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

广东位于中国漢族地區的南部,古代为揚州百越(粤)之地,故简,距今15万年和13万年就有“封开人”和“马坝人”在粤地生息。统一九州后,曾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于番禺(今广州);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广东境内属交州

广东地区历史

百越南越 史前—前221
秦朝南海郡 前221—前206
南越國前206—前111
西汉交趾 前111—8
邓让政权 8—30
东汉交趾 30—191
士燮政权191—226
吴国廣州 226—280
晉朝廣州 280—420
刘宋廣州 420-479
萧齐廣州 479-502
萧梁廣州 502-557
陈朝廣州 557-589
冯政权589—689
唐朝嶺南道 689—907
武周690–705
后梁嶺南道 907—917
南漢國 917—971
宋朝廣南東路 978—1279
元朝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广东道宣慰司 1279—1354
何真政权1354—1368
明朝廣東承宣布政使司 1368—1646
清朝廣東承宣布政使司 1646—1911
中華民國廣東省 1912 1949
中华民国粤省军政府
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西南两机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 1949

至東漢末期,農業、手工業與商業等均有發展。唐代張九齡開通大庾嶺路,令廣東與中原各方面交往更為頻密。宋後嶺北大量移民南下,加速珠三角韓江地區的發展。到明代後,廣東的商業經濟和對外貿易相對發達起來,社會逐漸高速發展。

史前时期

广东地区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从现已发掘出土的古人类遗址来看,早在12—14万年前,人类就在此地生息、繁衍。广东地区主要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有:

  • 距今3万年前,由原始群居向氏族公社过度的封开垌中岩人遗址
  • 距今1万—1.6万年,母系氏族形成期的阳春独石子遗址和封开黄洞遗址
  • 距今7000—8000年,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期的英德青塘墟
  • 距今约4000年至6000年,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的的贝丘文化遗址
  • 距今约3000—4000年,母系氏族公社末期至父氏公社时期的西桥樵山文化遗址和马坝石峡文化遗址

從中原地區觀點,广东被認為远离中原,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有所不同,被中原人士称为“南蛮”(早期是指非周朝「王母弟甥舅」一系的諸侯國[1],後期開始用來稱呼非漢民族,如宋史蠻夷傳)之地。周朝统治者为促进百越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楚庭”。惟这一时期,中原各政权并没有对广东地区有实际的控制。

秦、南越国及汉时期

秦征服中原六國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至210年期间发起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岭南由此首次被納入中央帝国版圖,當時秦王朝调派大量军民,征服了兩粵一带(中原政權稱之為百越),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就在广东境内,郡所在番禺(现广州)。

練乙錚認為此是中原地区“汉族”[註 1]对周边“非汉族人”进行殖民统治的非正义战争[2],但也有人反對練乙錚的意見[3]

南越国疆域图,南越国在顶峰时期还直至现今越南的中部

秦末,中原地区兵荒马乱,当时的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终前传位给自己得力干将赵佗,并嘱咐其趁中原战乱之机自立。公元前204年,赵佗在广东地区建立南越国,稱南越武王。赵佗去世后,次子赵昧(今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墓主)继承王位,为第二代南越王。南越武王為求恢弘宣揚其文化、武功,而有交阯九真日南之開拓。

刘邦建立汉朝后,于前196年派陆贾出使南越国,劝说赵佗归附汉朝,在陆贾的劝说下,赵佗接授的汉太祖赐给他的南越王印绶,向汉朝称臣。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不服汉朝,同年,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率领10万水师征讨南越国南越国灭亡,原南越国属地,被汉室朝廷劃成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琼崖郡儋耳郡等九郡。设交趾刺史部督查岭南九郡。元封五年被并入交州。

六朝时期

三国时期,广东孙吴,吴黄武五年,分交州合浦以北地段(即今广东地区)置为广州,延续至东晋南朝时期。

其中吴大帝黄武五年(226年),将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高凉郡4郡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史称交广分治。但不久就撤销了广州,永安七年(264年)又复置广州。

隋唐与南汉国时期

隋文帝在位时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仁寿元年因避太子杨广之讳而改为番州。大业三年复置南海郡,属番州。

