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
氏是中國古代姓的分支。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1]
氏會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後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
歷史
在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後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上古
- 盤古氏
- 天皇氏
- 地皇氏
- 人皇氏
- 有巢氏
- 赫天氏(盤古氏五世之苗裔)
- 赫胥氏(炎帝)
- 胥勃氏(盤古氏五世之苗裔)
- 立莫氏(盤古氏五世之苗裔)
- 金輪氏(盤古氏苗裔)
- 少海氏(盤古氏苗裔)
- 燧人氏
- 女媧氏
- 伏羲氏
- 庖犧氏
- 大皞氏(太昊包犧氏)
- 金虹氏(盤古氏苗裔、東嶽大帝-伏羲氏封為古歲太華真人)
- 金蟬氏
- 赫蘇氏
- 華胥氏
- 防風氏
- 汪芒氏
- 少典氏
- 有蟜氏(安登、又曰任姒,生子神農)
- 神農氏(炎帝)
- 有焱氏(炎帝神農氏)
- 魁隗氏(炎帝神農氏)
- 連山氏(炎帝神農氏)
- 列山氏(炎帝神農氏)
- 烈山氏(炎帝神農氏、桂)
- 厲山氏(炎帝神農氏)
- 伊耆氏(炎帝神農氏)
- 朱襄氏(炎帝神農氏)
- 榆罔氏(末代炎帝夸父)
- 軒轅氏(黃帝)
- 有熊氏(黃帝)
- 西陵氏(嫘祖、嫫母)
- 方雷氏(女節)
- 彤魚氏
- 共工氏
- 顓頊氏(祝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 祝融氏(赤帝)
- 月氏
- 青陽氏(少昊、摯)
- 金天氏(少昊)
- 窮桑氏(少昊)
- 雲陽氏(少昊)
- 桑扈氏(少昊)-漢·蔡邕·獨斷上
- 少皞氏
- 蜀山氏(昌僕,生子顓頊)
- 高陽氏(顓頊、八愷)
- 高辛氏(帝嚳、八元)
- 娵訾氏(常儀,生子摯)
- 陳豐氏(慶都,生子堯)
齐国
- 国氏:齐太公庶子之后
陈国
- 夏氏:陈宣公之后
相關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