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速列车

法國高速列車法語:,意為「高速度列車」,通稱:),是由阿爾斯通公司法國國家鐵路公司設計建造、並由後者負責運營的高速鐵路系統。1981年,TGV在巴黎里昂之間開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為中心、輻射法國各城市及周邊國家的鐵路網路。2007年4月3日,TGV以574.8公里的時速創造了輪軌列車的最快紀錄[1]。同時,TGV也是世界上定期輪軌客運列車中平均速度最快的,也是动力集中式列车中运行最快的,“TGV”是法鐵的註冊商標。

法國高速列車
概要
地区 法國
1981年9月27日1981-09-27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
技术
轨距1435毫米標準軌

TGV最初的成功促進了鐵路網路的擴張,多條新線路在法國南部、西部和東北部建成。隨著TGV的成功,法國的鄰國例如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德國也紛紛效仿,分別建立起了各自的高速鐵路系統。TGV通過法國鐵路網路與瑞士相連,通過西北高速列車鐵路網路與比利時、德國和荷蘭相連,通過歐洲之星鐵路網路與英國相連。

TGV普通列車的商業運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320公里,經過特殊改造的列車在測試中速度更是高達每小時574.8公里,創下全球鋼軌鐵路列車的最快紀錄。一般行駛時速則為每小時250公里。

歷史

主页面:法國高速列車發展史

1981年的橘色塗裝

建造TGV的設想始於1960年代,之前日本新幹線已經於1959年動工。當時法國政府熱衷於採用氣墊列車磁懸浮列車,而法鐵則開始研究基於傳統軌道的高速列車。

在最初的計畫中,TGV將由燃氣渦輪-電力機車牽引。但最終燃氣渦輪發動機因體積小、單位功率高且能長時間提供高功率牽引力而被採用。第一款原型機車TGV 001是TGV中唯一採用這種引擎的機車。但隨著1973年能源危機爆發,石油價格高漲,燃氣渦輪發動機因此被棄用。TGV轉而使用電力機車,電力通過架空線從法國新建的核電站輸送而來。

TGV001被用於測試高速刹車、高速空氣動力學信號系統。TGV001採用鉸接技術,即兩輛車廂之間共用一個轉向架,兩輛車廂可以相對自由運動。TGV001時速可達318公里,是非電力牽引火車的最高時速保持者。TGV001的外觀和內飾由法國出生的設計師雅克·庫珀設計,後來成為所有TGV列車的設計基礎,包括與眾不同的機車車鼻。

TGV列車改用電力牽引後,原先的設計也隨之進行了巨大的調整。第一款電力牽引原型機車於1974年完成,被稱為“澤比靈斯(Zébulon)”。澤比靈斯進行了集電弓懸掛刹車等測試,共運行了約1,000,000公里。

1976年,法國政府資助TGV計畫,第一條LGV—法國高速鐵路東南線隨之開始建造。

在兩列量產前的列車經過充分的測試和修改後,第一列正式生產的TGV列車於1980年4月25日交貨。1981年9月27日,運行于巴黎與里昂之間的TGV系統正式向公眾開放。TGV最初的目標客戶是往來于兩座城市之間的商務人士,但不久之後目標市場以外的人們也越來越喜歡乘坐這種快捷、實用的交通工具。

正在駛離巴黎里昂车站的TGV雙層列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高速鐵路在法國建成,包括法國高速鐵路大西洋線(巴黎至圖爾勒芒,1985年動工、1989年運營)、北線(巴黎至加來比利時邊境,1989年動工、1993年運營)、羅納-阿爾卑斯線(東南線至瓦朗斯,1990年動工、1992年運營)、地中海線(瓦朗斯至馬賽,1996年動工、2001年運營)和東線(巴黎至斯特拉斯堡,2002年動工、2007年運營)。比利時荷蘭英國也建成了基於LGV技術、與法國鐵路相連的高速鐵路線路。

歐洲之星於1994年投入運營,通過英法海底隧道歐洲大陸與英國連接起來,行駛的是為適應隧道和英國鐵路而設計的TGV列車。歐洲之星在法國境內使用法國高速鐵路北線。英國並建設與TGV標準相同的鐵路以連接倫敦和隧道英國入口,已於2007年下半年竣工並於當年11月通車。那時,倫敦至布魯塞爾僅需2小時,而倫敦至巴黎也僅需2小時15分鐘。