武德四年复置广州,初为总管府,后改都督府。贞观元年置岭南道乾元元年,罢岭南道采访使,改设岭南节度使,仅辖今广东地区。咸通三年岭南分东、西二道,今广东属岭南东道。唐朝是广东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其中一个起了重要作用的是梅关古道的开通:张九龄于716年在大庾岭开凿了一条通往中原的通道,从而改变了中央朝庭与岭南地区的交通格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商业意义。

五代十国(917年)之南漢版圖。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南海王刘䶮番禺(今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刘䶮以汉代刘氏后裔的身份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附郭县
广州南海县番禺县宝安县增城县清远县怀集县四会县浈阳县、浛洸县
端州高要县平兴县 
康州端溪县
封州封川县开建县
连州桂阳县阳山县连山县
循州归善县博罗县海丰县河源县雷乡县兴宁县
潮州海阳县潮阳县程乡县
高州信宜县
雷州海康县
罗州石城县吴川县
韶州曲江县乐昌县仁化县浈昌县翁源县始兴县
潘州茂名县
恩州阳江县
新州新兴县

宋两广与海南岛

宋太祖开宝四年平南汉后,复置岭南道,后来改为广南道,继而改道为路,宋至道三年分广南路为东、西两路,广东就是「广南东路」的简称(今广东省名的来由)。北宋末年至南宋,北方战乱,大批中原的汉人南迁,广东的人口迅速增加,现在的客家人,其祖先大多为宋朝时期北方迁入广东定居的中原汉人。

南宋末年,兵攻占杭州以后,南宋小朝庭流亡在广东沿海地区,继续抗元。1279年,忽必烈张弘范率重兵征讨广东,经崖山海战之后,消灭南宋十万军队,陆秀夫在南宋灭亡之际,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

附郭县
广州南海县番禺县新会县东莞县增城县信安县清远县怀集县
端州高要县四会县 
康州端溪县泷水县
封州封川县开建县
连州桂阳县阳山县连山县
惠州归善县博罗县海丰县河源县
循州龙川县兴宁县长乐县
潮州海阳县潮阳县
梅州程乡县/
化州石龙县吴川县
韶州曲江县乐昌县仁化县建福县翁源县
英州真阳县、浛洸县
南恩州阳江县阳春县
新州新兴县/
南雄州保昌县始兴县

高州雷州今天属于广东省,而宋朝时与海南岛一起属于广南西路

附郭县
高州电白县茂名县信宜县
雷州海康县/

元 湖广行省,江西行省统治下的广东

明朝是广东开发非常迅速的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筑堤围垦成就突出,同时,也有大批闽南人进入潮汕平原开垦。进入16世纪,欧洲商人入粤经商的越来越多,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澳门葡萄牙以租借的名义占领。

附郭县散州、厅
广州府南海县番禺县连州顺德县香山县新会县新宁县东莞县新安县增城县三水县清远县从化县龙门县连山县阳山县
肇庆府高要县德庆州四会县广宁县封川县开建县高明县新兴县鹤山县恩平县阳江县阳春县
惠州府归善县/博罗县海丰县河源县龙川县和平县长宁县永安县兴宁县长乐县
潮州府海阳县/揭阳县潮阳县澄海县饶平县大埔县普宁县惠来县程乡县平远县
高州府茂名县化州电白县吴川县信宜县石城县
雷州府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
廉州府合浦县钦州灵山县
韶州府曲江县/英德县乐昌县仁化县乳源县翁源县
琼州府琼山县儋州崖州万州文昌县定安县澄迈县临高县会同县乐会县陵水县昌化县感恩县
南雄府保昌县/始兴县
罗定直隶州//东安县西宁县

1866年(清同治七年)的《新安縣全圖》,圖中可見東莞縣新安縣歸善縣的分佈。

清军入关后,多个南明政权在广东与清军展开拉锯战。清初,广东非常动乱,多个政权并存。清廷为控制南方,康熙初年实行“迁海”,用军事手段将东南沿海数省的居民赶到山区,多年以后沿海百姓才获许回迁原居地。此后,广东的动荡局面得到基本扼止。

清年间,广东的经济已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当时国内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广州逐步确定了“独立通商口”的地位。全省人口也增长较快,至道光十九年,全省人口达2000多万,成为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1840年,鸦片战争首先在广东打响,两年后,清廷告负。1842年,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此后广州汕头江门拱北等多个城市被开放为对外商埠,洋米、洋纱等商品大量进口,使广东的农业和手工业受到严重的打击,人民的生活日益窘困,数以万计的广东人出国谋生。

