示 字符名 Unicode編碼 HTML代碼
aaa macronU+0101ā
iii macronU+012Bī
uuu macronU+016Bū
.rr dot-underU+1E5B
.ll dot-underU+1E37
.mm dot-underU+1E43
.hh dot-underU+1E25
"nn dot-overU+1E45
~nn tildeU+00F1ñ
.nn dot-underU+1E47
.tt dot-underU+1E6D
.dd dot-underU+1E0D
"ss acuteU+015Bś
.ss dot-underU+1E63

巴利語與梵語

儘管巴利語不能被認為是古典梵語或更早的吠陀梵語的直接後代,這些語言明顯有非常密切關聯,并且巴利語和梵語的共同特征總是很容易被熟悉二者的印度人識別出來。實際上,大部分的巴利語和梵語的詞幹都是在形式上同一的,只在詞尾變化的細節上有所區別。

這種聯繫是如此充分的眾所周知,以至於來自梵語的技術術語可以通過一組常規的音韻變換輕易的轉換成巴利語。這種變換模擬出了曾在原巴利語中發生的音韻發展的子集。由於這些變換的流行,不總能得知給定的巴利詞是古俗語詞匯的一部分,還是從梵語借來的變換後的詞。梵語詞有規律的對應於巴利詞的存在性不總是巴利詞源的可靠證據,因為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反向構詞可以從俗語詞創造出假造的梵語詞。

下列音位學處理不意圖作為對從古印度祖先語言產生巴利語的歷史變化的詳盡描述,而是在梵語和巴利語之間最常見的音韻等式的總結,并且不聲稱其完備性。

元音和雙元音

  • 梵語的和總是分別單元音化為巴利語的和
例如: → , →
  • 梵語的和同樣經常簡約為巴利語的和
例如: → , → , →
  • 梵語的成為巴利語的(就是 → → )
例如: →
  • 梵語的在巴利語中出現為, 或,經常一致於在隨后音節中元音。有時還在唇音之后變為。
例如: → , → , → , → , → , → , → , → , →
  • 梵語的長元音在兩個隨后輔音的序列之前被縮短。
例如: → , → , → , → , →

音素變更

  • 梵語的噝擦音, 和合并到一起為巴利語的
例如: → , →
  • 梵語的塞音和在元音之間成為和(同於吠陀梵語)
例如: → , →
一般規則
  • 很多從一個輔音到臨近輔音的同化出現在巴利語的發展中,產生了大量的(雙)輔音。因為長輔音的送氣只在這個簇的最后輔音上是可識別的,長輔音出現為,而非khkh, ghgh等。
  • 在同化會在詞首生成長輔音(或不送氣塞音+送氣塞音的序列)的時候,詞首長輔音要簡化為一個單一輔音。
例如: → (非ppāṇa), → (非tthera), → (非jjhāna), → (非ññāti
  • 在同化會在詞中間生成三輔音序列的時候,長輔音要簡化直到在序列中只有兩個輔音。
例如: → (非utttāsa), → (非mantta), → (非indda), → (非vañjjha
  • 從同化得出的序列要變更為
例如: → → , → → , → →
整體同化