LGV的號誌系統為TVM-300與TVM-430,TVM-430為TVM-300的升級版本,兩者均以軌道電路為基礎,並由此將相關訊息傳輸至機車的車載系統,且均支援雙單線運轉。TVM-300採階段式降速,駕駛須按車載系統顯示之速度碼手動減速,否則超過規定速限後系統將啟動緊急煞車予以防護。為縮短列車運轉時隔並增加路線容量,TVM-430則改採連續式降速但駕駛須按速度碼手動減速。TVM-300與TVM-430兩者均為容許進入佔據區間設計,除車站與橫渡線區域外,依減速號誌停車後駕駛得以低速(30 公里/小時以下)運轉進入前方已佔據之閉塞區間。

為列車調度與雙單線運轉之便利,LGV於主線軌道上約每20至30公里設置一橫渡線與緊急停靠側線。通過橫渡線切換軌道時,列車允許之通過速度為160至170 公里/小時。緊急停靠側線可作為列車執行故障排除或等待救援時臨時停靠使用,以免影響主線之運行。

TGV列車組的煞車系統在動力車採用電氣煞車與踏面煞車系統,拖車則於車軸上設置煞車碟片並起壓縮空氣驅動之。

TGV是日本新幹線之後的世界第二個商業運行高速鐵路系統。後者於1964年10月1日開通,連接東京大阪

2005年,一列TGV從聖埃克塞佩里國際機場開往普羅旺斯大區艾克斯,平均時速263.3公里,創造了定班列車行駛時速的世界紀錄[2]。2006年5月17日,一列歐洲之星搭載電影《達·文西密碼》的演員和製片人從倫敦出發開往戛納,行程1421公里,費時7小時25分[3],打破了此前由TGV於2001年5月26日創造的3小時29分和1067.2公里的高速鐵路不停站行程最長的紀錄。2003年11月28日,TGV迎來第10億位乘客並預計于2010年乘客達到20億。

年代旅客人數[4](百萬人次)
1980年代 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
1.39.213.815.415.817.018.320.7
1990年代
[t 1]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29.937.039.340.143.946.655.962.768.974.3
2000年代
[t 2]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79.783.587.986.790.993.596.9104.0114.0111.0
  1. Y compris Thalys, Eurostar et affrétés. Les voyageurs-kilomètres parcourus dans le tunnel sous la Manche, non pris en compte antérieurement, sont inclus pour moitié depuis 2000.
  2. La relation Lyon-Italie, incluse dans les TGV jusqu'au 14 décembre 2002, est reprise ensuite dans "autres trains de grandes lignes".

行駛速度

TGV在法國及其周邊國家行駛路線;其中藍色線為德國ICE列車,黃色線為歐洲之星
TGV V150列車於2007年4月3日,打破路軌列車速度新的世界記錄

TGV列車是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車之一,其商業營運的最高速度為每小時320公里(TGV-RTGV-DTGV-POS),最高試驗速度則可達到每小時574公里。該紀錄由TGV特製的“V150”改裝列車在2007年4月3日的試驗時創下,雖然未能超越日本JR磁懸浮列車創下的陸上交通工具世界紀錄(每小時603公里),但在輪軌列車上仍是「全球第一速」。

TGV列車在法國高速鐵路線上的最高運營速度為300至320公里每小時,從巴黎到里昂用時2小時,而巴黎至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行車時間約為3小時。

未來車輛

SNCF及阿爾斯通均就未來的TGV列車技術方面進行研究。

AGV是阿爾斯通針對單層高鐵最新推出的高鐵車輛,採用動力分散式設計,設備分散於列車底部且自帶動力,能減少30%的電力消耗,卻能增加更加多的乘客,與日本的新幹線及德國的ICE-3(Velaro)類似以期獲得較多的室內空間,但仍採用關節式轉向架,然而SNCF並未採購任何AGV車輛。雙層動力集中式的最新車輛則為EuroDuplex,SNCF大量採購用來行駛跨國路線,編號4701開始。2010年法国报纸有新闻表明下一代的AGV2将有两种版本:动力分散和动力集中式,后者特供SNCF,相信是出于维护成本及经济效益上的考量而做出的决定。

參見

參考資料

  1.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20601085&sid=aW23Aw20niIo&refer=europe
  2. Railway Gazette (November 1 2005) 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2005 World Speed Survey Tables, Retrieved November 29 2005
  3. (新闻稿). Eurostar. 17 May 2006 [200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4).
  4. . Chapitre 2 - Transports ferroviaires, Le mémento téléchargeable par partie. Ministère de l'Écologie,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des Transports et du Logement. [2011-02-22] (法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