清末,广东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中心。清末的1901年,忽有东西各报传闻清廷有将广东割让于法国一事,而后部分广东籍留日学生主张广东省向满清政府宣告独立之议,留日华侨入会者大不乏人,总理时居横滨[4]同盟会于1907年5月在潮州府饶平县发动黄冈起义,打响反清第一枪。之后又于1911年4月在广州发动更大规模的黄花岗起义龍濟光率濟軍(以雲南兵為主)進入廣州。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的反清起义,多数都是在广东发动的。

附郭县散州、厅
广州府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香山县新会县新宁县东莞县新安县增城县三水县花县清远县从化县龙门县
肇庆府高要县德庆州四会县广宁县封川县开建县高明县新兴县鹤山县开平县恩平县阳江县阳春县
惠州府归善县连平州博罗县海丰县陆丰县河源县龙川县和平县长宁县永安县
潮州府海阳县/揭阳县潮阳县澄海县饶平县大埔县普宁县惠来县丰顺县
高州府茂名县化州电白县吴川县信宜县石城县
雷州府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
廉州府合浦县钦州灵山县
韶州府曲江县/英德县乐昌县仁化县乳源县翁源县
琼州府琼山县儋州崖州万州文昌县定安县澄迈县临高县会同县乐会县陵水县昌化县感恩县
嘉应直隶州//兴宁县长乐县平远县镇平县
南雄直隶州//始兴县
连州直隶州//阳山县
罗定直隶州//东安县西宁县
佛冈直隶厅///
连山直隶厅/// 

 

民国时期

粤系军阀与大革命时期

1925年在廣州中央公園音樂亭的首屆省政府各首長,左到右:商務廳長宋子文,民政廳長古應芬,財政廳長廖仲愷,軍事廳長兼省務會議主席許崇智,建設廳長孫科,農工廳長陳公博

辛亥革命時,兩廣總督張堅白被迫宣布“廣東獨立”。1913年7月爆發二次革命,陈炯明宣布“廣東獨立”,后失败而遭通缉[5]。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孫中山當時不承認北京政權,先後於1917年、1921年、1923年三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

汕头大地震

1918年2月13日发生震级为7.5级的汕头大地震,是广东省有历史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华人城镇房屋几乎全部倒塌,驻汕各国领事和洋商耶同罹巨劫,其中法国、荷兰领事馆倒塌,而英国、日本和美国领事馆也受损严重,最终造成1000人死亡。震后汕头民众和海外华侨开始城市重建。

1922年汕头台风

1922年8月2日,台风登陆汕头,并给汕头地区带来严重破坏,这也是20世纪中国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6],造成约6万到10万人死亡,史称1922年汕头台风[7]

抗日战争时期

1932年1月28日,十九路军淞沪会战开始,广东人民、及海外广东华侨与全国人民一道纷纷捐款,支援十九路军,累计达1000多万元。

1938年6月20日,日军集结20多艘战舰与4架飞机对南澳岛进行轰炸,21日登陆,南澳宣告沦陷。而后,军民进行反攻收复,打响广东抗日第一仗,但由于敌强我弱,最终还是再度沦陷,史称南澳战斗。从此,广东也成了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之一。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突袭登陆,中国军队在被动防守的节节败退。十天后,广州沦陷,广东的战时政府迁到粤北的韶关。1939年6月21日,日军进攻汕头,由于国军战略放弃,汕头于当日下午攻陷,7日后日军攻占潮州。之后国军在桑浦山一带展开利用丘陵地势与日军的拉锯战,相比在广东其它地方,日军在潮汕战场吃了不少苦头,实际占领地区始终无法扩大。1939年12月和1940年5月,日军进攻粤北,企图占领广东全境。在前两次粤北会战,中国军队挫败了日军的企图,并在清远从化佛冈龙门等地区的山区构筑起上百公里的工事防线,形成了长期与日军对峙的局面,迫使日军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带。

此外,除正面战场外,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组建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敌后群众开展游击战。(参见东江纵队