整體同化就是一個音素變為同一於臨近音素,它有兩種類型:隨後同化是被同化的音素同一於隨后的音素;而跟前同化是被同化的音素同一於前面的音素。

隨後同化
  • 內部的同化為隨後的清塞音或噝擦音
例如: → , → , → , (=)→ , (=)→ , → , →
  • 兩個不類似的梵語塞音的序列中,第一個塞音同化為第二個塞音
例如: → , → , → , → , → , → , →
  • 在兩個不類似鼻音的序列中,第一個鼻音同化為第二個鼻音
例如: → , →
  • 同化為隨后的(就是成為)
例如: → , →
  • 梵語的流音和同化為隨後的塞音、鼻音、噝擦音或
例如: → , → , → , → , → →
  • 同化為隨後的
例如: → , →
  • 有時同化為隨後的,生成 →
例如: → → , → (比較於)
  • 和在出現於詞素邊界上的時候,可以同化為隨後的或
例如: → , →
跟前同化
  • 鼻音有時同化為前面的塞音(在其他插音出現的情況請參見后面)
例如: → , → , → , →
  • 同化為詞首噝擦音
例如: → , →
  • 鼻音同化為前面的塞音+噝擦音簇,它接著有如沒有跟隨鼻音那樣發展(參見后面的部分同化)
例如: → → , → →
  • 梵語的流音和同化為前面的塞音、鼻音、噝擦音或
例如: → , → , → , → , → , → → , →
  • 同化為前面的非齒/卷舌塞音或鼻音
例如: → , → , → , → → , → → , → , → , → (也同樣), →
  • 同化為前面的非詞首,生成 →
例如: → → , → → , → →
  • 和同化為任何前面的塞擦音,生成
例如: → , → , → , → , → , → , →
  • 有時同化為前面的塞音
例如: → , → , → , →
部分和相互同化
  • 梵語的在塞音前的噝擦音同化為這個塞音,并且如果這個塞音不是送氣的,則變為送氣的;就是說和變為和
例如: → , → , → , → , → , →
  • 在噝擦音-塞音-流音序列中,流音同化為前面的輔音,并且這個簇表現得如同噝擦音-塞音序列,就是說和變為和
例如: → → , → →
  • 和在之前成為,并且這個噝擦音同化為前面的音素并送氣(就是說序列和成為)
例如: → , →
  • 噝擦音同化為前面的并送氣(就是說序列變為)
例如: → , →
  • 跟隨著的任何齒或卷舌塞音或鼻音都轉換成相應的硬腭音,并且同化為這個新輔音,就是說成為;類似的變為。在塞音前的鼻音變成共享這種變化的硬腭音。
例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列變為,通過在鼻音和流音之間插入一個塞音,隨后把這個流音同化為這個塞音,并且最后簡化結果的長輔音。
例如: → → , →

插音

有時在特定輔音序列中插入插音元音。如對,可以插入, 或,依賴於鄰接輔音或在隨后音節中元音的影響。經常出現在, 或硬腭音附近;經常出現在, 或唇音附近。

  • 塞音+鼻音序列有時用或分離
例如: → , → (受唇音的影響)
  • 序列在詞首可以變為
例如: → , →
  • 可以插入在輔音和之間
例如: → , → , → , →
  • 在詞首噝擦音和之間可以插入插音元音
例如: →
  • 序列一般變為(受隨后的的影響),但出於元音縮短的目的仍被當作雙輔音序列
例如: → → , → → , → →
  • 或插入和之間
例如: → , → , →
  • 在其他的輔音序列中有零星的插音
例如: → (非cecca), → (非vajja

其他變更

  • 梵語的任何在鼻音前的噝擦音都變為跟隨著的鼻音序列,就是說和成為和
例如: → , → , →
  • 序列成為,由於同化為前面的硬腭噝擦音
例如: → →
  • 序列和經歷對調
例如: → , → , →
  • 經歷與隨后的鼻音的對調
例如: →
  • 在和元音之間成為長輔音
例如: → , →
  • 濁送氣音比如和罕見的偶爾變為
例如: → , → , →
  • 齒音和卷舌音零星的變為對方
例如: → (非ñāna), → (比較於 ) → (非a), → (非thāna), → (比較於 )

例外

有對上述規則的一些顯著的例外;其中很多是常用的俗語詞而不是從梵語中借用來的。

  • → (比較於)
  • → (adj.)(比較於(n.))
  • → (非purusa
  • → → (非vakkha

參見

註釋

  1. 賀勻、蔡奇林. .
  2. 大唐西域記》有他是阿育王的弟弟的傳說。
  3. 《小王統史》:「其時所有譯成錫蘭語之義解,為一切人之根本言語摩羯陀語。在生類所有言語中,如此〔語〕持來利益,所有之長老阿闍梨而見為如聖典。由彼總終達耶!彼〔佛音〕為禮大菩提樹,而去閻浮洲。」
  4.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北京大學人文科學學報》一九五七年第一期:我們還可以從語言特徵上來闡明巴利文不是摩揭陀語。關於巴利文的流行地區問題,學者們有各種不同意見。Westergaard(《Über den ältesten Zeitraum der indischen Geschichte》, p. 87.)和E. Kuhn(《Beiträge zur Pāli-Grammatik》, pp. 6 ff.)認為巴利文是優襌尼(Ujjayinī)地方的方言。R. O. Franke從碑刻方面來著手研究這個問題,結論是︰巴利文是賓陀山(Vindhya)中部至西部一帶的方言(《Pāli und Sanskrit》, pp. 131 ff.)。Sten Konow也以為賓陀山地帶就是巴利文的故鄉(《The Home of Paiśāci》, ZDWG. 64, p. 95 ff.),因為他發現巴利文與毗舍遮語之間相同的地方很多,而毗舍遮的故鄉他就定為優襌尼(Grerson,《The paiśāca Language of North-Western India》, Asiatic Society Monographs. Vol. Ⅷ, 1906.書中說毗舍遮語是印度西北部方言。)。H. Oldenberg最初主張巴利文是羯陵迦(Kaliṅga)方言(巴利文《律藏》,vol. I. London 1879, pp. L ff.)。附和此說者有E. Müller(《Simplilfied Grammar of the Pāli Language》, London 1884, p.111.)。但是H. Oldenberg後來又放棄了前說,另立新說,說巴利文是馬拉提語的前身(《Die Lehre des Upanishaden und die Anfänge des Buddhismus》, Göttingen 1915, p. 283.)。E. Windisch(《Über den sprachlichen Charakter des Pali》, Actes du XIVe Congres International des Orientalistes, prem. Partie, Paris 1906, pp. 252 ff.)和W. Geiger(《Pāli literatur und Sprache》, Strassburg 1916, p. 5.)則復歸舊說,說巴利文就是摩揭陀方言(關於這個問題的文獻不勝枚舉,請參閱︰季羡林《使用不定過去時作為確定佛典年代和來源的標準》“Die Verwedung des Aorists als Kriterium für Alter und Ursprung buddhistischer Texte”。德國《格廷根科學院集刊.語言學歷史學類》,1949, p. 288. Anm, 2.)。上面這些說法雖然紛歧,但也有比較一致的一點,這就是︰多數學者都主張巴利文是一個西部方言。事實上也正是這樣子。巴利文的形態變化與阿育王石刻的吉爾那爾(Girnār)石刻相似,如“於”格的語尾是-amhi﹑-e“業”格複數的語尾是-ne等等。但是另一方面,摩揭陀語則是一個東部方言,r變成l,s變成ś,以-a作尾聲的字“體”格的語尾是 -e等等。兩者的區別是非常大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混為一談。

參考文獻

  • See entries for "Pali"(written by K. R. Norman of the Pali Text Society)and "India--Buddhism" in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Religion,(Sawyer ed.)ISBN 978-0-08-043167-3
  • Warder, A.K. third edition. Pali Text Society. 1991. ISBN 0860131971.
  • de Silva, Lily. first edition.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Publications. 1994. ISBN 817414014X.
  • Müller, Edward. .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1884,1995. ISBN 8120611039.

延伸閱讀

  • Gupta, K. M.(2006). Linguistic approach to meaning in Pali. New Delhi: Sundeep Prakashan. ISBN 978-81-7574-170-6
  • Müller, E.(2003). The Pali language: a simplified grammar. Trubner's collection of simplified grammars. London: Trubner. ISBN 978-1-84453-001-4
  • Oberlies, T., & Pischel, R.(2001). Pāli: a grammar of the language of the . Indian philology and South Asian studies, v. 3.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ISBN 978-3-11-016763-4
  • Hazra, K. L.(1994). Pāli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 systematic survey and historical study. Emerging perceptions in Buddhist studies, no. 4-5. New Delhi: D.K. Printworld. ISBN 978-81-246-0004-7
  •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1979).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system for the romanization of Lao, Khmer, and Pali. New York: The Institute.
  • Soothill, W. E., & Hodous, L.(1937).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th Sanskrit and English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Pali index. London: K.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外部連結

维基百科提供如下语言版本:
巴利语维基百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