国共内战

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地
第一區番禺縣/南海縣番禺縣順德縣增城縣從化縣花縣/
第二區東莞縣/東莞縣中山縣惠陽縣博羅縣寶安縣/
第三區英德縣/清遠縣英德縣佛岡縣翁源縣新豐縣/
第四區曲江縣/曲江縣南雄縣樂昌縣始興縣仁化縣乳源縣/
第五區連縣/連縣連山縣陽山縣連南縣/
第六區河源縣/河源縣龍門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龍川縣/
第七區潮陽縣/潮陽縣海豐縣陸豐縣普寧縣惠來縣南山管理局
第八區潮安縣汕頭市潮安縣揭陽縣澄海縣饒平縣豐順縣南澳縣/
第九區梅縣/興寧縣梅縣五華縣蕉嶺縣平遠縣大埔縣/
第十區台山縣/新會縣台山縣陽江縣開平縣陽春縣恩平縣赤溪縣/
第十一區高要縣/高要縣三水縣廣寧縣四會縣新興縣鶴山縣高明縣/
第十二區鬱南縣/雲浮縣羅定縣鬱南縣德慶縣封川縣開建縣/
第十三區茂名縣/茂名縣電白縣信宜縣化縣吳川縣梅茂縣/
第十四區湛江市湛江市廉江縣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
第十五區合浦縣/合浦縣欽縣防城縣靈山縣/

廣東都督

廣東省長

國民政府廣東省主席

汪兆銘政權廣東省主席

汪兆銘政權廣東省政指導員

國民政府廣東省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廣州加速發展工業,并开始舉辦惟一的對外貿易窗口廣交會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广东省发生了很多屠杀事件。广东省下辖80个县,依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后公开的57个县的县志,其中有28个县发生过集体屠杀,六个县屠杀人数超过1千人、以阳江大屠杀中的阳春县(死亡2600余人)最为严重,所有已知发生屠杀的县平均非正常死亡人数为278人。[8][9][10][11][12] 此外,在广东的部分城市当中亦发生了屠杀事件,比如广州吊劳改犯事件造成至少187-197人死亡。[13][14][15]

文革结束后,廣東作为沿海地区,深圳珠海汕头三地優先改革開放,而其他珠三角城市在带动下也相繼迅速崛起[16]。不过,广东的经济发展程度在中国大陆高居首位。至2007年,广东省人均GDP已近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并占据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七分之一財稅收入、三分之一外貿總額[17]。2008年9月8日,渣打银行将广东省作为独立经济体进行考量,其GDP总量相当于挪威,而接近于沙特阿拉伯,排名世界第23位[18]

注释

  1. 普遍認為漢族在漢代或以後才形成民族。

參考條目

参考资料

  1.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為鄭。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2. 练乙铮. . 紐約時報中文.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3. .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4. .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0).
  5. 陈炯明与1913年广东独立—历史大观园—博彩资源库 存檔,存档日期2015-09-23.
  6. Willis E. Hurd. (PDF). 《每月天氣回顧》: 433–35. August 1922 [2010-08-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7-16).
  7. . blog.sina.cn.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8. 苏阳. . 当代中国研究. 2006年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9. 陈宝德,李学超. . 炎黄春秋.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10. 杨继绳. . 天地图书. 2017-07-04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中文).
  11. 宋永毅(Song Yongyi). . SciencesPo. 2011年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英语).
  12. Hays, Jeffrey. . factsanddetails.com.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英语).
  13. 张志慎. . 羊城晚報. 人民网.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14. 谭加洛. . 香港中文大学.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中文(香港)‎).
  15. . 搜狐.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中文).
  16. .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7. 根据全国最终的核算数据:2007年,广东省GDP最终核实数为30,673.71亿元,大陆31省级行政区GDP合计数为273,682.61亿元 (2007年全国GDP总量259,259亿元)。广东GDP对全国GDP贡献率取广东省DDP总量与大陆31省级行政区GDP合计数之百分比。2007 年,广东省财政总收入7,316.75亿元(非年报数据),其中税收6,946.42亿元:国税4,920.04亿元,地税2,026.38亿元。数据来 源于广东省人民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年,广东省地方财政收入2785.80亿元,其中非税收入370.33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
  18. 南方都市报:假如广东是一个独立经济体……-2008年09月11日

相关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